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為何不能從心所欲離苦得樂呢        ●

 

    明倫月刊為增加讀者之間的互動學習,透過中山大學「思摩特」(http://sctnet.edu.tw)網站,成立「明倫海會」工作坊。坊員可提出修學相關議題,並回應各種心得看法。本期謹將「學佛為何不能從心所欲離苦得樂呢?」的討論內容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您如有意成為〈明倫海會〉坊員,歡迎您循著〈明倫月刊資訊網〉提示的途徑申請加入。


   【引 言】
    佛經既說一切唯心造,何以眾生不能從心所欲的離苦得樂呢?這當中,修行人須掌握什麼重要關鍵呢?

   【回應一】
    這個論題太好了!說到廣大眾生的心坎裡。一切唯心造,一切境不離心,卻不能隨心所欲的離苦境得樂境,末學淺見觀察有二:
    一是執迷不悟者,死執境界為實,一絲一毫也不覺是自心所現,自心所變。所以凡事求境不求心,苦苦追求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的心頭虛境,真追到了,不免悵然若失的說:「為什麼是這個結果?」悔不當初,錯用心了。
    這是觀念上完全沒跟佛法打過交道者的「見惑」,見解上就是一個大錯誤,大笑話,誤以為有個心外法可獲得。至於第二種原因,且待其他坊員提出高見後,末學再略抒一二。

   【回應二】
    末學聽自公老師講《圓覺經》提到許多本性實相圓覺,或許可從這裡切入理解並修行。《圓覺經》云:「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眾生雖本有圓覺妙心,卻因不覺無明生起種種妄相,眾生迷而不能從心所欲的離苦得樂。這些妄相都是無性,若覺則能反轉。首先要知一切實相,依悟而除現業流識,如止觀以智觀察,唯識則把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淨土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念茲在茲,最後回歸圓覺清靜本心。
    所以關鍵就在眾生的心,是真心還是妄心?所感的境界自然不同,若能悟修自身清淨,故見一切眾生清淨本性,多身清淨,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回應三】
    學佛明知一切唯心造,就是無法隨心所欲離苦得樂,第一是「見惑」錯誤觀念使然,第二個原因,末學認為是「習氣」所致。
    明知一切唯心,卻不捨塵欲妄境。
    明知一切唯心,仍憎惡苦惡妄境。 明知一切唯心,依舊否定因果律。 明知一切唯心,也伏不了我慢心。
    這都是「思惑」作祟,凡夫習氣勝過理性真相,看得破,忍不過。
    其他因素,請其他坊員不吝提出,並祈慈悲提供解藥!

   【回應四】
    一切唯心造,然而眾生總是從心所欲地心造苦因,卻不能從心所欲地心造樂因,因此無法離苦得樂。
    又為何不能造離苦得樂之因呢?誠如【回應一】之意:一者看不破;二者忍不過。想想這「看不破、忍不過」不也是個人的寫照嗎?日暮鄉關何處是?歲月空過使人愁!

   【回應五】
    沉浮眾生莫不是因「執空」或「執有」而輾轉受苦不休、無奈輪迴不已。
    執空:不信真有因果報應,認為是某某瞎編的話。以為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所以恣意造作各種惡業,錯當無上的享受與自由。
    執有:以為自己就是一切的主宰,人定勝天,錯解萬物之靈,所以萬物都歸我所有。執著所有「我的」東西,不惜與人抗爭與戰鬥。
    就因為這兩種執著,眾生心有如一潭渾水,無法真正止靜、照鑑萬物,因而無從離苦得樂。

   【回應六】
    未接觸佛學者,就像正在作夢的人,若無人指點,那能知道醒夢的方法!這就必須靠佛弟子的宏傳及推廣!若已聽聞了正法的佛弟子,並且已知快速醒夢的方法,卻未能醒夢,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畢竟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補不足,損有餘。訂定每個階段的目標,下死功夫,確實完成。就像考生參加考試般的戰戰兢兢,把它當一回事去做,一定可以成功!所以,方法最重要,接著就是依著方法,逐步去實踐,以至於完成。絕對沒有坐享其成、一步登天的道理!

   【回應七】
    眾生又分兩種:一種是無緣接觸佛法的,而另一種則是已接觸了佛法,但仍處處執著己見的。號稱學佛,卻不放棄原有的想法,連人格都快立不住了,更沒有心心念念懷抱佛的思想,當然依舊是生死凡夫、六道輪迴,苦不堪言啊!學佛人實應常自反省:「我真學佛了嗎?」

   【回應八】
    自從跪受三皈依那一天起,一切觀念行為都應以佛為終極依歸。卻因輪迴日久,眾生習氣很難一下擺脫,例如假日閒暇,有心在佛法上用功,偏偏難擋欲望享受的誘惑,匆匆地從蒲團上下來,轉到電視機前,一坐就是幾個鐘頭。有時想好好用功念一場佛,坐定後不是妄念紛飛,就是昏沈無力,或者急急念完,爭先恐後地投入吃喝玩樂的行列。這就是眾生相啊!
    今日有幸學佛,想用一番功夫,冀望早日離苦得樂,那必得讓「道心」佔上風才行。一向吃敗仗的「道心」如何佔得上風?甚至能「從心所欲」,把手便行?蕅益大師有一句偈好極了,所謂「若要熟處漸生,先須生處漸熟。」五欲六塵是眾生的故舊知交,學佛道業則是若即若離的新朋友,要和五欲六塵絕交,「生處轉熟」是可行的方法。和道業新朋友打交道的時間漸漸多了,五欲六塵酒肉朋友就漸行漸遠,那一天遠到如同陌路,道業便成了唯一的選擇!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