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感佛現前                               聖 蓮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阿彌陀經》)

    眾生由「色、受、想、行、識」五陰組成身心世界,當「肉體、感受、思想、遷流不停、心識」如火熾盛時,真心本性就被蔭蔽,所以稱為「五陰」。修心參禪將散亂心止定下來,然後依照佛陀所教的觀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從內心中產生智慧,破除五陰,一旦明澈心識,就能見得真心本性。
    凡夫不修觀行,五陰隱而不發,若修觀用功欲破五陰,五陰便被擊發而產生魔障,蓮池大師《彌陀疏鈔》云:「今既修禪,將破此陰,遂擊動諸魔,魔即現也。」魔者障礙,魔事發作,會讓修行人耽著五欲六塵,樂於睡眠,懷疑佛所說的正法,不信苦集滅道四諦,或是突然見到恐怖畏懼的事,讓人驚恐毛豎。修心參禪本來就是求一心空寂,視一切善惡境界都是心所幻現,務必斬斷乾淨,所以有「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說法。

    疑是魔來現前

    一宗有一宗的修行辦法,隔行如隔山,若以修心參禪的觀點來看《阿彌陀經》的經文──「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不免心生疑竇:念佛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眾現前,這會不會是魔變現的幻像?禪者對佛典如此曲解,害得許多淨業行人失去「念佛見佛」的信心,影響到往生極樂淨土的本願,禍害不可謂不大。所以古來大德注解此段經文,多會設法破斥「臨終魔現」的不正知見。例如:
    幽溪大師《彌陀圓中鈔》:「《疏》:或謂臨終見佛,以為魔者。或云自心業現,實無他佛來者。《鈔》:世間禪門淺悟,教苑謬承,多作此說。」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臨終佛現,亦有魔否?答:古謂無魔,脫或有之,貴在辨識。」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見佛,已是相應。況臨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
    信願念佛人臨終感得佛來現前,修心人會解做魔現,原因如宋代元照律師《觀無量壽佛經義疏》所說:「斯由未披教典,不樂修持,喜以邪言障他正信,為害不淺」,這類人因疏於研習佛經教典,不樂意修持,又喜歡以不正確的言論妨害他人的正信。倘能廣學教典,樂於修持淨土法門,遇疑存闕,就不會造下壞人正信的妄語業了。

    法門穩當不招魔

    念佛人為何不會招魔呢?慧遠法師詳細分析所以然。一是念阿彌陀佛,彌陀具有無量光,「大光明中,決無魔事,猶如白晝,姦盜難成」。二是念佛人不觀五陰,不會擊發魔現,念佛是「觀彌陀果德真實境界,故無魔事」。三是信願念佛人有阿彌陀佛攝受,且為十方諸佛護念,「既為佛護,安得有魔?」四者修淨業若會招引魔事,佛必定會指破,如《楞嚴經》中,佛指破五十種魔相,若不指破,恐怕眾生墮魔網而不知,而「淨土諸經並不言魔,即知此法無魔明矣」。《疏鈔》也提到,念佛人因有阿彌陀佛,及十方佛,時常護念的緣故,所以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照耀身體,魔不能犯。

    命終不是致魔時

    信願念佛臨命終時,為什麼說是「非致魔時」?因為阿彌陀佛成佛前發了四十八願,第十九願就有:「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彌陀現今既已成佛,發的願件件可以兌現。當一位深信切願求生淨土者,臨命終時,正是往生大業圓熟的關鍵時刻,阿彌陀佛豈能錯過這吉時良辰?所以蕅益大師在《起信論示勝異方便》說:「惟至臨終見佛菩薩,方是感應道交,定非魔事,不必致疑。以佛菩薩得大神通,決定護念有緣念佛眾生,不失時故。」佛眼如千日,佛智如大圓鏡,照見一切絕無障礙,念佛眾生何時命終往生,瞭若指掌,及時現前,故祖師保證「臨終定非魔事」現前時刻。

   

   (蕅祖說:佛菩薩得大神通,決定護念有緣念佛眾生,不失時故。)

    帝王邊誰來干犯

    念佛人念念落在佛法界,如同親近帝王身邊,誰敢來干犯?《觀經義疏》說,阿彌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有如此等不可思議功德力,定可護持念佛人,直到臨終時刻都無魔障,否則──
     
若不為護持者,則慈悲力何在?
    若不能除魔障者,智慧力、三昧力、威神力、摧邪力、除魔力復何在耶?
    若不能鑒察被魔為障者,天眼遠見力、天耳遙聞力、他心徹鑒力復何在耶?
    若謂念佛臨終被魔障者,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復何在耶?

    一位舉止有失端莊,慣於賣弄服飾容貌的妖冶女子,遇到端心正色的君子,也無法發揮她的媚功本事。反之,若是碰到一位放縱情欲的人,只要看她一眼,就會被迷上。所以感佛感魔,全是自己召感。若人憶佛念佛,淨念相繼,念念不離佛想正念,怎會招來魔障?
    因此命終能見佛像,能聽佛號,對臨終者提起正念大有幫助。《彌陀疏鈔》引用西域的風俗說,有人命終時,要他面朝西方,前頭安立一尊佛像。再用一幅幡掛上佛像,讓病人捉住幡腳,作「隨佛往生想」。這時燒香、敲引磬,在旁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不僅幫助亡者得生佛前,還能見到佛光,所以洞局的人都曉得要為命終者安設佛像,助他往生。
    信有極樂淨土,信有阿彌陀佛,願意念佛求生極樂,這樣一位標準的淨土行人,臨命終時感佛現前,這是念佛見佛,因果相符,佛願兌現的時刻,絕非魔現!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