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親菩薩,生於佛滅後九百年的北印度,兄弟三人,長兄無著,小弟比鄰持跋婆。天親菩薩研學小乘,精通《大毘婆沙論》,為大眾講解,一天作一首偈,共作六百首偈,稱為《俱舍論》,大事宣揚小乘教義,不信大乘,說:「摩訶衍非是佛說」。
兄長無著修學大乘,每夜昇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講大乘空理,證得初地。他見弟弟世親具大乘根性,怕他只證小果,想讓他悟歸大乘,於是假託有病,誘他前來。無著秘密的派兩人前去迎候,要他們在夜裡靠近世親的房間,一人誦《阿毘達磨經攝大乘品》,一人誦《華嚴經十地品》。世親聞後,悲悔交加,如此大乘妙法,我竟然毀謗說是:「非佛說」。這罪過全由這根舌頭,應該截斷,即執利刀想割斷舌頭。此時,無著在三由旬外,伸出一隻手,阻止他說:「汝雖以舌謗法,豈截舌而罪除?早應讚釋大乘以悔先犯。」你以舌謗法,割舌就能滅罪嗎?應快快來讚歎闡釋大乘佛法,懺悔前罪。
天親依從教誨,為無著所作的《攝大乘論本》,造了《攝大乘論釋》。並據兄長授予的《十地經》,造了《十地經論》。這兩本論,是天親菩薩歸心大乘的最初作品,後來廣造大乘諸論,人稱「千部論主」。

(無著菩薩,怕弟弟世親證小果,想讓他悟歸大乘,假託有病,誘他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