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造佛像
●淨照

佛神清潔,不進酒肉,愛重物命,如護一子,所有供養燒香而已。

春秋時代,秦穆公時,在陝西扶風縣得到一尊石佛。秦穆公不認識,把石佛棄置於馬坊中。佛像被污穢,護像天神發怒了,秦穆公因此得了疾病。

秦穆公夢中見到天帝,被天帝痛斥一頓,醒後問侍臣由余。

由余答說︰「臣讀古書,周穆王時,有化人來到此土,自云是佛。周穆王相信他所說的,在終南山上造中天臺,高一千多尺,遺址還在。又在倉頡臺造神廟,稱為三會道場(注)。主公現在所患的疾病,莫非與佛有關?」

秦穆公聽了以後,大為恐怖,對由余說:「我最近得到一尊石人,所穿的衣服和所戴的帽子不是現在的樣式,被我扔到馬廄。這尊石人難道是佛像嗎?」

由余聽了以後,就去察看,回報秦穆公說︰「這真的是一尊佛像。」

秦穆公於是把佛像用香湯沐浴後,安放清淨處,佛像於是放光。

秦穆公心生恐懼,怕護佛天神生氣了,為討天神歡心,宰殺牛羊豕三牲祭拜,可是祭品卻被善神拿到遠處丟棄。

秦穆公又心生大恐怖,再問由余。由余答說:「臣聽說佛及天神清淨高潔,不進酒肉,愛護眾生就像愛護自己的兒子,所有供養唯有燒香而已,祭祀可以改用果餅蔬食之類。」

秦穆公想造佛像,但沒有工匠,又問由余。

由余說︰「從前周穆王造寺旁,應該有工匠。」因此就到高四臺的南村找到一位老人,老人姓王名安,已經一百八十歲了。老人說:「曾在三會道場,看人製造佛像,臣現在已經年老,無能為力了。不過在本村北面有兄弟四人,他們曾經在道場內做各種技藝,可以找他們來共造佛像。」

秦穆公依據由余所說,找人造佛像,果然造了一尊銅像,具足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秦穆公大悅,賞了他們許多銀子。他們得到銀子後,發心一起做功德,在土臺上造了數層的重閣,高三百尺,當時的人稱為高四臺,或稱為「高四樓」。因為兄弟四人姓高,老大的名字是「四」。或者說兄弟四人合力建造的緣故;或者是取大哥之名,立此名以為紀念,所以至今稱為「高四樓」。

見佛像如見真佛,佛入滅後,佛像就是佛寶的代表。無論大小,紙畫泥塑,凡佛像都要恭敬供養,如恭敬供養活佛一樣,恭敬之極,才能受益,超凡入聖,則其利益不可思議。今人視佛像如土木,有何實益可言,雖種見佛像之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由此文可見一斑。

注︰三會道場

唐代,有一位姓陸名玄暢的人,謁見道宣律師說:「弟子是迦葉佛時候的天人,為貫通教化世人,於周穆王時曾示現人間。剛才律師問王璠天人,有關西京城西的高四臺一事,這臺本來是迦葉佛第三會說法度人的地方,並非什麼倉頡造字書的臺。」

周穆王時,文殊、目連來度化穆王,穆王即隨順依從,這即是《列子》所說的「化人」是也。化人來開示穆王說:「高四臺是迦葉佛的說法處,曾在那裡造『三會道場』」。

(見煮雲法師〈聖像靈異篇〉)

《列子》記載:「周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硋。千變萬化,不可窮極。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周穆王時,有一異人從西方極遠之國來,他能進出水火,穿透金石;翻轉山岳,倒流河水,把城市遷到別處;能凌空而不會墜下,碰觸實物也不受阻擋。變化多端,無窮無極。周穆王對他非常敬畏,奉若神明。)

4-1.png
【圖說】由余,周文王後代,投奔西戎,後出使秦國,被任為上卿。秦用由余計謀,伐西戎,開拓千里土地。


【前期連結】太平有道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