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第五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孔子說:「我還沒見過真正剛強的人啊!」有人就回答說:「申棖是位剛強的人。」孔子接著說:「申棖心中存有私欲,怎能算是剛強的人呢?」
「子曰:『吾未見剛者!』」剛,是正大光明、志向堅定,決不屈撓,並非攢拳怒目,凶狠粗暴的樣子。「吾未見」是說孔子還沒見過剛者,可見能成為真正的剛者,是很不容易的。
「或對曰:『申棖。』」申棖,魯國人,是孔門弟子,奉祀在孔廟的西廡。
「子曰:『棖也欲,焉得剛?』」欲是多情欲,遇到任何事物就貪愛不捨,想要變成自己的,就會使原來正大光明、剛正不屈的天然德性,屈撓難伸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做到心志不被富貴所淫亂、貧賤所改變、武力威脅所屈服,甚至一切外在的毀謗、榮譽、稱讚、譏刺種種的利害得失,都不會受到動搖影響,這樣才夠得上是位「剛者」。所以「剛者」是可貴且難得的。
南宋末年,北方強大的蒙古族入侵,南宋危在旦夕。文天祥擔任右丞相,為拯救南宋,到東南聯絡各路軍隊,爭取主動,力圖破敵。雖然光復了幾個地區,卻不敵蒙古元軍的攻擊,最後兵敗被俘。
文天祥不肯投降,立刻服下自備的毒藥,只求一死報國,因藥性失效,只有瀉肚子,並沒有死。後來,元軍將他押送到大都,安置在華麗的招待所裡,提供高級的享受。文天祥卻坐在地上,拒絕一切招待。元世祖忽必烈召見文天祥時,他只有長揖,並不跪拜。元世祖開出了優渥的條件,除了皇帝的位置外,其餘皆由他挑選,希望文天祥能夠歸順。但是文天祥只求一死報國,別無他念。於是,元世祖就故意將他關在暗無天日的地牢裡,折磨他的意志及肉體,逼他改變想法。
經過兩年多,文天祥雖然處在陰森潮濕、周遭腐鼠,充滿臭氣的地牢中,卻安然無恙。更寫下驚天地、泣鬼神,流傳千古的〈正氣歌〉。最後臨刑前,他向南方跪拜,衣襟上還寫著:「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從容地就義。文天祥忠貞愛國,誓不變節,正氣凜然,可謂「剛者」真正的風範。
學習本章,我們先從勉強自己做起,將私欲減少一分,使公理增強一分,有恆的行仁。並藉著研讀聖賢的經典,將心鏡中的貪欲煩惱,一一磨去,讓心鏡的光明漸漸顯露,本有剛正無私的正氣,才能有所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