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喊窮           實 豐

   
    
「汪廷珍,江蘇山陽人。生十二歲而孤,母程太夫人撫之成立。值歲凶,母子日或一食,或終日不食。太夫人終不肯使人知,曰:『吾非恥貧,恥言貧耳。言貧則疑有求於人,故不為也。』歲除無米,使僕索舊逋城外,抵暮歸,無所得。母子各飲茗一甌,嘗鹽菜數莖而臥。其艱貞若此。」(見《新世說》)

    汪廷珍,清初江蘇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十二歲父親過世,由母親程太夫人撫養長大。某一年遇到災害而欠收,母子每天只吃一餐,甚至整天沒有食物,太夫人都不願意讓別人知道,她說:「我不是因貧窮感到羞恥,而是不願說自己貧窮。喊窮則有求於人的嫌疑,所以不這樣做。」除夕當天家中沒有米,要僕人去舊城外尋找,到傍晚的時候才回來,沒有找到任何食物。母子各喝一碗茶,吃幾根鹹菜,便就寢了。母子處境這樣艱難,依然守著正道不變。
    汪廷珍一生,始終謹守母教,保持著儉樸的生活,從政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官至禮部尚書,而他的務實學風,也化及淮安一地。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