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表說「人生」狀況,六、七表則說「宇宙」狀況。上下四方之謂「宇」,古往今來之謂「宙」,佛典名為「世間」,「世」乃時間三世,「間」乃空間十方。佛典言世間有二種:一為「有情世間」,指一切有情眾生而言;二為「器世間」,指山河大地、國土、房屋等容受有情之器物而言。
先說「有情世間」,佛智觀察宇宙有情眾生種類繁多,歸納為「十界」,即「四聖六凡」,今此表專就「六凡」而說,「四聖」則於第八表以後言及。(六、七表資料參考《楞嚴經》、《地藏經》、《起世經》、《正法念處經》、《俱舍論》、《瑜伽師地論》、《輔宏記》、《選佛譜》、《法界安立圖》、《太虛大師全集》等)
(甲)六道狀況
佛說凡夫眾生共有六大類,名為「六道」。「道」者路也,能通為義,凡夫眾生無始以來生死輪迴,輾轉往來於此六條路,此六條路互相通達,各由善惡業因牽引趣向,故亦名「六趣」。
六道眾生之狀況,千差萬別,不能細說,但略舉二端以知梗概。一是「類受」,謂種類與受用,而受用萬端,單舉壽量,以推其餘;二是「苦厄」,謂痛苦與災厄,第四表中已言之,六道分為三界,三界統皆有苦,但輕重不同而已。
◎天道——
類受
此道眾生福報為六道中最勝,受用天成,威德特尊,神通自在,故名為「天」。天眾依層次高下,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欲六層(六欲天)
此界諸天仍有男女、飲食、睡眠三事,仍具色、聲、香、味、觸之五欲,故名「欲界天」。其依正二報皆較人間殊勝,身量高大淨嚴,無有便利、唾痰、腦濃等;衣食住行,自然受用,不假經營,思食食至,思衣衣至;宮殿園苑等,亦皆殊妙可樂。又分六層,即四王天、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一層勝似一層。
一、四王天——
離人間地四萬由旬(四十里為一由旬),居須彌山(妙高山,後詳)之山腰。身長七十五丈,亦有男女婚嫁,行男女之欲猶似人間。生育則為「化生」,於父母坐處,或兩膝兩股之間,忽然化生;自然寶器盛天百味,食已長大,與諸天等身量,即赴天女處娛樂。
此天有「四大天王」,統御諸惡鬼神,令其不敢肆虐,故名「護世四王」。四天王下有三十二天將,周行四天下(四大洲,後詳),護助出家人,故每間佛寺一進山門,即為「四天王殿」。韋馱天將為三十二將之首,最存宏護,有事至四天王所,王見皆起,云:「韋將軍修童真行,護正法教,是故魔王不能得制」,故每間寺廟供奉韋馱菩薩,早晚課誦皆啟請、祝願,感應甚多。
二、忉利天——
離人間地八萬由旬,居須彌山頂。「忉利天」譯為「三十三天」,此天有三十三處差別,於須彌山頂上,四方各有八天並列而住,共三十二天為輔臣,中間為帝釋天王,此天王名釋提桓因,故又稱天帝釋。此天身長一百五十丈,惟帝釋身長三百丈,由其過去偏修恭敬業故。
帝釋宮殿最為殊勝,其餘三十二天宮、園苑,境界光色各異。諸宮天王欲遊戲時,天女圍繞,奏諸音樂,食天酥陀,飲天甘露,諸天女和雜娛樂;遊一天已,復至一天,如是遍歷三十二天。或一王二王共遊,乘寶車、寶船,遊香水河,微妙五塵,快樂無量;天女奏樂,歌舞言笑,相牽相勸;遊玩去來,欲心熾然,又往餘處,最為放逸。於是帝釋,乘寶輦而來,諸天王恭敬迎禮,帝釋現神通力,示未來苦相,誡敕諸天:「勤修道業,慎勿放逸!」諸天奉行,各還本宮。
帝釋所住宮城名善見城,位於須彌山頂之中央,城外西南有善法堂,為忉利天眾之集會所,每逢三齋日,天眾集於此堂,詳論人天之善惡,及制服阿修羅等事。帝釋升堂,三十二天左右坐,四大天王則依四門坐。
帝釋為須彌系(一單位世界,類似今人所謂太陽系)之統主,忉利天以下諸生類(含忉利天、四王天、及餘五道)歸其所統。四大天王為其「都統」,分統八部神眾(乾闥婆、夜叉等),巡視下界,次第觀察人等生類持戒、布施、修福德等事,若多若少,具奏聞帝釋。若修德者少,行惡者多,帝釋聞奏憂惱,說言:「天眾減損、修羅日增」;若修德精進者多,則帝釋與三十二輔臣,僉然俱喜,並遣諸善神營護其身;若持一戒,令五神護之,五戒具者,令二十五神護之。
須知十方眾生互為依緣(第一表中已說),生活在一團體中,必有其統屬關係,如家有家長、家人,國有國王、國民,須彌系亦有天王、臣民等。忉利天以下可分三類:一為天神,含天、阿修羅等,為天帝釋所統;二為地祇,含餓鬼、地獄等,為閻羅王所統;三為人畜,為轉輪王(後詳)所統。帝釋天王正統天神,兼統人畜、鬼獄;閻羅王正統鬼獄,兼統人畜;轉輪王正統人,兼統畜。民間所奉玉皇大帝,蓋指帝釋而言。
帝釋宿植善根,故佛現世間,彼常請法,且率四王及八部為護法聽眾,如《阿彌陀經》所列「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是也。
三、夜摩天——
忉利天之上倍高倍廣(加一倍高,加一倍廣),於虛空中有處如雲,七寶所成,其猶大地,是夜摩天所住。「夜摩」者,譯為「時分」,以此天非日光所及,但用蓮華開合以明時分(晝夜)故。
四王、忉利二天為「地居天」,履地而住,屬須彌系,為日光熱力所及之範圍;夜摩天以上為「空居天」,依雲氣而住,在須彌系之外,非日光所及,故無日月,但以蓮華開合分晝夜而已。故須彌系以外,廣大虛空中之百寶雲氣(天人所見如此),為空居諸天所住處也。
如下表,欲界可分為「須彌系(地居系)」與「空居系」二類,忉利天以下六道眾生皆屬「須彌(地居)系」,夜摩天以上四天屬「空居系」,乃至色界、無色界諸天並皆是「空居」者也。

或問:以何因緣而有地居天、空居天之別?答:因有善散、定散,故果有地居、空居。由禪定力,故不依地;無定力者,不得空居也。色界初禪定(根本禪定)之前有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等欲界淺定,若單修十善業,則感生四王、忉利二地居天;若修十善兼學坐禪,得粗住,則感生夜摩天;兼得細住,則感生兜率天;兼得欲界定,則感生化樂天;兼得未到定(欲界定後,尚未入初禪根本定前),則感生他化自在天。
四、兜率天——
夜摩天之上倍高倍廣,於虛空中有地如雲,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為兜率天所住。「兜率」譯為「知足」,謂夜摩天極受欲界妙五欲樂,不知止足,而此天則能知足也。
兜率天中別有一生補處(等覺)菩薩居處,名為「內院」;現今正為彌勒菩薩所居,於此等待機緣成熟,降生人間,示現成佛(八相成道)。若有菩薩,修行十善,深習禪觀,發心親近彌勒大士,乃得上生內院,其餘天眾不得受用也。
五、化樂天——
兜率天之上倍高倍廣,於虛空中有地如雲,超越下地,是化樂天所住。此天娛樂時,自以神力福力,變現種種五塵妙欲而娛樂,故名「化樂」。
六、他化自在天——
化樂天之上倍高倍廣,於虛空中有地如雲,為他化自在天所住。此天欲得境時,餘天為化,假他所作,以成己樂,故名。
七、摩羅天——
《翻譯名義集》云:「第六天上,別有摩羅所居天,他化自在天攝」,魔王名「波旬」,統其所屬,時為擾害修行人;以彼常恐行者出離三界,魔眷減少,故令鬼神等部屬作種種惱害,破壞行者善根。
以上六欲諸天,雖皆有五欲與淫欲諸樂,然五欲之樂一天勝妙於一天,而淫欲則一天輕於一天,《俱舍論》云:「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謂六欲天人受淫欲之樂時,四王、忉利二天為形交,猶如人間,男女二根互相交媾,方完成淫事;然忉利天但出風氣,無餘不凈。夜摩天但男女互相擁抱,即成淫事。兜率天但男女互相握手,即成淫事。化樂天但男女互相笑一笑,欲心即息。他化天但男女互相看一看,即畢矣。蓋由定力(欲界淺定)之有無淺深,故使淫欲之輕重有別也。若入色界初禪以上,則遠離欲界粗散,無男女之欲,並無男女之相矣。(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