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大人

    「無力感」是時下一般人常發的慨嘆。師長、父母對桀驁不馴的孩童有無力感;警察對層出不窮的罪犯有無力感;醫生對病入膏肓,難以回天的病人有無力感;司機對壅塞的車潮有無力感。這無力感令人束手無策,招架無力,是心力最覺洩氣的感覺。
    而在佛法上,卻有一種人被尊為「有力大人」,是什麼樣的人呢?就是能行忍辱的修行人。這樣的人,他絕不向外張牙舞爪地大顯威風,而只是在內忍受外來八風的逼迫。忍能轉無力為有力,忍能成就原本不能成就的事業。
    其實不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忍」都是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甚至如那練武的俠客,亦是時時刻刻以「忍」來淬礪身心,以期武功超凡,成為武林盟主。至於修出世法的人,如果不能歡喜忍受惡罵殘害乃至心靈的荼毒,像飲甘露一般,便不能稱為入道之人。因為無量功德,忍辱第一,瞋恚之害,毀壞一切善法,瞋心則甚於猛火,稍不防護,所有功德便會喪失殆盡。所以一位修道之人,除了要能忍有情眾生的瞋罵捶打等凌辱外,還要能忍無情世界的風、雨、飢、渴、老、病等禍害。故俗云:「忍字頭上一把刀,爭強鬥勝起風濤,若能涵養怒中氣,理得心安品自高。」
    一個人,因著耐怨害,安受苦的訓練,他便漸漸地能以心力主宰自己,進一步修道時,也能耐著性子忍受繁瑣的步驟,或體察深法的微細。如此由忍生定而產生的智慧力,讓人安忍於真理,而不起煩惱。之後,這股令人神清氣朗的智慧力,便能像明燈一般,察照事理,破除迷惑,變成無入而不自得的「有力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