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律師                          呂富枝

    

  (元照律師云:「生弘律苑,死歸安養,平生所得,唯此法門。」)

    宋朝元照律師,字湛然,俗姓唐,餘杭(今浙江省餘杭縣)人,最初依止東藏慧鑑律師,專精研學戒律。其後又跟隨神悟處謙法師研學天臺教觀,處謙法師勸勉他,以探究明了《法華經》的義理為根本要務。
    後來他又啟請廣慈慧才法師,傳授菩薩戒,受戒時顯露戒光,因而從此廣博探究南山律宗。每天手持錫杖,身帶衣缽,在街上托缽乞食。
    晚年主持靈芝寺三十年,世稱靈芝尊者,弘揚律學,傳戒度僧,多達六十次。同時堅定心志,往生西方淨土,他時常說:「我在生時弘揚戒律儀範,死後回歸極樂淨土,我平生所得到的,只有這兩個法門而已。」
    元照律師曾經編寫一本《淨業禮懺儀軌》,自己作序。內容提到生平修學的心路歷程如下:

    發大願—— 常生惡世,救苦眾生

   「元照自從受完具足戒以後,便知道應當勤學戒律。但因稟性平庸,根器淺薄,既無賢德,又無才能,行為表現,未能如法。後來遇到天臺宗神悟法師,苦口婆心,提攜教誨,才知道要改變修學方向,深入研究天臺祖師的教法,和廣博探究一佛乘法。於是發大誓願:『願生生世世出生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做世間的大導師,提攜開導眾生,令一切眾生入於佛道。』
    其後又看到《高僧傳》中的慧布法師說:『西方淨土雖然清淨,但不是我所願求的,假使十二劫在蓮花中,享受快樂,還不如在娑婆世界,三惡道極苦的地方,救度眾生。』由於這一段話,更加堅持我的見解和志向。所以歷經多年的歲月,對於淨土法門,也就毫無歸向的心念了,甚至見到別人修持淨土法門,還產生輕視和毀謗。

    重病感悟—— 願雖宏大,力不堪任

    後來我得了一場重病,色身體力都非常虛弱疲憊,心志昏沉,神識不清,茫然不知趣向,毫無目標。等到病情痊愈之後,才突然覺悟自己過去的觀念錯誤。因此悲泣感傷,深深地自我苛責,感歎自己的志願,雖然廣大,但是能力卻不能勝任。
    於是再仔細閱讀,天臺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論中說:『初發心菩薩,尚未證得無生法忍以前,必須時常不離佛。』《十疑論》又引《大智度論》一段話說:『具有煩惱纏縛的凡夫眾生,雖然有大悲心,發願生於五濁惡世,救度苦難眾生,但那是辦不到的,譬如嬰兒不能離開父母。又好比幼鳥,羽毛尚未長好,只能在樹枝間飛來飛去,還不能振起翅膀高飛啊!』

    詳研淨土—— 疑惑消釋,一心歸向

    當我明白這些道理以後,從此把平生所學全部放棄,專心探究淨土法門的教理,二十多年來不曾暫時放棄。我詳細研讀古今淨土的教典和論著,一切疑惑頓時消釋,更加深信念佛的殊勝和穩當。
    後來我又看到善導大師所分析的《專修與雜修》,如果專修念佛,百人修行,百人都能往生。如果雜修,那就成千上萬的人修行,難得一、二人往生。因為凡夫眾生,心識妄動,不能專一,觀想修行,難以成就。如果一心一意專持阿彌陀佛四字聖號,不但容易執持,而且仰仗彌陀大願,必定往生極樂淨土。
    我生生世世以來,捨父逃走,未能明白念佛的奧妙,到現在才知道要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因此我要以我所修的淨土念佛法門,殊勝利益,輾轉教化眾生,盡未來際,不斷地讚歎宣揚,直到無窮的未來,也不能窮盡這淨土法門的廣大殊勝。

    懺悔發願—— 普化眾生,盡生淨土

    雖然善巧方便的法門很多,但淨土法門,必須要以深信才能入門。例如大勢至菩薩以憶佛念佛的心,證悟圓通,入甚深禪定的境界(得念佛三昧)。於是我又自我思惟及反省,從前所造的無量罪業,不但不信淨土法門,而且還毀謗淨土法門和念佛的人,這些業因,既然已經造了,苦果必然將會到來。我內心感到慚愧萬分,日夜戒慎恐懼,於是親自在佛菩薩面前,吐露肝膽,竭盡誠心,五體投地,懇切懺悔,我發大願:要普遍攝受一切眾生,同修念佛,期望一切眾生,都能往生淨土。」
    元照律師又撰寫《觀無量壽佛經》和《阿彌陀經》的義疏,其他著述多達數百卷之多。

    坐化往生,天樂鳴空

    北宋徽宗政和六年秋天,元照律師吩咐弟子誦念《觀無量壽佛經》和《普賢行願品》,然後跏趺端坐,安詳往生。當時西湖一帶的漁夫,都聽到空中發出優雅的天樂聲。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