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仁熟,丹徒南鄉(江蘇省鎮江市)人,性情淳厚。他的父親名悟誠,精勤修持淨業,仁熟也篤信三寶,經常誦念〈準提咒〉。
二十歲及冠後,在城中求學,每每得到財物,往往用來放生、救濟貧苦。
悟誠想要為仁熟納聘娶妻,卻被他推辭了。
到了二十二歲,仁熟往赴院試,患上咯血症;之後數年,逐漸轉為久治不愈的疾病。
仁熟臥床呻吟,悟誠告訴他:「疾病乃是宿業招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無上大醫王;你若能往生極樂,萬劫以來的宿疾重病,就在往生的那一朝解脫了!」
聽了父親的開導,仁熟恍然醒覺。於是禮請到竹林寺的雪谷和尚,在廳堂設座,仁熟敬受三皈、五戒,並發露懺悔,深切志願求生西方。
四月八日,延請僧眾前來念佛,以七日為期。期滿,仁熟當即削髮披上僧服,眷屬甚為悲傷。仁熟說:「你們快快離去,切勿擾亂我的正念。」從此持誦佛名越發用功。
五月一日,又令家人延請僧人念佛七日。仁熟不再進食只飲水,伸直身體仰面臥躺,無法轉動。
至初六日晚,仁熟告訴父親說:「今夜當可圓滿了!」於是悟誠便點燈、燃香。
到了夜半,忽見窗外有紅光照亮天空,連續放光兩次。
仁熟憑自力轉身,右脅而臥,雙手合掌,微笑而逝。時年二十五歲。
(出自《淨土聖賢錄》)
許仁熟,丹徒南鄉人,性淳厚。父悟誠,精修淨業,仁熟亦篤信三寶,常誦準提呪。
既冠,肄業城中,每得修貲,輒放生濟苦。悟誠欲為聘妻,辭之。
年二十二赴院試,得咯血疾。後數年漸入沉疴,呻吟牀第,悟誠曉之曰:病乃宿業所招,西方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汝能往生彼國,萬劫沉疴,一朝脫去矣!
仁熟恍然,遂請竹林寺雪谷和尚,庭中設座,受三歸五戒,發露懺悔,刻志西方。
至四月八日,令延僧念佛,以七日為期。
期滿,即薙髮披緇,眷屬悲甚。仁熟曰:爾等速去,勿亂我正念。自此持誦益力。
五月一日,又令延僧念佛七日。遂絕粒飲水,直身仰臥,莫能舉轉。
至初六日晚,謂悟誠曰:今夜圓滿可耳!遂上燈起香。
至夜半,忽窗外紅光燭天,連放二次。
仁熟自力轉身,右脇合掌,微笑而逝,年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