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公勉勵我的三首詩            王子哲


    一九六七年,我當時任臺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剛結婚不久,雪公(臺中佛教蓮社創辦人李炳南老居士,號雪廬,故尊稱雪公)贈我第一首詩,詩曰:「三槐舊德今還續,鯤島文光數代師。最羨君才尤博雅,醫王學術救生時」,來勉勵我。
    三槐,指宋太祖時的大臣王祐,受太祖趙匡胤的命令去查前朝(後周)大臣符彥卿是否謀反之事,並許以宰相一職為報酬。王公查明真相後,不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以一家百口,力保符彥卿清白,而觸怒太祖,被貶職。
    王公在其庭院手植三棵大槐樹,說:「我後必有為三公者,此所以誌也」。果然王公次子王旦為宋真宗宰相十多年,子孫陸續作宰相及大臣者,為數亦不少,一門顯盛,時人咸謂王公救人無數之果報。宋朝名臣大文學家蘇軾有〈三槐堂銘〉一文,詳述王家的歷史。

    鯤島文光數代師

    鯤島即臺灣。數代師,是說我的外祖母蔡靜枝(王九治)老師,及我的母親,都是老師。外祖母自一九一一年畢業於臺灣國語學校附屬女子學校,為日據時代臺灣少數早期(鹿港第一位)接受正式教育的女子,十八歲(虛歲)即在鹿港第一公學校執教。一九二二年,鹿港女子公學校成立,外祖母即被派為創校的訓導之一。
    據日本琦玉大學新井淑子教授在其〈日本殖民地
── 臺灣的女教員〉的論文中,提到王九治老師利用中午二小時的時間免費教育超齡失學的婦女,因而名震鹿港(鹿港自清朝起為臺灣第二大都市,時稱一府(臺南府),二鹿,三艋舺(今萬華)。鹿港人皆尊稱她為王先生(日本人稱老師、醫生為先生)而不名。
    一九三五年,臺灣教育會選為全島教育功勞者(十五人中唯一女性),一九三六年獲日本昭和天皇表彰,授勳八等,一九四四年晉升為勳七等。一九六一年,蒙先總統蔣公表揚執教五十年,二年後退休,享年八十七歲。鹿港女子一家三代皆為王老師的學生,為數不少。
    吾母王銀基居士,畢業於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三高女),取得教師資格,在鹿港的國民學校執教達三十年。吾幼孤,家母守節自誓,拜雪公為師,創立鹿港佈教所,賃屋為道場,嚴遵師訓概不募捐,請人講經,勸人聽經念佛,不遺餘力達四十年,二十年前去世,享年八十四歲。

   
   (民國七十三年,雪公蒞臨鹿港佈教所開示法要。)
   (第二排右四為作者)

    東來更為國生光

    雪公贈我第二首詩,以醫王期許我(佛陀為大醫王),我不勝感激及慚愧之至。詩曰:「一麈傳經三世香,成蹊桃李出門牆。到君兼得仁中術,著手纔知醫有王。南極不惟人益壽,東來更為國生光。杏林橘井芳時景,多借魚書寄故鄉。」一九七ま年,我到美國進修,一度出任心臟科主治醫師,專門替美國開業醫師診治心臟病患者。雪公特別賦詩,並請孔上公(孔子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先生)以楷書寫送給我。雪公內心希望我能成為良醫,就是在外國,也要為國增光。
    一九七七年,我全家回國(母親與妻小共六人),先任國泰綜合醫院首任內科主任,四年後受聘為臺北醫學院(今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主任,在北醫主授循環學及腎臟學,回到教育崗位,成為大學教師。自是我家三代為師,我引以為榮。

   

    昔之姚江今鹿港

    當時我勤讀《金剛經》,一度還想書寫《金剛經》(後來覺得自己的字太醜而作罷)。雪公非常高興,以九二高齡親筆書寫長詩勉勵我,詩曰:「國風齊魯道三變,君子虛懷有誠明。昔之姚江今鹿港,皋比揮麈相崢嶸。大才未能作良相,和緩仁術醫群生。扶桑紐約東西走,枯檜枯楊春復榮。近寫《金經》付鐫版,鯤島遙繼王舍城。人間天上無愧怍,羨君不息飛鵬程。」姚江,指浙江餘姚人,明朝名臣大學者王守仁。王公倡「知行合一」的學說,世稱陽明先生。最令我驚奇不已的是:雪公如此高齡,所寫的字,尚力透紙背,且無顫抖,為平生僅見,雪公真菩薩再世也。
    我幼承庭訓,勤於念佛,深信因果報應的道理,喜讀古文,兼學儒釋道三家的道理,二十年前曾經為中央日報副刊執筆專欄「心廬隨筆」及在自立晚報等報撰寫文章。二○○四∼二○○五年,被選為臺北西區扶輪社第五十屆社長,任內主編一本《老年健康寶鑑》,供人參考。二○○八年,我組織「談心會」,會員為本社新入社社友共二十多名,一起探討人生的智慧,追求智慧的人生,以儒釋道三家的道理啟發年輕人正確的人生觀,擬仿陽明先生的《傳習錄》,把每次的問答,編為《談心錄》。
    近年來,我常讀誦此詩,猛然發現雪公三十多年前,已經暗示我應該效法陽明先生,不禁大為震驚。我才疏學淺,何德何能,敢與同宗先賢的陽明先生「皋比揮麈相崢嶸」呢?但退一步想,「見賢思齊焉」,是我輩應有的學習精神。十年來,曾印雪公的《論語講要》及《歷史感應統紀語譯》(許止淨居士編著,呂富枝居士譯為白話文)各一千本,贈送給有興趣的讀者,希望世人相信因果報應的道理,不要胡作非為,則天下太平矣。我一生能夠做醫師、教師,實在是佛祖庇佑的緣故,最重要的是有幸能親近佛法,深解義趣,這一切都是拜雪公之賜,方能致之。
    想起雪公六十年前,恩准先母成立臺中佛教蓮社鹿港佈教所,讓鹿港人能夠聽到佛法。五十多年前,雪公在他的書房裡,親授我《金剛經》,使我進一步對佛法有所領悟。佈教所成立後,雪公兩次親臨開示,足足證明雪公對鹿港道場的重視及對我母子的關懷。今雪公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近三十年,緬懷昔日種種教誨,不禁感激涕零。嗚呼!欲報雪公厚恩,真是昊天罔極。今後敢不竭誠護法,以報師恩於萬一乎!

    編者案:王子哲,為鹿港佈教所創辦人王銀基居士獨子,現為佈教所負責人。王子哲,畢業於國立臺大醫學院醫科,曾赴美國芝加哥大學心臟科研究,為美國內科學院暨心臟學院院士。歷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內科主任/教授、北醫大醫學人文中心首任主任、衛生署醫學倫理委員會委員。四十多年來,王子哲與妻王蔡美鳳,同心合力幫助母親護法,育有一男二女。長男祥祐為美國外科學院院士,現在美國紐約Hofstra大學醫學院任教及任外科主治醫師,育有二子。長女苒馨南加大碩士、作曲家,專門佛教音樂,夫婿為美國電影作曲家,育有一男一女。次女婉馨為紐約大學碩士,現為紐約無國界醫師聯盟董事會執行秘書。今年十一月十五日,佈教所將慶祝成立六十週年紀念,王醫師竭誠邀請臺中佛教蓮社諸大德蒞臨指教。

   


 》回明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