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師           吉 光

 

    臺籍陳維英鄉賢,今年入祀臺北孔廟。陳維英苦讀時,為了提振精神,冬夜以面盆裝冷水,盆面上放置黃麻稿,雙腳再擱在纖細黃麻稿上。打盹時,雙腳一不小心就掉進冷水裡,把瞌睡蟲趕跑。
    陳維英三十五歲時,奉派福建受任「閩縣教諭」。當地士子譏笑他「臺灣蟳無膏」,意即「肚子裡沒墨水」,陳維英到任第一天,連夜做對聯,撤換閩侯縣學所有門聯,地方人士不得不佩服陳維英的學問。
    陳維英自閩返臺後致力於教育事業,曾興建書院,並在明志(新竹)、仰山(宜蘭)、學海(艋舺)等書院任教,當時北臺灣讀書人幾乎是陳維英的學生,門生甚至擴及福建,因此有「陳老師」的稱號,晚年築室於劍潭之畔,曰「太古巢」。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