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洎踐阼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學書,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辭解。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汝見蕭、曹、張、陳諸公侯,吾同時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語于汝諸弟。 (摘自全漢文卷一《手敕太子》)
我(即劉邦)遭逢動亂不安的時代,正當秦始皇焚書坑儒,禁止人們求學,於是沾沾自喜,認為讀書沒有用處。等到我登基稱帝以來,這才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於是讓別人講解,才知道著書人的意思。回想以前的所作所為,實在有很多不對的地方。
我平生沒有學習書法,不過在讀書問字時懂得一些而已。因此,文字寫得不太工整,然而還能夠表達自己,讓人理解。現在看你寫的字,還不如我。你應當勤奮地學習,每次獻上的奏議應該自己動筆寫,不要使喚別人代書。
你見到蕭(何)、曹(參)、張(良)、陳(平)這幾位和我同輩的公侯,歲數比你大一倍的長者,都要依禮下拜,也要把這些話告訴你的弟弟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