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人,必須求教真善知識,具備擇法眼。
所謂「擇法眼」,是能夠如實抉擇正法的法眼。佛世時,圓教外凡五品位具備擇法眼;佛滅後則有「人四依」(注)。
以前有一條蛇,頭、尾相爭誰是大誰做小。
頭說:「我是大!我有眼能見,有耳可聞,有舌可嘗。」
尾說:「我是大!我有尾巴,若我不隨你,你終去求食不得。」
有一天,蛇尾等到蛇頭想要去覓食之時,用尾巴盤住樹根;蛇頭果然無法往前,整天挨餓。無可奈何,便答應讓蛇尾做大。
蛇尾在前頭遊走,忽然遇到溪坑,卻不知道前有險阻,於是墮入溪坑而喪命。
沒有慧眼、不選擇具正知見良友的人,也是如此啊!
古云:「親慕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親近敬慕善友,就像是在含著露水的霧中行走,雖然衣服不會浸濕,而又時時被潤澤。
(出自《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夾頌集解講義》)
【注】人四依:
從五品位至等覺菩薩,堪為世間眾生之所依止,能令眾生聞法開解,修行證果,故名人四依。(《三藏法數》)
正修行人,須求真善知識具擇法眼。具擇法眼者,佛世五品滅後四依。
昔有一蛇,頭尾相爭大小。
頭云:我是大,我有眼能見,有耳可聞,有舌可嘗。
尾云:我是大,我有尾,若我不隨你,你終去求食不得。
其尾一日待頭將欲求食,以尾綰著樹根;其頭果然去不得,終日受飢,事無奈何,許尾做大。
尾在前行,忽遇溪坑,不知險阻,墮坑喪命。
無有慧眼,不擇良友正知見者,亦復然也。
古云:親慕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
(出自《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夾頌集解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