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正解             王能傑

    曇花,乃「優曇缽花」之簡稱,其典故出自佛經,可惜後世誤解曇花本義,以及「曇花一現」的引申義。甚至於誤解曇花這種植物的物種。今略述如下:

    一、出  處

    「曇花一現」這名詞出自《法華經.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佛教傳說優曇缽華千年一現,是稀有難逢之大事。尤其《法華經》被歷代祖師尊為「開智《楞嚴》,成佛《法華》」之重要經典。天臺宗更以《法華經》為開宗立教的根本依據。而優曇缽花本義是青蓮花的意思。這個世界有白蓮花、紅(赤)蓮花而已,勉強還有新大陸的黃蓮花,已不多見,至於青蓮花,至目前為止,尚未見於這個世界。

    (觀音菩薩的青蓮華手)

    二、青蓮花之種種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青蓮之解釋說:「(譬喻)梵語優缽羅,青色之蓮花也。其葉修廣,清白分明,有大人眼目之相,故取以譬佛之眼。《法華.妙音品》曰:『目廣大青蓮華葉。』《維摩經.佛國品》曰:『目淨修廣如青蓮。』……」
    同書優曇之解釋說:「(植物)又作烏曇。花名。具曰優曇婆羅、烏曇跋羅、鄔曇缽羅、優曇缽等。譯曰靈瑞、瑞應。《法華文句》四上曰:『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慧琳音義》八曰:『優曇花、訛略也。正音烏曇跋羅。此云祥瑞。靈異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應。』……《法華經.方便品》曰:『譬如優曇華,一切皆愛樂。天人所稀有,時時乃一出。』同品曰:『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同〈化城喻品〉曰:『昔所未曾睹,無量智慧者,如優曇缽羅。』同〈妙莊嚴王品〉曰:『佛難得值,如優曇缽羅華。』參照優曇華條。」
    同書優曇華條注說:「(植物)即優曇。亦名優曇缽華。……世稱三千年開花一度,值佛出世始開。《南史》曰:『優曇華乃佛瑞應,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出世。』故今稱不世出之物曰曇花一現,本此。……」
    同書四花之解說:「(名數)《法華》六瑞中,雨華瑞之四花也。一曼陀羅華,二摩訶曼陀羅華,(小大之白蓮華。)三曼殊沙華,四摩訶曼殊沙華。(小大之赤蓮華。)又,一分陀利,白蓮華也。二優缽羅、青蓮華也。三缽特摩、紅蓮華也。四拘物投、黃蓮華也。見《名義集》三」
    印度之語文,由梵文至巴利文,乃至後世之英文,據說印度有二百五十種語言,各有其文字。今日該國之貨幣尚且有十五種官方正式的文字,所以音譯的名詞也就音近而字略異。如中國古書音譯鮮卑族有塞班、錫箔……等等不同。近人於俄羅斯之音譯,也有露西亞之文字,古今中外或誤會而音譯之例亦復不少,如澳洲之袋鼠,中國之澳門(媽閣),越南之汽車,皆是以訛傳訛的後果。
    基本上,青蓮花之音譯為優曇缽,簡稱曇花。而曇花一現乃極言千年(或三千年)才得一見。言佛之出世,如青蓮華之出現,非常不容易,也是非常稀有難逢之盛事。《阿彌陀經》所謂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古來乘青蓮花臺往生者,大有人在。唐代詩人引優曇缽為最高境界,也屢見不鮮,此處不論。

    三、今人之所謂曇花者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近人誤會一種新大陸引進的仙人掌科植物,因為開花的時間很短(大約兩小時左右),所以就濫用「曇花一現」這一個佛教名詞加在這一種植物身上。而且開花時間大多在下弦月的晚上七點至九點,因而又有「月下美人」稱呼。私衷當年聽人說,曇花未開花者可補肺治氣喘,好奇心的驅使下,也曾頗有心得。這種植物的開花習性是:必須二年生的老葉,才會吐出花苞開花。偶而也會結果。奇怪的是,開花的時間都是在月圓之後的陰曆十六、十七、十八,集中三日開完,某些閏年又以初一後之二、三、四日開完。以臺中地區的經驗,每年的陰曆三月至十月,月圓之後才開花。似乎開花周期與月光有關。所謂隔行如隔山,經請教植物專家,確實是一般植物之開花與日照有關,部分與月光也有關係,更妙的是也有某些植物必須某些星光的照射才開花。這種名為曇花的植物,上一代的人都稱之為「瓊花」,因為花期短而誤以「曇花一現」稱之。其實只要懂得栽培,此花一年可開六次左右(臺中地區),「一現」的珍貴意義已不足取,有待專家正名。

    (瓊花一念不只一現)

    四、結 論

    古今中外,許多注疏家,因為對動植物之不十分了解,往往有不少的誤解。如鄭玄之注《詩經》「相鼠」,即為不知鼠科之一種。杜預之注《左傳》「寤生」「風馬牛,不相及」等等,亦為後人所指謬。以儒例佛,大概也有不是很正確的註解吧!
    另外若干佛教國家,與佛教關係密切,國花自然也以蓮花為國花。如斯里蘭卡據說即以青色的水蓮(Water Lily)為國花。而泰國的國花是金蓮華,皆與佛經及其歷史背景有關。世人又多把蓮花(Lotus)與水蓮(Water Lily)混為一談,這是很無可奈何的現象。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