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瞋恚火。(摘自《增一阿含經》)
諸佛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眾生之所以無法親遇、親證的原因,都是由於時常生起如烈火般的瞋恚心的緣故。
「瞋」乃三毒之一,以其能毒害眾生的法身慧命,故形容為「瞋毒」。又因為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故佛經中常以「火」的意象,來形容瞋恚之心所帶來的災害。如《遺教經》曰:「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加持經》云:「能損大利無過瞋,一念因緣悉焚滅,俱胝廣劫所修善。」用「火」的意象來形容瞋恚,其源頭或可由《成唯識論》對於「瞋」的定義來體會:「云何為瞋?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所謂「瞋」,就是對於「苦」的境界及造成苦境的種種原因,生起厭惡、憤怒的一種心理狀態,它能使眾生如身處烈焰中一般,既躁熱又氣惱,且能促使眾生發動身口意,造作種種惡業。由此看來,一點瞋心的火苗所引發的禍患,真是令人難以想像。
在這個講求快速的時代,人人在匆忙、混亂的腳步中,似乎都隱藏不小的「火氣」,只要稍不如意,便火冒三丈、大發雷霆。人生的本質已是「苦」,我們何苦在這上頭又搧風點火,苦上加苦呢?在世事無端來拂逆之時,何妨學學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對著逆境「發噱兩三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