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六度萬行

 

 

五乘佛法,人天二乘止是世法,不了生死;聲緣二乘,雖為出世間法,卻惟自了,未能度眾,仍非究竟;真能上弘下化,廣度群生,悲智雙運,福慧齊修,圓滿佛果的,就是菩薩乘——修「六度萬行」之法,這也才是佛陀說法之真正本義。

六度,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法門。度,梵語波羅蜜,新譯為到彼岸,謂行此六法,能令眾生,度生死流,到涅岸。本來,行菩薩道,就是志在利益眾生,圓滿佛果,固當統修一切上求下化之法;若略則約為「六度」,廣則總攝「萬行」。分別解說如下:

甲、六度

一、布施度 梵語檀那,此云布施,謂布己所有,施與眾生。所謂未成佛道,先結法緣;是故,菩薩利益眾生,檀那為先。

略分三種:()財物布施,指以飲食衣服、田宅珍寶、乃至妻子身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譬如釋尊往昔投身飼虎、代鴿餵鷹。這可以資助眾生的身命。()諸法布施,將自己從經論中,及善知識處,所學世出世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是為諸法布施。譬如孔子講學,釋尊說法。這可以資助眾生的慧命。法華經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故金剛經說: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無畏布施,指對遭遇災難危苦心生恐怖者,能為解除,使得無畏,是為無畏布施。譬如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故世號為施無畏者。這可以資助眾生的心安。

約功德言,能行布施,即可除怨,蓋行施就是廣結善緣,故自然無怨;否則,一家飽暖千家怨,財聚則民散,不免橫結惡緣。且行施者,並不致因而缺乏;老子云: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四十二章經云: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約對治煩惱言,則可去除貪慳之障。貪是求其所無,慳是吝己所有,此是煩惱障之根本;行布施法,能破除之。昔釋尊說法,有持華供佛者,佛令放下,其人既置華已,佛仍令放下,其人不解,佛言:放下汝之煩惱。世間之人,屢貪著五欲六塵,故纏縛三界;果然看破放下,自可自在解脫。

凡學佛者,人人皆可隨分隨力而行布施,有錢者固可出錢,無錢者亦可出力,無力者但見他行善,出口讚歎,乃至念念發心隨喜功德,豈不也是方便布施

二、持戒度 梵語尸羅,此翻為戒。持是持守不犯,戒有三聚淨戒。戒乃正順解脫之本,遺教經云:於佛滅後,當尊重波羅提木叉。菩薩之人,既已布施一切,捨欲出家,當受菩薩戒法,故列在次。

三聚戒者:()攝律儀戒,律是律法,儀是儀則;所制律法,以防遏過非,因而立身之儀則,稱為律儀。此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之戒律,重在止惡防非。()攝善法戒,指以修一切善法為戒者,重在修習善法()饒益有情戒,指以饒益一切眾生為戒者,重在化度眾生。

約功德言,能持戒者,當下即得清涼(羅又翻清涼),將來必獲解脫(波羅提木叉即翻解脫) 。世間凡夫,三業多惡,所以身心熱惱,生死疲勞;菩薩持戒,三業清淨,故得清涼,斷煩惱惑,故獲解脫。

約對治言,則可去除惡業之障。經云: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 而戒正以防止為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能止身口意三業之惡。

佛言:佛在世間,以佛為師。佛不在時,以戒為師。是故,學佛之人,應當尊重嚴持戒律。昔釋迦尊為須陀摩王時,為持不妄語戒,乃親身赴死,故得圓滿六度之行。而波羅脂國之二比丘中,其一比丘亦為持不飲蟲水戒,寧願渴死,因此得生忉利天上,天身具足,先到佛所,而得法眼淨。是故經云: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聞此,寧毋勉哉!

三、忍辱度 梵語羼提,此云忍辱;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辱之境,謂內心能以安忍外所辱境。學佛之人,為護戒法,縱有罵打,亦當默受而不報,故第三修忍辱度。

亦分三種:()耐怨害忍,指對於眾生之瞋罵打害,種種逆境,能忍而不生瞋惱;乃至對於眾生之恭敬供養,種種順境,能忍而不生驕逸。此是觀人而忍。()安受苦忍,指對於世間之寒熱、風雨、饑渴、衰老、病死諸苦,能忍而不退修行。此是觀法而忍。()諦察法忍,指對於佛法之無生深理,諦觀諸法,緣生性空,能以安住不動。此是觀空而忍。

約功德言,以能忍故,護戒清淨,則無過失;又以忍故,所修善法,通能成就。約去障言,可以對治瞋恚之病;瞋為三毒之一,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又云: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這是修行大障,修忍辱度,即可去之。

諺云:萬事成於忍。書經亦云:必有忍,其乃有濟。如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故立大漢勳功;而蘇秦能忍錐刺之苦,終掛六國相印。求諸世法尚然,何況修出世法故我釋尊,昔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絲毫不瞋不動,乃能成就大道。

四、精進度 梵語毗離耶,此翻為精進。精言精純,指心無惡雜;進是昇進,謂身不懈怠。本來菩提路遠,若是一味忍辱,則嫌消極,故須抖擻精神,勤行修斷,使晝夜無虧,速還家鄉。

可分三種:()披甲精進:菩薩發心,不怕困苦,勇往直前;譬如戰士,而披鎧甲,自然有恃無恐。此重在自行。()攝善精進:佛事門中,不捨一法,俗云:不以善小而不為。大小諸善,勤行不倦,是謂攝善。此兼重兩利。()利樂精進:自己未度,先求度人,這是菩薩本願;故能利益勸化,不疲不厭,是為利樂。此則專重化他。華嚴經載普賢菩薩廣修行願 ,一一皆作是言:「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行願(禮敬乃至回向)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行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此可謂真精進矣!

約所得功德言:能行精進,自然善法日增,速得成就;故釋迦尊以精進故,超越九劫,在彌勒前,先成佛道。又可得不退轉,退轉為學佛通病,故經上說:初發心菩薩,魚子菴羅華,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昔舍利弗,即以乞眼因緣,一念退心,遂使五百世不聞大乘佛法。若行精進,則得不退

約對治煩惱言,則可去除懈怠之障。懈是身行懈廢,怠是心行怠惰。八大人覺經云: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古來祖師大德,成就皆由精進。例如迦葉尊者,頭陀苦行,雖年老而不捨;乃至佛憫之,勸稍自逸,而尊者苦行如故,佛乃歎曰:汝可為一切眾生依止,如我住世無異。又脅尊者八十出家,人譏其衰老,遂發誓曰:若不通三藏,不得三昧,終不以脅著席;乃晝習教理,夜修禪定,果三年有成。若如近代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則一住普陀,曆三十年,從不下山,故能閱藏三遍,念佛功深。夫世間俗人為求功名學問,尚有囊螢映雪,掛角負薪等勤行, 況乎為佛弟子欲尋出要,寧不精進黃昏偈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吾人誦此,豈無省思

五、禪定度 梵語禪那,翻為靜慮。靜指心體寂靜,慮是審察思慮:若能心止一境思維研修,則得三昧 (三昧即是正定),故曰禪定。菩薩講究福慧莊嚴,前四度偏修福。後二度偏修慧;而入定乃發慧前導,故列第五。

概分三種:()世間禪,謂色界無色界之四禪八定,此為凡夫所行禪。()出世間禪,如六妙門、十六特勝,觀練熏修等,為超出三界之大小乘禪定。()出世間上上禪,如自性等九種大禪,此為佛之大定。若如淨土念佛法門,經上稱為「無上深妙禪」。

約功德言:精修禪定,始則引發靜慮,終則開悟見性。既入禪定,自可靜止不動,不為妄境所牽;亦可觀照分明,不起虛妄分別。昔釋迦尊,以入深定,故能不為波旬魔兵所害,魔女所嬈,終得悟道。是故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約對治言:能去散亂之障。凡夫之心,攀緣五欲六塵,如上樹猿,似脫韁馬,到處流蕩,刹那不住,是故修行難成;苟入三昧,自然不亂。

學佛之人,縱然未能現證三昧,平時歷境鍊心,亦當須具定力。所謂八風吹不動,或利衰、或毀譽、或稱譏、或苦樂等境現前,還是要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六、般若度 梵語般若,或翻智慧。謂通達諸法之智,及斷惑證理之慧。但以智慧輕薄,不能稱合般若深重,故通常不翻,此名生善不翻。這是修行最終目的,故列在後。

分為三種:()實相般若,實相即眾生本具真如,離一切虛妄相,為般若之實性。這是所證理體。()觀照般若,指觀察照見實相理體之般若。這是能證實智。()方便般若,指分別諸法之一切言教,這是化用權智。

約功德言:因修般若,以觀照而證實智,則得大覺悟,究竟成佛;而以實智施用權智,則能出善巧,廣度眾生。

約對治言:則去愚癡之障。愚癡無明,為一切煩惱根本;而智慧之斷愚癡,則如光明能破黑暗。

初學佛者,固然未能即斷無明,而待人接物,亦當時用理智,不可感情衝動;二六時中,辦一切事,也要念念在道,毋忘菩提。

乙、萬行

萬行是概稱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一切善行,細說不勝其繁,統收不離四大綱要。

()度無邊眾生:眾生者,狹義限指六道凡夫,廣義兼括三乘聖人(聲聞、緣覺、菩薩)()斷無盡煩惱:煩惱包括見思惑、塵沙惑,以及根本無明惑。()學無量法門:法門有三十七道品,乃至八萬四千法門。()成無上佛道:佛道且分藏、通、別、圓四類,無上佛道,是指斷盡四十二品無明之圓教佛,尚非別教佛,何況藏通佛果

此四大綱要,即名四弘誓願。弘指大心普遍,誓指自制其心,願則志求滿足。這是一切菩薩想要圓滿佛道,必發的通願。

如上所說,菩薩既發廣大心,又能普修六度萬行,以行山而填願海,漸漸福德日增,智慧日長,經三大阿僧衹劫,最後福慧兩足,圓滿成佛,這就是菩薩乘的辦法。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