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論講錄(二十九)
●簡智果講述 ●慧玲、孟昌整理

頌文:
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
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
願力念力所成

《無量壽經》中,佛以六句話,敘述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的蓮花,經云:「天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天優缽羅華」,「天」是自然的意思,此字一直貫通到以下三種華,即「天缽曇摩華」、「天拘牟頭華」、「天分陀利華」。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的蓮花,都是自然的,不是人為的。因為七寶池中的蓮花,一方面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中,發大願力招感來的,另一方面也是十方世界信願念佛眾生的心力所成就的,絕對不是一般人工所種植的,故曰「自然」。

「優缽羅華」,此云青蓮華。「缽曇摩華」,此云赤蓮華。「拘牟頭華」,此云黃蓮華。「分陀利華」,此云白蓮華。「雜色光茂」,以上這四色蓮華,乃是金、銀、琉璃、玻瓈等七寶混合而成,所以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明,十分盛大,光光互照,重重攝入,閃爍不停,非常美麗。「彌覆水上」。這些蓮花遍滿七寶池中,一片片又圓潤又茂密、碧綠色的蓮葉,覆蓋在七寶池水上。

寶池八功德水

《十六觀經》第五觀叫「寶池觀」,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今為大家介紹,以加深對「七寶池水」功德的印象。《十六觀經》說:「極樂國土,有八池水」,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的水,具有八種功德:

一、澄淨,澄清不渾濁。二、清冷,清澈涼冷。三、甘美,甘甜美妙。四、輕軟,輕揚柔軟。五、潤澤,潤滑又有光澤。六、安和,池水安詳和緩。七、除飢渴,池水既能充飢,又能解渴,就像醍醐是世間第一妙味。八、長養諸根,七寶池水能令飲者諸根悅豫,增長智慧,斷惑證真。

具足勝妙六塵

以上這八功德水,又具足勝妙「六塵」:

第一「澄淨」是色塵,第二「清冷」是觸塵,第三「甘美」是味、香塵,第四「輕軟」屬於觸塵,第五「潤澤」是觸、色塵,第六「安和」、第七「除飢渴」、第八「長養諸根」,都是「觸塵」。

這八功德水具足了「色、香、味、觸」四塵,何以未說到「聲塵」、「法塵」?當知《無量壽經》和《十六觀經》都說,七寶池水,能演說苦、空、無常、無我及六波羅蜜,並且能發出讚歎佛、法、僧三寶的音聲,此則屬於「聲塵」和「法塵」。極樂世界七寶池水,具足勝妙六塵,水與真如法性相應,水皆能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叫「八功德水」。

眾生何事不思來

當知七寶池中的七寶蓮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神識托生之處,所以回向文說:「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最後引元朝中峰禪師的淨土詩一首,與大家共勉。詩曰:

蕅池無日不華開,
四色光明映寶臺。
金臂遙伸垂念切,
眾生何事不思來?

極樂七寶池中的蓮花,沒有一天不開放的。青黃赤白這四色蓮花的光明,照射著七寶蓮臺。阿彌陀佛捧著光明的蓮花臺,從西方極樂世界伸展到娑婆世界來,念念都想要救拔受苦受難的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這些愚癡可憐的眾生,為什麼甘願在六道中流浪生死,不想回到我這裡來呢?浪跡天涯的遊子,辜負佛恩,也不尊重己靈!

西方極樂世界依報第八種功德,分三段:一、七寶池水之功德。二、七寶地上之功德。三、虛空之中之功德。今七寶池水之功德說竟。

(待續)
【圖說】七寶蓮花,是往生極樂神識的托生處,眾生為何甘願流浪生死,不想回到這裡?


【前期連結】往生論講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