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目的在了生死,印光祖師云:「修持法門,有二種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斷惑證真,了生脫死者,名為通途法門。若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為特別法門。通途全仗自力,特別則自力、佛力兼而有之。」依自力較為困難,仗佛力較為容易,所以念佛法門名為易行道。不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農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習。
近代圓瑛法師所撰《勸脩念佛法門》一書,其中「念佛普攝群機」章,略舉十種人正好念佛。語譯如下:
念佛法門,對於上中下三種根機,沒有一種根機不能攝受,有情眾生,具有知覺,只要發起真心,沒有一個眾生不能夠得度。只要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不必廣泛修學各種法門。善導大師說,如果要學習佛教的理論,從凡夫一直到成佛,一切佛法,都應該學習;「若欲學行,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專精致力,方能速證實益。」否則,即使經過多劫,還是難以出離生死。念佛就是契理契機的法門。以下略舉十種正好念佛的人。請各自再三反覆思考,趕快發心念佛。
出家人求出生死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
既然剃除鬚髮,出家為僧,發心修學佛道,割斷恩愛,遠離家鄉,居住在清淨的佛寺,受用現成的供養,沒有憂慮與束縛,正好發心念佛,求出生死。念佛的時候,了脫生死的心就要非常真切,常常想著生死輪迴,隨著所造作的業在六道受報,沒有結束的時候。必須專心真實誠懇的去念佛,一切念頭自然就會放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自然就可以全部收攝在佛號上。
從前有一位國王,看見外道修習苦行,而比丘清閒。一天與一個念佛的僧人說:「我看見婆羅門(修外道的人)刻苦努力求道,比丘只念佛的名號,彼此差異很大。」僧人回答說:「修道不在於身體上的苦或是不苦,而是在了脫生死的心是否懇切。僧人雖然清閒念佛,但是求出生死的心特別懇切,六根整天面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全部都能收攝起來,眼根不看色塵,耳根不聽聲塵,乃至於意根不攀緣法塵(前五塵的落謝影子)的境界。」
國王聽了之後不相信。僧人就向國王報告說:「可以借用一件事來驗證。請國王明天指派宮中穿著彩衣的美女兩班人,班在東邊的街上跳舞,一班在西邊的街上唱歌。另外差使一個囚犯,將裝滿的一罐油交給他。告訴他說:『你的罪行應該處死,現在交給你這一罐油,你拿著向四邊的街道行走。我命令四個人拿著刀跟著你。如果油傾溢出來,就立刻殺頭。如果走完之後,油沒有傾溢出來,就賜你無罪還鄉。』」
隔日,囚犯聽了國王的話之後,心想今天是個生死關頭,於是一心專注,對手中握著的油不敢有絲毫的疏忽。四邊的街道走完後,油沒有傾溢出來。回到王宮,國王赦免他的罪。僧人請國王問囚犯,在東邊街道見到的東西哪一樣最美,囚犯回答沒有見到東西。又問在西邊街道聽到的聲音哪一種最好聽,囚犯回答沒有聽見聲音。
國王斥責囚犯亂說,東邊街道上的美女跳舞,西邊街道上的美女唱歌,怎麼可能看不見也聽不到。囚犯回答說:「大王,我一心一意看顧著這罐油,哪裡還有心思去看去聽,因此我看不見也聽不到。」國王忽然領悟到僧人所說的話,一心念佛,求了脫生死,六根就全部都收攝起來,不見色塵,不聞聲塵,這些話真的是正確無誤的。念佛的人,了脫生死的心急切,才是真正的念佛。
二、婦女界的人,正好念佛:
寄生在人世間,身為女子,不出家門,掌管家政,不像男子在外奔走四方,身心勞累,所以正好發心念佛,求生極樂淨土。又女子月經不淨,生育子女痛苦,許多女子厭惡女身,想做男子。但是在這個娑婆世界,想要轉變女身成為男身,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須經過累世的修行。
如果願意專心念佛,到臨命終的時候,放下娑婆世界的業緣,淨土的因緣深厚,蓮華化身,就是大丈夫的身相,在這一生就可以轉成男身,而且壽命無量,能夠與觀音、大勢至菩薩,把臂修行。婦女界的人,既然有這個微妙的法門,可以滿足願望,希望大家趕緊念佛。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