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萬言書不盡 好留餘地待君題 ───呂今山先生與雪公 ●藏 密 |
雪公(李炳南老居士),三十一歲赴莒縣典獄,四十七歲北返濟南,十六年的青壯歲月投注於莒縣。在莒地,雪公結識許多賢人志士,如莊太史陔蘭、呂今山、趙阿南、戰德克等先生,皆是雪公一生難得的知音。茲略述呂今山先生與雪公交誼,以窺雪公於師友往來之間,如何求益增進。 孔府傳道授業
呂今山先生,莒縣人,長雪公八歲。清朝末年停辦科舉,各省設優級師範選科學堂,先生以第一名獲選入學,學堂設於濟南趵突泉旁的尚志書院。畢業後,先在莒縣高等小學任教五年,三十五歲更投入討袁行動,事後到濟寧中學任教十年,有屈萬里、蕭一山等卓著門生。 共護聖人後裔 雪公結識呂今山先生,當在莒縣任職期間,雪公曾作〈呂綬宸今山昆季留夜飲〉、〈莒城圍困憶趙阿南兼呈呂今山〉二詩。莒縣受戰火波及,幸有雪公為民排難解紛,莒縣在地人的呂今山先生欽服有加。二十六年一月,雪公受莊太史推薦,入奉祀官府任教讀及秘書,與呂今山先生共事。二十六年冬,日軍砲火逼近曲阜,雪公、呂今山先生護著孔上公一家人南下避禍。經湖北進入四川,在重慶歌樂山安定下來,前後八年,雪公與呂今山先生共護聖人后裔,二人時常和詩遣懷,《雪廬詩集》尚可見到七首相關詩作。
(雪公、呂今山先生,護著孔上公一家人,經湖北入四川,二人時常和詩遣懷。) 雪廬吟草作序
雪公在民國二十年,請呂今山先生為《雪廬吟草》作序,以備來日付梓印行之用。序文中,呂今山先生讚歎雪公為「豪雋之士」,雄於酒,好劍術,尤其精邃於鐘鼎石刻學問。對雪公詩風,他有如此讚語: 雪公得劍詩評
雪公《燹餘稿》有〈得劍〉兩首詩:
壁間蔚雲氣,魑魅遠辟易;不訂黃金交,肝膽託三尺;凌晨素霓吐,入夜眾星聚;時時發龍吟,願為蒼生雨。
(雪公好劍術,賦〈得劍〉詩二首,因呂今山先生相知甚深,評點恰到好處。) 誰來題詩唱和
民國二十九年,雪公到重慶長江南岸的南山,這裡有定九法師駐錫的慈雲寺,雪公曾應邀蒞寺講演佛法。寓所旁栽有芭蕉,雪公賦詩〈題南山芭蕉寄呂今山〉:「芭蕉上與翠樓齊,欲借新詩印雪泥;一葉萬言書不盡,好留餘地待君題。」芭蕉與屋齊高,雪公想在蕉葉上題詩,寬闊的蕉葉寫不盡,空餘處就留待先生來題詩吧!觸境有感,所思當然非知心者莫屬了。 隔海弔念詩魂
三十五年,雪公與呂今山先生陪孔上公回到南京,無奈「道梗不得歸省」,雪公回不了濟南,呂今山先生也無法返莒省親。三十六年,莒縣再陷戰火,呂今山先生家人慘遭禍害,朋友怕他傷心,秘而不發。先生經多方探得實情,沉痛傷心,借酒澆愁。
(呂今山先生到常州一個多月,即與世長辭,葬於常州大林寺的後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