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外道,執著苦行,若佛不苦行六年,外道便不信佛法。外道會說:「太子國王串習享樂,不能苦行。」有些外道修苦行,短則三月半年,長則一年,無人能如佛「六年日食一麥」。外道認為這是苦行的極處,誰敢說是無道,那是真無道人。於是信受佛法,皆改入正道。(《大智度論》)
呂佛庭居士,到四川峨嵋山遊歷。路上見到幾個男女香客,趴跨在壯漢背上,壯漢彎著腰拾級上山,人稱「妥背子」。雖然是有代價的行業,畢竟不太合乎人道,尤其是現代國家不應該有的現象。(呂佛庭〈峨嵋之遊〉)
北宋,程顥、程頤兄弟,赴某大夫的宴會,會中有歌妓,有飲酒。程頤見了拂袖離開,哥哥程顥則盡歡而去。次日,程頤路過程顥的書齋,心中仍忿忿不平。程顥說:「昨天座中有妓,我心中卻無妓。今日齋中無妓,你的心裡卻有妓。」程頤自認修養不如哥哥。(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迂腐部》)
雪公云,名者,一物有多名,隨人而立,皆是虛妄。執名則不得真實,如曹操是惡人,然曹字、操字,何惡之有?名皆空洞,眾生無不執著名。如聞「落伍」則不悅,聞「精進」則喜悅,其實精進即是無常,但聞「無常」又不悅,此即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