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簡說(一一四)      子 圓

    
    
公冶長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孔子說:「伯夷、叔齊這兩位賢人,對過去的怨恨,不會念念不忘,原來結怨的對方,心中的怨恨也就越來越少了!」
   「伯夷、叔齊」,「伯、叔」是兄弟的排行,伯最大、仲第二、叔第三、季第四。「夷、齊」是他們的名,兩位都是孤竹君的兒子。孤竹君在世時,想立叔齊當太子繼承王位。孤竹君去世後,叔齊認為哥哥是兄長,要讓位給哥哥伯夷。伯夷認為這是父親的遺命,不敢接受,就退讓離開了自己的國家。隨後,叔齊也離開了,把國家讓出來。
他們兩位聽說西伯姬昌,也就是周文王,非常尊重賢者,就一起前往西周。到了西周,文王已過世了,兒子武王討伐紂王,伯夷、叔齊不認同武王這樣的舉動,就離開了西周。武王統一了天下,因為伯夷、叔齊不肯吃周朝所種的糧食,只採山中的野菜充飢,最後餓死在首陽山裡。孟子稱讚是「聖之清者也」,如此清高的氣節,令人景仰呀!
「不念舊惡」,「舊惡」是過去的怨恨。怨恨過去,就算了,不必再提起。這樣既往不咎的度量,留給對方改過自新的機會。
   「怨是用希」,「用」是以的意思。「希」是很少的意思。「怨」指的是和伯夷、叔齊結怨的人,心中所積累的怨恨。因為伯夷、叔齊「不念舊惡」,對方心中所存的怨恨,也就越來越少。時間一久,便忘記了。
    房景伯是後魏時期的人,性情醇厚溫和,通曉經書史集。小時候,家中雖然貧窮,但是事母至孝。有一次,清河郡盜賊作亂,朝廷就任命房景伯擔任清河郡太守。當景伯快到清河郡時,郡民劉簡虎過去曾經無禮觸犯了景伯,深怕景伯報復,就全家逃亡,不敢住在清河郡。景伯知道後,督促屬下一定要捕捉到劉簡虎。捉到後,景伯反而不計前嫌,立刻任命劉簡虎的兒子擔任西曹的輔佐官吏,並且命令他勸諭山賊棄邪歸正。山賊看到景伯對劉簡虎一家,能不念舊惡,既往不咎,心中受到感動,信賴官府,就一起出面投降。
    別人得罪了我,應該學習寬恕對方。怨恨橫結心中,必然傷人傷己。當「怨恨」漸漸泯除之際,心中透出光明,何等開闊,何等自在!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