問:八個識當中,哪個識是業力所招感的異熟無記果報?
答:第八識全部是(第八識心、心所、相分等),以及前六識無記性的那一部分也是(前六識心、心所)。
問:八個識當中,哪個識不是業力所招感的異熟無記果報?
答:第七識全部不是,前六識善性、不善性的那一部分也不是。
問:招感和非招感的意義為何?
答:乾燥的塵土(比喻無記法),不能互相結合成一團,需用水或膠(比喻善惡業力)與乾土攪和,才能形成器物形聚,這比喻無記果報需經由善惡業力來招感。木頭或石頭(比喻善惡法)則自己就有器物形聚,不用假借其他外力成形,這比喻善惡法不是業力所招感。
問:八個識當中,哪個識能造業?
答:只有第六識善惡性的部分能造業,又前五識善惡性的部分也能協助造業。
問:八個識當中,哪個識不能造業?
答:七、八二識不能造業,又前五識無記性的部分也不能造業。
問:八個識當中,哪個識是總業所招感的總報主?
答:只有第八識。
問:哪些又是別業所招感的別報?
答:只有前六識無記性的那一部分是別報。又器世間也是別業所招,而這器世間也叫作依報,前六識無記心以及根身,則叫作正報,都是別業所招。
問:為何偏只有第八識叫作總報?
答:因為第八識是招感善惡道一切果報的根本主人,所以偏叫作總報。
問:那什麼又叫作別報?
答:就是長命短命、富貴貧賤、美好醜陋等等。
問:八個識當中,哪些識是有間斷?哪些識是相續不斷?
答:七、八二識相續不斷,前六識則有間斷。
問:第八識若不相續有何過失?
答:第八識是總報主,如果不相續,那就不是有情眾生了。
問:第七識不是總報主,為何也相續不斷?
答:第七識隨著第八識生到哪一個界地,就繫屬在那個界地,有第八識時,就有第七識在,所以也是相續不斷。
問:為何有第八識就需有第七識?
答:七、八二識互為依緣,做彼此的俱有所依,且第七識恆審思量第八識為我(有漏時)、無我(無漏時)的緣故,因此可知七、八二識都相續不斷。
問:第七識在因地中,便能轉成無漏,既然有有漏和無漏的差異,怎麼可說相續不斷?
答:有漏轉成無漏,如同前一念對著後一念,接續引生,既然互相接續,可知其本體並沒有間斷。
問:前五識間斷的情形為何?
答:例如閉眼睛時不能觀看色法,又例如悶絕暈倒時,耳朵聽不到聲音等等,凡此種種都是前五識間斷的情形。
問:第六識間斷的情形又是如何?
答:五無心位時,第六識都有間斷。
問:五無心位為何?
答:一滅盡定,二無想定,三無想報,四極重睡眠,五無心悶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