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簡說(一五三)                      ●子 圓

    
   述而第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孔子說:「我太衰老了!我已經很久不再夢見,輔佐周朝開國的周公了。」
   「子曰:甚矣!吾衰也」。「甚」,過度的意思。「矣」,感嘆的語助詞。孔子自稱他一發憤學習,就會忘記吃飯。有了心得,便會快樂而忘記憂愁。甚至連自己年紀將老,也未察覺。可見孔子平時是位孜孜不倦、精神奕奕的人。那為何此時感覺自己卻是非常衰老呢?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周禮》是十三經之一,提到夢有六種,本章是屬於「思夢」。諺語說:「夢是心頭想」,也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孔子身體壯盛時,常常想著如何學習周公,將《周禮》推行於天下,使天下百姓蒙受其益。晚年看到周天子及大環境都不行,無法有所作為,就轉而從事教化及整理典籍的事業,將希望寄託於後世,所以不再夢見周公,也感嘆自己年老體衰了!
    我們白天裡的言行心念,在晚上的夢境中自然就會呈現出來。假使平時心思散亂,滿腦子是是非非,夜夢豈能安寧自在。孔子教導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管好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以及起心動念,不合禮節就要禁止,那夜夢就會遠離恐懼不安,吉祥安穩。
    宋朝賢相司馬光,一生講究誠實,從小到老,說話絕無妄語。自稱:我沒有過人之處,但是平生所為,沒有一件事不可告人。此種慎獨、毋自欺的修養工夫,令人景仰。在宋哲宗元祐年間,他擔任宰相之際,雖然得了重病,仍鞠躬盡瘁,不肯稍作歇息調養,病中作夢所說的,都是朝廷天下的公事。如此盛德感人,自然得到老百姓的敬重與信賴。
    孔子教人成為君子儒,不要淪為小人儒。平時我們見面時,應互相砥礪,反省改過做得如何?對於「道」有何體認?不要只限在專業能力的切磋。不斷提升自己學為君子,每天孳孳奮勉,夜夢自然安祥和悅!

   
  
(孔子身體壯盛時,常常想著如何學習周公,將《周禮》推行於天下,使天下百姓蒙受其利。)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