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的表法                     懷 雪

    
    世人對數字各有喜好,雪公說:「漢吉二六,歐凶十三」(見《阿彌陀經講表》),中國人視「二、六」為吉祥數,西洋人對「十三」則避之惟恐不及。每年七夕,有人喜歡送玫瑰九十九朵,以示感情久久。新車牌最好是一六八,有「一路發」的兆頭。走進旅館、醫院,三樓上去就是五樓,「四」樓憑空消失,就怕有人觸楣頭不吉利。

    佛經的法數

    數字,在佛法說是「心不相應行法」,只是約定俗成的概念,卻含有深義的「表法」。例如:
    禮佛,何以三拜為準?三表示拜佛時「身、口、意」三業必得恭敬。 觀音菩薩有千眼,有二目、三目……,二目表示菩薩具有實智、權智。
    《楞嚴經》記載,世尊放種種光,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六種震動,表「六結將除」。一條巾打出六個結,表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雖來自一個佛性根本,卻能生種種妄相分別,而今聞《楞嚴》法寶,得以去除六結。
    佛制比丘有三衣,三有何表法?外道裸身,表示著空。白衣重視穿著,表示著有。比丘只有三衣,不多不少,表示住於中道,不著空、有二邊。

    極樂的數字

    釋迦佛說《阿彌陀經》,提到極樂世界人民居住的週遭環境,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有「四寶周匝圍繞」、有「四色蓮華」。圍在行樹外的欄楯欄干,為何特定七重?覆蓋在樹上的羅網羅蓋,為何特定七重?極樂世界到處都植有樹林,一行一行整整齊齊,又為何定為七重?欄楯、羅網、行樹都是用金、銀、琉璃、玻璃等四寶週匝圍繞,為何偏說四寶?往生到蓮池裡的蓮花,為何是四色蓮花?
    在《彌陀經》,釋迦牟尼佛只是如實說出來,讀者還是不知這些數字代表何義。當研讀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才曉其中都有深義的「表法」。七重表示「七科道品」,七科道品共有三十七種,都是學佛應學的正道與助道。生到極樂世界,住在這些欄楯、羅網、行樹的環境,不知不覺就學會了三十七道品。
    在四寶莊嚴的境界,人人都能證得「常、樂、我、淨」四種淨德。極樂池中有青黃赤白四種顏色的蓮花,四色有何表法?雪公《佛學問答》說:「知行人是何因地,則生何色之花也。」用那一色蓮花承載,就意味著您是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那個「因位」生來淨土。

    佛寺的表法

    佛法以數目表法外,佛寺更是處處藏有密碼。從山門進入,說「山門」就外行,懂的人會稱為「三門」,不管是三門或只有一門,都稱做三門,因為這是標幟佛寺乃「空,無相,無作」教人入三解脫門的寶地。進得寺裡,有假山、石頭、重閣樓臺,有蓮池,池裡栽著蓮花,每座寺院的布置大同小異,有何意義?這是依古老的「造寺法」設計,樣樣都代表某種深義。一般人入寺,不曉得其中法義,寺裡僧眾也沒有解釋導覽,年代久遠了,加上佛法衰頹,以致「事存法隱,錯舉意旨」,事相還保存著,內含的法義卻隱晦不明,以致作出種種錯解。
    佛寺裡的一境一物,表示何義?唐代道宣律師在《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提到造寺方法,他說:「《祇桓圖》中,凡立木石土宇並有所表,令人天識相,知釋門多法。故能影覆邪術,禽獸畏威,儀形隱映,為世欽仰。」北齊靈裕法師的《祇桓圖經》,訂有造寺標準,凡寺中豎立石塊、植木、堆土、造殿宇,都有表法。景物所代表的法義,使人天見識種種事相,而曉得佛法的深妙無量,如此能降服外道,令禽獸敬畏,進而捨邪歸正,讓世人欽佩景仰。

   
   
(寺中豎立石塊、植木、堆土、造殿宇,都有表法。使人天見識種種事相,曉得佛法的深妙無量。)
    (北齊靈裕法師的祇桓圖)

    例如:用金銅造成寶珠焰形,立在寺前的「表剎」,可以「令迷津者,望剎而歸」,在三界迷途忘返的眾生,望剎而知歸依三寶。寺中豎起的石塊,表示「堅固之心不動」。寺裡的假山土堆,表示「能生萬善功德」。大殿樓宇,表示能「遮寒雨露」。寺裡中院種的蓮池,表示「外道天魔等入中,洗除內心之垢」。池內開的蓮花,表示「心淨覺意花開」。正信佛寺極為清淨,表示「弟子有尊重心,長他人信敬意」。至於修密的壇場,傳戒的戒壇,其中的數目、事物無一不表法,絕非隨意之作。一趟寺院巡禮,如曉得其中的「表法」,就是熏沐於智慧覺海,未來皆能共成佛道。

    聖人的用度

    佛菩薩聖人的一切用度,都有表法,不同世人只是喜愛華麗裝飾而已。教化之道,有身教、言教、境教,現今娑娑無佛住世,少了親炙佛陀身教的福報。佛的言教,若無人說,雖智亦不能徹解,能遇到善解佛法的知識,一席話就能讓人勝讀十年書。
    至於境教,在佛法興盛的中土,仍有遵循佛制而立的古剎今宇,有緣入寺,如能善解其中表法,則無異遊歷聖境,獲益匪淺。他日往生極樂淨土,則佛的身教、言教、境界,當下一體受用,何等幸福!

       
  
(寺裡中院種的蓮池,表示「外道天魔等入中,洗除內心之垢」。池內開的蓮花,表示心淨覺意花開。)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