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娑婆三界組織略說
吾人所居之「大千世界」,名為「娑婆世界」。「娑婆」此翻「堪忍」,謂此土眾生堪忍三毒煩惱,不思出離故。今即以「娑婆世界」為例,來說明一個「大千世界」之組織概況(如下圖)。
娑婆世界組織示意圖:
此大千世界名曰娑婆

◎直豎
娑婆世界,就其高低層次言,具含三界二十八層天,欲界天之下尚包含其餘五道眾生,各有住處,詳如第六表中說,不再重述。
「三界火宅」——
娑婆世界,眾苦煎迫,煩惱熾盛,《法華經》喻為「火宅」,眾生處中,即將被燒,片刻不可留戀,應發出離之心。
◎環周
娑婆世界,其廣度範圍,從小單位至大單位,分別作說明。
●小世界
欲說明「小世界」,須先從最基本「單位世界」,亦即「須彌世界」說起。
「大洲四,中洲八,小洲數百」——
此即「須彌世界」,如前文已說。
「上至初禪」——
如右圖,須彌系為「地居系」,須彌系以外為「空居系」。須彌系之外,忉利天之上,加一倍高、一倍廣(離忉利天八萬四千由旬,離人間地十六萬八千由旬),於虛空中有處如雲,七寶所成,猶如大地,即夜摩天所住處。
夜摩天之上(外)倍高倍廣,於虛空中有地如雲,即兜率天所住處。如是層層倍高倍廣,為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初禪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所住處。此諸天器界,大致皆百寶所成,有如雲氣,莊嚴勝妙。
至大梵天止為一「小世界」,為大梵天王所統,其福德力涵蓋如此範圍。內含一須彌世界,一大劫成壞一次,劫災為火災,初禪以下乃至須彌系全被燒毀(如第六表中說)。
●小千世界
「合一千個小世界上至二禪」——
如上「小世界」一千個。合為一個「小千世界」,二禪天住處彌覆其上;亦即一千個小世界之外圍,包圍一層二禪天。
此「小千世界」為二禪光音天所統範圍,內含一千個須彌系。二禪天器界八大劫成壞一次,劫災為水災。亦即一劫一次之火災僅燒毀各「小世界」,燒不到外圍之二禪天;而八劫一次之水災,連外圍之二禪天亦全浸毀。
●中千世界
「合一千個小千世界上至三禪」——
如上「小千世界」一千個,合為一個「中千世界」,三禪天住處彌覆其上;亦即一千個小千世界之外圍,包圍一層三禪天。
此「中千世界」為三禪無量淨天所統範圍,內含一百萬個須彌系。三禪天器界六十四大劫成壞一次,劫災為風災。亦即水災但浸毀各個「小千世界」,浸不到外圍之三禪天;而六十四劫一次之風災,連外圍之三禪天亦全擊毀。
●大千世界
「合一千個中千世界上至四禪」——
如上「中千世界」一千個,合為一個「大千世界」,四禪天住處彌覆其上;亦即一千個中千世界之外圍,包圍一層四禪天。
內含「百億」個須彌系(此處「百億」為十萬萬,亦即以「千萬」為「億」;須知印度「億」有四種,即十萬、百萬、千萬、萬萬。)
四禪天器界不為三劫災所壞,但隨彼四禪天身存沒。彼天身生時,宮殿俱起;彼天身終時,宮殿俱沒。
至於無色界天,以無色相,故無身器,即彼心識所緣「無邊虛空」為其處,周 於大千世界中,無別有住處。故「大千世界」即為三界器世間之最大單位。
「大千世界」又稱「三千大千世界」,以其內含小千、中千、大千三種千故。此為四禪色究竟天所統領之土,亦為一佛教化之域,故名為「一佛土」。今此娑婆世界,即釋迦牟尼佛教化之世界。
宇宙中如此「大千世界」有無量無邊,於《華嚴經.世界品》所說「一世界種」中,即有難以勝數(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大千世界于中布列,分為二十重,娑婆與極樂世界皆在第十三重也。
(丙)萬物歸納六類
上已言有情所依持之國土,而國土之上,尚有甚多有情資用之器物,亦同屬無情器界。
佛典歸納此諸有情萬物為六大種類,名為「六塵」。一為「色塵」,即眼識所緣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等境界。二為「聲塵」,即耳識所緣語聲、風聲、水聲、掌聲等境界。三為「香塵」,即鼻識所緣香、臭等境界。四為「味塵」,即舌識所緣酸、甜、苦、辣等境界。五為「觸塵」即身識所緣冷、暖、澀、滑、軟、硬等境界。六為「法塵」,即意識所緣前五塵落謝影子,及想像構畫之影像,如龜毛兔角等境界。
此六種境界名為「六塵」者,塵是染污義,以其「由六根入身染污淨心」故;又名「六妄」,「妄」為迷妄義,以其「為凡夫攀緣迷妄之境」故;又名「六賊」,「賊」為小偷義,以其「以根為媒劫走功德法財」故。蓋一切六塵境界,本皆因緣所生,唯識所現,虛妄不實;而眾生不知,由六根接觸六塵,起六識而攀緣之,執以為實,則增長煩惱無明,二障因此更加深厚,而原有自性清淨心乃更受污染,本具之無盡功德寶藏(法財)埋沒不顯,猶如被劫走喪盡一般!
由是可知,凡夫眾生,以無明心識,自變此國土以居,自變此六塵以用,亦復因此國土六塵而起惑造業受苦,而猶不自知,所謂「作繭自縛」,誠為吾人貼切寫照!
上來四、五表言人生觀,可知眾生有煩惱障故,眾苦充滿,輪迴不息;六、七表言宇宙觀,可知眾生有所知障故,對宇宙環境,情與無情,迷惑無知,束縛其中,不能自在支配,以自覺覺他。此皆為眾生界之病況也。
佛說法藥,即為對治眾生病,以破二障,開三智,解決宇宙人生問題,達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目標。以下諸表即正式開出法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