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解脫  機在今身


    有首將一生濃縮在十二個月分的童謠:「一月會爬牆,二月去放羊,三月上學堂,四月作文章,五月得狀元,六月娶新娘,七月做將軍,八月上戰場,九月鬍子長,十月拄拐杖,十一月倒在床,十二月一命嗚呼上天堂。」
孩童問:「什麼是一命嗚呼上天堂?」「就是往生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嗎?」「嗯!這可不一定,有念阿彌陀佛,和想去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才會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是往生到天堂嗎?」「也不一定,要看每個往生人,他這一生做多少好事和壞事,由這個判定他往生到哪裡?」「是喔!」
    看著似懂非懂的小童,他的生命才剛剛萌芽,他才在「會爬牆」,等著「去放羊」的階段,怎麼想像得到「倒在床」、「上天堂」的景況呢?是啊!孩童或青少年,想著未來的歲月,感覺好漫長又遙遠。而老年人,回想著過去的日子,則一切歷歷在目,一晃眼,自己怎麼已經「鬍子長」,也「拄拐杖」,沒力氣到常常喜歡「倒在床」。人對還沒經歷過的歲月,總覺得遙遙無期。對已經經歷過的,又覺得恍如昨日。常有人說:「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一定會」偏偏時間無法重來,所以人在有生之年,都會造成或多或少的悔恨和遺憾。
    讀歷史人物,必須對照年表。年表一攤開,濃縮的歲月,就在每個小方格中搬演興衰與離合,大皇帝到小百姓,在歷史的洪流中,已經沒有尊卑或貴賤,大家都是過往的孤魂。生命的舞臺,歲月走到哪?你就演到哪?話說回來,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定會走到「鬍子長」,或者是「倒在床」。天災人禍正從世界的許多角落,威脅人類的身家安全,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雪公說:「『欲求解脫,機在今身』,錯此機會,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所以欲求解脫,就在當今此身,信願念佛,當生成就,往生極樂。這是淨土宗『不用三祇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的特別辦法,大家且莫空過」。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