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的一天(之七) |
現代人每天除了忙於工作之外,也相當重視休閒生活,因為在緊湊的生活節奏中,適當的放鬆和調劑,對於身心健康是非常必要的。陳海量居士在《建設佛化家庭.娛樂篇》中說:「終日工作而沒有娛樂的人,不獨生活枯澀無味,而且精神上難免有不愉快的感覺。不愉快的人,對於事業和健康有很大的障礙。固然,刻苦耐勞的精神是可佩服的,但是超過相當的限度,對於身心兩方的健康卻是極大的危害。」既然休閒、娛樂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佛弟子該如何看待與安排呢? 休閒娛樂的正當性
陳海量居士表示:「消遣有正當和不正當的區別。不正當消遣如抽煙、打牌、喝酒、逛妓院等,這是有害無益,徒增煩惱的。譬如小兒舐刀頭的蜜,不曉得有割舌之患一般。正當的娛樂最普通的,要算音樂了。」身處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娛樂、消遣的選項當比陳老所言更為五花八門,不過,其內容的正當與否,現代的佛弟子亦不可小覷。舉「音樂」為例,陳老就單舉「管樂」和「弦樂」作為欣賞的對象,不提大眾風行的流行樂,可以想見,其原因乃在於流行樂的旋律、節奏、歌詞多傾向躁動和濫情,對於淨化人心無益。雪廬老人也說:「你們少聽黃色音樂,它會壞人心術。佛家眼看三方,耳則四面八方都聽到了。黃色音樂聽不得,你念三天好書,聽半個鐘頭黃色音樂,就壞心術。」(《明倫》二七七期,〈明倫采掇〉) 娛樂活動略舉
或問:「可否略舉正當的娛樂活動供作參考?」陳海量居士在《建設佛化家庭》中,列舉「音樂」、「藝花」、「詩餘」為有益身心之休閒活動,但細細想來,運動乃至許許多多的藝文活動,也都是吾人可以參考的選項。美國《預防》雜誌表示:「瑞典的研究顯示,經常參加藝文活動的人,比起待在家裡的同儕,壽命通常較長。這些維持健康的方法,輕鬆愉快又不需要花大錢!」所以,只要對身心無不良影響,吾人可選擇的娛樂活動實在不勝枚舉。 以法自娛 歡愛不捨 將休閒娛樂與修行接軌,是所有佛弟子要努力的目標。陳老在《建設佛化家庭》中,便將「修習佛法」視為最高尚的娛樂,並說道:「《華嚴經》云:『以法自娛,歡愛不捨』。良以尋常娛樂,若琴棋,若書畫,玩久厭生。惟有佛法,愈能以此自娛,就愈覺其有味。所謂世味何如道味深。要獲得佛法之真快樂,須念佛,或坐禪,或持咒。此皆佛教樂園之門。捨此而不進入遊玩,其擔麻棄金之謂乎?堪為太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是令人離苦得樂的「樂園」,吾人若認為修行太苦,不若世間一般娛樂活動有趣,便表示未嘗道味、未得法喜。若能在修行中去煩惱執著、得清涼自在,以修行為首選娛樂,便真是深得箇中三昧的大智慧者了!
(弘一大師手書「所行無碍,以法自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