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第五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孔子和子貢談話,對子貢說:「你與顏回,誰勝過誰呢?」子貢回答說:「賜怎敢和顏回看齊?顏回聽到一番事理,就能周 知道所有的事理;賜聽到一番事理,只能加倍推知其他事理,所知道的雖然很多,但不夠圓滿啊!」孔子說:「聽你如此說,真是不如顏回啊!我和你都不如顏回啊!」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女」同於「汝」,是你的意思。「愈」是勝的意思。孔子當時,子貢譽滿天下,許多人認為子貢賢於孔子,但並未得到孔子的讚歎。而顏淵默默無名,孔子卻處處讚歎。在這種情境下,孔子提問,要子貢比較誰勝過誰?
「賜也,何敢望回?」「何敢」是怎敢,也就是不敢的意思。「望」是視,仰視看齊的意思。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十」不是實數,不限定只有十,而是滿數。顏淵好學第一,專在心地上用工夫,潛心性命之學,是悟後之知。聽聞一種事理,就能一以貫之,所知始終無遺,周 圓滿。「二」是加倍的意思,並非只有二,子貢聰明,才思敏捷通達,告諸往而知來者,所知雖多卻無法周 ,是推測之知,專在所知所見上用力。
「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與」是同的意思,孔子和子貢皆不如顏淵。有人認為這麼說,是貶抑孔子;也有人認為是給子貢下臺階,孔子替他陪襯。其實,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孔子所說的正是實話。
究竟孔子不如顏淵的地方有那些?有一次孔子和顏淵在匡地被圍,十分危急,後來各自逃命。孔子本以為顏淵死了,顏淵卻後來趕上,向孔子稟告說:「夫子健在,回怎敢死?」顏淵非常肯定孔夫子必能逢凶化吉,這時的顏淵還未滿五十,就已知天命了。另外,顏淵未滿六十卻能「無所不悅」,達到耳順的境界,這些都是孔子自知不如顏淵的。只可惜顏淵四十二歲就早死,無法達到孔子七十歲,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也讓孔子惋惜英才早逝,大道難以推行呀!
孔子已是聖人,卻能看見比他高明的聖者,更知道學生中有勝過他的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謙虛好學,這是躋身聖域切要的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