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出門(一)    李炳南編述  三學整理

   
   
「第一、衣冠不求華美,惟須整潔。」

    只要出門離開家裡,這個人,今天刷牙、洗臉等等,固然是衛生,而衣服就有兩種作用,不光是衛生,大主意是恭敬人。譬如在家裡,天氣熱了敞開懷,要是來了客人,你拿著扇子、敞開懷,感覺對不起人,眼中無人啊!要明白這個。
   一出門如何呢?《論語》有「出門如見大賓」,講了必得能口中誦,口中誦是記問之學,能夠記得住,能夠說了,這個還不中用,現在連這個記問之學也沒有了,道聽途說而已!記問之學沒用處,但記問之學能夠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溫故而知新,看舊的,來了新的就明白新的,還沒講就知道,那就算有所得了。
   「衣冠不求華美」,衣服不在好壞,就是破了也不要緊。你聽這個有了心得,再看歷史,一定是兩個樣。要是沒心得,就是看了二十四史也沒用處,你不知道它的用意在那裡。這句話「衣冠不求華美」,古人說「捉襟露肘」,襟怕露了,趕緊拉衣服,襟一整齊了,手肘又露出來了,這又不好看,蓋了這個,露出那個,可見得衣裳很破爛。
    從前有一位高士叫黔婁,他死了,家裡窮。拿個被子給他蓋上,蓋上了頭,露了腳,蓋了腳,露著頭,怎麼著也不行。有朋友出主意:「斜著一蓋不就成了嗎?」太太在旁邊大不高興說:「唉呀!那可不行,先生他一生正直無私,怎麼死了還要叫他斜著呢!」你聽聽這一句便可以了。
   衣服不在好壞,破爛也不要緊,破了打補釘嘛。以前窮念書的,衣裳破了這個補那個,補了又補。衣服不是要求華麗,而是要求整潔,「整」是必須要用扣子把衣服繫起來,譬如夏天穿著香港衫,人家都敞著,我必得扣起,你叫我敞著我不會。
    有人說:「你太落伍了!」我跟他們不一樣,我根本就沒入伍,我還沒落伍談不上落伍啊!他那伍,伍到什麼樣子?他以為現在興這個,衣冠整齊現在是不興了,現在不興的,我就走那一條路。那一條事情對社會上有利益,我就去幹,那一條對社會上有害,我就不幹,我不管它現在興不興。
    現在是殺警察、搶銀行、要紅包,這些都興,這個我絕對不幹。叫洋人洋爸爸,我怎麼也不幹,活著我是一個中國人,死了我也是一個中國鬼,下生在這個地處嘛!你查中國歷史,凡是念書的大家必須知道,狐狸死在遠處,跑不回來,牠跑不回來,怎麼樣子呢?東西南北牠記得,牠必得將頭朝著來處,死得才瞑目。不衝著牠的窩,死也不瞑目,畜生尚且如此啊!我講的都是實話,你去悟吧!
   「潔」,衣服穿在身上,這身上有了汗臭氣,很骯髒的,往衣上一染,衣上染了這些就要洗洗,總之要整潔,就算盡意了。
    你的衣服一整潔,要是對待有學問的人,你是雅人對雅人,那是志同道合那很好,不要叫人家說你閑話。俗人說你壞話、壞人說你壞話,不須要覺得羞恥,因為那些人是賊寇和小偷。我雖然穿的破爛,我賣土豆花生,一天只賣十塊錢,吃飯我就吃九塊,甚至於吃十塊,雖然沒有餘錢,但還是豐富,豐富什麼?道德豐富,天爵豐富!你一天偷一千萬,你是賊寇,誰比誰高?
    講書的人,有時間就多談幾句。唱戲的穿了破爛衣裳,那都有名目的,連小丑背上的衣裳都有名目,絕對沒有這個當那個講法的,這個學問可大了。現在人改聖人的書、改佛經,唱戲的唱這麼多年,就是不敢改一改劇本,戲中那件破衣服叫「富貴衣」。要是這一戲班子他不辦了,他要賣,照例不能全點收,不全點收不要緊,簡單檢點一些富貴衣,有這件富貴衣,他才買你的,沒有這件富貴衣他不要。
    你看看這件破衣裳,再想想中國的教育,現在必得處處西洋化,這是自掘墳墓,根本不要了。想要中國再延續下去,必得落實中國文化。

  
 
 (富貴衣,將布塊縫製於長衣,以示劇中人窮困潦倒。穿此衣者日後必顯達,故稱富貴衣。)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