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見之明

    鍾會。鄧艾。率師伐蜀。或問劉實曰。鍾鄧其平蜀乎。實曰。破蜀必矣。而皆不還。初鍾會伐蜀。辛憲英謂其夫之從子羊祜曰。會在事縱恣。非持久處下之道。吾懼其有他志也。會請其子羊琇為參軍。憲英憂之曰。他日吾為國憂。今難至吾家矣。謂琇曰。行矣。戒之。軍旅之間。可以濟者。其唯仁恕乎。後鍾會鄧艾俱誅。琇竟以全歸。(魏紀事) 

    三國時代鍾會魏國潁川人(今河南省禹縣)字士季,屢次隨從司馬氏征討有功,官至黃門侍郎,賜爵關內侯。景元年間為鎮西將軍,與鄧艾分道率兵攻伐蜀漢,當時有人問相國參軍劉實說:「鍾會、鄧艾能不能平定蜀漢?」劉實說:「必能攻破蜀漢,但都不會歸來。」進而問其原故,劉實只是笑而不答。 
    當鍾會將伐蜀漢時,辛憲英對其夫的姪兒羊祜說:「鍾會為人處事,驕縱恣肆,不能持久處下聽從君命,我深恐他心懷異志,將來會舉兵叛離。」不久鍾會召請辛憲英之子羊琇到他帳下當參軍,情勢所迫,羊琇不能不去,辛憲英憂慮地說:「過去我為國家憂慮,如今災難卻臨到我家了。」於是對羊琇說:「去罷!但望你能小心謹慎,時時警戒,身在軍旅之間,唯一能救助你的,只有時刻心存「仁恕」兩字,自可轉惡為善,逢凶化吉,造福最大。切記!切記!」 
    後來鍾會果然舉兵反叛,不久鍾會、鄧艾皆被斬殺,羊琇竟得安全歸來,蓋由謹遵母教,母德福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