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教觀略說講記(八) ●吳希仁講述 ●智光、懷德整理 |
藏教修析空觀
前面分析過,「教」的綱領雖然有八教,但重點是在「藏、通、別、圓」四個化法上,所以這四個化法可以說是一切教相系統的綱領。而跟「藏、通、別、圓」四教互相配合的觀行是什麼呢?藏、通二教詮釋的是真諦之理,真諦之理就是講「空」的道理──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例如毛巾、山河大地等,都是各種因緣條件的假合,既是因緣所生,所以無有自性,無有自性就是「空」,這就是真諦。 通教修體空觀
至於通教之人,由於根機比較利,所以雖然同樣詮釋真諦之理,但是他用的是「體空觀」,亦即了知萬法因緣和合,故當體即空。通教之人,看這些因緣所生法如幻如化,就好像電影利用視覺暫留而幻現出來的影像一般;但是不懂的人,往往會誤認為是真實,進而著迷。所以過去有人曾在戲臺上演曹操,演得唯妙唯肖,結果臺下的觀眾竟然衝到臺上要打演曹操的人,而且質問他:「你怎麼會這麼壞?」這就是太入戲、太著迷了;若不著迷,即使他演得再像,你也知道那只不過是演戲,並非真實。
別圓教修三觀
至於別、圓二教,由於志在成佛,因此必得修「空、假、中」三觀,亦即除了明白「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道理,還必須了悟「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的道理。
唯圓教是真實法
無論就教相或是就觀行來說,前三教都是權巧方便,唯有圓教才是真實法。或許有人會問:「既是如此,佛直接講真實法即可,何必那麼囉嗦又講藏、通、別?而且為甚麼不但教相講權,觀法也講權呢?」在這裡,我們得瞭解佛的目的是為了度化眾生,可是眾生的程度不一,所以不得已才說前三權,等到眾生程度夠了,他就開權顯實,這是實際的情形。 藏通別圓四種法藥
請看第三表──化法四教概說。那麼,為什麼佛會開出這四種化法來?蕅益大師在《教觀綱宗》中說:「法尚無一,云何有四?」這個「法」就是指佛法,佛法是什麼呢?佛是覺者,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佛法就是佛所親自證悟的法。他證悟什麼法呢?佛證悟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真如本性。《華嚴經》上記載:當時佛在悟道的菩提樹下說:「奇哉!奇哉!」這實在太奇妙了,他經過漫長的苦修,最後悟證到的卻只是這麼樣尋常的事──「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所有大地的一切眾生,本來都具有佛的智慧德能相好。那麼為什麼現在我們與佛不一樣呢?「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主要是因為我們有妄想執著,所以無法證得如來的智慧德相。
那麼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要成佛其實也很容易,佛接著說:「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即得現前。」只要我們把那些妄想執著破除掉,則本有的那個如佛一般的智慧、功德、神通、道力等等,就自然現前。古德說:「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成佛的時候,只是把我們本有的德能恢復過來而已,並沒有一法是新增加的。《心經》上所謂「無智亦無得」,說的就是這麼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