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茲在茲
●洗心

在《華嚴經.兜率宮中偈讚品》,堅固幢菩薩,承佛神力而說一首偈頌,其中有:「廣大智所說,欲為諸法本,應起勝希望,志求無上覺。」雪公依《華嚴疏》,解說此偈,學佛人必須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其中的「念法」,雪公云:

修淨土宗,必須念。其他宗派的學者,有人說要無念,這是大謬。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最難了解。如明鏡,照見山河大地,謂之照,鏡中實無一物,謂之寂。寂而不動,而能觀照萬法,即是無念而念。唐朝禪宗大珠和尚,說:「無念者,無邪念,非無正念。」無念乃無邪念。

學佛不入門者,皆無正念。〈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是「淨念」,淨念即正念。淨念相繼即是正念相繼。《書經》云:「念茲在茲」。茲者此也,心想喝茶,心即在茶。念佛,心須在佛。若心口相違,不能說是念。

念者念茲在茲,要明記不忘,忘者謂之失念。大勢至菩薩云:「淨念相繼」,講經、作一切事,皆是為預備淨土資糧,甚至當公務員、教書,皆為念佛。

【圖說】念佛,心須在佛。若心口相違,不能說是念。


【前期連結】莫念口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