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                           三 省      

    
   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摘自《佛遺教經》)

    佛陀告誡弟子:當知多欲的人,因為總想著為自己謀求利益,所以苦惱也多。少欲的人,因為沒有過多的欲望和渴求,所以沒有這種憂慮。
   《法華經·譬喻品》曰:「諸苦所因,貪欲為本。」世人身心所受的種種苦惱,即根源於每個人內心蠢蠢欲動的貪欲。因為有所貪求,身心便受其驅役,種種苦惱便應運而生。因此,若想擺脫煩惱的枷鎖,唯有克制欲望,收斂貪求的心,方能自在無礙。在《佛遺教經》中,佛如是對弟子開示:「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少欲的人,因為不向外攀緣,所以無須諂媚於人,也不會被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界牽著鼻子走。少欲的人,因為不忮不求,所以內心坦蕩,無所畏懼,常覺有餘而喜悅、滿足。佛子應知,唯有克制欲望,才能通往不生不滅的安樂解脫之境。
    現代人在物質生活上的享受,比起古人不知強過多少倍,然而,享受愈多,欲望愈大,現代人在身心上所衍生的苦惱亦更甚古人。在眾苦交煎下,若想輕鬆「樂活」,只有「少欲無為」,方能「身心自在」。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