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容納失念散亂相應之心,經剎那頃,何況令其長時相續。
(摘自《大般若經》)
《大般若經》上說:「學佛之人講求修定開慧、保持正念,所以尚且不允許失念、散亂心維持一剎那,更何況是長時間持續這種狀態呢﹗」
「失念」和「散亂」,在《百法》中歸屬於「大隨煩惱」,也就是常和吾人心念相應的不善法。何謂「失念」?《成唯識論》云:「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就是對於攀緣、思慮的對象(對淨業行人而言,即一句佛號),無法清清楚楚地牢記在心,總是遺漏、忘失。至於「散亂」,《成唯識論》則說:「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意即對於緣慮的對象(如一句佛號),心念不能安住在上頭,老是躁動不定,彷彿海中起伏不歇的波浪。這兩條「大隨煩惱」對吾人來說,應該再熟悉不過,因為在修行的過程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他們形成的障礙。
如何推開這兩塊橫在菩提路上的大石頭呢?把「念佛修定」當飯吃吧﹗從前和「失念」、「散亂」形影不離,深受其害而不自知,從今以後,則要把念佛當成和吃飯一樣重要、平常。如果能做到不念佛就如同沒吃飯一樣渾身不對勁,正念就能時刻提起,亂心就能逐漸平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