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騰湖畔讀古書 ●三 學 |
(梭羅二十八歲時,在華爾騰湖畔,用二十九元建屋種地,以簡單的生活,來閱讀、觀境、冥思、淨心。) 知之為知之
一個圓可以畫出多少條半徑,就有多少種生活方式。孔子曾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恕
印第安人被綁在火柱上時,還向教士提出新的方式虐待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對於不在乎別人怎樣對待自己的人來說,根本不痛不癢。 日日新 每一個早晨都是一個愉快的邀請,邀請我生活得跟大自然一樣簡單,一樣樸實。我像希臘人那樣,誠心地崇敬曙光。我起了個大早,在湖中沐浴,這種迎接黎明的儀式,是我做過最美好的事。據說成湯王的浴盆上就刻有這樣幾個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個道理我懂。(〈我居住的地方和謀生方法〉引〈大學〉)
(梭羅透過體驗,從古聖學問沈殿心靈,不被物欲牽著鼻子走,當見到人人相近的本性,自然富足充實。) 欲寡其過而未能
今天的新聞,不過是明天的舊聞,那些燒殺虜掠的社會新聞,只要聽過的人都能舉一反三,甚至還能預測下禮拜,甚至是下個月的「頭條新聞」咧! 無為靜坐
在這樣的季節裡(夏天),我就像夜間生長的玉米,此刻的成長遠比用雙手去栽種來得多。這段時間並不是從生命中提取出來的,反倒為我的人生增加更多時間。 如在左右
最接近萬物的,乃是創造一切的那股力量。離我們最近的,不是我們最喜歡與之閒聊的工匠,而是創造了我們的那位工匠。 德不孤 在目前的環境下,我們難道不能暫時拋開這個表裡不一的社會,用自己的思想來安慰自己嗎?正如孔子所說的:「德不孤,必有鄰。」(〈孤寂〉引《論語.里仁》 往來無白丁
我最討厭的,就是那些自詡為「改革家」的訪客,他們一直以為我在唱著──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君子德風
我相信,如果所有的人生活都跟我一樣簡單,就不會有偷竊和搶劫的事件發生了。發生這樣的事,是因為貧富不均,導致窮者越窮,富者越富。而波普(英國啟蒙運動時期的古典主義詩人)所譯的《荷馬》,也會很快地流傳開來:「人若只取一瓢飲,世間不再有戰爭。」 食而不知其味
味覺能夠啟發我的靈感,坐在小山坡吃漿果,滋養了我的靈魂,一想到這裡,我就有種莫名的興奮。曾子曾經說過:「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狼吞虎嚥的人,絕不可能嚐到食物真正的滋味,吃不出食物真味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貪食者。 牛山之木
春天已到,人類的罪惡將得到寬恕,陽光可以使浪子回頭,我們也因此發現人類的純潔。人們昨天可能還在輕蔑某個女孩、小偷或酒鬼,今天可能就會悲憫起他們來。 結語
梭羅是美國異邦人士,他讀經典,不是為了考試,更不是為了備課。他讀中國經典,是以經典的智慧提升個人的心靈層次,在〈閱讀〉一章他說:「最古老,最好的書,必然會擺在每一個家庭的書架上。它是人類的珍寶,是許多世代和國家的遺產,它們不向讀者索取任何代價,當讀者被它們激勵啟發之後,自然就會對它們心悅誠服。」亞歷山大行軍時,會隨身攜帶《伊利亞特》。文字是最珍貴的藝術品,它比其他藝術作品更貼近生活,更具有普遍性。縱使整個夏天忙著蓋房子,要為豆子鋤地,沒有太多時間讀書,梭羅還是會把《伊利亞特》放在桌上,雖然只是偶爾翻個幾頁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