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佛說阿彌陀經淺講(五) 

                             雪廬老人指導  林看治居士講述


          

          


    各位同修,請看經文: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樓就,如是等諸大弟子。」

    這段是承前段所說,一二五○人,眾人所共識,到底是何人,叫什麼名字呢?假若一二五○人通通寫出來,未免太麻煩,所以經中舉出十六位上首做代表,這十六位大阿羅漢,三寶弟子稱之為十六尊者。
    長老有四種意義:(一)出家年久稱法臘長老(出家受戒一年叫一臘,十年叫十臘。)(二)學理深博,稱學德長老。(三)道果高超,稱法性長老。(四)年紀老大,稱生年長老。本經稱長老,不是指舍利弗一人而已,是貫通十六尊者,皆以長老稱之,長老就是臘高德深之意。
    舍利弗是南天竺婆羅門,提舍之子,梵語舍利,譯為鶖鷺,弗譯為子,合稱為鶖鷺子,又名身子。鶖鷺是一種鳥的名稱,眼睛銳利,舍利弗母親的眼睛,如此鳥的銳利,所以取名舍利。印度人有帶上父母名字,而為兒女取名的風俗,故舍利弗即名叫鶖鷺子。舍利弗智慧第一,在母胎中,智慧就寄辯母口,能助益母親勝辯一切,七歲就讀遍了五印度的書籍,通達一切四圍陀典,八歲登座演說,與十六國大論師論議,無人能勝,出家七日之內說法降伏了很多外道。舍利弗的智慧是聲聞中無人能及,故稱智慧第一。
    摩訶目鞬連,舍衛國人,波羅門宰相之子,梵語摩訶,譯成大,目犍連譯為采菽氏,其祖先在山上修道,采菽為食,因以為姓。大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有一次與世尊上天說法,經過須彌山下,有毒龍口吐毒沙要來害佛,目連尊者,把沙通通變成香軟的花,毒龍惱羞成怒,再變大龍圍繞須彌山三匝,目犍連身倍大於彼,現很多小蟲入龍腹咬他,毒龍即時攝伏。阿含經云:「我佛法中,神通輕舉飛十方者,目犍連第一。」
    摩訶迦葉譯為大龜氏,其祖先在山上學道,感靈龜負圖,因命為龜氏族,又名飲光,因其身上常放光明能吞餘光。以宿世為冶金師,與一女子同以黃金修飾佛像,故感受世世得黃金色,復有光明勝於日光。尊者常行頭陀苦行,頭陀此云抖擻,「謂抖擻塵勞煩惱」。年老仍不倦苦行,世尊憐其年老常勸休息,放棄苦行,但尊者辛勤如故,佛讚曰:「有頭陀行在,我法久住」。有一次大梵天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請為眾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皆不知何意,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付囑摩訶迦葉。」佛傳心迦葉,即禪宗初祖,迦葉再傳心阿難,叫做心心相印。自世尊涅槃後,經律論三藏,能傳到現在,都是尊者召集大阿羅漢結集的功勞。據說尊者承釋迦佛之命,現在雞足山入定,待彌勒佛下生人間,將金襴袈裟,傳給彌勒尊佛,方完責任,尊者為佛教一片婆心,真是值得敬仰。
    摩訶迦旃延,譯扇纏,其母因丈夫死,有此子如扇纏縛住。尊者論議第一,善解契經,文章華麗,講演技術特別高明,所以釋迦世尊讚譽他,說法人中,迦旃延最為第一。尊者受無神論的外道詰問說:「佛教講六道輪迴,那麼惡人死後若去陰間受苦,豈不是應該回到人間來?」尊者答曰:「比如犯罪人判死刑,他能回家去嗎?」外道又問:「人死後若是生在天上,行動自由,應該回到人間看看啊!」,尊者答:「人間是苦海,好比一人墜入糞坑,再跑出糞坑,此人決不再回到糞坑,人死了如果生天,那肯再回到糞坑的苦海呢?」這都是迦旃延尊者善於議論的證據。
    摩訶俱絺羅譯為大膝,以膝頭大故,是舍利弗的母舅。尊者一生善問答,常與其姊辯論道理,皆論勝,自從其姊懷孕後,論不及其姊,知所懷之胎,必是智人。自想弟屈於姊尚是小事,將來舅屈於甥,豈不令人見笑,遂辭姊入南天竺,精勤遊學,博覽十八種經書及四圍陀典,忙得無暇剪爪,世稱長爪梵志。十六年歸來,聞說舍利弗隨佛出家,非常憤慨地說:「瞿曇是什麼人,敢收我外甥為徒。」尊者即至佛所,索甥歸還,對佛說:「我願和你辯論。」世尊對他一笑:「你論勝,外甥還你,你論輸了怎麼辦?」俱絺羅答:「我輸了,願意被你殺頭。」尊者心中大快,十六年苦功,終於可以在大眾前一顯,佛笑說:「你以何為宗?」答:「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佛反問:「你這句話受不受?」尊者無話可答,說受則與自宗相違,說不受則與世間相違,遂逃。走不遠心想:「大丈夫一言既出,何以逃走?」再回到佛所,高聲曰:「取刀來斬我頭去!」佛說:「我法無如是事,汝既知輸,可從我出家。」於是皈依佛,由精勤故,得四無礙辯,故稱答問第一。
    離婆多譯為星宿,其父母禱星宿而生,因以為名,又名假和合,是無倒亂第一。無倒亂就是對一切事、一切理,認識很清楚,不顛倒,不錯亂。釋論云,尊者夜坐空亭,見一小鬼負一死屍到,頃刻間一大鬼追至,強欲奪取死屍,小鬼不得已,請星宿來作證判,尊者自思若依理而判,必為大鬼所害,若不照實說,必為小鬼所害,俱不免被害,仍依理判曰:「我見此屍是小鬼負來。」大鬼怒,拔尊者手足食之,小鬼取屍手足補之。及天明,星宿深生煩惱,遂疑此身非我,假若此身是我,親眼看見自身手足被大鬼拔去吃掉了,又想若是他身,云何他人手能足隨我行動?遂悟身為四大假合之理,所以尊者在諸弟子中無倒亂第一。
    周利槃陀伽,是兩兄弟之名,其兄周利譯為大路邊,槃陀伽譯為繼道。因印度凡是婦人臨產當回娘家,其母皆在半途間生產,大路邊生周利,小路生槃陀伽。其兄周利先依佛學道,槃陀伽亦從佛出家,但是性質極愚鈍,雖然出家多年,未能持頌半偈「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經過很久仍不會念,其兄以愚癡責之,遣其還俗。但是,尊者善根深厚,在門外哭泣不忍離去,佛憐而教之,教其只念「掃帚」,亦是記前忘後,記後忘前。後因精勤不懈,見人就請教,於三七日中以一把掃帚,把心地煩惱掃得乾乾淨淨,得阿羅漢果,具足辯才,故曰義持第一。佛法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若肯發心,下愚可得上智,但念掃帚都能證果,念佛比念掃帚如何,豈不成佛?
    難陀,譯為歡喜,或云孫陀羅難陀,孫陀羅是其妻,當時的美女。難陀是世尊親弟,佛姨母婆闍波提所生,有三十相好,形貌與世尊相彷彿,若在大眾中,不識者或錯認是佛。當時摩揭陀國,有一位著名的裸形外道,常與舍利弗論道敗北,知道自己學不究竟,敬慕佛法之妙、欲出家學佛,後偶遇,難陀尊者,見其容貌莊嚴,歎說:「短小比丘,尚有如是深博學問(指舍利弗身材短小),何況難陀尊者堂堂一表人才?」遂從出家。尊者在諸弟子中儀容第一。
    阿難陀,略稱阿難,譯為慶喜,二十歲出家,為佛侍者,凡是佛所說法,悉能記憶,一字不忘,今日有佛經可讀,皆是尊者一一結集,後世佛子應當感謝阿難尊者。釋迦世尊稱讚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在諸弟子中多聞第一。
    羅【目候】羅(佛之太子)譯為覆障。佛的根本思想,畢竟與俗人不同,看透人生世間,富貴榮華,夫妻兒女團聚,等於戲劇一場,鑼鼓喧天,大家叫好,好像有意思,至戲劇終了,看戲的人散去,戲台上一月漆黑,熱鬧與冷落頓時二個境界。釋迦看透了這點,所以不願意自己的兒子享受不長久的榮華富貴,在羅【目候】羅九歲時,就派目犍連尊者到皇宮把他接來身邊,叫舍利弗為他剃度出家做小沙彌。羅【目候】羅以小太子的身份出家,頑皮又活潑,但他是乘願再來幫助世尊弘揚佛教,所以內裡功夫很好,因此釋迦牟尼佛在法華會上說:「羅【目候】羅密行,唯佛能知之。」密行就是人不知他修行,自己曉得不說出來,所以稱羅【目候】羅尊者密行第一,是密宗第一代祖師。
    憍梵波提,譯為牛司(ㄔ),司(ㄔ)是牛口嚼動之貌。由於過去世為小沙彌時,見一無齒老僧念佛,譏笑他如牛吃草,老比丘已經證得羅漢果,即時告訴他,汝此言有罪,應當即時懺悔,因此惡口,報應五百世墮落為牛。今生為人,幸逢世尊出家修行證果,習氣未除,恆事虛哨,佛陀恐世人觀尊者形相,不知觀德,或者輕弄譏笑他,又要復罪,現在牛司(ㄔ)尊者已經證阿羅漢果,有六神通,佛令他居天上受諸天敬奉,所以稱受天供養第一。
    賓頭盧頗羅墮,曰福田第一,上三字譯不動,下三字譯利根,不動是名,利根是姓,因其族有十八種故特以先名後姓,與餘族分別。在寺廟中有供十八羅漢的,其中那尊自眉長到膝上就是尊者。為什麼福田第一呢?當時一位樹提長者,以旃檀木刻一個缽,置高杆上,向大眾說,誰能現神通取缽,我就贈送他。尊者即時現神通取下來,佛訶責他愛人物件,用神通惑眾,就不許他入涅槃,留身世間,應來世眾生供養,為人間種福田,故稱福田第一。五代時候吳越王錢鏐,篤信佛法,設千僧大齋把首席位置空留,白長眉尊者果然來接受供養。
    迦留陀夷,譯為黑光,身形粗黑有光,是由宿世裸體,在佛前燃燈之報。以裸體故,感身粗黑,以燃燈故,感全身光耀。尊者教化第一,因為他不惜辛苦,上中下等人,或善或惡,他都有辦法教化,教化夫婦同證聖果者,數滿一千,證果者多的算不出來,故稱教化第一。
    摩訶劫賓那譯為房宿,乃二十八星宿中第四宿,他的父母結婚多年不生兒子,禱房宿星,後來產下尊者,故號此名。出家的因緣是有一天,到別處途中遇雨,寄宿在製陶家,佛陀知其善根成熟,化一比丘亦來求宿,是夜為之說法,遂依佛出家證得道果。他的特別技能是通達天上的天文,在世尊弟,子中是唯一的天文學家,故稱知星宿第一。
    薄拘羅譯為善容,顏貌端正莊嚴,佛弟子中壽命第一。壽命長是一種福報,佛教講因果,壽命長短亦有因果,這位尊者在多生多劫,嚴持不殺戒,不使他人短壽,亦不忍羊牛雞犬短壽,所以曾經九十一劫不受短壽報應,而且都是善終。此生感五不死,初生肉團,父母以為怪,置之熬盤火煎不死是一,後置釜中湯煮不死是二,再置大河中淹不死是三,後被大魚所吞,魚噉不死是四,魚被人獲,刀剖子現,刀不傷死是五,現世享壽一百六十歲,故稱壽命第一。
    阿樓陀,又云阿那律陀,譯為無貧,由往昔饑世,以自己所食稗飯,布施一辟支佛,因此七生天上為天王,七生人間為人王,後生生世世所求如意,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之苦。此尊者今生是佛堂弟,斛飯王的兒子,他喜歡睡眠,出家後並無改變。出家是要刻苦耐勞早起早睡的,尊者因此更覺辛苦,每逢世尊講法時都打瞌睡,佛陀看他犧牲了聽法的機會,實在可惜,就呵斥他說:「你將來可能變樹上這隻蟲,幾千年都不能聽到一句佛的名字。」尊者受佛呵罵就覺醒了,日夜不睡,拼命用功。這一急就使雙眼失明,佛可憐他百般安慰,教他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天天修行用功,果然證得阿羅漢果。他的天眼通比別人更特別,看我們這個世界好像一粒蘋果放在手上一樣,所以佛稱讚他天眼第一。十六尊者到此說完。
    話說到這裡,有人必定說講經就好,何必講某某人,什麼第一,有什麼關係呢?有很大關係。因為整個佛教共有十宗,合併起來為五宗,行門有律、禪、淨、密四宗,解門有一宗。
    解門指這「教」字,教是研究教理,全部的佛法就是教,阿難是結集經典演教的第一人,迦旃延尊者議論第一亦屬於演教的第一人。律是行門,亦能證果,離婆多尊者是守戒律第一人。禪宗亦是行門,迦葉尊者是禪宗第一代祖師。羅羅是密宗第一代祖師。教律禪密淨這五宗,合起來就是整個佛教。
    再來說五根,五根就是人的根器,有福、慧、德、能、愚五種。難陀儀容第一、憍梵波提受天供養,都是福報第一,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迦留陀夷教化第一、薄拘羅得長壽命是德,賓頭盧、目犍連,皆有神通的能力,劫賓那知天文學、俱絺羅善能問答亦是大能力。
    今天釋迦牟尼佛開淨土法會,這一切人都來學這個淨土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處處指歸,都是從淨土法門來。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皆合淨土法門。既使教禪律密通通會了,也離不了淨土法門。利根的,有福、有智慧、有德行、有能力的人通通都來參加淨土法會。最愚鈍的周利槃陀伽,念掃帚都會證果,何況大家念阿彌陀佛,豈不成就佛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