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無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三世諸佛所示所教。「做善事」是修行人在生命中,要積極切實履行的指標。而「功德無量」,則是佛教徒常掛在嘴邊的讚嘆語。
明朝袁了凡先生,在棲霞山受雲谷禪師開示立命之說後,了解「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道理,因此拜而受教,而將往日所造的罪過,在佛前盡情發露懺悔,且發誓行善,並以持咒和功過格來紀錄自己平日的善惡行為。
袁了凡先生說:「從此而後,終日兢兢,便覺與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毀我,自能恬然容受。」這樣只經過一年的光景,算命孔先生所預言的科考名次,都完全不靈了。積極行善的結果,就這樣改變了命運,連命中註定無子的運數,也因行善而老來得子。
在袁了凡先生的功過格中,有一條十分特別的善行,在「禮」的第一條如是說:「闡明正教,維持正法,使聖賢遺旨,燦然復明於世,功德無量。」一個人做闡明正教,維持正法的功德有多少呢?是無法計算的啊!這比起其他五功、十功的善行,差距是何等的懸殊!同時對有心行善的修行人來說,應是莫大的鼓舞。
大家果能以袁了凡先生戰戰兢兢之心來積德行善,也一定可以讓宿世的惡業,無緣現形,並且改變現世的命運,逢凶化吉。進而能夠修學無漏的善行,也就是將所有行善的功德,全部回向西方極樂世界,作為出離三界的資糧,這是佛陀指引我們應追求的,最高無上遠離煩惱的善,也才是真正具備無量功德的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