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道安法師云:世尊建立佛教有三法:戒律、禪定、智慧。這三法是進入佛法的三個門戶,證得涅槃的關鍵。戒是斷惡的干將利刃,禪是絕除散亂的利器,智慧是濟度病苦的妙醫。鳩摩羅什大師說:持戒能伏煩惱,使水流減勢;禪能遮斷煩惱,如山石斷流;智慧能滅煩惱,使畢竟無餘。(見《翻譯名義集》)
曾赴東協國家進行文史等田野調查的印度人沈英杰(PintuKumar)說:「中國正體字的筆劃順序雖然非常繁複,卻蘊含悠久歷史的文化精髓,筆筆劃劃都保留文字演變的過程。從正體字的部首可以了解文字本身涵意,如今越難寫的中文字反而越難忘記,穿插其中的就是文化的傳統。」(〈大馬傳承正體字文化〉)
唐代慧寂禪師,隨潙山禪師遊山,在一崎嶇的槃陀石靜座,慧寂在一旁侍立。忽然一隻烏鴉銜著一顆紅柿,落在潙山禪師座前。慧寂洗淨了呈潙山禪師。潙山說:「從何處得來?」慧寂答:「此是和尚道德所感。」潙山禪師分一半給慧寂。(見《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雪公云,六道眾生,皆有見思惑,故為愚蒙。《易經•蒙卦》云:「蒙以養正,聖功也。」開蒙得其正,則入正路,否則入邪路。古代啟蒙師,最重要。《三字經》首句第一字即是「人」字,先學做人。正其心術,先成就人天道,再求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