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簡說(五十九)     子 圓

    八佾第三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孔子說:「關雎這篇詩,真實且適切的表露情感,歡樂而不過於流蕩,哀思而不會造成損傷。」 
   「關雎樂而不淫」,「關雎」是《詩經》國風〈周南〉的首篇,敘述周朝文王的夫人 太姒,品德賢淑,足為典範。「關雎」一開始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停在河洲上的雎鳩,發出了「關關」和諧的共鳴聲。君子聽到便嚮往有貞敬賢淑的好女子,作為最佳匹

配的對象。「樂而不淫」,  「淫」是超過了分寸。文王娶到了夫人太姒,心中快樂。樂在夫人的賢德能夠內助,自然不會失於放逸。 
   「哀而不傷」說到文王還未娶得太姒前,日夜思念,以至於輾轉反側,睡不著覺,但不至於傷害身體。文王擇偶重在品德,不求美色,雖思念殷切,卻也無傷於淳厚的風氣。
    中國文化講究五倫社會,單身時,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稱為匹夫、匹婦。一旦結為夫妻,白頭偕老,正是《易經》所說「乾坤定矣」。一「定」下來,就不再更改,這是五倫居首的夫婦大倫!有了夫婦,生了孩子,然後家庭裡有父子、兄弟的天倫。更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維繫家庭倫常。所以慎選有德的好女子是重要的大事。古代國君娶到了有德的夫人,德化於上,風行草偃,正可教導國人,母儀天下,社會風氣必然丕變,漸趨淳厚。
    在中國歷史上,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國祚最久,其中有一項重要因素,就是得到「三太」的輔助。「三太」就是太姜、太任、太姒,婆媳三代皆是儀表莊重、內心恭敬的賢淑女子。太姒為文王的夫人,生下十個兒子,從小到大,都親自教導,養成端正的品格,武王、周公就是其中兩位;太任是文王的母親,王季的夫人。懷胎文王時,眼睛不看惡色、耳朵不聽惡聲、口中不出惡言,一切舉止規矩端莊,有好的胎教才生下仁德的文王;太姜 乃是古公的夫人,文王的祖母。生下泰伯、仲雍及王季,三兄弟謙讓國位,品德高尚,也是得到母親太姜的教導。所以今日對婦人稱「太太」,正表達尊敬之意,並期許婦女向「三太」看齊呀!
    反觀時下,夫妻結合,偏重感情而忽略對方品德,使得傳統家庭中,長幼有序、和諧溫馨的景象,再也很難得見到了。難怪社會各種亂象層出不窮,令人憂心。擇偶「重德輕色」、婚後「夫敬婦順」,該是今日社會正本清源的大方針吧!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