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個人的故事
   
── 王鐵珊念佛消宿業                  ●九 思

    
   
宿世怨業,初則由佛號而即速遠避,繼則仗佛力以脫苦超生,決定不至仍纏綿。(印光大師)

    王鐵珊,名芝祥,北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人士,是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清光緒年間考中舉人,任中書科中書,崇尚程朱理學。中日甲午戰爭時,他回通州操辦團練,保衛北京、天津的出入門戶。其後擔任河南知州、廣西按察使(一省司法長官,掌刑名按劾之事)、布政使(民政兼財政長官)之職,政績卓著。他仰慕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時,與巡撫沈秉坤首先宣佈廣西獨立,被推為廣西副都督。後授為陸軍中將,並加陸軍上將銜,任桂軍軍長。

   
  
(辛亥革命時,王鐵珊與巡撫沈秉坤宣佈廣西獨立,後授陸軍中將,並加陸軍上將銜,任桂軍軍長。)

    怨家投胎做兒子

    王鐵珊有一個兒子非常聰明而孝順,因大兒子有精神疾病,因此王鐵珊盼望這個兒子能承繼家業門風,光宗耀祖。這個兒子在二十一、二歲時已經娶妻,生下一個女兒。有一天,這個兒子生了一場重病,瀕臨死亡,王鐵珊悲痛欲絕呼喚著他詰問:「某某!你既然來做我的兒子,為什麼這麼快就要離去?」他的兒子怒瞪著雙眼,變作廣西口音回答說:「我那是你兒子!我就是你殺死的那第十四個人!」說完,就斷氣而死。
    先前王鐵珊在廣西兵備道時(整頓兵備的官員),土匪很多,殺戮無數,曾用計殺死了投降的土匪首領十三人。他先用非常仁愛寬厚的方法安撫這些人,設宴款待他們,還特地請大名人作陪,並且犒賞每個人二十四銀元。席間,王鐵珊對他們說:「白天公務繁忙,來不及與你們好好談,晚上你們再過來,我自當會給你們各各安排好差事。」
    這十三個人,不知是要殺害他們,反而拉了一個深交的好友一同前往,想要通過自己的情面,求王鐵珊也給謀一分好差事。到了晚上,十四個人一同應約前往王鐵珊的府衙。進一道門,關一道門,被斷去了後路,伏兵早藏於大廳內。這些人一到廳裡,王鐵珊就抽出佩刀砍殺,伏兵也同時殺出,最後總共獲得了十四具屍首,也不知那第十四個是何許人?
    王鐵珊那裡想到,那冤死的第十四人居然轉世成了自己的兒子,白白耗費了二十多年教養的辛勞,臨死卻反而瞋恨呵斥,不認他做父親。這是民國八年發生的事。

   
  
(
王鐵珊在廣西兵備道時,曾用計殺死了投降的土匪首領十三人。)

    三天三夜不敢閤眼

    有一年夏天,王鐵珊到普陀山,親自對印光大師提及一件事。兩年前,他得了很重的病,一閤上眼,就見到身在黑屋中,其中有無數的惡鬼都要來逼迫惱害他,於是就被驚醒了。過了許久,再閤上眼,還是見到眾鬼相逼的情景,隨即又被驚醒了過來。就這樣一連三天三夜都不敢閤眼安睡,當時,人已疲困奄奄一息。
    幸好他的夫人趕緊勸他說:「你這樣子下去可怎麼辦?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吧!念佛終究會好的。」他一聽這話,於是竭誠大聲稱念了幾十聲的佛號,不一會兒便睡著了,居然睡了一場好覺,鬼影全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他的病也漸漸痊愈了。王鐵珊這才知道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從此跟他的太太一起參加念佛會,並開始長齋念佛。

    長齋念佛做公益

    袁世凱統治時期,王鐵珊與孫毓筠等組織「國事維持會」,南北奔走呼籲,不避艱險,以和平調停紛爭,力求全國統一。後因袁世凱迫害,退隱家中。居家期間,他曾為通州辛亥革命烈士王治增等申請撫恤,又曾請以工代賑修築通(通州)密(密雲)公路,後來擔任京兆尹(今北京市政府首長)、北京政府僑務總裁之職。因年事已高,難以順應政局的需求,閉門不問政治,竭盡心力於慈善事業,任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當時國內戰端不息,他極力進行調停紛爭,並組織救濟隊分赴戰地救護傷患。每遇水旱災害,就挺身勸募賑款。
民國十九年七月廿一日,病逝於家鄉,享年七十三歲。

    聰明不能敵業力

    王鐵珊居士一生剋盡職守,戮力安邦定國、慈善公益事業,而殷殷期盼的兒子驟然夭折,心中能不感傷嗎?大抵世上投胎做兒女的因緣,總逃不出「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這四方面。如果是來還債以及報恩的,那是可以得到他的孝養的。而這個兒子是屬於現世這無辜的第十四人被殺,怨業固結所欠的債,所以死後做兒子索債的現世報,因為此時債已經討足就走了。「冤有頭,債有主」,因果絲毫不爽。明此宿因,知道惡業牽累已得解脫,就不致怨天尤佛了。
    至於眾鬼逼惱索命,乃是王鐵珊居士勦滅眾匪的殺業所致,殺人的業最重,何況殺人無數?印光大師認為,世間諸病,唯宿業難治,乃因宿世惡業所招感之惡疾。凡屬危險大病,多由宿世現生殺業而得,非世間藥石能愈,若業報消除,病方能痊愈。古人云:「聰明不能敵過業力,富貴那能免除輪回?」幸賴他的夫人這位善知識及時開導他念阿彌陀佛,他也當下信願念佛,即得阿彌陀佛的威神加被,這實在都是他多生多劫善根所致。生死交關之時,當知一切事皆不可倚靠,惟有西方阿彌陀佛,乃我等一切眾生之大倚靠。

    念佛方能消宿業

    印光大師云:「以志誠懇切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彼宿世怨業,初則由佛號而即速遠避,繼則仗佛力以脫苦超生,決定不至仍舊纏綿。若心不至誠,及不生改往修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心。則自己之心,與鬼相鄰,與佛相反。縱稍念佛,亦難感格。乃己心不誠不正,非佛法之不靈不驗也。」王鐵珊居士深明因果之理,將宿世怨業當成超脫苦海的勝因緣,從此發真實心,長齋念佛,誠為吾凈業學人的典範!
    後記:相關資料,請參看《印光大師文鈔》:〈復德暢師書〉、〈復顧顯微居士書〉、〈復包右武居士書二〉、〈致陝西陳柏生督軍書〉。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