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目錄         卷一至卷三  卷四至卷七  卷八至卷十     回學海無盡藏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四之上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臺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二色界

次色界十八天。分為四禪。初禪三天。梵眾梵輔大梵二禪三天。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三天。少淨無量淨四禪九天。無雲福生廣果已上三天凡夫住處修上品十善坐禪者得生其中無想天外道所居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已上五天第三果居處上之一十八天離欲麤散未出色籠故名色界坐得禪定故得禪名

此段小註。略顯四禪九天。內外凡聖差降不同。并結界禪二名所以也

【註】。妙玄云。正報之身。是清淨色。非如欲界垢染色也。十八天。此準上座部立。

【記】。此指部釋十八天總名也。言上座者。五分律云。上更無人。名上座。毘尼母云。從無夏至九夏。名下座。自十夏至十九夏。名中座。二十夏至四十夏。名上座

【註】。若薩婆多宗。唯立十六天。以梵輔大梵合為一。無別處故。無想廣果合為一。身壽同故。若經部宗。佛滅後四百年初從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為經部立義準經不依律論立十七天梵輔大梵身量別故。

【記】。此示餘部。所立天數不同。梵語薩婆多。此云一切有。於佛滅後。四百餘年。上座部中。因諍論事。立異部。名薩婆多。彼云。即梵輔天處。有高臺閣。名大梵天。如世尊處座。一眾圍繞。故曰無別處也。故俱舍云。梵王。梵輔。同一天故。輔行云。依有宗。但十六處初禪中。高勝處名梵王。不別立也。無想廣果合一者。準瑜伽論。亦不言無想。意以廣果中收。由身壽同也。經部者。從說一切有部出。而立十七天者。合無想廣果為一。開大梵梵輔為二。以梵輔身量。一踰繕那。大梵身量。一踰繕那半。故順正理論。第十七天頌曰。此上十七處。名色界于中。三靜慮各三。第四靜慮八。共十七天也。

【註】。上座部中須明十八者。以廣果無想。身壽雖同。因果有異。廣果以無尋伺為因果。無想以無心為因果。

【記】。此申明上座部。立十八天所以也。意謂廣果滅尋伺為因。五百劫尋伺不起為果。無想因中修無想定。滅不琣璊艉蓱牷C果報生無想天中。四百九十九劫想心不行。既因果有異。故須開之成十八天也。

【註】。四禪。梵語禪那。此翻為定。攝心專注。不流散故。世出世間。此禪為根本。各有支林功德。如法界次第。

【記】。此釋通名四禪也。四處總名禪者。準法界次第云。禪是西土之音。此翻棄惡。能棄欲界五蓋等諸惡故。或翻功德支林。或云思惟修。今翻為定者。對散而言也。謂攝斂紛飛之心。專注一緣。使不馳流于六塵。散誕于五欲。習之既久。自然成定也。世出世之根本者。法界云。以四無量。八背捨。八勝處。一切處。神通變化。及無漏觀慧等。種種諸三昧。悉從四禪中出故。又妙玄云定聖行者。略為三。一世間禪。二出世禪。三上上禪。世禪復二。一根本味禪。隱沒。有垢。無記。二根本淨禪。不隱沒。無垢。有記。根本者。以凡聖外道通修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云諸佛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悉在禪中。若能深觀根本。出生勝妙上定。故稱根本也。隱沒者。闇證無觀慧。有垢者。地地生愛味。無記者。境界不分明。此有三品。謂禪也。等也。空也。即十二門禪。根本淨者。不隱沒。無垢。有記。與上不同。此又三品。謂六妙門十六特勝。九通明等也。二出世間禪者。有四。謂觀。練。熏。修。觀者。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練者。九次第定。熏者。師子奮迅三昧。修者。超越三昧。三。出世間上上禪者。即九種大禪。一自性禪。二一切禪。三難禪。四一切門禪。五。善人禪。六。一切行禪。七除惱禪。八此世他世樂禪。九清淨淨禪。如地持釋。法界亦記。今不具記。是則世出世間上上禪。由四禪而起。故稱根本也。支林功德見下。【備】十二門等三藏法數。禪波羅密。均載。有師標曰。大論說。不亂不味。名波羅密。此但名禪不名波羅密者。亂有麤細。愛有慢見為細。三毒為麤。一心愛樂為味也。辨訛曰。此翻為定句。恐誤。應云靜慮。以欲界有慮無靜。無色有靜無慮。惟色界雙備。故禪那別在色界。定通無色。

(第698頁表解)

【記】。然此圖中。但各標名相而已。今具記之。如法界二云。初禪五者。一。覺支。初心在緣。名為覺。行者依未到地。發初禪清淨色界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悟。爾時即生身識。覺此色界觸。未曾有功德利益也。二。觀支。細心分別。名為觀。既證初禪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無諸蓋覆。如是功德。欲界所未有故也。三喜支。欣慶之心。名為喜。發時即有喜生。但分別未了。故喜未成。若觀心分別。所捨欲界樂甚少。今得初禪利益甚多。懽喜無量也。四。樂支。怡悅之心。名為樂。發時即有樂。但分別喜動踊心息。則恬然靜慮受於觸樂怡悅安快也。五。一心支。心與定法一。故名一心。行者初證禪時。乃即著定。而心猶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微細之散。若喜樂心息。自然與定一也。二禪四者。一。內淨支。心無覺觀溷濁。名內淨。行者欲離初禪時。種種訶責覺觀。覺觀既滅。則心內淨。心與淨色法相應。豁爾明淨也。二。喜支。欣喜之心。名喜。行者初得內淨時。即與喜俱發。而喜心未成。次心自慶。得免覺觀之患。獲得勝定內淨。歡喜無量也。三。樂支。怡悅之心。名樂。行者喜踊之情既息。則恬然靜慮。受于內淨喜中之悅樂也。四。一心支。心與定法一。名一心。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渟不動也。三禪五者。一。捨支。離喜不悔。名捨。行者欲離二禪時。種種因緣訶責於喜。喜既滅謝。三禪即發。若證三禪之樂。則捨二禪之喜。不生於悔也。亦云三禪樂初生時。是樂三界第一。能生心著。心著。則禪壞。故須行捨也。二。念支。愛念。名念。行者既發此三禪之樂。樂從內起。須愛念護惜。則樂得增長。乃至身也。三。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此樂微妙難得。若非善巧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此樂得身也。四。樂支。怡悅之心。名樂。行者發此三禪樂已。若能善用捨念慧。將護此樂。樂既無過。則增長遍身怡悅。受樂安快。此為最樂。若離三禪。餘地更無此身樂也。五。一心支。心與定法一。名一心。受樂心息。則心與定一不動也。四禪四者。一。不苦不樂支。中庸之心。名不苦不樂。行者欲離三禪。種種因緣訶責於樂。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與捨俱發。故內心湛然。不苦不樂也。二。捨支。離樂不悔。名捨。既得四禪不動真定。則捨難捨之樂。不生悔心也。亦云證四禪不動定時。不應取定起念。若行捨。則無動念之乖也。三。念清淨支。念者。愛念。既得四禪真定。當念下地之過。念自功德方便長養。令不退失。進入勝品。名念。亦云是四禪中有不動照了。正念分明也。四。一心支。心與定一。名一心。既得四禪捨俱之定。捨念將息。念無所依。泯然凝寂。一意在定。如明鏡不動。湛然而照。萬像皆現。何故四禪。獨名不動。以初禪覺觀動。二禪喜所動。三禪樂所動。故四禪名真定也。若善巧照了分明。則因此定。發真無漏。有漏外道。無慧方便。入此定時。不壞身色。直滅其心。入無想定。為謂涅槃是為邪倒支者。派也。瑜伽言。諸靜慮中。雖有餘法。然此勝故於修定者。為思量故。偏立為支。

【註】。輔行九上。引。婆沙中問。初三何故五。二四何故四。答。自古相承云。欲界五欲為外亂二禪喜為內亂。初禪治外亂之始。三禪治內亂之始。故各有五。二禪外亂息。四禪內亂息。是故二四。但立四支。

【記】。婆沙言。隨順義是支。若法隨順彼地者立支。五支隨順初三。四支隨順二四。復次欲界。是難斷難除難過之界。必須牢強對治。故彼對治初禪立五支。第二禪喜。亦難斷難除難過。故彼對治三禪。亦五支也。初禪不難斷難除難過。故彼對治二禪。立四支。復次為對欲界五種境界愛。初禪立五支。為對二禪五種喜。第三立五支。初禪無五種境界愛三禪無五種喜愛。故二與四不立五支

【註】。初禪三天。梵者。淨也。無欲染故。十八天皆淨無欲。此當其首。偏得淨名。梵眾是民。梵輔是臣。大梵。即王也。劫初先生。劫盡後滅。主領大千。然通論有萬億梵王。唯此是大千之中。王名尸棄。得為大千之主。降此不得橫論。又初禪有語言號令。能統上冠下故也。如法華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若摩醯首羅。居色界頂。報勝為主。無統王義。以二禪已上。無言語法。是故諸禪。亦各以報勝為主。非統御也。豎辨。具如法華文句。淨名O明。若涅槃O云。娑婆世界主。正是首羅。又云梵王。只領小千而已。乃古師之說。非今家正意。

【記】。佛地論曰。離欲寂靜。名梵。具云梵摩。此翻清潔寂靜。謂創離欲染。名清潔。得根本定。為寂靜。法華O稱高淨。大論云。斷婬欲天。皆名為梵。初禪當首。偏名淨也。次明三天分君臣民。以二禪上。無言語法。故不立王臣。則知初禪。有言語號令統領。故分王臣也然通論下。此約一佛所化之境。三千大千世界。約橫論。有萬億初禪天。萬億梵王。然皆居四方。惟此尸棄。是大千中。主領大千也。尸棄。翻頂髻。王頂上有肉髻。似螺形。亦名螺髻。或曰火頂。以火災至此故。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黃金色。以禪悅為食也。又下。約豎辨王大千。謂初禪有尋伺。故有語言號令。統上冠下也。問。法華序品。列外護眾。謂摩醯首羅。是娑婆世界主何耶。答。摩醯首羅。居色界頂。但二禪已上。既無尋伺。無言語法。故報勝為主。非統御言主也。又尸棄者。此王本修火光定。破欲界惑。從德立名。然經標梵王。復舉尸棄。似如兩人。依釋論正。以尸棄為主。法華舉位顯名。恐一人耳。又單修禪。為梵民。加四無量心。為王也。涅槃O云。大自在天。即摩醯首羅。居色界頂。主大千界。十地菩薩。S現其中也。若法華中。列世界主。梵天王者。此意云何。若言娑婆世界主者。正是首羅。若言尸棄大梵等者。更舉二禪等收三四禪梵王耳。又稱梵天王。為世界主。私謂。此是大千之中。得為大千之主。降此不得。故知所言梵王。只領小千。乃古師說。非今註意也。【補】初禪。名離生喜樂地。謂離欲界雜惡趣生。得清淨樂。律中喻以巧浴潤漬也。

【註】。二禪三天。少光。光明少故。無量光。光明轉增無限量故。光音。以光當語音故。新譯云。極光。

【記】。大論云。二禪通名光音。彼天語時。口出淨光。有云。彼內無尋伺。外無言語。用光當語。故名光音。瑜伽論稱極光淨。謂淨光遍照。自他處故。【補】二禪覺觀俱離。憂懸不逼。麤漏已伏。稱定生喜樂地。謂有定水潤澤其心。律中喻以山頂之泉也。少光等者。大論云。心清淨優劣。故光有上中下。諸天心清淨布施持戒。故身有光明。復有人於暗處然燈。亦供養尊像塔寺。復常修慈。又修念佛三昧。念諸佛光明神德。復修火一切入。又以智慧光明。教化愚癡邪見眾生。以是因緣。得心中智慧明。身亦有光。是以毘曇云。諸天報相。身放光明。無別晝夜。報得五通。形無障礙。是知三天論光。義前後。三禪論淨。其義亦然。大要隨位高下。立行淺深耳。

【註】。三禪三天。少淨。意識嗜樂離喜。而純樂受故。無量淨。淨勝於前。不可量故。淨。樂受最勝。淨周普故。

【記】。少淨離喜而純樂者。唯識論言。五識相應。適悅受。琣W為樂。但悅身故。意識相應。適悅受。若在欲界。初二靜慮。近分名喜。但悅心故。若在初二靜慮。根本名樂。名喜。悅身心故。若在第三靜慮。若近分。若根本。皆稱樂也。近分者。謂未至地。及未至根本也。無量勝前者。謂前僅心淨。而此更身淨也。淨周普者。謂前二雖身心清淨。未能周普。此天更加物我無二。反於世間。故論曰。三界中淨為樂。又曰福德淨也。【補】吳興云。地持論。目第三禪為樂俱禪。此定功德。與身樂俱發故。前二雖有樂支。為喜所障。今滅喜純樂得名。名離喜妙樂地。律中喻以蓮華出地。而未出水。根葉花莖。無不潤漬也。問。三禪何故言淨。答。大論云。緣淨故淨。八色是淨法。未被練。不得淨。今三四禪法起。來觸此八色。為作淨緣。三四禪等。此是色界極淨之色。用此為緣。觸八色更淨。故言緣淨故淨。是樂身受。故知是三禪中淨也。少淨者。此樂非境。出於淨性恬淡寂靜。亦名寂滅樂。非無為之寂滅樂也。無量淨。如楞嚴經云。身心輕安。成寂滅樂。淨。如楞嚴經云。世界身心。一切圓淨也。

【註】。四禪九天。無雲者。下雖空居。依雲而住。此無雲首。特號無雲。業O曰。第四禪上。雲居輕薄如星散住。不同下天。如雲密合。福生者。修勝福力。方生此天。從因彰名。廣果者。凡夫之果。無勝過故。無想者。一期中間。心想不行故。無煩雜。無熱惱。善相見。善現相。究竟無極。此五天三果所居。名五不還天。若俱舍舊圖。次第而上。若準楞嚴第九。皆橫在四禪中。彼四禪天。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羅漢所住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又色究竟中。有摩醯首羅。此翻大自在天。

【記】。開蒙曰。三禪皆依雲住。四禪方在空居。此天初得。獨名無雲。問。何故欲界除下二天。皆名空居。答前言空居。不履地故。此則雲氣亦無。取意不同也。業O下。引證。福生。謂具勝福因。方得生也。廣果。謂異生善得果報。此天最勝。所有功德。勝下諸天也。無想。唯識論云。因中修彼無想定時。厭患麤想力故。生彼天中。達礙不琣璊坐腄C及心所。但以想滅為首。壽命五百劫。除初生彼半劫。想心尚在。及後退沒半劫。想心又起。中間四百九十九劫。想心不行也。無煩雜下。釋後五那含天。輔行言。無煩之始得無煩名。伏熱惱故。名無熱。果易彰故。名善現。見清徹故。名善見。色中無上。名色究竟。又言無煩。無見思煩惱雜也。無熱。意樂調柔。離下界見思熱惱也。善見者。定障漸微。見極明徹也。善現者。形色轉勝。善能變現也。色究竟者。色法最極之處。是究竟處也。不還者。不還人間受生也。俱舍圖失考。唐譯俱舍頌言。由雜修五品。生有五淨居。論言。由雜熏修第四靜慮。有五品。故淨居唯五。謂下。中。上。上勝。上極。五品差別。故此中初三品心現前。但得成滿。謂初無漏。次起有漏。復起無漏。第二品六。三品九。四品十二。五品十五。如是五品。雜修次第。感五淨居。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令感淨居。有言由信等五。次第增上。感五淨居。然皆豎論也。楞嚴橫論者彼四禪天。指福生。福愛。廣果。無想也。所以獨聞而不見者。蓋下天修有漏凡定。此五修無漏聖業。凡聖業異故也。又色究竟下。別明色頂有菩薩住處。如經言。過五淨居。有十住菩薩住處。亦名淨居號大自在天王。又三乘中。立此為淨土。是報身所居。約實但是十地菩薩攝報之果。多作彼王耳。大論言。此天有八臂三目。乘白牛。執白拂。一念之間。能知大千世界雨滴數也。【補】三天是凡夫。一無想是外道。五淨居。是三果居處。此名捨念清淨地。律中喻以沐浴披新淨衣。又如密室中燈。三災不到。由其離內患也。業O南山宣律師。釋羯磨。此言業。

【註】。俱舍頌云。色天踰繕那。初四增半半。謂梵眾半踰繕那梵輔一大梵一半少光二也

【記】。頌明色界九天身壽劫量。

【註】。此上倍倍增。無量光四光音八乃至淨六十四

【記】。解釋與論同。論言。無量光天倍增二至四。乃至色究竟。增滿萬六千。是也。

【註】。唯無雲減三。下淨天。既六十四。無雲。倍應百二十八。身壽但有一百二十五者。謂從變易受。入不變易受難。故各減三。變易。不變易。約三災壞不壞說。

【記】。無雲減三之故。本論釋不出。若華嚴鈔明無雲。欲成上都數故減於三。唯一百二十五也。【備】辨訛曰。既無雲入不變易。身壽應增。當如清涼所言。成上都數故減。又諸天身壽。皆舉大概。故不妨減。存考

【註】。少光上下天。大全半為劫。少光已上。大全為劫。謂少光二大劫。乃至色究竟。萬六千大劫。少光已下。大半為劫。以由身量與壽量等。大梵身既一由旬半。故壽當一劫半故以四十小劫為一大劫。則六十小劫。成劫半也。梵輔。壽一劫。身一由旬。四十小劫也。梵眾身半由旬。故壽半劫。二十小劫也

【記】。註釋。較論為詳。論言。少光已上。大全為劫。自下諸天。大半為劫。由此說大梵。過梵輔天壽一劫半。謂成。住。壞。各二十中劫。六十中劫為一劫半。故以大半。四十中劫。為下三天。身壽劫量也。【補】壽之劫數既爾。身之由旬亦然。應少光已上身量。以八十里為一由旬。少光已下身量。以四十里為一由旬。此約身壽對論如此。若約三災對論。大全半為劫。亦允合。蓋世界成。自上而下。壞。自下而上。故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除卻空劫。梵王生成劫初。滅壞劫後。正當六十小劫壽也。自少光二大劫。至光音八大劫。卻值七番火災。又一番水災。方壞二禪。正當八大劫壽也。如此對來。全半之義。毫無乖失。此以八十小劫。為大全劫。四十小劫。為大半劫。

 

△。三無色界。

三無色界四天。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非想。已上四天。只有四陰。而無色蘊。故得名也。

【註】。若厭色籠。修四空定。生四空天。名無色界。

【備】。有師標曰。此無色。非畢竟無色。婆沙謂或經二萬劫色斷。乃至八萬劫色斷。命終還與色相續故。斷有二種。有須臾。畢竟。須臾斷相續。畢竟斷不相續。

【註】。輔行六上四云。從第四禪欲入空處必作方便。滅三種色。一可見可對色。色塵二不可見可對色。五根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色。法入少分無表色也。此之三色。並在色界。欲入無色。故滅此三。

【記】。滅色入空方便者。先想此身。如甑。如籠。如網。乃至漸空。大論言。如鳥在瓶。瓶破得出。婆娑曰。先應思惟坼上。牆上。舍上。諸空之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初無色生。又順正理曰。空法雖與色俱。而其自體不依屬色。諸有於色求離者。必應最初思惟彼法。謂虛空體雖與色俱。而待色無。方得顯了。外法所攝。其相無邊。思惟彼時。而能離也。此明入空方便。滅三種色者。阿毘曇言。一可見。謂色是。二有對。有十。謂五根五塵。若不可見有對。但五根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謂法處少分。問。香味二想。初禪已離。色聲觸想。二禪已除。云何言空定滅耶。答。遠法師言。香味雖盡初禪。今言滅者。治有四種。一壞對治。謂方便道觀下。有漏無常等故。二斷對治。謂無礙道。正斷下過。三持對治。謂解脫道為首。及後一切無間解脫。持彼無為。不令散失。四遠分對治。謂解脫為首。及後一切無礙解脫。遠令前障。畢竟不退。今此空定。據第四治也。色聲觸三。言二禪滅者。二禪已上。乃至四禪當地雖無。得借故也。【補】方便滅色者。禪波羅蜜言。應深思色法過罪。以有身色。則內有飢渴。外受寒暑等苦。復次一切色法。繫縛於心。不得自在。贊嘆虛空無色。則無此過。一心緣空。念空不捨。當度於色難也。五根四塵。根。指五勝義根。唯天眼能見。凡夫不能見。落在浮塵根。如蒲桃朵等。故言不可見。然猶有對。眼根可對色等。四塵。指聲香味觸。若法入少分者。以四分中之一。故言少分。一心數法。屬心。二不相應法。非色非心。三無為法非三聚攝。四無表色。屬色。此色不可見。亦無對。無所表彰名無表。即五塵落謝影子也。

【註】。無色界色。小乘空有二宗。各計不同。大眾部云。但無麤色。非無細色。妙玄四引毘曇云。無色有道共戒。戒是無作色。以無漏緣通。故此戒色。隨無漏緣。至無色也。。釋籤四三十一云。言無漏緣通者。通九地也。既通九地。豈隔無色。妙樂六云。無色雖無四大造色。定果所為。皆是牆壁。欲色二界業果所為三界皆以意識維持。若約諸宗無色。非全無四大色。雅合其宜。文有門計有色經牆壁譬此是有宗計有色也

【記】。細色。即定果色。妙玄引毘曇下。證成有色。婆沙問。何故世尊弟子生無色。及無色界羅漢。成就道俱生戒。不成就。定俱生戒。答。有說世俗戒。是縛是繫法。是以不成就。無漏戒。不縛不是繫法。故成就。有說世俗戒。墮在界中。墮在定中。無漏戒。雖在地中。不墮界中。是故成就。則無色界。有道共戒。無作色故。引妙玄釋籤證成。既有無作。豈得全無色耶。妙樂下。更引證成。蓋文句言。堂。譬欲界。閣。譬色無色界。牆壁譬四大。妙樂言。牆壁譬四大者。應通三界。無色雖無四大造色。然有定果所為之色。皆是牆壁。欲色業果所為者。黑業白業欲界報。不動業色界報。雖有垢淨不同。俱業果也。三界意識維持者。定業二果。皆意識所執持也。若約下。妙樂判明有色合宜。【補】此有宗引無作色。以顯無色界有色。蓋有宗謂。道共戒。是色聚攝。道共者。見諦道中。所發無作。與心上勝道俱。故曰道共。以無作為體。無作者。不假造作。任運而發。體屬於色。故名無作色。無漏緣通者。無漏即見道八忍八智。此十六心。能斷三界見惑。而不漏落三途。故此無漏為能緣。三界苦集滅道諦理為所緣。既遍緣上下八諦。故曰緣通也。【備】法數引婆娑云。一道共戒。於見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道俱發。名道共。此戒是初二三果所得。即無漏戒也。二定共戒。謂發得初禪二三四禪定時。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定俱發。此戒斷惑未盡。未出生死。即有漏戒也。【備】辨訛曰。此中明無色界。須O明無色著落。不必引空有二宗雜解。妙樂牆壁譬亦不必引。彼釋大乘經。此明三藏。大小須分也。私謂。上說修得無色所由。此因便詳明無色有定果色。既有二解。必須兼引大乘證明。均屬要義。無色著落下有四段分解。非略也。

【註】。妙玄引成論云。色是無教法。此是空宗牒有宗計不至無色。此是空宗難有宗也。難云。應不至無色耶。如讀教記戒體中辨。此是空宗計無色者也。

【記】。讀教記未詳。若準戒O言。無教法者。謂戒是色住。無作是假色。亦言無教。非對眼色。發隱言。亦言無教者。亦名無教也。非對眼色者。即非色非心之色法也。【補】澤山咸戒O曰。小乘立三聚。謂色。心。非色非心。薩婆多有宗。作。無作。並色為體。註言。初依身口而起。故作戒以色為體。所發善業。天眼能見。故無作戒。亦色為體。成實空宗。作戒。以色心為體。無作。以非色非心為體。註言。業由心起。心是正因。身口為緣。兼緣顯正。故作戒色心為體。無作體者。由作初起。必假色心。無作後發。異於前緣。故強目之非色非心耳。若大乘者。但論色心。無第三聚。故作無作戒體。通色通心。有師曰。無教法。即無作色。亦名無表色。不可教示。故有宗謂。無作業。雖屬於色。無有相狀。不可分別教示。故名無教。空宗牒彼所計。故言色是無教法。無色一句是難。謂汝既言道共戒有色。是無教法。既言是色。則道共戒應不至無色耶。何者。以道共是非色非心。故能通至無色。汝既是色。豈能至無色耶。如此難者。蓋空宗亦許道共戒通至無色。但不許道共戒是色。以無色界無色故。是以空宗立戒體。是非色非心聚。故能隨無漏緣。通至無色也。

【註】。然小乘計有。是不了義。說無色者。乃名了義。大乘反此。

【記】。小乘以所證空。謂極處。故推空宗。計無色為了義也。【備】辨訛曰。然小乘計有。是不了義。上引妙樂。許有宗合宜。復引籤文。破其不了。若破其不了。則荊溪許他有過。又引楞嚴及孤山釋。判與小乘有宗義合。此但見荊溪許有宗合宜。不知荊溪釋文後。不過旁引有宗。許其雅合。集註不當將大乘經。反合小乘也。私謂。小乘著空。計有不了。遂覺空宗。勝於有宗。是小乘意。許有定果。是大乘意。亦是今注引以證成意。上引籤文。並非破其不了。下引楞嚴。孤山釋。乃就大小乘說有。是同邊論。存俟後定。

【註】。楞嚴經言。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孤山釋云。謂無業果色者。顯有定果色也。此與小乘有宗義合。若大經云。無色界色。是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者。此是大乘說有色義也。

【記】。大經迦葉言。聲聞緣覺若非色者。云何得住。世尊言如非想非非想天。亦色非色。我亦說為非色。若人難言。非想非非想天。若非色者。云何得有去來進止。如是之義。諸佛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

【補】四空身心滅盡等者。正脈言初二天全無身境。故曰身滅。後二天七八現行。俱伏不行。故曰心滅盡。定性現前者。明有定果色。無業果色者。依正皆空。聖眼觀之。三尺識神。似中有也。是佛境界。非聲緣所知者。以聲聞經。說所證空。遂謂極處。悉皆無色。大乘實說。界外尚受法性之色。豈此四天惟空空然。故斥二乘非所知也。又中陰經言。無色界天。禮拜世尊。楞嚴亦曰。無色稽首。仁王經言。無色界天。雨諸香華。阿含說。舍利弗入涅槃。無色界天空中淚下。如春細雨。皆明有色也。又定果色。顯揚論。名定自在所生色。謂勝定力故。於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變起五塵境。故論言變身萬億。共立毫端。空量地界也。以上辨有色竟。

【註】。空處。禪門六云此定最初。離三種色。心緣虛空。既與無色相應。故名虛空定也。

【記】。三種。即可見有對有三種。

【註】。識處。禪門六十一云。捨空緣識。以識為處。正從所緣處受名。故名識處。

【記】。所緣識處。必帶於相。識相無邊。名識無邊處。

【註】。無所有處。行者厭於識處無邊。於是捨之。入無所有處。亦名不用處。禪門六十二云。修此定時不用一切內外境界。外境名空。內境名識。捨此二境。故言不用處。

【記】。止觀言。識處謝已。緣無所有法相應。名不用處。即佛。三年就阿藍迦藍所習定也。

【註】。非非想。止觀六引阿毘曇婆娑云。非無想天之無想。非三空之有想。故言非想非無想也。人師云無想是色天異界。不應仍此得名。就同界識名。前無所有定。已除想。今復除無想。想。無想。兩捨。故言非有想非無想。輔行六上。人師尚不許引色無想天。況總引四禪。既是論文。取亦無失。人師釋義。亦未全非。今家俱存。故無破斥。止觀九云。此定不緣識處。故非想。不緣不用處。故非非想。文。

【記】。人師意謂。無想是色天。與無色異界。故不應依以立名。當依同界之無所有。已除乎想。今復除無所有之無想。立為非想非無想也。輔行下。明止觀雙存兩釋之意。論文乃大士本經而造。取亦無失。此存論家釋。人師非想依同界。不無其義。此存人師釋。止觀下。此止觀正釋。【備】集註問答。總引四禪句。輔行引立世論曰。非如四色。及以三空。故言非想。非無想天。及無心定。故非非想。

【註】。只有四陰。輔行五上廿四云。蘊之與陰。新舊異譯。

【記】。唐元奘師。新譯曰蘊。舊譯曰陰。大論問。既有四陰。云何言非有想非無想。答。是中有想。微細難覺。故謂非有想。有想故。非無想。凡夫謂得諸法實相。是為涅槃。佛法中雖知有想。因其本名。稱非有想非無想也。

【註】。積聚名蘊。蓋覆名陰。積聚有為。蓋覆真性。

【記】。有為。即色受想行識生滅法。真性。即真如法性。只由無始不覺。遂有諸法積聚蓋覆也。

【註】。然諸文。或云。四禪八定或云四定者。輔行九上初云。若色無色二界相對。則色界名禪。無色界名定。若總以上界望於下欲。則上二界俱名定地。下界為散。

【記】。色界思維修故。無色深定勝故。故分禪定二名。

 

戌。二明生死。申。初結判生死。

上來所釋從地獄至非非想天。雖然苦樂不同。未免生而復死。死而還生。故名生死。

【註】。一往言之。三途唯苦。諸天純樂。人中苦樂相間。通而言之。天亦有苦。妙玄六廿九云。六欲天者。地天。別有修羅T戰之難。通有五衰死相。苦等地獄。色天。雖無下界諸苦。而為色所籠。若命盡時。不樂入禪。風觸吹身。唯除眼識。餘皆有苦。四空諸天。雖無欲色界等苦如瘡空處如癰。識處如病。無所有處如箭入體。非非想成就細煩惱。及非想有八苦等。

【記】。四王忉利二天。別有修羅難者。瑜伽論言。若修羅戰T時。諸天失手。復生。若斬首截腰亦死。六天通有五衰者。涅槃經言。大五衰者。頭上花萎。腋下汗出。衣裳垢染。身體臭穢。不樂本座。小五衰者。衣服絕香。身光忽滅浴滴沾身。本性囂馳。兩目眴動。小五相現。遇勝善緣。猶可轉故。大五相現。必定當死。禪經言。於彼睄硈B衰死二五相。是相及命終爾時最大苦。方欲恣所樂。五衰忽然至。若見是相時。愁怖不自安。天眼卒便瞬。浴已水著身。一切妙境界。其心不喜樂。千種樂自然。迦陵頻伽音。今則寂無聲。當知七日死。玉女悉捨去。餘天共從事。見已生熱惱。命終入地獄。又禪經云。腋下流汗出。衣服卒垢膩。見已大恐怖。是則淨業盡。花冠昔鮮麗。而今忽萎熱。身體本光澤。一朝頓枯瘁。常所愛樂座。今惡不復樂。是五種相現。當知時死至。是也。苦等地獄。禪經言諸天共器食。隨福有差別。見此異色時。心則生憂惱。如是極愁慘。猶如地獄苦。是也。色天命盡時。風觸吹身。唯除眼識者。籤文無解。從來無確釋。有約義通曰。勝禪定者。目力最勝。故命盡風觸吹身。五根受苦。而眼識猶不受。又有言。上地眼識。現起方有。風非眼境。故不受苦。俟再考定。如瘡等者。禪門云離四空定。說八種觀。如瘡。癰。病。刺。無常。苦。空。無我。是也。前四對治事觀。後四即是理觀。此八有總別。總則用此八法。總觀空處定。四陰和合。故有此定。可患無實。別觀者。前四對治。觀四陰事。謂病。治受。癰。治想。瘡。治行。刺。治識。無常等四。即對觀四陰理相。謂無常觀識。苦觀受。空觀想無我觀行陰。又有云。觀五陰能生諸惱故。如病。有聞病為輕微。故言如癰疽。有人以癰猶或可差。故言如箭鏑入體。此為上根說四。若中根說八。下根說十。加痛惱衰壞。憂畏不安。今玄文為上根。以前四對治方法。別觀四空也。成就細煩惱者。以四空有三十六品思也。非想八苦者。謂心生異念。名生苦。念念不停。名老苦。行心擾擾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名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於障。即怨憎會苦。失定時苦。名愛別離苦。四陰心。即熾盛苦。故三界皆苦也。【補】十種細煩惱。輔行言。受。乃至慧。受謂識所受。想謂識所想。行謂法行。觸謂意觸。思謂法思。欲謂欲入定。解謂法勝解。念謂念三昧。定謂心如法住。慧謂慧根慧力。此之十法。乃無色之愛。無明掉慢。心不相應。諸行苦集。因緣和合。得生於彼。欲入滅定。先滅此等是也。【備】止觀言。識處如癰。無所有處如瘡。輔行補言。空處。如病。非非想如刺。今儀文空處如瘡。無所有如病。然禪波羅密引摩訶衍言。觀識處如瘡。如箭。觀無想處如癡。存考。集註問答。問。風觸吹身。何故唯除眼識。答。據俱舍言。眼識通二地。謂欲界及初定。又生二三四定地。若眼識現起。從彼退於下界生。故云。

 

申。二結

此是藏教實有苦諦。

【註】。文句六云三藏教詮生滅。故云實有也。

 

午。二集諦三。未。初總標名體二。申。初牒名示體。

二集諦者。即見思惑。

【註】。集者。招集為義。惑與業俱。能招生死。而今但云惑者。前苦諦中已明善惡業。故即見思惑。示集諦之體也。見者。若云見理時能斷此惑。即從解得名。若云見只是假。謂因成。相續。相待。三假也。假者。不實為義。即當體受稱。

【記】。止觀云。見則見理。見實非惑。見理時能斷此惑。從解得名。又曰。見惑非但從解得名。亦當體受稱。稱之為假。假者。虛妄顛倒也。

(第744頁表解)

【記】。外道諸見者。止觀言。一單四見。二複四見。三具足四見。四無言見。單四者。執有執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於一有見復起利鈍十使。歷三界合有八十八使。餘三亦各具八十八使。若歷六十二見。見見各具八十八使。乃至歷六十二見八十八使。各各百八。又複四見。具足四見。又單複具足外。各各一絕言見。亦皆起八十八使。六十二見。百八等。如前說。約佛法。藏。四門生四見。通。四門生四見。別。四門生四見。圓。四門生四見。又四門外。各一絕言見。如是一一見中。各各起八十八使。六十二見。百八等惑。如前說。以上諸見。見理則斷也。【備】辨訛言。既是從解得名。不當列外道佛法諸見。當知見則是惑。而非解矣。私謂。見理則從解。見惑則從名。今從得名邊也。辨訛曰。百八見。准校計經言百八癡。大論言百八受。即止觀輔行引文。未嘗言百八見也。

(第747頁表解)

【記】。約外道。例前亦應言單複具足各假。并一絕言假。依佛法。復十六假。一一如前說。又於一一假中。復有三假。謂因成。相續。相待也。法塵對意根者。因成。約內外。相續。但約內根。相待。豎待滅無之無。橫待三無為之無心也。輔行解言。約心。因內因外和合方成。故所生法名因成。念不實故。故前念滅。滅已復生。生者必滅。計能相續。名相續。己待於他。假立於己。相待不實。名相待。若豎待者。意亦如是。約色。四大色身。體全不實。是三假故。前念滅時。假後念續。故名為假。待中亦應具有橫豎。待往滅身。名為不身。豎待也。他非我身。名為不身。橫待也。約依報。可解。此是三藏隨事三假。滅色空也。

(第749~748頁表解)

【記】。出止觀會本五卷五

(第749~750頁表解)

【記】。輔行引大論言。謂色如去等四句。四陰亦然。合二十句。此計過去也。又計色常等四句。四陰亦然合二十句。此計現在也。又計色有邊等四句。四陰亦然。合二十句。即計未來也。一一句下。皆言神及世間。三世六十。并有無二論釋言。凡夫取著。計有神我。計常者。修福滅罪。計無常者。為今世名利。故有所作。亦常亦無常者。只是雙計初二兩句。故於神我。以計麤細。為第三句。計神麤者。身死無常。計神細者。身死不滅。計雙非者。見計第三。二俱有過。何者。常則不滅。猶如虛空。風雨不動。若無常者。則有變動。如雨在皮。則有壞爛。離此二過。以我心故。復說有神。神但非常非無常耳。佛言。四皆邪見。此即計神也。世間。即是國土。是故神於世間。亦有四見。言計常者。問言。土若本無。計應有錯。世間是有。何故邪見。答。破世間者。破常等想。不破世間。如無目人。以蛇莊嚴。有目語言。蛇非瓔珞。破倒亦爾。現見無常。不得言常。三四兩句。準說可知。有邊等者。外人求土。不得其始。即謂無終。無始中終。則名無邊。計有此三。即名有邊。如得禪者。計八萬劫。三四二句。準此可知。亦有人言。第三句者。八方有邊。上下無邊。有言。上至有頂。下至地獄。上下有邊。八方無邊。計神我。如芥子等是。亦有計土。及以神我。互計有無。成三四兩句。準此可知。如去等者。如人彼來。去至後世。謂如去。謂先世無來。滅亦無去。名不如去。若謂身死為去。而神不去。名第三句。見俱有過。名第四句。大論甚廣。須往彼尋。【備】五陰大小即離。解見下。於五陰中。一陰四見。成二十。約三世。成六十。以斷常二見為根本。成六十二。出涅槃經。輔行亦引。身邊攝者。我即身見。大小即離皆邊見。輔行乃節取大論。稍有不同。取其明顯。句下皆言神及世間者。如論言。是見依色。神及世間。常是事實。餘妄語。於受想等四陰。常無常。邊無邊等。各四句。例此可知。計常者。修福受後報故。計無常者。但為今世。不信後報故。亦常亦無常者。謂神有麤細二種。一微細常住。二現有所作。身死時無常。細神是常。四皆邪見者。但於五眾。謬計為神耳。世間。指國土世間。於世間相中。亦有四種邪見。大論問。神。從本已來。無故應錯。世間是有。云何同神邪見。答曰。但破於世間起常無常想。不破世間。佛破世間常顛倒。不破世間。何以故。現見無常故。亦不得言無常。罪福不失故。求土不得其始者。求世間根本不得其始也。計八萬劫者。過是已往。不復能知。但憶想分別有法。名世性是常故。神如芥子等者。論言。如芥子。如棗。或言一寸。說神是色法有分故。言神有邊無邊者。有人說。神滿虛空。得身處能覺苦樂。是名神無邊。土及神我。互計有無者。有人言。神世間無邊。國土世間有邊。或神世間有邊。國土世間無邊等。名為有邊無邊。有人見世間有邊無邊俱有過。著非有邊非無邊。以為世間實是邊見。如去者。如人來此間生。去至後世。亦如是。有人言。先世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有人言。身神和合為人。死後神去。身不去。是名如去。不如去。見去不去有失。是人不能捨神。而著非去非不去也。輔行。土若本無。計應有錯者。 單就國土問也。身去神不去者。身死變滅為去。神不變滅為不去。大論神去身不去者。身死消滅為不去。神至後世為去。其義皆通。又神王O言。六十二見。釋者不同。且依大論。於色陰說過去。神及世間常。是事實無常等。三句亦然。餘陰亦如是。成二十。現在有邊無邊等。歷五陰。亦有二十。死後如去不如去等。亦有二十。成六十。是神與身一。神與身異。成六十二也。

(第756~757頁表解)

【記】。輔行引婆娑言。六十五見。即於五陰。各計四為我。所謂色是我。受是僮僕。瓔珞窟宅想等。三陰亦然。合我及我所十三句。五陰合為六十五句。故一一陰。初一是我。四是我所。【補】瓔珞。如人有財。僕。屬我使。窟宅。如油在麻中等。

(第757~758頁表解)

【記】。輔行言。五十校計經。法相稍異諸經。止觀引經云。若眼見好色。惡色。平色中。皆有陰有集。乃至意緣法亦然。一根有三種塵。三種有六個陰集。則六根具三十六。三世合有一百八也。輔行言。彼經但立六根各六。雖無三世語。而結言百八。故知約剎那為三世也。既以心意識三。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言集起名心。籌量名意。了別名識也。又輔行言。若準大論。六根各三受。三受對三塵。三世為百八。此則約果報對三世論。【補】剎那約心。果報約境。境是果報法也。陰集者。好惡平境名陰。陰上起見名集。有言。陰。以陰覆為義。集。以積聚為義。好惡平色。若對於眼。眼為所轉。即覆於眼。名陰。陰復聚集。好惡平色。種子於內。名集。眼根既爾。餘根亦然。此說存考。

【註】。思惑。入修道位。重慮緣真。輔行云。慮謂思慮。見道觀真。已發無漏。今復重觀。故云重慮。此惑即除。名思惟惑。此從解得名。若云思假及愛惑者。此當體受稱。

【記】。止觀言。稱思惟者。從解得名。初見真淺。猶有事障。後重慮真。此惑即除。名思惟惑也。【備】思惑。具因成。相續。相待。三假。故言思假。愛惑者。法數言。貪愛曰思。謂於外五塵貪愛染著。法界初門。謂之愛煩惱。此當體受稱也。

【註】。然見惑從法塵起。能障真理。思惑從五塵起。能牽三界。此皆約欲界多分說。細論不拘。

【記】。此明見思為障不同。故教中稱見惑為理障思惑為事障。然約欲界多分說也。【補】見惑非但障理。亦能牽生。如言由三復還下。是也。思惑非惟牽生。亦能障理。如言由貪愛故。不見真理是也。辨訛曰。細論不拘句。因集註立上百八見圖。故有此言。以上明百八見。不出六根六塵而起。既有見從五塵起。何故言見從法塵。思從五塵耶。私謂。不拘者。和會障理牽生而說。

 

申。二名異體同。

又云見修。又云四住。又云染污無知。又云取相惑。又云枝末無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內惑。雖名不同。但見思耳。

【註】。見修。見惑。見道所斷。思惑。修道所斷。約能斷位。名所斷惑也。

【記】。初果見道。八忍八智所斷。名見惑。二三果思惟修道。九無礙九解脫所斷。名思惑。

【註】。四住。見為一住。思惑分三。因此二惑。故住著三界。

【記】。見一切住地。欲色無色愛三住地。

【註】。染污無知。妙樂一廿四云。然小乘中立二無知。染污無知。無明為體。不染污無知。劣慧為體。謂味。勢。熟。德。時。數。量耳。文諸法滋味。損益等勢。成熟德用。近遠等時。一一等數。大小等量。

【備】。法數言。染污無知。即見思。無明為體。謂染污真性。無所明了也。不染污無知。即塵沙。劣慧為體。指他人分上見思惑種數多故。如塵若沙。但不能染我真性。二乘智慧狹劣。不能令他斷見思。名不染污無知。【補】不障真理。名不染污。於俗諦不了。名無知。劣慧。即人空智。雖能證空。於諸佛琩F法門。眾生無量根性。皆不能達也。諸法滋味等者。謂於琩F法門。無量眾生。約法。有諸法滋味。約機。有損益等勢。成熟德用。約相。有遠近等時。一一等數。大小等量。皆非二乘所知。隨相論言。輕重冷熱濕滑軟堅等。名勢力。熟者。如食果入腹。變熟不同。德者。草木等威德。或根能出光。或能卻鬼。或能除毒等。輔行言。他解不染污。即習氣。今家意者。小乘習氣即別惑是。

【註】。取相惑。三惑皆名取相。觀音玄記上云。見思。取生死相。塵沙。取涅槃相。無明。取二邊相。今見思。取六道生死之相也。

【備】。計生死為實。見思之取相也。照真不了俗。塵沙之取相也。偏於真俗。而不契中。無明之取相也。辨訛言。觀師以取相名見思。應作通別兩解。別解如文句釋大迦葉觀心云。即空抖擻取相。止觀歸大處言。取相障般若。均別指見思。

【註】。枝末無明對根本得名。見思以無明為根本。故云枝末。於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

【記】。無明為諸雜染所依。故見思以之為根本。

【註】。通惑。對別惑得名。見思通三乘人斷。故曰通惑。塵沙無明。別在菩薩所斷。故名別惑。

【記】。聲聞。前後各斷見思。支佛。頓斷見思。習猶未盡。菩薩。以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故名通惑。

【註】。界內惑。對界外得名。見思潤有漏業。招三界生。故云界內。塵沙潤無漏業。無明潤非漏非無漏業。招變易生。故云界外。塵沙則通界內外也。

【補】。見思惑為能潤。有漏業為所潤。惑業為能招。三界生為所招。以見思所潤所招。不出六道。名界內惑。唯識有言。諸有漏善不善業。由煩惱障。助緣勢力。所感三界。麤異熟果。即分段生死也。塵沙潤無漏者。此無漏業。即二乘人之所修空。無相無作是也。但塵沙潤業。未考出何經論。非漏非無漏業者。即菩薩出假所修之行。以不同六道生死業。故非漏。亦不同二乘耽空業故非無漏。招變易生者。惑業為能招。變易生為所招。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名變易。如改麤為細質。易短作長年也。問。改麤易短。何名生死。答。覺知勢盡。名為死。入定還資。謂之生。以此惑業。只感界外生死。名界外惑。唯識有言。諸無漏有分別業。由所知障。助緣勢力。所感殊勝細異熟果。即變易生死也。塵沙通界內外者。此惑在化導邊說。如二乘自斷見思。不能斷他人見思。故望他人見思。多如塵沙。此界內以見思為體也。菩薩若自破無明。未能破一切人無明。及知界外修證果位。故望他人無明。多如塵沙。此界外以無明為體也。【備】異熟者。所造惑業。異時異世。而成熟感果也。所知障者。知。即覺觀因。此覺觀不泯。障於法性。不得證入。名所知障。【備】辨訛曰。無明潤非漏句。當先補潤亦漏亦無漏業句。存俟後定。

 

未。二別釋見思二。申。初見惑三。酉。初標名列使二。戌。初通標名數。

初釋見惑有八十八使。

【註】。法界次第上云。使以驅役為義。能驅役行者心神。流轉三界。故通受使名

【記】。小乘不言第八識。故曰心神。

 

戌。二別列十使。

所謂一身見。二邊見。三見取。四戒取。五邪見。以上利使六貪。七嗔。八癡。九慢。十疑。已上鈍使

【註】。身見。於陰入界中妄計為身。強立主宰。痚_我見。諸文或云身見。或云我見。止觀十十六雙列二名。云求我叵得故。則身見破。身見破故。則我見破。輔行五下云。外人計我。如麻豆及母指等。或計身。神身四句及一異等。

【記】。宗鏡言。我有主宰二義。謂主有自在力。宰有割斷力。義同我故。主是我體。宰是我用。又主乃俱生我。無分別故。屬第七識我。宰是分別我。有割斷義。屬第六識我。故主等立。而我見起也。輔行下。示執我之見。大論云。有言神在心中。微細如芥子。名淨色身。有言如麥。如豆。半寸。一寸。初受身時。最在前受。譬如像骨。及其成身。如像已壯。有言大小隨人。身死壞時。此亦前出。又唯識言勝論作者我數論受者我。體常周遍。量同虛空。隨處造業。隨受苦樂。又無慚外道尼犍子等。執我體常。而量不定。隨身大小。即有舒卷。又獸主遍出二宗。計我體常至細。潛轉身中作諸事業。然九十五種外道。宗計雖多。不出一異等四句。神身。即神我也。一異及四句解前。又一是即陰。異是離陰。

【註】。邊見。於身見上。計我斷常。執常非斷。執斷非常。隨執一邊也。

【記】。此邊見貼我見說。顯揚論曰執邊見者。謂於五取蘊。執計斷常。染污慧為體。上釋見中廣解。

【註】。見取。謂因此見通至非想。信此非餘。執劣為勝。

【記】。釋論言。此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涅槃清淨法。名見取。由互相執勝。而起T諍也。又輔行曰。於非真勝法中。謬見涅槃。生心取著。皆名見取。若行道時。雖入種種觀門。而真明未發。無明不了。便謬計所得。為真為勝。生心取著。皆名見取也。今所言因此見者。謂或常或斷等計。因此修持能通非想。非毀餘法。執劣為勝也。如外人亦修六妙觀。修苦行。稍有輕安。以為到家消息。

【註】。戒取。執邪為道。名非因計因。及雞狗等戒。名戒取。

【補】。玄籤曰。外道亦有天眼。能見雞狗生天。便受此戒。作生天計。不知雞等。於彼業謝。往勝因牽生天耳。見牛羊喫草生天。他亦食草。不知牛羊報盡生天耳。釋籤云。外道計苦行有六。謂自餓。投淵。赴火。自墜。寂默。持牛狗等戒。是謂非因計因。名戒取也。有師標曰。昔有外道持牛狗戒。阿難引見佛。白言。願佛為彼說其果報。佛言。恐生怖畏。不可說之。彼人再四求。佛言。汝若持牛戒。如其牛法。毫不犯者。後得牛中。若小犯者。便入地獄。

【註】。邪見。由計斷常。不計因果。復計此我。以為自然。冥初世性。世性。即是二十五諦。一冥初二從覺等如圖示及六諦等。或計從於父母微塵梵天等生。皆名邪見。

【記】。不了四諦因果。邪心推度。謂無此理。固執斷常邪見。因此斷滅出世間善根。乃至世間善根。作闡提行。是為邪見。又有不知業理眾生。依世間定力。見人一生好行施者。反生下賤貧餧。彼即思惟。世間定無施與。愛養祠祀。此即謗因。復見善者墮三途。惡者。生人天善道。隨即思惟。世間定無善感好報。惡感醜果。即謗果也。二十五諦。集註無圖。百論文言。從冥初生覺。從覺生我心。從我心生五塵。從五塵生五大。從五大生十一根。以神我為主諦。覺相處中。不壞不敗。攝受諸法。【備】一冥初生覺。二覺生我心。三我心生五唯。謂四色。五聲。六香。七味。八觸。次五唯生五大。謂九地。十水。十一火。十二風。十三空。次五大生十一根。謂十四眼。十五耳。十六鼻。十七舌。十八身。十九手。二十足。二十一口。二十二大遺根。二十三小遺根。二十四心平等根。至二十五合為神我主諦。此二十五諦數論師所立名迦毘羅西天第一外道。知八萬劫事。以上則不知立。冥諦亦名自性。覺。即智大。我心。即我慢。我思受用自性時。冥性則變成大等。為境所縛。不得解脫。我若不思。冥性不變。即得解脫。名為涅槃。略錄唯識論釋。六諦。即六句。勝論師立。名衛世。此亦是我所受用。未解脫時。受用六句。離此六句。計為涅槃。【記】。冥諦。金七十論釋之。總略為三。處中為四。廣為二十五。言略為三者。一自性。二我知。三變異。自性。是第一諦。古稱冥性。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住自分。名自性。若生大等。名勝性。用尊勝故。智論言外道通力至八萬劫外。冥然不知。謂為冥諦。從此覺知初立。名冥諦。二我知者。即第二十五諦神我也。三變異者。即中間二十三諦。自性所作。名為變異。故有三位也。處中為四者。本性無變異。一也。大等亦變異。二也。五大。五知。五業。及心平等。共十六但變異。三也。知者非本變。四也。釋云性能生大等。故名本。不從他生。故非變異。二大。我慢。五唯。此七亦本。亦變異。大從本性生。故變異。生我慢。故為本。慢生五唯。即五唯塵。五唯生五大。五根。故亦變亦本。三。五大。五知。五業。及心平等一根。但從他生。故唯變異。不能生他。故不名本。四知者。即我知為體。不從他生。亦不生他。故非本非變異。若準百論。五大生十一根。則五大亦本亦變。唯變異中。但十一根也。六諦者。教乘言。一陀※。翻主諦。五大及時方神意。此主為萬物所依故。二求那。翻依諦。謂色等五塵依故。三羯磨。翻作諦。俯仰屈伸。出入去來等。故名作。四三摩若。翻總相諦。謂總相萬法如一有故。五毘尸沙。翻別相諦。如森羅萬像。各各不同故。六摩波夜諦。謂五塵成就。不相妨礙故。或計從於父母微塵者。如路伽論師。執地水火風極微實常。能生麤色。謂能生極微。為父母微。所生麤色。為子微也。或計梵天等生者。如圍陀論師。計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華上有梵天祖翁。為萬物主。出生一切有命無命物從梵天口。生婆羅門。兩臂生剎利。兩腳生首陀。兩髀生毘舍也。等者。等諸時散外道。計時生。方論師。計方生。安茶論師。計本際生。即過去時之初際。口力論師。計虛空為因。無因論師。計自然生。塗灰外道。計自在天生。宿作論師。計宿世本業所作。為一切因。法數詳載。【備】見取。貼執劣為勝說。戒取。貼非因計因說。身見。貼我我所。妄執為我說。邊見。貼身見上計斷常說。邪見。貼撥無因果說。邪見最廣。此依翻譯名義解。【備】補遺曰。八天子是眾生父母。梵王。是八天子父母。韋紐。是梵王父母。韋紐。即那羅延天。

【註】。貪是已法者愛。即指五見為已法也。

【記】。法界言。以迷心對一切順情境。引取無厭。是貪。歷三界五行中十五貪。皆貪使。今的指愛五見為已法也。

【註】。嗔。非已法故嗔。

【記】。法界言。以迷心對一切違情境。便起忿怒。名嗔。歷欲界五行中五恚。即恚使。今的指於非已法邊也。

【註】。癡。不識見中苦集。

【記】。法界言。迷惑不了之心。名為無明。若迷心緣境。隨有所起。念念永失。不知慚愧者。皆名癡也。歷三界五行中十五癡。即是無明。今的指不識前五見苦集名癡也。

【註】。慢。我解他不解。

【記】。法界言。自恃輕他之心。曰慢。乃至歷三界五行中十五慢。皆是慢使。今的指前五見我解他不解名慢也。

【註】。疑。猶豫不決。

【記】。法界言。迷心乖理猶豫不決。曰疑。歷三界四行十二種疑。並是疑使。今以所見猶豫不決釋疑也。

【備】法苑言。四諦修道。名為五行。以見惑中苦集滅道為四行。思惑為一行。邪見與疑非思。故三界四行為十二。貪癡慢。三界見思。具故。三界五行為十五。上界不行嗔。故欲界見思為五行五恚。然今的當貼見說。

【註】。利鈍。利則造次琣部C鈍則推利方生。五鈍。亦名見中思。亦名推利思。亦名背上使。利使若去。鈍使亦亡。故屬見攝。

【記】。觸著即發。造次琣釭怓飢Q。少待而起。推利方生者為鈍。五鈍下。明鈍中思。亦屬見攝。輔行言。三種見惑。一俱生見。五鈍中有利。如蟲獸凡夫。亦能起我我所。即是利從鈍背上起。故屬鈍。二推理見。未發禪來。雖世智推理辨聰。見想猶弱。故十使同屬於鈍。三發得見。從因定發。見心猛盛。則十使從強受名。皆屬利也。三種思惑。一俱生思。與形俱生。如男女托胎。妄與父母生愛惡心。此是邪思。還歸見惑。二依見思。如外道依見而起嗔。此利中鈍。名背上使。見諦斷時。正利去背亦去。三界繫思即三界九品思。此名鈍使。亦名事障。號正三毒。然輔行意。乃明見思利鈍互相攝屬。今文但明鈍中之思仍屬見攝。若欲會之。輔行俱生思。即此見中思。輔行依見思。即此推利思。背上使也。【補】毘曇言。利雖有鈍。此鈍屬利。從利使背上起。利使。如刀口。鈍使。如刀背。鈍使從利使後起。名背上使。【備】蟲獸凡夫起我我所者。止觀言。如諸蝡動實不推理。而舉螯張鬐。怒目自大。底下凡夫。何嘗執見。行住坐臥。痚_我心。故五鈍非無利也。餘解。翻譯名義詳引。

 

酉。二約界釋成二。戌。初通示。

此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減不同。成八十八。

【註】。四諦下惑。增減不同。前云集諦。雖在惑業。今歷四諦者。集是能迷。苦是所迷。又道滅雖是出世間因果。由迷苦集。道滅亦迷。如不識病。亦迷於藥。

【補】。道滅是惑之正主對。既迷苦集。必然道滅亦迷。故亦有惑也。

 

戌。二別明二。亥。初欲界。

謂欲界苦十使具足。集滅各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道諦八使。除身見。邊見四諦下合為三十二。

 

亥。二上界。

上二界四諦下餘皆如欲界。只於每諦下除嗔使。故一界各有二十八。

【註】。此四諦惑。俱舍頌云。苦下具一切。集滅各除三。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嗔。輔行下五問。四諦下惑。依何理教。增減不同耶。答。依阿毘曇。上界不行嗔。無相害故。有善欲故。性寂靜故。心滋潤故。然止而不行。非能斷也。故法華中蜈蚣喻嗔。通三界。妙樂六三十二云。小乘中云。上界無恚。非盡理也。

【記】。此料揀四諦。各使有無。今先引毘曇。證說上界無嗔。行慈無相害。苦下無嗔。有十善欲。集下無嗔。有禪定。則性寂靜。滅下無嗔。有定。而兼到佛僧邊聞法。則心滋潤。道下無嗔。以上界均定水寂靜滋潤故。然止而不行下。依大乘斷嗔。通三界者。法華云。蜈蚣蚰蜒。毒蛇之類。為火所燒。爭走出穴。文句云。厭色界定。出向無色。如毒蛇類。火燒出穴。若爾嗔通三界也。句記釋云。色界如穴。厭下如燒。欣上如出穴。前欲界以蜈蚣譬嗔。此中例之。不別分出。既曰蜈蚣。復是無色。故譬彼嗔色界中曰毒蟲。即兼蜈蚣。是則上界但不起嗔之現行。非無嗔之種子也。【備】法華火燒出穴四句。科中判明無色界。故譬無色。同欲有嗔也。

【註】。問。何故身邊唯在苦耶。答。此見依身。故名身見。依於身見。而起邊見。餘三非身。故無此見。又見苦斷故。故在苦下。四空無色有身見者。雖無麤色。而有細色。所執未亡。即是身見。非想八苦其義可知。

【記】。毘曇云。身見邊見。唯迷苦諦。以凡夫皆執苦為我故。身見從苦諦生。依身苦報。計斷計常。故邊見亦迷苦生。雜心論問。何故身邊見苦斷耶。答。苦處轉故。果處轉。故見彼則斷不遠。隨至根。此見不隨根。故初見諦則斷。【補】身為眾苦之本。邊見依身而起。故苦處轉。果處轉。見彼苦諦。則斷不遠。隨至根本無明。非想八苦見前。【備】辨訛曰。四空無色。有身見等句。似謂無色界無色。恐無身見。不知餘四蘊。亦有身見。不獨色蘊也。私謂。玉師非不知四蘊有身見。而四空獨指其色者。點人之所易忽也。

【註】。問。戒取何故唯在苦道。答。唯彼所起。問。戒取計因。苦諦是果。何故在苦。答。計多苦行。望為實因。故在苦下。非出世道。妄謂出道。是故復於道處能起。集滅異此。故無身見。無身見故。亦無邊見。集滅非道。不生戒取。又復戒取。在於苦道二諦下者。本是內道。見苦能斷。本外道者。見道能斷。故唯在二。

【補】。戒取。見苦見道斷者。本是內道。但知苦時。不生戒取。故見苦斷。本外道者。已生戒取。必斷惑見道。方斷戒取。故見道斷。【備】辨訛曰。又復戒取等文。此中明四諦下。十使增減不同。四諦乃佛所宣之法。不當反引外道也。私謂。戒取之名。多對外道而立。此段本玉師餘意。當以上解為正判也。

【註】。此有親O之義。孤山作六十四句解。云云

【記】。解見下。

 

酉。三結成大數。

二界合為五十六。并前三十二。合為八十八使也。

【註】。八十八使。且據見惑。婆娑中云。九十八使者。兼十思故也。輔行五下云。以十纏為九十八。

【記】。十思。法界言。欲界四。謂貪嗔癡慢。色無色各三。除嗔使為十。輔行引論言。纏八無慚愧。嫉慳并悔眠。及掉舉昏沉。或十加忿覆。法數言。悔。謂所作過。不能自安。而成悔蓋。覆。謂隱藏所作過。惟恐人知。餘可解。

【註】。論文所出不同。或名三結。止觀云。初果所破。如竭四十里水。功夫甚大。恐聞者生疑。略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如下圖示。

【記】。論。指大論。或時為鈍。但說斷三。是也。止觀準大經迦葉問。如來說須陀洹斷煩惱。如竭四十里水。云何言斷三結。一我見。二非因計因。三疑網。佛言。此三重故。亦攝須陀洹人。一切所斷結故。輔行引論言。三結。生惑增上。身見。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於過去一切處生猶豫也。又世尊說斷八十八使。及無量苦。名須陀洹。則受化者生憂。何能拔除八十八大樹。度八十八大河等。若佛說斷三結者。受化者歡喜也。斷結之相。準十地經言。非初非中後。論言是斷結相。此智盡漏力為初。智斷為中為後。答。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謂取一時。則不能斷。三時總取。方能說斷。假三時斷。則無定性。何者。初若能斷。不假中後。後若能斷。不假初中。既假三時。故知無性。一一推徵。三皆不斷。是故經言。非初非中後。由三時無斷。方能斷結。故論云。前中後取故。論主總取三時。方顯三時無斷。經論言反。意乃相成。經則約性。論則約相。性相無礙。方能斷結。然經論雖明大乘斷結相。亦可意會小乘也。

(第793頁表解)

【記】。節引雜心論曰。凡計罪福。是我所作。不將善惡業因為我。故身見不依集。知集非我。不名迷集。邊見依身。亦不依集。亦不將滅道為我。計斷計常。亦同。故身邊唯苦。若戒取迷苦及道。謂愚人聞說精勤苦行。即謂事中苦身是道。不知勤觀苦空。方斷生死。身苦非道。故戒取迷苦諦生。或不將身苦為道。直執戒等福行為道。此將集因轉將為道。如此戒取。名迷道諦。理實凡愚。不識集因。妄執為道。應是迷集。但彼迷心。不計福行。以為集因方轉為道。故不名迷集。不同計苦以為道者將苦為道。故名迷苦。是故戒取迷苦迷道。不迷於集。滅是聖果眾生所求。不取惑滅。為道因行。故戒取不名迷滅。若邪見。見取。及疑。此三通迷四諦。邪見謗無因果。該凡及聖故通迷。見取於自身報。取為第一。即迷苦。於事善業計為第一。名迷集。若取梵無想等天為涅槃。名迷滅。於彼戒取所言之道。取為第一。名迷道。故通迷。疑心於諸凡聖因果。不知有無。生疑不決。故亦疑四。上來所明五見及疑。惟迷諦理。不名迷事。以迷理故。還見理斷。唯識心要云。迷諦有總別。總。謂十種。皆迷四諦。苦集。是彼六道因依處故。滅道是彼怖畏處故。別謂身邊唯迷苦。八通迷四。身邊唯果處起。別修空觀。及非我觀。對治身邊。屬苦諦故。疑與身邊邪三見。親迷苦理。戒見二取。執彼三見戒禁。及所依蘊。為勝能淨。於自他見。及彼眷屬。如次隨應起貪恚慢。相應無明。與九同迷。不共無明。親迷苦理。疑及邪見。親迷集等。二取貪等。准苦應知。然嗔亦能親迷滅道。由怖畏故。生憎嫉故。迷諦親O。麤相如是。與此大同小異。對會可識。

【補】孤山六十四句。閒居編言。苦諦十使皆具足。身見唯緣苦境生。集諦癡業有漏因。滅諦無為無漏果。皆非身見所緣境。邊見并及戒禁取。此二隨身亦不生。是故集滅除三見。道諦本為無漏因。是故身邊亦不起。邪見既撥無聖道。戒取還從邪見生。執取非道為真道。是故則有戒禁取。四諦具足有親O。苦下O三親有七。執我我所為身見。邊見從身計斷常。邪見撥無因果法。見取執劣以為勝。禁取於非因計因。疑則猶豫而不決。無明迷暗不了故。此等皆依苦等起。是故七惑號親迷貪嗔與慢三種惑不從苦諦境上起。但緣前七背上生。是故三得O迷號。集七四親三種O。邪見撥無疑猶豫。見取執劣癡迷暗。三O名目亦如前。貪等只依四法起。滅則三親四是OO則前三添見取。苦諦是劣執為勝。是故見取得為親。今滅諦是勝妙法。不可更言劣為勝。但從邪見背上起。執劣為勝名見取。是故滅諦O有四。親O行相悉如前。道八三親五種O。親則癡疑與邪見。O法望前加禁取。苦諦戒禁則為因。有漏果非無漏道。妄執為因為果故。則有戒禁親緣起。道諦真因真道故。不可親緣非因道。但緣邪見起非道。故以戒取屬O法。道滅俱是無漏法。非是執劣以為勝。見取從前亦屬O。但從邪見起其執。總依俱舍如上釋。此中少四句。想抄錄者。刪其非要。又閒居編頌言。從諦生使名為親。從使生使名為O。四諦俱O貪嗔慢。四諦俱親邪癡疑。身邊唯局苦親使。戒見苦親而道O。見取集親滅下O。迷諦親O義如此。末二句。應改言。集有四親滅四O。總於前三加見取。更簡明。又苦七親三O者。以苦諦五陰法計為身。依身而起斷常等見。將苦行以為實因。計非想以為涅槃。將世間果。撥之為無。而皆迷癡不了。猶豫不決。故七曰親。貪嗔慢。由於身邊而起。又隔一層。故三曰O。集以見取。非因計因。邪則將世間之因。撥之為無。癡疑可知。故四曰親。三O其義同前。滅以邪見。將出世果撥之為無。癡迷不了。狐疑不決。故三曰親。道以邪見。則將出世因。撥之為無。癡疑可知。故三曰親。五O由迷真道。方執戒取見取為道。故連貪嗔慢成五O也。

申。二思惑三。酉。初標名示數

二明思惑者。有八十一品。

【註】。此界繫思。亦名迷事思。亦名正三毒。異俱生思。及推利思也。

【記】。界繫者。由此思惑便繫三界也。迷事。即事障。對五塵境。憎愛等生。迷在事也。正三毒者。輔行言。思有四。慢入癡攝為三。以非背使。非習氣。名正。俱生思。還歸於見。推利思。是利上之鈍。見諦斷時。正利既去。推利之鈍思亦去。故此檢之。俱生推利。解見前。推利即依見思。【補】斷見得人空智。雖有事中獨頭相應。了法從緣。不計性實。而於三毒無邪。故曰正。

酉。二約界示體二。戌。初通示九地。

謂三界分為九地。欲界合為一地。四禪。四定。為八。共為九地。

【註】。九地。所依處得名。欲界同一散地。故合為一。

 

戌。二列地分品二。亥。初欲界。

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貪嗔癡慢。言九品者。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亥。二上界。

上八地各有九品。除嗔使。

 

酉。 三結成大數。

故成八十一也。

【註】。於九地中。各有九品貪嗔癡慢。但上八地無嗔耳。

【補】。輔行云。以智斷惑。智分分明。惑漸漸盡。何啻有九。立教判果。且略為九。

【註】。不言疑者。見道已斷。理合無疑。

【記】。事障雖在。正信必具。

【註】。斷此惑時。或直緣一真諦。或於四諦中隨緣一諦。

【記】。釋籤云。或四諦中。隨思一諦。或唯思滅諦。斷三界諸品不同。得後三果也。

【註】。故止觀中云。見惑如四十里水。思惑如十里水。大經云。初果所斷。如四十里水。其餘在者。如毛一渧。

【記】。思雖八十一品。對境方生。不同見緣法塵橫起故。

 

 

未。三結收集諦。

上來見思不同。總是藏教實有集諦。

【註】。此惑有為有漏之因。故云實有。上明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乃見思俱開。若云九十八使。乃開見合思。若云四住。開思合見。但云見思俱合義也。或云三漏。欲有無明或云四流。見欲有無明或云上下五分。妙樂七十八云。上五分中。色染無色染。一向唯上。掉舉等三掉舉慢無明雖復通下。不能牽下。欲界受生故云上分。言下分者貪雖通上。不是唯上。嗔一唯下。不通於上。餘三遍攝一切。見惑雖復通上。而能牽下。故名為下。故俱舍云。由二貪嗔不超欲。由三身戒疑復還下。縱斷貪等。名伏為斷至無所有。貪亦斷得非非想由身見等。還來欲界。

【記】。此明見思開合。及見思別名。漏落三界。曰漏。四流。輔行言見流。三界見也。欲流。欲界諸惑。除見及癡。有流。上二界諸惑。除見及癡。無明流。三界癡也。漂流不息。曰流。染貪也。

(805~806頁圖表。)

【註】。頌曰。身攝邊見戒攝取。

【補】。邊從身起。故非因計因為戒取。於中必見有所取。即見取。

【註】。邪見元從疑惑生。

【記】。始而猶豫不決。繼即撥無因果。

【註】。四鈍皆由利使生。是故三結攝見盡。

【補】。三結。身戒疑也。此頌下五分見

【註】。癡起貪嗔二生慢。舉二攝二成欲思。

【記】。此頌下五分欲思。舉二。指貪嗔。攝二。指癡慢。

【註】。無明即癡染即貪。掉舉遍三俱定愛。

【記】。此頌上界五分思惑。成論問。掉於上界名結。何故欲界不說。答。彼無麤煩惱。故掉戲明了。又壞定身有力。故說為結。斷此上分則得解脫。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四之上終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四之下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臺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午。三滅諦三。未。初標名。

三滅諦者。

 

未。二示體。

滅前苦集。顯偏真理。

 

未。三揀非。

因滅會真。滅非真諦。

【註】。法界次第中云。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累。故名為滅。妙玄二二十云。二十五有。子果縛斷是滅諦

【記】。結業。即集。生死。即苦。玄文言。癡惑之本。既無常苦空無我。則無明滅。無明滅故。諸行滅。乃至老死滅。若不燃火。則無煙。名子縛斷。無子則無果。滅智灰身。離二十五有。名果縛斷。又言若發見思無漏真明。具三十四心斷結者。三界九十八使皆滅。以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滅諦有餘涅槃也。因滅故果滅。捨此報身。後報不續。名無餘涅槃。真滅度也。滅理不虛。曰諦。

【註】。觀音玄記上十七云。滅諦之體。是二涅槃。雖非真諦。能冥於理。故云因滅會真。滅非真諦。因滅苦集。方能會真。非謂此滅。便是真諦。

【記】。先問。三藏所談。滅非真諦。今文依滅起第四誓。那云真諦無為理耶。答。滅諦之體。是二涅槃。雖非真諦。能冥於理。故曰因滅會真。道是滅因。苦集違理。佛既契真。故成佛誓。觀真而發。是所引文。乃釋依滅起成佛誓義。今證揀滅非真也。【補】涅槃。翻滅度。大患永滅。超度四流故。【備】滅。但功用盡處。若真諦。即下法性自天而然也。

【註】。止觀一十二云。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淨。如雲籠月。不能妨害。卻煩惱已。乃見法性。經言滅非真諦。因滅會真。滅尚非真。三諦焉是。輔行一下十一云。當知苦集。但是能覆。不能惱染。道滅能顯。而理本淨。法性如月。苦集如雲。道如卻除。滅如卻已。

【補】。輔行言。法性與真。名異義同。【備】問。藏教何為真理。曰。枯寂偏空也。

 

午。四道諦三。未。初牒名。

四道諦者。

【註】。法界次第中云。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

【記】。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及忍智無礙解脫。三十四心真無漏慧也。助道者。得解觀中。諸對治法。及諸禪定。皆助道。有餘方便。對治諸禪三昧。三十七品等。皆助道也。【備】下集註言。此道品通正通助。大約止觀法。皆正道。二十五前方便。皆助道也。

【註】。妙玄二二十云。戒。定。慧。無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諦。文

【記】。苦本即結惑

 

未。二示體二。申。初總標廣略。

略則戒定慧。廣則三十七道品。

【註】。略則戒定慧。釋籤三云。道品雖多。戒等攝盡。戒攝三。正語。正業正命。定攝十。四如意足。定根。定力。除覺。定覺。捨覺。正定。慧攝十八。四念處。四正勤。進根。慧根。進力。慧力。擇覺。進覺。喜覺。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通定慧。念根。念力。念覺。正念。止觀七云。念通緣兩處。通三學。信根。信力。輔行云。一切諸法。信為本故。廣則三十七道品。三四。二五。單七。隻八。若六度攝三十七。具如輔行七上廿一

【記】。三四。即念。勤。足。二五即根。力。七即覺。八。即正道。輔行六度攝道者。檀具二覺。謂除。與捨。尸具三。謂正語。正業。正命。忍具四。謂念根。念力。念覺。正念。進具八。謂四勤。進根。進力。進覺分。正進精。禪具八。謂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正定。慧具十。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覺。喜覺。正見。正思。餘有二信。通三十五。一切諸法。信為根本故。

【註】。道品者。法界次第中十二云。品者。類也。此七科法門。悉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故云道品也。

【備】。入道淺深。應指對位相生兩種說。

(第816頁表解)

【記】。當分者。止觀言。未必全具道品。方能得道。三四二五。單七隻八。當分是道。故曰依念處得道。念處既爾。餘品亦然。為當分。相攝者。釋論言。念處既攝餘品。餘品亦攝念處。為相攝。對位者。俱舍頌言。初業順決擇。及修見道位。念處等七品。應知次第增。華嚴鈔曰。初業者。修總相別相念處。此初業位。能照身等四境。慧用勝故。說念處增。順決擇者。煖等四位也。煖法位中。能證異品決擇分。殊勝功德。勤用勝故。說正勤增。頂法位中。能持善趣。無退轉位。定用勝故。說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墮善根堅固。得增上義。說五根增。世第一位中。非世惑法所能屈伏。得無屈義。說五力增。及修見道位者。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覺勝故。說七覺增。見道位中。速疾而轉。道行勝故。說八正見增。此對位義同也。據止觀言。八正。是見諦位。為第六。七覺。是修道位。為第七。乃是約位。非調停也。今約調停。故以七覺為第六。入正為第七。相生者。論言。聞法已。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攝心調柔。調柔故。信等成根。根增為力。次七覺分別。八正道是正行也。有時八正在前。未辦名道。已辦名覺也。又止觀云。如修念處。能生正勤。正勤乃發如意。如意生根。根生力。力生覺。覺入八正。為相生也。

【註】。然此道品。通正通助。通大通小。通漏通無漏。亦漏亦無漏。並如止觀第七具釋。

【記】。止觀問。道品是二乘法。云何是菩薩道耶。答。淨名言。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道品是道場。亦是摩訶衍。涅槃云。能修八正道者。即見佛性。名為醍醐。大集云。三十七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如此等經。皆名道品。何得獨是小乘。又有漏道品。欲界二十二。未到三十六。初禪三十七。皆有漏道品。如乳。三藏道品。如酪。通教道品。如生酥。別教道品。如熟酥。圓教道品。如醍醐。或問。三十七是助道。是正道。答。大論云。是菩薩道。正也。淨名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助也。又問。三十七品是有漏者。云何言七覺是修道。法華云。無漏根力覺道之財。云何八正在七覺前。答。此應三句分別。一。三十七品皆有漏。二。皆無漏。三。亦有漏亦無漏。大論言。修八正道得初善有漏五陰。善有漏五陰。即是煖法。煖法之前。尚得修於八正道。云何修耶。謂初師受法繫心憶念。名念處。為求此法。勤而行之。名正勤。一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根。根增長。名力。分別道用。名七覺。安隱道中行。名八正道。能如是修。得善有漏五陰。當知道品皆有漏也。二皆是無漏者。即是見諦思惟。所行道品。一向是無漏。法華之文。意在此也。從來雖言有漏中。得修八正七覺等。未有文證。而毘婆娑云八正。在七覺後。亦是有漏。亦是無漏。何以故。依八正入見諦即是亦無漏。若八正在七覺前。一向是無漏。此則可解。又亦漏亦無漏即是對位意也。

【註】。又小唯正道。大通正助。今是小乘道品。義當相生。

【記】。此明通局結歸也。謂約小乘七科。皆唯正道。約大乘七科。正助俱通也。今文言小乘之道品。當以相生之義為正也。

 

申。二別釋詳明二。酉。初標科。

此三十七合為七科。

【記】。準瑜伽雜集。三十七品總有七類。一。對治顛倒道。四念處。二。斷諸懈怠道。四正勤。三。引發神通道。四神足。四現觀方便道。五根。五。親近現觀道。五力。六現觀自體道。七覺分。七。現觀後起道。八正道。故科為七也。

 

酉。二列釋七。戌。初念處。

一四念處。一觀身不淨。色蘊二觀受是苦受蘊。三觀心無常。識蘊四觀法無我。想行蘊

【註】。四念處一云。四者。數也。念者。觀慧也。處者。境也。今言四者。人於五陰起四倒故。於色。多起淨倒。於受多起樂倒。於想行。多起我倒。於心。多起常倒。舉四倒。故言四也。若相生次第。應言識受想行色。若麤細次第。應言色行想受識。今從語便。故言身受心法。

【記】。觀慧釋念者。同是別境心所。慧觀由念得住也。論云。身。應多觀不淨。受。應多觀是苦。心。應多觀無常。法。應多觀無我。何以故。凡夫未入道時。起四顛倒故。破淨倒。說身念。破樂倒。說受念。破常倒。說心念。破我倒。說法念也。四法次第者。教中論相生。從細至麤。論除滅。自麤至細。今從語便也。

【註】。若迷心不迷色。則數為五陰。若迷色不迷心。則數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者。則數為十八界。如婆娑論。俱舍頌云。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愚。根。樂。有三。故說蘊處。界。諸有為法和合是聚義。生長門是處義。以能生長心心所法。種族是界義。如一山中。有金銀銅鐵等名多界等補註十三卷十二紙

【記】。有為和合是聚義者。是論釋頌。以明蘊義。次引經言。諸所有色。若過現未。若內外麤細。若劣勝遠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由此聚義。蘊義得成是也。生長門是處義者。亦論文釋頌。以能生長心心所法一句。是論主釋詞。種族是界義下。亦是論文釋頌。又云。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今以等字該之。已上論文。釋前半頌也。而後半頌。論釋云。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為說蘊界處三門。或愚心所。總執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根有三。謂利中鈍。樂有三。謂樂略樂中。樂廣。如其次第。佛為說蘊處界三也。補註。神智師釋三大部。

(第825~826頁表解)

【記】。一色陰。有十四種。謂四大五根五塵。二受陰。領納所緣。名受。有六種。謂六觸因緣生六受。三想陰。能取所領之緣相。名想。有六種謂取所領六塵相。四行陰。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行。有六種。謂於六想之後。各起善業不善業無動業也。五識陰。了別所緣之境。即六識也。以迷心偏重。故聖教開心為四出法界次第。【補】唯識論。以受對前五識。想對六識。行對七識。識對八識。今此不論。弗以唯識所解配合也。

(第827頁表解)

【記】。惑者。迷色偏重。故大聖開色為十。心但為二也。入以涉入為義。根塵相對有識生。識依根塵。識為能入。根塵是所入。今此十二。通從所入受名也。內六親。故屬內。為識所依。名入。亦名六根者。能生為義。有生識功也。一眼入。眼是四大造色體為十色共成。所謂四大四微。身根微。眼根微。二耳入。三鼻入。四舌入。均四大造色。體為十色共成。但各換一耳鼻舌根微也。五身入。但有九色所成。謂四大四微。身根微。六意入。除諸心數法。但取能知諸法心王也。外六O。故屬外。識所游涉。名入。亦名六塵者。染污為義。色聲香味觸五入。可解。六法入。有二種。一者心法。除心王。但取相應諸心所法。二非心法。即過去未來色法。及心不相應諸行。三無為法。【補】法入中無表色屬色。心數法屬心不相應行非色非心。三無為。非三聚攝。故不屬內色。亦不屬外色也。

(第829頁圖表。)

【記】。惑者。色心俱迷。聖教俱開為十八也。界。以界別為義。十八法各有別體故。十二入。及前五識界可解。識。以了別為義。六意識界。謂前五生已。傳入意識。即以前五為能生。後意識為所生。此意前滅。次識續生。即前意識。生後意識。如是亦脫傳受根識之名。皆能生為根。所生為識。今專指所生為意識也。上明蘊處界所攝法。即小乘七十五法。如云內色。外色。無表色。即五根。六塵。十一種色法。心王。即前六識。心所法。有四十六。謂遍大地有十。受。想。思。觸。欲。慧。念。作意。勝解。三摩地。此十通善通惡。一切心。勝解者。於理明了。三摩。云等持。離沉掉。曰等。專注不散。曰持。大善地有十。謂信。勤。捨。慚愧。無貪。無嗔不害。輕安。不放逸。此十。不通於惡。唯是善業。能通至無漏聖道故云大善地。捨者。遠離掉舉。大煩惱有六。謂癡。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此六。依五六七識起。不通於善。唯是惡法。故云大煩惱也。大不善有二。謂無慚無愧。人因此二。則無惡不造。故云大不善也。小煩惱有十。謂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此十但依六識而起。故云小煩惱也。不定有八。謂悔。眠。尋。伺。貪。嗔。慢。疑。此八通於善惡無記三性。故云不定法也。無記者。不善不惡。無所記錄也。麤念曰尋。細察曰伺。不相應。有十四。得非得眾同分。無想異熟。無想定。滅盡定。命根。生。住。異。滅。名。句。文也。此十四不與色法。心法。心所法。相應。故眾同分。眾人形狀相似也。無想果報。異世成熟。曰無想異熟。外道所修。曰無想定。聖教所修。受想心滅。曰滅盡定。依事立名。曰名。積字成句詮差別。曰句。為名句依。而能顯所表理。曰文。身。即字也。【備】無為有三。天溪補遺。引俱舍頌云。此中空無礙。謂大虛空。無礙為性即虛空無為。頌曰。擇滅為離繫。隨繫事各別。隨三界繫不同。名事。離一繫故。得一擇滅。擇力所得滅。名擇滅。擇為斷智。推度令滅。故名擇滅。非擇滅者。頌云。畢竟礙當生。此二類不同。謂根塵缺緣及所證位。諸無知惑。不得續起。名礙當生。如緣一色時。於餘諸色。及餘四塵。得非擇滅謂正緣色礙餘色等當不生。故名礙當生。其餘法數廣解。

【註】。觀身不淨。四念處一云。一切色法。名之為身。內身。外身。內外身。己。名內身。眷屬。及他。名外身。若己若他。名內外身。此三種色。皆從前世不淨業生。則有五種不淨。謂生處。種子。相。性。究竟。

【記】。大論言。自身有二種。一身內不淨。二身外皮毛爪髮等皆不淨。復次行者。觀死屍s脹爛壞。取是相。觀自身亦如是相。如是事。我未離是法。死屍是外。行者是內。如見端正女人而心著。即觀其身。種種不淨為外。知我身亦如是為內。復次眼等五情為內身。色等五塵為外身。四大為內身。四大造色為外身。覺苦樂處為內身。不覺苦樂處為外身。自身及眼等根為內身。妻子田宅所用之物為外身。乃至今當總觀內外。謂先觀內身。求淨不可得。次便觀外。復不可得。疑曰。我觀內時。於外或錯。觀外時。於內或錯。故內外俱觀。亦不可得。然觀內觀外是別相。一時俱觀是總相。總觀別觀。既皆不得淨相。故知三種色。從不淨生。此明五種不淨。望大論列次有殊。以論列第一種子。二住處。三自體。四自相。五究竟。對此前後可知。

【註】。生處者。女人之體是不淨聚。蟲膿穢惡。合集成立。經十月日。二臟間夾。迮隘如獄。釋論云。此身非蓮華。亦不由旃檀。糞穢所長養。但從尿道出。

【記】。此釋生處不淨也。大論言。住處不淨。謂諸不淨物和合。名為女身。內有生臟。熟臟。屎尿不淨。外有煩惱業因緣風吹識種。令入二臟中間。如在尿坑中。所謂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開生。亦不從薝葡。又不出寶山。迮隘如獄者。胎骨經云。嬰兒在胎有八種獄。謂嬰兒之身。最嫩。母喫熱食。如鑊湯獄。母喫冷食。如寒冰獄。飽時。如石壓獄。飢時。如餓鬼獄。硬食。如刀山獄。行時辛苦。如碓搗獄。坐時。如鐵床獄。母若低頭。如倒懸獄。

【註】。種子不淨者。攬父母遺體。赤白二渧。於中而住。是識隨母氣息出入。是為受身最初種子不淨也。

【記】。此釋種子不淨也。大論謂父母以邪念風。吹婬欲火。肉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因緣。識種子在赤白中住。是名身種。如偈言。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由淨白生。但從尿道出是也。

【註】。相不淨者。頭等六分。從首至足。純是穢物。譬如死狗。盡海水洗。洗死屍盡。唯餘一塵。一塵亦臭。

【記】。此釋相不淨也。大論亦名外身不淨。謂是身九孔。常流不淨。眼流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洟流。口出涎吐。穀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諸毛孔。汗流不淨。如是不淨。充滿身內。如偈言。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是也。

【註】。性不淨者。根本從穢業生。託於穢物長養。其性自爾。不可改變。

【記】。此釋性不淨也。大論言自體不淨謂從足至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淨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花香。食以上饌。眾妙肴膳。經宿之間。皆為不淨。如說地水火風質。能變成不淨。傾海淨此身。不能令香潔是也。

【註】。究竟不淨者。業盡報終。捐棄塚間。如朽敗木。大小不淨。盈流於外。

【記】。此釋究竟不淨也。是身投火。為灰。在地腐壞。為土。在水s脹爛壞。為水蟲所食。一切死屍中。人身最不淨。如說。審諦觀凡身。終必歸死處。難御無反覆。背恩如小人是也。

【註】。觀受是苦四念處一云。領納。名受。有內受。外受。內外受。緣內。名內受。緣外。名外受。緣內外。名內外受。又意根受。名內受。五根受。名外受。六根。名內外受。一一根有順受。違受。不違不順受。於順。生樂受。於違。生苦受。於不違不順。生不苦不樂受。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

【記】。此釋受也。如論言。佛說有二種。謂身受。心受。心受是內。身受是外。又五識相應受是外。意識相應受是內。十二因緣故。諸受生。內六入分生受為內。外六入分生受為外。麤受為外。細受為內。又緣內法為內。緣外法為外。復次一百八受為內受。餘殘是外受。又言從內六情。外六塵。和合故生六種識。六種識中生三種受。行者觀是世間樂受。皆從顛倒生。俱無有實。雖欲受樂。能得大苦。如是觀樂受。是壞苦。樂相壞。苦相至即樂極生悲也。觀苦受。是苦苦。五陰之身。性常逼迫。又與苦受相應。苦上加苦也。行苦者。有漏之法。四相遷流。常不安隱也。能如是觀。則於樂受。不生欲著。苦受不生忿恚。不苦不樂受中。不生愚癡名受念處也。

【註】。觀心無常者。心。即心王。心王不住。體性流動。若麤若細。若內若外。皆悉無常。

【記】。四念處云。心者。心王。例上有內心。外心。內外心。心王不住。體性流動。若麤若細。若內若外。皆悉無常。無奢無促。今日雖存。明亦難保。昔諸比丘謂不保七日。乃至不保一日。佛呵為懈怠。又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善哉。剎那促。時無常。山水溜。斲石光。若不及時。後悔無及。是也。今但略引耳。今準論釋言。心王不住者。謂過去已滅。未來不生。現在一念不住。疾故不覺。若心一念住。第二念亦應住。是為常住。無有滅相。如佛說。一切有為法。三相住中。亦有滅相。若無滅者。不應是有為相故知心無住時也。若麤細內外皆無常者。謂是有為法。一切屬因緣。故無常。先無今有故。今有後無故。又復無常相。常隨逐有為法故。有為法。無有增積故。一切有為法。相侵剋故無常。於有為法。心無常最易知。如佛說凡夫或知身無常。不知心無常。若言身有常猶差。以心為常是大惑。何故。身住或十二十歲。是心日月時頃。須臾過去。生滅各異。念念不停。欲生異生。欲滅異滅。如幻事。實相不可得。故知心是無常名心念處也。

【註】。觀法無我。四念處一云。法名軌則。有善法。惡法。無記法。人皆約法計我。我能行善。行惡。行無記。若於心王計我。已屬心念處攝。若於心數計我。從九心數。一切善數。惡數。通大地數。並屬行陰。法念處攝。此等法中求我。決不可得。龜毛兔角但有名字實不可得。若善法是我。惡法應無我。若惡法是我。善法應無我。若無記是我。無記不能起業。但名因等起。因此無記。起善起惡。善惡業。尚非我。因等起。何得是我。當知皆無有我。但是行陰。故經云起惟法起。滅惟法滅。但是陰法起滅。無人無我。眾生壽命。雖有法起。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身邊二見。

【記】。此釋法處也。如教中明。法者。有軌持二義。軌者。軌生物解。持者。任持自性。此但約軌物生解義。以釋法名。不取任持自性義者。意顯法中無我實性可持故也。約法計我者。按定所計之我。必依於法。謂於心王計我上。已觀為無常。無實我體。此除開心王。若於心數等者。此正推法無我。於 十大地數中除受。以前觀受是苦攝。今以九心數中。想。即想蘊。餘八。行蘊攝。一切善數有十。謂信。進。念。定。慧。喜。猗。捨。覺。戒。惡數亦有十。謂恚。恨。讒。誑。憍。忿。怒。慳。癡。。皆行蘊攝。通大地數者。涅槃獅子吼品O引數人云。十數並起。為大地通五品。謂善惡無記不共※污等。成論云。法起十數。義說為十。或言欲界十。居止是十數。謂三途人六天。今觀此等行陰法中。求其我體。決不可得。但有龜毛兔角之虛名字。而無實事也。次以善惡無記互奪。觀法無我。謂若善法是我。以善奪惡。惡法應無我。以善是惡主對故。若惡法是我。以惡奪善。善法應無我。以惡是善違害故。則互奪兩亡善惡法俱非是我。何得言我能行善行惡乎。若言無記法是我。然無記於法無所記錄。則不能親起作業。但名因等起耳。謂因此無記故。方能起善起惡。是則所起善惡之業。尚非是我。而此因等起之無記。何得是我乎。已上觀法無我竟當知下。指是行陰於中起滅。故經云下。引證此中無我人眾生壽命者。謂無生空四相。正與金剛四相義同。金剛四相者。我是自在之名。人為主宰之目。眾生者。取續前義。壽命者。取接後名。則以四為人執。故同此中義。大論云。人者。謂於陰界入中。謂我是行人。我者。於陰界入計我我所。若即若離。眾生者。於陰界入和合之中。計有我生。壽命者。於陰界入中。計一期果報。若長若短。又法數言。眾生於五陰法中。若即若離。計我及我所。五陰是實。名我相。於五陰法中。妄計我是人。我生人道。異於餘道。名人相。計五陰眾共而生此身。名眾生相。於陰法中計我受一期壽命長短。名壽者相。今既知但是陰法起滅。則無人我等計也。已上破我執。下并破法執。或謂既是法起法滅。而法應實有耶。故言雖有法起。亦是顛倒即是身邊二見。謂此五蘊法中。本非有身。而起此見。妄計為身。本非斷常。而起邊見。妄自執之。為斷為常。非顛倒而何。故知由顛倒。而見有法。其實法亦當體全空。則知不但法中無我。而法亦空。今且破我見。故言法無我也。

【註】。想行蘊者。止觀五云。想取相貌。行起違從。

【記】。想。謂取相在心。行。謂於好惡相邊。起違從之念。念起念滅。遷流不住也。

【註】。念處居初者。一佛囑。佛將入涅槃。阿難請問。佛去世後。比丘依何修道。佛答。比丘當依四念處行道。二依經。止觀五云。大品。云聲聞人依四念處行道。菩薩初觀色。乃至一切種智。章章皆爾。故不違經。三現前。止觀五云。又行人受身。誰不陰入重擔現前。是故初觀。文。輔行七上十二云。以四念處能為大小觀行初門。如來殷勤遺囑。意在於斯。

【記】。此釋註中問答也。如大經佛涅槃時。答阿難言。佛滅度後。當依四念行道。二依經下章章皆爾者。謂菩薩觀不淨。苦。空。無我。至於一切種智。皆應先觀色故。輔行云。大品凡列法門。皆以五陰為首。三現前下。大論云。五陰麤重常惱。故名擔。如佛說五陰是擔。羅漢此擔已除。名棄擔。則知行人陰入。重擔現前也。

 

戌。二正勤。

二。四正勤。一。未生惡。令不生。二。已生惡。令滅。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長。

【記】。此釋勤者。不惟力勤當以繼念為勤也。念智如火。勤力如風。智得勤力。無往不克。瑜伽論曰。於四念住中。慣習行故。已能除遣麤重。了達善不善等。從此無間。於未生善法令生。於已生惡法令滅。

【註】。正則不邪。勤則不怠。輔行七上十二云。只是於前念處。精勤除惡生善。文從語便。先除二惡。次生二善。據行。必以已生善惡居先未生善惡居次。並先明滅惡次明生善。

【記】。善惡二法。有通有別。通如大乘。勤觀法性為善。實相之外皆名為惡。別則取觀中懈怠五蓋等為不善。其能對治為所生善也。

【註】。止觀七廿六引十住毘婆娑偈云。斷已生惡法。猶如除毒蛇。斷未生惡法。如預防流水。增長已生善。如溉甘果栽。未生善為生如鑽木出火。一未生惡令不生。四念處觀時。若懈怠心起。及諸煩惱惡法雖未生。恐後應生。遮信等五種善根。今為不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得令生也。

【記】。此四正斷中。名斷斷。瑜伽論言。斷斷者。即未生惡法。為欲令彼不現行斷。為欲令彼不現前斷。為斷故斷名為斷斷。【備】辨訛曰。若懈怠起句。准法界次第。無此起字。若言起如何說未生。

【註】。二已生惡令滅。四念處觀時。若懈怠心起。諸煩惱覆心。離信等五種善根。如是等惡若已生。一心勤精進。方便除斷令盡也。

【記】。四正斷中。名律儀斷。瑜伽論曰。律儀斷者。即已生惡法。應修律儀。令其斷滅不應忍受也。

【註】。三未生善令生。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善根生也。

【記】。四正斷中。名修習斷。瑜伽論曰。修習斷者。即未生善法。由於善法。數數修習。先所未得。能令現前。能有所斷也。

【註】。四已生善令增長。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不退失。增長成就。

【記】。四正斷中。名防護斷。瑜伽論曰。防護斷者。即已生善法。由於已得。已現在前。諸善法中。遠離放逸能生善法。住不忘失。修習圓滿。防護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斷也。問。何以七科。此四名正勤。及後八名正道。餘不名正耶。答。心勇發勤。畏有錯誤。故言正。行道畏墮邪法。故言正。

 

戌。三如意。

三四如意足。欲念進慧

【註】。法界次第中十三云。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記】。法界言。四念智慧。四勤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少弱。得四種定攝心。即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通名如意。智定力等。能斷結使。故斷行成就也。

【註】。此四屬定。六神通中。身如意足。藉茲而顯。又通因定生。亦可六通。因茲並發。

【記】。身如意有三。謂能到。轉變。聖如意。能到復四。一身飛。如鳥無礙。二移遠令近。不往而到。三此沒彼出。四一念能至。轉變者。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多亦然。種種諸物。皆能轉變。外道輩轉變化。不過七日。佛及弟子轉變自在。無有久近也。聖如意者。外六塵中不可愛。不淨物。能觀令淨。可愛淨物。能觀令不淨也。六通因此發者。如意如上。天眼通者。眼得色界清淨色。自地及下地。六道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麤若細諸色。無不能照。此有二。一報得。二修得。五道中天眼從修得。非報得。以從常憶念種種光明得故。天耳通者。能聞一切聲。天聲。人聲。三惡道聲。云何修得天耳。常憶念種種聲故。宿命通者。本事常憶念。日月年歲。至胎中乃至過去一世。十百千萬億世乃至大羅漢辟支。知八萬大劫。菩薩及佛。知無量劫也。他心通者。知他心。若有垢。若無垢。自觀心生住滅時。常憶念故得。復次觀他人喜相嗔相。怖畏相。見此相已。然後知心。是為他心智也。無漏通者。如來莊嚴。入一切佛境界經言。無漏者。謂離四漏。以不取彼四種漏故。名遠離諸漏智。

【註】。四正勤是慧。慧觀不勤。念處不成。反招散動。如風中燈。今修如意。如加密室。定慧均等。欲者希向慕樂莊嚴彼法。言彼法者。謂念處境。言莊嚴者。修希向心。令法端美。凡所修立。一切諸法。若無樂欲。事必O遺。念者。專注彼境。一心正住。若無一心。觀法斷絕。進者。唯專觀理。使無間雜。無雜故精。無間故進。凡所修立一切諸法。若無精進。事必不成。慧者。止觀法界次第。皆名思惟。思惟彼理。心不馳散。當知四法。是入定方便。出輔行七上十二玄下三十六云。四觀神足。心所中慧。以覺察為義。妙樂二云。思是慧數。

【記】。謂第四乃五別境中慧。覺察為義。神。即神通。足。即是定。瑜伽論云。如有足者。能往能還。統記言。法師敬雲。依俱舍論。述小乘入道五位。作玄記二卷。以小乘明析空五位。乃中之玄。名玄記。

 

戌。四五根。

四五根。信進念定慧

【註】。輔行七上十三云。修前諸品。縱善萌微發。根猶未生。根未生故。萌善易壞。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此五法。皆名為根。信者。信於諦理。能生一切無漏根力。禪定解脫。三昧等。然此信根。必依念處。若無信境。根何能生。

【記】。此釋信也。於四念處諦理。深忍樂欲。如蜂搆蜜。如犢思乳。能如是深住淨信。便生一切無漏功德。經言。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也。

【註】。進者。信諸法故。倍策精進。念者。但念正助之道。不令邪妄得入。定者。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慧者。念處之慧。為定所攝。以觀自照。不從他知。

【記】。慧者。謂修如意後慧得定攝。即能照理除妄。惟以不淨苦等觀法自照。更不從他異緣而別知也。

 

戌。五五力。

五五力同上根名

【註】。前不入故。進修五力。令根增長。則能排障。同上根名者。輔行七上十三云。問。名同於根。何須更立。答。善根雖生。惡猶未破。復更修習。令根增長。是故此五。復受力名。根成惡破。故名為力。釋籤一云。信解品云。無有欺怠嗔恨怨言。欺為信障。怠為進障。嗔為念障。恨為定障。怨為慧障。若根增長。能破五障。故名為力。

【記】。此釋釋籤引經文以明五障也。欺則忽亂浮疑不能深忍樂欲。故障信。怠則不能勇悍深造。故障進。嗔則不善心多。不能明記正助之道。故障念。恨則心神鬱結。不能泯然攝歸念處。故障定。怨則含毒事深。不能覺察諦理。故障慧也。

【註】。信力信諦。不為邪外諸疑所動。

【記】。諸疑雖多。不必障定。論障定者有三。一疑自者。自念諸根暗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作此自疑。定慧不發。二疑師者彼人威儀相貌如是。自尚無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時即為障定。三疑法者如世人多執本心。於所受法。不信敬受行。若生猶豫。法不染心。今此信根。增長有力。即不為所動也。【備】三疑古今通病。教中謂。疑自者。當念先世善根何限。精勤懺悔以破之。疑師者但遵其法。不論其人。如夜行。弊人持燈。不以人故廢其照。疑法者。佛無誑語篤信力行可也。

【註】。進力觀諦。心無間雜。本求道果。未證不休。念力持諦。破邊邪想。不令煩惱之所破壞。定力若成。能破欲界一切諸散。能於諸禪互無妨礙。不同單修根本之相。

【記】。定力若成。不但破欲界散。亦不同上地單修之定。以於諸禪定。互無妨礙故。如輔行云。雖用欲界語法。不礙初禪支林。或住初禪覺觀之法。不礙二禪內淨。或住二禪與喜相應。不礙三禪樂受。或與四禪捨受相應。而能教化一切眾生。縱妨四禪。不妨諸定。妨謂妨礙。礙。謂遮止。縱有因緣不入四禪。不妨一切禪定自在也。【備】辨訛曰。諸禪互無妨礙。此止觀文。彼約圓意。今明藏教。當斟解之。

【註】。慧力。能破一切邪外等慧。能破一切見愛等執。

 

戌。六七覺。

六七覺支念擇進喜輕安定捨

【註】。修前不入。由定慧不調。故用七覺均調之。

【記】。念勤。是慧。四足。是定。又得根力。成善破惡。未能入理者。由定慧不調。故以七覺均調之。

【註】。覺。謂覺了。支。謂支分。法界次第中十四云。無學實覺七事能到。

【記】。實覺者。如實覺慧也。法界云。一擇法覺。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故。二精進覺。善能覺了不謬行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三喜覺。心得法喜。覺了此喜。不依顛倒法生喜。住真法喜故。四除覺。斷除諸見煩惱時。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五捨覺。善能覺了所捨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故。六定覺。發諸禪定。覺了諸禪虛偽。不生見愛妄想故。七念覺。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念。用擇進喜起之。若心浮念。用除捨定攝之。調和適中也。

【註】。止觀七云。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麤。

【記】。輕安。即除覺。亦名猗覺。乃猗任自在意。七覺乃入道之要。大論云。若離五蓋。專修七覺。不得入禪者。無有是處。

【註】。以捨覺捨於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沉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

【記】。攝散策昏。不使偏落昏散。是念覺。前說定慧調勻。是用七覺所以。今是念覺當體。

【註】。輔行七上十三云。定慧各三。各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

【記】。佛說教令修。如醫照方教服。著止微加一劑。不痊。方添後藥。前支未益。乃用次覺。法雖稟醫。行由自己。如得益便已。

 

戌。七八正。

七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念正命

【記】。正念。正定。是定。見。思惟。精進。是慧。唯語。業。命。通戒。又前七覺是分別。此八正道正行也。

【註】。正。以不邪為義。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

【記】。八正。亦名八聖道。出瑜伽論。

【註】。正見。修無漏十六行故。明見四諦。

【記】。十六行解見五卷。

【註】。正思惟。以正思惟。發動此觀。正語。以無漏智。除四邪命。常攝口業。住正語中。

【補】。八犍度論曰。以邪命作口四惡行。名邪語邪命。以邪命作身三惡行。名邪業邪命。又五邪中。後四皆口業不必專指貪求利養。凡掉戲等。皆屬邪命攝。俱舍言。觀象T等。佛亦立邪命中。邪受外境。虛延命故。【備】辨訛曰。似不必指後四邪。以彼四種。大論名四邪業。故婆娑言。身口業中。若貪所起。皆名邪命。

【註】。正業。以無漏智。除身邪命。住於清淨。正身業中。

【記】。身邪現奇特等。

【註】。正精進。勤修涅槃。善入正諦。正定。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正念。心不動失。正直不忘。正命。以無漏智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見他得利。心不熱惱。而於己利。常知止足。住清淨正命。

(第869頁表解)

【記】。四種別在口業。五種通乎三業。

 

未。三結歸。

已上七科即是藏教生滅道諦。

【註】。輔行一下十一云。菩提煩惱。更互相傾。故名生滅。

 

辰。二通論四諦二。巳。初論隨機施教勝劣不同。

然如前所列四諦名數。通下三教。但是隨教廣狹勝劣。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不同耳。故向下名數。更不再列。

【註】。釋籤三云。問。何故立四種四諦之殊。答。諦本無四。諦秪是理。理尚無一。云何有四。故知依如來藏同體權實。依大悲力。無緣誓願。物機所扣。不獲己而用。機宜不同。致法差降。從一實理。施出權理。權實二理。能詮教殊。故有四種差別教起。涅槃實後。暫用三權助圓。故須具用偏圓事理。故今引之。以顯誠證。三偏一圓。界內。界外。各一事理。故成四種。

【記】。物機所扣者。釋上依大悲力無緣誓願。由眾生根器千差。如來聲教萬別。如言如來為眾生。隨機應量說也。從一實理等。解前。界內外各一事理者。藏事。通理。別事。圓理也。

【註】。廣狹等者。以藏通造六。故狹。別圓造十。故廣。藏別不即。故劣。通圓談即。故勝。於廣狹境。各論勝劣則成四種四諦。迷真有重輕。故論生滅無生。迷中有重輕。故論無量無作。不可作尋常迭論勝劣釋也。

【記】。謂當以藏對通。別對圓。各論勝劣也。

【註】。生滅。妙玄二二十云。迷真重故。從事受名。如前釋。

【記】。前釋者。苦則三相遷移等。雖世出世。四皆變易也。

【註】。無生。妙玄二十云。迷真輕故。從理得名。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

【記】。苦無逼迫者。謂五蘊皆空。豈有空能逼空。集無和合者。謂因果俱空。豈有因空與果空合。歷一切貪嗔癡亦如是。道不二者。謂無能治所治。空尚無一。云何有二。滅無生者。法本不生。今則不滅。不生不滅。名真無生。

【註】。無量。妙玄云。迷中重故。從事得名。苦有無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琩F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

【記】。苦無量者。謂一法界苦尚若干。況十法界。非二乘所知。謂地獄種種剝割燒煮剉切。不可稱計。況復餘界種種苦相。菩薩智眼。乃通達也。集無量者。謂無明塵沙見思諸惑若干。道無量者。謂體拙巧。權實正助等。滅無量者。如是方便。能滅見思等。均是菩薩。乃能明了也。又即空。方便若干皆無若干。雖無若干。而分別若干。無謬無亂。又如是方便。能滅見思。如是方便。能滅塵沙無明。又三悉檀分別有若干。第一義悉檀無若干。雖無若干。從多為論。名為無量。

【註】。無作。妙玄云。迷中輕故。從理得名。止觀一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

【記】。無作者。皆實相不可思議。四念處釋無作四諦云。一念心具十界苦。名苦諦。具十界惑。名集諦。苦即涅槃。名滅諦。惑即菩提。名道諦。所謂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名為無作。

 

巳。二示二世麤妙因果有異二。午。初明因果差殊。

然四諦之中。分世出世。前二諦為世間因果。苦果集因後二諦為出世間因果滅果道因

【註】。釋籤三云。苦集只是世間一切法。道滅只是出世一法。世出世法因果性殊。而因必趣果。因果類異。故使四殊。

 

午。二明差殊所以。

問。何故世出世前果後因耶。答。聲聞根鈍。知苦斷集。慕果修因。是故然也。

【註】。聲聞根鈍。苦為初門。支佛以集。菩薩以道。通菩薩以滅。別菩薩以界外道。圓菩薩以界外滅。

【記】。註中補明四教所修初門。謂聲聞根鈍。約界內苦為初門。支佛以界內集。菩薩以界內道。此藏教三乘。修生滅諦分利鈍也。通修無生空理。故以界內滅。別修無量不思議事。故以界外道。圓修無作不思議理。故以界外滅也。

【註】。慕果修因。且據凡位。若初果去。則云帶果行因。支佛不立分果。乃云望果行因。

【記】。此揀明慕果修因句。唯約聲聞凡位說。

【註】。四諦果前因後。此且一途。餘亦不定。

【記】。不定如下示。

(第877~878頁表解)

【記】。籤云或說世諦。謂苦集。第一義。謂道滅。復有說世諦。謂苦集滅第一義。謂道。評者曰。四是世諦。亦第一義諦。如苦集是世諦。苦空無常集因緣生是第一義。滅是世諦者。佛說如城園林。是第一義者。盡止妙離。道是世諦者。佛說如筏如山如梯如樓。是第一義者。道如跡乘。若四諦盡第一義者。世諦說陰界入。第一義亦說陰界入也。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四之下終。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五之上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臺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寅。二行位三。卯。初通標。

略明藏教修行。人之與位。

【註】。通標一教修行之人。及三乘位次。妙玄四三十二云。為破行人增上慢心。為消經文引物希向。釋籤五。廿二。云。若無位次。將何以為見賢思齊。將何以越增上慢罪。

【記】。此釋通標人位也。蓋位者。為顯三乘行人修因果有階差故。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如是則知。若非位次。無以引行人之希向。如妙玄云。諸聖上位。非凡能測。豈可妄說。麤知大意者。為破行人增上慢心。為消經文引物希向也。見賢思齊。出論語。

 

卯。二別釋三。辰。初聲聞三。巳。初標位分科。

初明聲聞位。分二。初凡。二聖。凡。又二。外凡。內凡。

【註】。凡有四門明位。一毘曇有門。明七賢七聖。二成論空門。明二十七賢聖。三毘勒論明雙亦門。四車匿論明雙非門。

【記】。此明位次有四門不同也。一毘曇有門。明七賢七聖者。四教義二云。一毘曇有門。即三藏教明正因緣生滅之有。若稟此教。能破十六知見。見。陰界入一切有為之法。皆悉無常。苦。空。無我。得世第一法。發真無漏。因有見真。有。即第一義諦之門也。故大集經云。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實義無文字。聲聞弟子憍陳如。於諸法中得實義。此即毘曇論中之所申也。二成論空門。明二十七賢聖位者。四教義云。二成論空門。即三藏教明正因緣假實法。生滅入空。若稟此教。能破假實之惑。見假實空。發真無漏。因空見真。空。即第一義之門也。故須菩提。在石室中。觀生滅入空。因空得道。名見法身。恐此是成論所申也。三毘勒論雙亦門者。四教義云。三明有空門。即三藏教明正因緣生滅之有空。若稟此教。能破偏執有無之惑。見因緣有空。發真無漏。因有空而見真。有空。即第一義之門也。此即迦旃延因此入道。故作毘勒論還申此門也。四車匿論雙非門者。四教義云。四明非有非空門。即三藏教明正因緣生滅非有非無理。若稟此教。能破有無邊邪之執。見因緣非有非無。發真無漏。因非有非無見真。非有非無。即第一義之門也。惡口車匿。因此入道。論文未來此土。有人言犢子阿毘曇申此意也。彼論明我在第五不可說藏中。我非三世。即是見非有。非無為法。即是見非空。此恐未可定用。【補】因門契理。出三界苦。門。以能通為義也蓋有門。則念念生滅。空門。則三假虛浮。雙亦。則有無從容。雙非。則有無俱遣。隨依一觀。可以發真。

【註】。後二門大論雖指。論文未度。若空門二十七賢聖者。學人十八。無學有九。四教義二十七云。賢人有二。聖人有二十五。凡位不備。今家不用。釋籤五二十具引。

【記】。大論云。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相。不相違背。何等是三門。一毘勒門。二阿毘曇門。三空門。何名毘勒門。答毘勒有三百二十萬言。佛在世時。大迦旃延所造。若佛滅度後。人壽轉減。憶識力少。不能廣誦。諸得道人。撰為三十八萬四千言。若人入此門。論議則無窮。其中有隨相門。對治門等種種法門。乃至不得波羅蜜多。若入阿毘曇則墮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毘勒。則墮有無中。又佛垂滅時。阿難問車匿事。佛答惡性車匿。吾涅槃後。心漸調伏。當為說陀那迦旃延經。即雙非門也。然論文雖指後二門。而論文未度者。未過來此土也。是則無位可憑。故不準此而明位也。如四教義言。惡口車匿。因此得道。未見論文是也。空門二十七賢聖者。成論第一分別賢聖品。廣明行得。乃至後結云。如是九種名無學人。先十八學人。及九無學。是二十七人。名為一切世間福田僧中具足。如下所示。四教義言。次明三藏空門二十七賢聖位者。信法二。行即是兩賢。在方便道。空門發真。斷見惑未盡。行即須陀洹向。見惑斷盡。名須陀洹果。空解增明。斷欲界思一品。乃至五品。名斯陀含向。斷六品。是斯陀含果。斷七八品盡。名阿那含向。欲界九品思盡。是阿那含果。阿那含有十一種。帶果行向。是阿羅漢向。進斷上二界思惟也。若非想九品盡。即是阿羅漢。賢有二。聖有二十五。合有二十七。成論詳載。

【註】。今依有門。明聲聞位者。有三意。一凡聖位足。二佛法根本。三符順教旨。佛法根本者。有門所說。世間諸法。乃是無明。正因緣生。不同外道。邪無因緣生也。又四教義云。大乘經論。破小用小。多取有門。少用空門。故須略出毘曇有門佛法根本賢聖之位。

【記】。此明今取有門明聲聞位。一。凡聖位足者。謂賢位七。聖位七。二。佛法根本者。謂佛說世諦諸法。以有門為根本故。三符順教旨者。謂聖教旨趣。允合有門故也。佛法根本者下。別釋第二意。謂有門所說陰入界諸法。乃是無明正因緣生者。謂真如為因。無明為緣。無明為因。境界為緣。而有世間諸法生也。不同外道邪無因緣生者。以諸外道。或計萬法從梵天虛空等生故。又四教義下。是證釋有門是佛法根本。第三卷中問云。兩門不度。不可懸判。空門明義勝于毘曇。何故捨勝用劣。答。毘曇雖劣。於空門是佛法根本。故佛去世後。流傳利物。且大乘經論。破小用小。多取有門。少用空門。故須略出毘曇有門。明賢聖之位次也。【備】四教義取有門意兼得符順教旨邊解。

【註】。又二云三藏四門。雖俱入道。而諸經論。多用有門。乃至圓教。多用非空非有門。

【記】。此證依有門明三藏位也。四教義云。隨教立義。必須逐便。若是三藏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有門。通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空門。別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亦空亦有門。圓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論。多用非空非有門。然雖具舉四教四門皆可入道。而意別證藏教以有門明位次也。【備】此正引證順教旨意。

【註】。今不列七聖。直作四果釋者。名義顯故。

此明今文不作七聖列名。或謂既以有門明位。何故但列七賢。不列七聖。直作四果耶。故此釋云。以四果之名與義明顯故也。

(第891~892頁表解)

【記】。此是入假菩薩作四論申四門。授四藥。治諸病也。今文為標三藏修行之與位次。註中具出明位。凡有四門。故以圖示諸名相也。然有七賢四果名相。下文逐一詳解。後二門論文未度。此不必言矣。然空門二十七賢聖名相。似與論文少異今記之。對閱為便。謂成論二十七賢聖。開初向為三。謂信行。法行。無相行。及初果為四。五。二果向。六。二果。七。三果向。八。三果。於此果中。又開十二。謂中。生。行。不行。樂定。樂慧。轉世。現。信解。見得。身證。并前七。為學人十八。開無學為九。謂退。護。住。思。死。不退。慧解脫。俱解脫。不壞法也。【補】空門學人十八至上流者。四教義云。通名學人。以皆研真斷惑故也。信行法行者。初向也。薩婆多云。因聞入者為信行。因思入者為法行。曇無德云。位在方便。自見法少。憑聞力多。後時要須聞法得悟。名為信行。憑聞力少。自見法多。後時還須思惟得悟。名為法行。天 臺遠討根源。久劫聽學。久劫坐禪。得為信法種子也。信解。二向也。以憑聞法信力。進趣真解故也。見得。三向也。以思惟力。見法得理故也。身證。三果四向也。以現身即證滅受想定。似涅槃法。故云身證也。家家者。受生處不一。即二向也。一種子。三向也。以欲界九品思惑已斷八品。只一品未盡。而命終尚有一生。故言一種子。若不命終。進斷一品。即證三果也。向初果者。於十六心中。前十五心無間道時。斷見惑未盡是也。得初果者。八忍八智具足。斷八十八使盡。見真諦也。向二果者。欲界思惑已斷五品故。得二果者。斷六品思惑故。向三果者。斷七八品而不命終也。得三果者。欲界九品思斷盡故也。中般者。行人于欲界命終。生到色界。未到之時。即於中陰身發明聖道。而般涅槃。生般者。行人從欲界命終。生於色界。即般涅槃。行般者。生色界已。更能加功用行。斷上界思惑七十一品俱盡。而般涅槃。不行般者。生色界已。不加功用行。自然得盡苦際。聖道現前。而般涅槃。上流者。即流行之義。以次第上流色界諸天受生。斷七十一品惑盡。方般涅槃。無學九至俱解脫者。四教義云。無學以真窮妄盡故也。退者。俱舍言。謂遇少違緣。便退所得。思者謂退失。琣菻銆o。護者謂所得。善自防護。住者謂離勝退緣離勝加行。進者謂具加行。能速達不動。不動者。謂不為煩惱所動。不退者。謂不退失所得。慧解脫者。以緣空直入。不得滅定故。俱解脫者。即帶事兼修得滅盡定也。【備】有門明位見下。今錄空門明位備考。【備】辨訛曰。圖中初果下。應添向字。以信法二行。只在十五心。未到十六心故。應是初果向也。二三果上應添初字。以信解見得真理。方名初果等故。私謂。辨訛所說。合於四教義妙玄等文。然集註乃據俱舍。謂見道中有二聖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此至修道。別立二名。一信解。二見至。定判。至補中所言信解二向。見得三向。俟再考定。

【註】。此依釋籤五十八列成論二十七賢聖。若輔行準俱舍列。則無身證。故料揀云。何緣身證不預其數。答。無漏三學。是聖者因。擇滅涅槃。是聖者果。滅定有漏。不是依因。是故身證。不預其數。

【記】。蓋釋籤明教途。故準成論列位。有身證名。今文依之列二十七賢聖也。若輔行明觀門。故準俱舍列位。則無身證名。如俱舍言。契經說有十八有學。何緣於中不說身證。釋言。依因無故。何謂依因。謂諸無漏三學乃聖者果。依彼差別。立有學故。滅定非學。非學果故。言三學者。無漏戒。即聲聞無作也。無漏定。即根本淨禪。觀練熏修也。無漏慧。即四聖諦理也。具此三學。方堪趣入聖位。乃是聖者之因也。言涅槃者。此理相應。見思斷盡。而證真空涅槃。乃是聖者之果。不依身證有漏為因也。是故身證不預其數也。【補】滅定有漏者。此是小乘事定。受想心滅。雖似涅槃。望四果猶為有漏。既屬有漏。則非前三果所依之因。故不預學人數也。然輔行如此揀者。欲學人緣理斷結。依無漏修。不可從事禪入耳。若以無漏心修事相定。則無入而不自得。非此論也。又此身證那含。非想思惑。猶未斷盡。正當入此滅盡定時。前六識心心所。悉不現起。則不與無漏觀智相應。而無斷惑證理之功。故屬有漏。非依因也。擇滅。解前。又合響言。滅定似涅槃法。故非學所攝。非真涅槃。故非無學攝。

【註】。中阿含三十一云。長者問佛。福田有幾。佛答同俱舍。且據學無學二十七人是同。然福田經列身證。俱舍則無也。

【記】。福田經佛言。世有二種福田。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十八學人。謂信行。法行。信解。見得。身證。家家。一種子。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生般。行般。無行般。上流色究竟。九無學人。謂思法。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退則不護。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知經列身證也。俱舍則無者。論文言。學人謂四向。三果。信行。法行。信解。見得。家家。一間。中。生。行。不行。上流也。無學有九。謂退。護。思。住。進。不動。不退。慧脫。俱脫。是知論文不列身證。【備】二十七是同者。且據二十七數說。其相同。若身證有無。則異也。

【註】。凡者。常也。亦名為賢。賢者。善直。亦曰鄰聖。分內外者。相似見理名內。未得似解名外。

【記】。四教義云。此七位皆是非學。非無學。智。等智。似解。能伏見惑。因此似解。能發苦忍真明。故言鄰聖曰賢。今解名善直也。一切天魔凡夫。皆以愛著心修。一切外道。皆以邪見心修。虛偽邪曲。不名為直。佛弟子七種。明識生滅四諦理。知愛論見論。皆邪曲。伏此見愛邪曲心。用正信直心修諸善法。故名善直。復次一切愛論所詮。皆有生滅四真諦理。天魔眷屬。及諸凡夫。所不能見。故流轉生死。又一切見論。所詮皆有生滅四真諦理。六師外道悉不能見。故生死流轉。如涅槃云。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今七種從聞生解。明識。此二種生滅四諦。故得信心正直。即是善直名賢也。又四義揀。一隨愛見而破戒。非直非善。二持戒禪定而生邪見。善而不直。三信心直見。而破戒心亂。直而不善。均不名賢。四信解真正。得佛教意。持戒清淨。修阿那般那不淨等觀。心得停住。乃名善直。初賢之位。內凡。謂於四真諦理。依稀見解。如未然者。名外凡也。

巳。二釋所稟法二。午。初凡三。未。初明外凡二。申。初分科。

釋外凡中自分三。

 

申。二列法二。酉。初調心對治法二。戌。初標數。

初五停心。

【註】。停者。止義。住義。修此五法。止住五過。心者有四種。一草木。二肉團。三積聚精要。四慮知。今是慮知心也。

【記】。草木。能隨時生落。亦名心。肉團。色法所攝。積聚精要者。如心經。是般若部旨要。戒本。名為戒心。是結戒要文。荊溪十不二門。亦文心之例。慮知心。外道多計之謂我。佛教判為緣慮心。教列八識。今指第六識。為今修行觀法心也。

【註】。此五停心。通於四教。具如四念處明。妙玄五以五停心。對圓五品。禪門三以停心名五門禪。義該大小。通於凡聖。菩薩等修。今是三藏聲聞助道也。

【記】。藏教五停如下。若通家停心者。覺觀多者。當觀入息不生。出息不滅。不生不滅。息即是空。無能觀所觀。皆不可得。不可得即真。真。即心停也。多貪欲者。當觀貪欲非垢。無貪非淨。非垢故不生。非淨故不滅。不生不滅。即空。空即真。真。故心停。多嗔恚者。當觀於慈。慈恚即不生。亦不滅。如上。著我多者當觀其身。如屠牛四分。但見四大。六根。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何處有我。即破我見。愚癡者。對因緣。觀三世破斷常。二世破果報我。一世破性實。善用五治。心即安住。得觀無生也。別停心者。前三藏數息不淨等停心。O遠事偽。通以觀息不生不滅停心。即事而理近密真。今別教以持戒根本。若我住世。無異此也。即佛。依此而住即僧。雖爾。望於三藏。是密是真。望於實相。非近非密。非真非理。與前別後別。居季孟之間。此義可知。能持五支諸戒。釋論十種戒。于一一戒中。具足爾許法門。即是別停心。戒是法本。道之根源。故以戒為停心也。圓以五停心對五品。如下九卷圓教詳解。禪門以停心名五門禪等者。文曰。五門雖少。而行通諸禪。一阿那波那門。此通至根本。及特勝。通明等。諸禪三昧。二不淨觀門。此通九想。背捨。超越。諸禪三昧。三慈心門。此通四無量。等諸禪三昧。四因緣門。此通至十二因緣四諦等慧行。諸禪三昧。五念佛門。此通至九種禪及百八三昧。復次初數息門。是世間凡夫禪。次不淨門。是出世間禪。聲聞所行。次慈心門。即是凡聖二人為大福德。修慈入無量心。次因緣門。是支佛所行。次念佛門。功德廣大。是眾菩薩所行。此略明五門次第淺深相。

【註】。貪等是境。不淨是觀。四教義二云。心既調停。乃可習觀。猶如密室之燈。入道根本。無過此五法也。

【記】。此不淨觀思惟。於貪欲。名善對治法。於嗔恚病。不名為善。非對治法。以觀身過失。名不淨觀。若嗔恚觀身過失者。則增益嗔恚故。餘境觀例知。四教義云修安般念。有三。一始習行二已習行。三思惟已度。一數。是始習。二隨。而已習。三觀。而已度。復次數。隨。觀。皆名始習。得三種欲界未到地定。名已習。發諸初禪。名已度。餘不淨觀等。亦如是分別。心既調停。乃可習觀。如密室燈。入道無過此五法也。

【註】。或云五停心觀。則從慧。或云五門禪。則從定。定慧調適。故名停心。

(第909頁圖表。)

【註】。然上列次。玄以不淨觀居初者。約三不善根次第也。第四明界觀者。約不善根後辨。第五明數息者。散亂是隨煩惱。故於煩惱後辨。

【記】。三不善。即依貪嗔癡三根本煩惱故。首不淨。次慈悲。三因緣。又約三不善根辨著我。故界為第四。而散亂既是隨煩惱。故數息觀於根本惑。後治之也。

【註】。四教義等文。皆以數息居初者。順修禪人。必先攝散入定故。四教義二云。今依禪門辨次第也。以病先後隨人。不須定執前後次第也。

【記】。四教義問。何不依數人說不淨觀為先。答。今依禪門辨次第也。

【註】。又諸文專以不淨數息居初者。妙樂六引俱舍云。入道要二門。不淨觀數息。

【記】。俱舍言。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息念。貪尋增上者。如次第應修。長行釋曰。正入修門。要者有二。一不淨觀。二持息念。隨於何門。能正入修。如次應知。貪尋增者。謂貪猛盛。數現在前。如是有情。名貪行者。彼觀不淨。能正入修。尋多亂心。名尋行者。彼依息念。能正入修。則知諸文。或以不淨。或以數息為初者。隨病與藥也。

【註】。界與念佛互存沒者。四教義二問。此處何不說念佛三昧為五種耶。答。開因緣出界方便代也。界方便。與小乘念佛相同。亦破境界逼迫障。以二世因緣。與界方便。皆破著我。能破雖異。所破是同。故開二世因緣。以破著我。卻出界方便。代念佛也。且界方便何以能代念佛耶。故下即釋出云。以界方便能破之相。與念佛所破境界之相是同。以皆不出六界十八界。故念佛破境界逼迫障。界方便亦破也。

【補】。此料揀析界與念佛二觀。或用此則廢彼意。今先明四教義。以界方便摧著我。析界者。即分六界十八界相。以顯無我也。四教義答問言。以二世因緣破著我。出界方便。破逼迫障以代念佛。故不用念佛也。是知析界可以摧著我。可以摧逼迫。如今文開。分二世因緣摧著我。用念佛摧逼迫。故不須界方便。可見界方便。退能代二世因緣。進能代念佛。故四教義。四念處。存界方便。而沒念佛。妙玄。止觀。今文。存念佛。而沒界方便也。又界方便與小乘念佛相同者。以小乘念真空法身。則寂然無為。無六凡境界逼相可得。析界則觀根塵識三。畢竟無體。無十八界我相可得。故言相同也。【備】二世摧著我。念佛摧逼障下。因緣念佛觀中廣解。要知著我重者。專開界方便治。兼治逼障。若逼障重而著我輕者。專開念佛對治。而以因緣中。二世因緣摧著我。則著我攝入因緣觀破。此皆隨所宜也。

【註】。又四念處一問。此中何不云念佛停心。答。作五度門。則不用。作六度門。則須用。因緣自對等分。性實。斷常。著我。此三皆有。故云等分。念佛對逼迫障。

【記】。此明念處存界方便。沒念佛意。原註等分。四教義云。愚癡對因緣觀。以一世破性實。二世破果報我。三世破斷常。故言自對等分。【補】此指愚癡為等分。以性實。斷常。著我。三皆愚癡故。作六度用因緣者。以病兼三種。故云等分。必須因緣也。

【註】。止觀七十七云。毘曇以界方便破我。謂觀破六界十八界也如輔行七上。

【記】。輔行云。毘曇以界方便破我者。我及斷常。并性實三。并屬癡故。初破我者。經論不同。雜阿毘曇說著見行者。以界方便。愚夫不了宿業煩惱。積聚五陰。於緣計我。當於自身。以界方便觀察種種性。種種業。種種相。謂地等六界。地界水潤。而不相離。水界地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壞。風界動故。而得增長。空界空故。食得出入。有識界故。有所造作。由眾緣故。故知無我。又觀此身。不淨充滿。如吹散積沙。於無色法。前後相續。如是觀者。得空解脫門種子。於彼生厭。得無願解脫門種子。正向涅槃。得無相解脫門種子。是名界方便。若大經說。著我多者。為分十八界法。此與六界總別之異論四大界。是十色界半。論識界。是七心界半。但合色為四。合心為一。更加空界。教門隨機。離合不定。今準禪經。因緣破我。大集。亦以二世破我。為簡異故。故俱列釋。

【註】。對治不同。今圖示之。

(第916~917頁圖表。)

【記】。止觀六種治者。一對治者謂一分煩惱。即有三種。合成十二。對此亦有十二。如對寇設陣。名對治。二轉治者。如不淨。是貪欲對治。而非其宜。應以淨觀得脫。轉修慈心。念以淨法安樂。豈加穢辱。名轉治。若嗔人教不淨。癡人教思惟邊無邊。掉散教用智慧分別。此是疾不轉。而治轉。皆名轉治。若藥病俱轉。亦稱轉治。亦是對治。三不轉治者病雖轉。治終不轉。但以此法。宜修此治治轉不轉病。稱不轉治。四兼治者。病兼藥亦兼。如貪欲兼嗔。不淨須帶慈心。病兼一二。藥亦兼一二。是稱兼治。五具治者。具用上法。共治一病。是謂小乘先用五治。後用諦智得入真。大乘明治。非對非兼等。名第一義治。如阿伽陀藥。此翻著去。著去一切眾病。小乘多用三悉檀為治。大乘多用第一義治。四教義五治者。問云。此五觀門。為對五人。為對一人。答。橫對五人。豎為一人。隨病多少。對不定也。此五種觀法。對治五不善法。即有五意。一對。二轉。三不轉。四兼。五亦對。亦轉。亦不轉。亦兼。一對治者。覺觀多。修數息。貪欲多。修不淨。嗔恚多。修慈心。愚癡多。修因緣觀。著我多。修界方便。若行者覺觀等分。煩惱偏重。攀援不住。當修數息。隨觀息對治相應。則三種覺觀煩惱止息。心不動散。發諸禪定。定法持心。入出安隱。故名停心。四念處云。此五停門。復有五意。謂對。轉。不轉。兼。亦對亦轉。亦不轉。亦兼。對者。數息對覺觀。乃至方便對我。因緣對癡。對治若成。煩惱不起。又發禪定。禪定持心。安隱出入也。心既調停。方可習觀。若對治未益。更須用後四種治之。行者善用四隨。巧修五治。煩惱不能障。觀心停住。即入初賢位。具如禪門廣說。又二卷云。善用五法治心。心則安住。得觀無生。無生現前。即破煩惱。有直有善。名初賢。三種解見下。

 

戌。二列法五。亥。初治貪觀法。

一多貪眾生不淨觀。

【註】。六識妄心於順情境上。引起無厭。故言多貪。禪門第四。明三種貪。一外貪。男女身分。互相貪著。用九想觀治。觀他身九想者。s脹二青瘀。三壞。四血塗漫。五膿爛。六噉。七散。八白骨。九燒。

【記】。禪門明。行人當修定時。貪欲心生。若男緣女。若女緣男。取其色貌姿容。威儀言語。即結使心生。念念不住。此是外貪婬結使發相。用九想治者。法界次第云。一s脹想。觀死人s脹。如革囊盛風。異於本相也。二青瘀想。觀死人皮肉。黃赤瘀黑青黤也。三壞想。觀死人風吹日曬。轉大裂壞在地也。四血塗漫想。觀死人處處膿血。流溢污穢塗漫也。五膿爛想。觀死屍蟲血流出。皮肉壞爛。滂沱在地也。六噉想。觀死屍蟲蛆唼食。鳥啄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抓裂也。七散想。觀死屍禽獸分裂。身形破散。筋斷骨離。頭手交橫也。八骨想。觀死人皮肉已盡。但白骨筋連。或分散狼藉。如貝如珂也。九燒想。觀死屍為火所焚。爆烈煙臭。薪盡形滅。同於灰土。假令不燒。亦歸磨滅也。又輔行言。此九通治六欲。若別治者。死治威儀。言語。二欲。脹壞噉三。治形貌一欲。血塗膿爛青瘀三。治色一欲。骨燒二。治細滑一欲。九想又復通治所著人欲散。治人相欲。能動九十八使山。故所治最強也。

【註】。二內外貪於他己身。而起貪愛。用八背捨治。先觀內身骨鎖故能治內。

【記】。禪門云。行人於修定時。欲心發動。或緣外男女身相色貌。姿態儀容。起於貪著。或復自緣己身形貌。摩頭拭頸。念念染著。起於貪愛。障諸禪定。此內外貪欲發相。用八背捨治者。法界次第言。一內有色相外觀色。謂內有色相者。不壞滅內色相也。外觀色者。不壞滅外色相也。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所以然者。行人為修流光。故不應初背捨中。壞滅內身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須以不淨心觀外色也。此初背捨。位在初禪。能捨自他及下地。故名背捨。二內無色相外觀色。謂內無色相者。壞滅內色相也。外觀色者。不壞滅外色相也。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所以然者。行人為入二禪內淨。故壞滅內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猶觀外不淨之相也。三淨背捨身作證。謂淨者緣淨。故名淨。行者除外不淨相。但於定中練八色光明。清淨皎潔。如妙寶色。名緣淨。身作證者。以無受著心。而受三禪中身樂也。四虛空處背捨。謂若滅根本四禪。及三背捨。四勝處入一切處中色。一心緣無邊虛空而入定。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不退。五識處背捨。若捨虛空。一心緣識。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不迴。六無所有處背捨。若捨識。一心緣無所有。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不迴。七非有想非無想背捨。若捨無所有處。一心緣非有想非無想。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不迴也。八滅受想背捨。背受滅想諸心心數法。是為滅受想背捨。所以者何。諸佛弟子。厭患散亂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著心中。故言身證而受想滅也。【補】大論言。背是淨潔五欲。捨是著心。故名背捨。

【註】。三一切處貪。資生五塵等物。用大不淨觀治。即八勝處。因於自身骨人觀成。漸見十方依正。故能治自他貪欲。

【記】。禪門言。此人愛著內外如前。復於一切五塵境界。資生物等。皆起貪愛。或貪田園屋宅。衣服飲食。即一切處貪發相。用大不淨觀治者。如大論治貪欲飲食云。觀是食。從不淨因緣生。如肉從精血水道生。是謂膿蟲住處。如酥乳酪。血變所成。與爛膿無異。廚人垢汗種種不淨。若著口中。腦有爛涎。涎道流下。與唾和合。然後成味。其狀如吐。從腹門入。地持。水爛。風動。火煮。如釜熟縻。滓濁下沉。濁者為屎。清者為尿。腰有三孔。風吹膩汁。散入百脈。與先血和合。凝變為肉。從新肉。生脂骨髓。從是中。生身根。從新舊肉合。生五情根。從此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我。我所心生等諸煩惱。及諸罪業。觀食如是本末因緣。種種不淨。知內四大。與外四大無異。但以我見故。強為我有。復次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工甚重。計一之飯。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淨。無所一值。宿昔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淨。惡不欲見。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貪者。當墮地獄。噉燒鐵丸。從地獄出。當作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或作豬狗。常噉糞除。如是觀食。則生厭想。故於五欲皆厭。八勝處者。法界云。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謂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者。緣少。故名少。若觀道未增。故須觀少因緣。觀多畏難攝。轉變不得隨心。如觀少。好醜法中不淨。轉變自在。通達無礙。心無取捨。不起愛憎。是也。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謂內有色相外觀色多者。觀多因緣。故名多。觀心既調。則觀多無妨。若於多好醜不淨境中。轉變自在。通達無礙。心無取捨不起愛憎。是也。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謂內無色相。如二背捨外觀色少。若好若醜等。皆如初勝處也。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謂內無色相。如二背捨。外觀色多若好若醜等。皆如二勝處也。五青勝處。謂若觀青色。乃至照耀。勝於背捨。所見青相。亦不起法愛。是轉變自在。少能多。多能少光色名青勝處也。六黃勝處。七赤勝處。八白勝處。均類如青勝處中分別。今用四色為勝處。依大論也。若瓔珞經中。則以四大為四勝處也。因於自身等者。大論言。譬如幻主。觀所幻物。知從己出。心不生著。能不隨所緣。是時背捨。變名勝處。於淨觀雖勝。未能廣大。是時行者。還取淨相。用背捨之力。及勝處之力。故取淨地相。漸漸遍滿十方虛空。水火風亦爾。取青相漸令廣大。亦遍十方虛空。黃赤白亦如是。是時勝處。復變為一切處。是三事。一義轉變有三名也。【補】名勝處者。以想心純熟。轉變自在。如人乘馬。能破前陣。亦能制馬。名勝也。漸見依正者。見依正皆不淨也。法數廣明。

【註】。玄上明四種。一顯色。謂青黃等。作青瘀想。二形色。長短等形。作壞爛想。三妙觸。自他身分。細軟光澤。作蟲蛆想。四供奉。祗承適意。用死想治也。此四望大論六種。缺人相音聲姿態等。

【記】。大論言。是九想。能除人七種染著。或有人染著色。若赤。若白。若赤白。若黃黑。或但染著形容。細膚。纖指。修目。高眉。或但染著威儀進止。坐起行住。禮拜俯仰。揚眉頓。親近按摩。或但染著語言。軟聲美辭。應意承旨。或但著細滑。柔膚軟肌。熱時身涼。寒時體溫。或有人皆著五事。或有人都不著五事。但著人相。如止觀言六欲。一色欲。二形貌。三威儀姿態。四言語音聲。五細滑。六人相。言人相者。癡人但染著人相。若男若女。雖見上五事。不得所著之人。猶無所解。若遇之。則能捨世所重。頓忘身命。而隨其死。今引四種望之。所缺人相音聲恣態對之可見。

【註】。此不淨觀。與念處觀身有異。一正助不同。彼正。此助。二自他境別。彼觀自身。此想他境。三假實觀異。彼是實境。此是假想。

【備】。辨訛曰。自他境別句。當知九想內外俱觀。似不應言此想彼境。彼觀內身外身內外身。似不應言彼觀自身。私謂。彼五種。此九想等。彼統觀一期生死。此專作死想觀也。

 

亥。二治嗔觀法。

二多嗔眾生慈悲觀。

【註】。於違情境上。忿恨不已。名曰多嗔。佛令修慈悲觀。可以對治。

【記】。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尚欲與樂拔苦。豈令墮苦受惱。

【註】。若準禪門第四義通大乘。境觀有三。一非理嗔。欻起嗔心不問可否修眾生緣慈。一切眾生如己眷屬

【記】。禪門明非理嗔發者。行人若修定時。嗔覺欻起。無問是非。他犯不犯。無事而嗔。是為違理邪嗔發相。修眾生緣慈者。觀一切眾生。如父母親想。智論明生緣慈者。十方五道眾生。以一慈心視之。如父母。兄弟。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利益安樂。如是慈。名眾生緣。多在凡夫行。或學人未漏盡者。

【註】。二順理嗔。人實來惱我修法緣慈。見一切法。皆從緣生。

【記】。禪門明順理嗔發者。行人若修定時。外人實來惱觸。而生嗔覺。相續不息。亦如持戒之人。見非法者。而生嗔恚。故摩訶衍說。清淨佛土中。雖無邪三毒。而有正三毒也。法緣慈者。大經明。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智論明。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心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五陰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憫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法緣慈也。

【註】。三諍論嗔。著己所解為是。謂他說行為非。修無緣慈。能所一體慈即無緣

【記】。禪門明諍論嗔發者。行人若於修禪時。著己所解之法為是。謂他所行所說為非。既不順己。即生惱心。世自有人。雖財帛相侵。猶能安忍。少諍義理。即大嗔恨。名諍論嗔發相。無緣慈者。大經明。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智論明。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三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令眾生得之。故名無緣慈也。

【註】。今是小乘助觀。當彼第一眾生緣慈。若法界次第。則具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今但慈悲。

【記】。法界言。此四通名無量者。從境得名。以所緣眾生無量。故能緣之心亦無量。故悉受無量心名。慈悲。已解見前。喜者。慶他得樂。生歡喜心。名喜。捨者。若緣於他。無憎愛心。如證涅槃。名捨。廣解。如法界次第。

【註】。玄準俱舍論。七周行慈。輔行九下依婆沙。明九周行慈。而皆不出七境三樂。謂上親。父母師長中親。兄弟姊妹下親。朋友知識中人。非冤非親下冤。害下親者中冤。害中親者上冤。害上親者三樂者。玄上十一謂諸佛。菩薩。諸天。輔行引婆沙云。三禪。四事。經行處。

【記】。七九二周行慈。如上示。此所判七境。大經O。境有九品。冤親中人。各有三品。或謂。中人唯一。但七耳。中人於我無冤親。不須開三。然中人不無愚智貴賤之殊。故可分三。成九境。即有九慈。次修觀內云。若全未修。但欲與三親三樂。三冤三苦。三種中人。不與苦樂。若初修慈。於三親中。與三品樂。於三中人。與三品樂。於三冤人。上冤與下樂。中冤與中樂。下冤與上樂。第二修時。上冤與中樂。中下兩冤與上樂。第三修時。三冤並與上樂。未是親中三種之樂。第四修時。以中人下樂。並與三冤。第五修時。以中人中樂並與三冤。第六修時。以中人上樂。並與三冤。第七修時。以三親下樂。並與三冤。第八修時。以三親中樂。並與三冤。第九修時。以三親上樂。並與三冤。是名上冤。與增上樂。爾時名慈心成就。又直取三品樂。與九種境。初觀時。三親與二樂。第二時。中親。與上樂。下親與中樂。第三時。下親與上樂。第四時。下中人與下樂。第五時。下中人與中樂。第六時。下中人與上樂。第七時。上冤與下樂。第八時。上冤與中樂。第九時。上冤與上樂。是名慈心成就。今欲知其與此有別。故具記之。

【註】。輔行九引婆沙云。問。與眾生何處樂。答。有說與三禪樂。樂中勝故。有說與四事樂。已曾得故。有說與經行處所有樂。至所住處。思惟令得。

【記】。婆沙言。或有說者。與第三禪樂。以三禪樂。是一切生死中最勝樂故。若作是說。不起第三禪者。則不能起無量。復有說者。過去世曾得第三禪樂。以第三禪定。念前世智。觀彼樂已。以彼樂令眾生樂。若作是說。若不得第三禪地。念前世智。則不能起無量。復有說者。以近所更樂。如飲食樂。乘樂。衣裳樂。臥具樂。以如是等樂相令樂。尊者和須密說曰。眾生有樂者。以如是相。令眾生樂。若作是說。慈則不能緣一切眾生。所以者何。一切眾生。不必有樂。復次眾生有樂根。以如是相。令眾生樂。若作是說。慈則不能緣一切眾生。所以者何。一切眾生。不能於一切時起樂根現在前故。復次眾生。有飲食樂。乘樂。衣裳樂。臥具樂。以如是樂相。令眾生樂。若作是說。慈則不能緣一切眾生。所以者何。一切眾生不必盡得如是樂故。尊者佛陀提婆曰。以所知見樂。取如是相。以憐愍心。令眾生樂。如本方便時。若依村住。若依城住。以日前分乞食。見受樂諸人。或乘象馬車輿而行。或以種種瓔珞嚴身。或見純受苦者。如無衣裳飲食。執破瓦器。從他家乞取。如是苦樂相。速還住處。洗足結跏趺坐。令身心柔軟。無障礙觀。先所取相眾生樂者。常令得樂。眾生苦者。令得先所見樂。則知輔行略取其三種也。

【註】。若玄三樂。恐成過分。隨機之說。貴在治障。不可概論。

【記】。蓋諸佛樂。乃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未得旨者。恐成過分。尊者和須密曰。不以住慈故。令眾生樂。但以此法作方便。能制恚斷結。又尊者佛陀提婆曰。此觀當言不顛倒。所以者何。與恚相妨。則知行慈。貴在治障。不可概以與樂為論。【備】俱舍亦有願。與諸佛等樂之說。以此作方便耳。

(第943~944頁圖表。)

【記】。玄七周者。俱舍論云。云何修慈。謂先思惟自所受樂。或聞說佛菩薩聲聞獨覺等所受快樂便作是念。願諸有情。一切等受如是快樂。若彼本來煩惱增盛。不能如是平等運心。應於有情。分為三品。所謂親友。處中。冤仇。親復分三。謂上。中。下。中品唯一。冤亦分三。謂下。中。上。總成七品。分別品已。先於上親。發起真誠與樂勝解。此願成已。於中下親。亦漸次修如是勝解。於親三品。得平等已。次於中品。并下中上冤。亦漸次修如是勝解。由數習力故。能於上冤。起與樂願。與上親等。修勝解脫。既得無退。次於所緣。漸修令廣。謂漸運想思惟一邑。一國。一方。一切界。與樂行相。無不遍滿。是謂修習慈無量成也。

(第945~946頁圖表。)

【補】。輔行九周者。謂初修時。令上親人得於下樂。次修令上親得於中樂。中親得於下樂。次修令上親得於上樂。中親得於中樂。下親得於下樂。次修令中親得於上樂。下親得於中樂。中人得於下樂。次修令下親有於上樂。中人有於中樂。下冤有於下樂。次修令中人有於上樂。下冤有於中樂。中冤有於下樂。次修令下冤有於上樂。中冤有於中樂。上冤有於下樂。次修令中冤得於上樂。上冤得於中樂。次修令上冤得於上樂。是名輔行九周。行人修慈心觀成就之相也。

【註】。先親後冤者。從易至難。順心成觀。

【備】。蓋以樂與其親。則其觀易成。若以樂與其冤。則其觀難就。此人情之常事也。故今以親在於前觀。而先與其樂。以冤在乎後觀。而後與其樂。是謂順眾人之心而成其所觀之慈也。

【註】。若玄。第六觀方與上親下樂。第七上親中樂。中親下樂者。一者次第修觀。未暇與故。二者順七周次第。每一番用觀。先與上樂。中下非要。故在後時。與雖前後。境境皆三。使冤親平等。以破嗔障。

【記】。此別明玄第六觀所與境樂。謂有二意。一者。謂據次第修觀。則應初觀中。當以上樂。與上親。中樂與中親。下樂與下親。乃至第七觀中。以上樂與上冤。中樂與上親。下樂與中親。如前圖說。是故據次第修觀。當在六七周中。與上親中親境。下樂中下樂也。二者。謂順七周次第。皆以上樂與人。則初周。應以上樂與上親。二周以上樂與中親。三周以上樂與下親。乃至七周以上樂與上冤。亦如前圖說。是則中下二樂非要。故於六七周中。以下樂中。下樂與上親中親境也。然與樂雖有前後。而七境皆得三樂。且如上親。於初一周得上樂。至第六周得下樂。第七周得中樂。乃至上冤。於第五周得下樂。第六周得中樂。第七周得上樂。上品親冤。皆得三樂。中下冤親。及其中人。皆得有此三樂也。如此行慈。能使冤親平等。以破嗔障也。

【註】。輔行開為九周者。一順從親至冤。次第與樂。不待六七。卻緣前親。

【記】。此別明輔行九周行慈。謂順從親至冤。次第與樂。則初周與上親下樂。二周與上親中樂。三周與上親上樂。乃至第七與上冤下樂。第八與上冤中樂。第九與上冤上樂。是則一二三周。即與上親三品樂矣。豈待六七周。卻緣前之上中親境。方與下樂中下樂乎。是以輔行依婆沙。開為九周也。

【註】。又復前境。為得不得。蓋為破障。且爾運心。其實前人。實未得樂。故玄上云。問自身有樂。可施於他。忽若自身無樂。將何施與。答。自身若無樂可施。即運心將餘諸天菩薩等樂而惠施之。願彼冤親平等。眾生得受如是等樂故。又涅槃O云。雖欲拔苦。實未拔苦。皆是虛言。雖欲與樂。實未得樂。此是假說。

【備】。辨訛曰。又涅槃乃至此是假說一節。似不須引當知此中正意。在運慈悲平等之心。功力不可思議。彼釋乃反顯之文。意謂二乘雖修慈悲。亦只是自己離苦得樂。不能利他。故曰此是假說。及虛言等。正顯菩薩方能利他也。私謂。此恐後人不知。便謂慈悲虛設故明之。

【註】。又行者用觀。當念冤讎如過去父母等。方能冤親平等與樂。廣如上。云云。

 

亥。三治散觀法。

三多散眾生數息觀。

【註】。攀緣思慮。與定相違。故名多散。息有四相。止觀八十七云。有聲曰風。守之則散。結滯曰氣。守之則結。出入不盡曰喘。守之則勞。不聲不滯。出入俱盡曰息。守之則定。數者。從一至十。不多不少。令心不散。禪門第五有四師。第一師數出息。不急不脹。身則輕利。易入三昧。二師數入息。隨息內斂。三師出入無在。但取所便而數。

【補】。心浮。繫心丹田。數入息。昏沉。繫心鼻端。數出息。

【註】。四師依四時用數。

【補】。春夏發生。數出息。秋冬收斂。數入息。

【註】。今家正依第三師。又不許出入俱數。恐生病故。

【記】。禪門有四師明數息。一師教繫心數出息。則氣不急。身不脹滿。身心輕利。易入三昧。有師教數入息。有五意。一易入定。隨息內斂故。二斷外境故。三易見內三十六不淨物故。四身力輕盛故。五內實息貪恚故。有如是勝利。應數入息。有師教數入出無在。但取便而數。無得偏用。隨人心安入定。無過即用。三師所論。皆不許出入一時俱數。何以故。以有息遮病。生在喉中。猶如草葉。吐則不出。咽則不入。此患生故。又有師依四時用數。今所未詳。今依第三師法也。

【註】。梵語阿那波那。此云遣來遣去。入息出息。即是三世諸佛。入道初門。通於三乘四教。

【記】。翻譯名義云。阿那。亦曰安那。此云遣來。入息也。般那曰遣去。出息也。安般守意經言。安為身。般為息。安為生。般為滅。安為念道。般為解結。所以先數入者。外有七惡。內有三惡。用少不能勝靈。先數入也。入道初門者。提婆云。佛說甘露門。名阿那波那。於諸法門中。第一安隱道也。

【註】。又用息明六妙門。謂數。隨。止。觀。還。淨。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為數。細心依息。知入知出。故名為隨。息心靜慮。名之為止。分別推析。名之為觀。轉心返照。名之為還。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之為淨。如法界次第上。今是小乘助道。但名數息。

【記】。法界言。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言妙門。一家所明。有十種六妙門。今但略出次第相生一科。六門以為次者。此六門。既是亦有漏亦無漏禪。於餘亦有漏亦無漏禪中。淺而且局。故以為次也。一數息門。攝心在數。從一至十。名數。修無漏真法。先須調心入定。欲界麤散難攝。非數不治。故須善調身息。從一至十。則麤亂靜息。心神淨住。為入定之要。故數為門。二隨息門。細心依息。知入知出曰隨。雖因數息心住。禪定未發。若猶存數。則心有起念之失。故放數修隨。心依於息。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煖悉知之。若心安明淨。則諸禪自發。故隨為門。三止門。息心靜慮。曰止。雖因隨息。心安明淨。而定猶未發。若心隨。則微有起想之亂。澄渟安隱。莫若於止。故捨隨修止。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自然開發。故止為門。四觀門。分別推析曰觀。雖因止證諸禪定。解慧未發。若住定。則有無明味著之乖。須推尋檢析。證諸禪定。多用實觀四念處也。觀心分明。則知五陰虛誑。破四顛倒。及我等十六知見。顛倒既無。無漏方便因此開發。故觀為門。五還門。轉心返照曰還。雖修觀照。而真明未發。若計有我能觀析。破於顛倒。則計我之惑。還附觀生。同於外道。故曰外道計著觀空觀智慧。不得解脫。若覺此患。即當轉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觀心虛誑無實。即附觀執我之倒自亡。因是無漏方便。自然而朗。故還為門。六淨門。心無所依。妄波不起。曰淨。修還之時。雖破觀倒。若真明未發。而住無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穢濁。覺知此已。不住不著。泯然清淨。因此真明開發。即斷三界結使。證三乘道。故言其清淨。得一心者。則萬邪滅矣。以淨為門。意在此也。【備】辨訛曰。今是小乘助道二句似局。當知六妙。前三是定方便。後三是慧方便。修至第三得定已。即觀四念處。後三亦可屬四念處攝。既屬定慧。不可但言助道數息也。私謂。此中乃停心方便。專以數息。判助道亦可。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五之上終。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五之下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臺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亥。四治癡觀法。

四愚癡眾生因緣觀。

【註】。迷倒不了。撥無因果。故曰愚癡。須知著我。及計斷常。并執性實。三皆迷倒。

【記】。三種迷倒。禪門謂之三癡。一計有無。謂我及陰等。有耶無耶。如是乃至非有非無耶。此著我也。二計斷常。謂過去諸法為滅而有耶。現在諸法。不滅而有耶。推尋三世。若滅即斷。不斷取常。此計斷常也。三計世性。謂由有微塵。乃有實法及四大。由有四大。乃有假名眾生世間因茲思念而行邪道。此執性實也。

【註】。因緣者。法界次第中十七云。展轉感果為因。互相由藉為緣。如無明為因。能與行支為緣。乃至生支為因。能與老死為緣。

【記】。法界言。是中略說煩惱業苦三事。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苦煩惱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是為展轉更互為因緣。如無明下舉例。則知因緣有二法。如言因親緣O。因如種子緣如雨露。故以親能感果為因。O而助發為緣。今就一支法上。論因緣也。

【註】。四教義二十八云。十二因緣有三種不同。一者。三世十二因緣。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二者。二世十二因緣。現在有十。未來有二。三者。一念十二因緣。此約現在。隨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緣。三世破斷常。二世破著我。一念破性實也。

【記】。四教義言。過去二因。謂無明。行。現在五果。謂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三因謂愛。取。有。未來二果。謂生。老死憂悲苦惱。是為三世合明十二因緣。從無始來。生死不絕。不修觀智。未來流轉。無有邊際。若修觀智。則無明滅。乃至老死憂惱皆滅。名因緣覺也。二世因緣者。備具大集經。佛為求辟支人說。現在十。未來二。有解現在九。未來三。現在十者。一無明。大集言。何謂觀於無明。先觀中陰入父母所。先貪愛心。愛因緣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滴。合成一滴。名歌羅邏。是有三事。一命。二識。三煖。過去世中。業緣感果。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無明。有三種道。謂隨母氣息上下。七日一變。息入出。名壽命。是名風道。不臭不爛。名煖。是中心意。名識。二行者。復觀三受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云何為觀。隨於念心。觀息出入。觀於內身皮膚肌肉。筋骨髓腦。如空中雲。是身內風亦如是。有風能上。有風能下。有風能滿。有風能燋。有風增長。故息之出入。名身行。以出入息。從覺觀生。名意行。和合出聲。名口行也。三者識。三行因緣。則有識生。名識。四名色者。著識因緣。則有四陰。及色陰。名名色。五六入者。五陰因緣。識行六處。名六入。六觸者。眼色相對。名觸。乃至意法亦如是。七受者。觸因緣故。念色至法名受。八愛者。貪色。乃至於法。名愛。九取者。愛因緣故。四方求覓。名取。十有者。取因緣故。受於後身。名有。此下二因緣。屬未來也。十一生者。有因緣故。有生名生。十二老死。生因緣故。則有老死種種諸苦。是名陰。入。界。十二因緣之大樹。若聞此發真無漏亦名因緣覺也。一念因緣者。約現在。一念起。即具十二因緣。亦出大集。為辟支人說。經云。眼見色生愛名無明。為愛造業。名行。至心專念。名識。識色共行。名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因入求愛。名觸。念色至法。名受。若心貪著。名愛。求是等法。名取。此等法生。名有。次第不斷。名生。次第斷故。名死。生死因緣眾苦逼迫。名惱。乃至意法生貪亦如是。若聞此心意開解。發無漏慧。亦名因緣覺也。

【註】。輔行七上云。三世破斷常者。三世相續。故不斷。三世迭謝。故不常。又過去破常。未來破斷。現在雙破斷常。二世破我者現未二世。具十二因緣。於父生愛。於母生嗔。名為無明。父遺體時。謂是己有。名之為行。從識支去至老死支。與三世同。輔行八上十一云言一念者。非謂極促一剎那時。謂善惡業成。名為一念。異於三世。二世。連縛等相。故名一念。皆是無常。故無性實。如妙玄二十六。禪門三。

【記】。三世破斷常者。謂過引現在。現引未來。相續不斷。又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念念遷謝。事不痡`。此三世總破斷常。又以三世別治者。謂前前滅故。破計常。或曰過去已往。不至現在。故破常。後後相續。故破斷。或言未至。雖未至。猶待接續。故破計斷。現在則非過去。故破斷計。非未來。故破常計。是為現在雙破斷常也。二世破我者。以二世十二支推之。俱非實有我體。是為二世摧著我也。言一念者。謂善惡業成。此正示具足十二因緣之一念。如言善心纔舉。天宮寶殿生成。惡念始萌。地獄火輪已具是也。連縛等相者。等乎分位遠續也。如輔行言。俱舍婆沙委論。具有四種十二因緣。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即對歲而論是也。四遠續。如支佛觀百千萬世等。如今生造惡。來生未必受報。直待後後世。方受故名也。後三只是三世因緣。以約能順生後等受。故開三耳。又論云。連縛者如品類足論。謂遍有十二支位。所有五蘊。皆分位攝。即此懸遠相續無始。說為連縛。華嚴鈔言。連縛要因果無間。相連起也。若情非情。皆有生滅念念相續。故剎那連縛。遍一切有為也。分位緣者。要約順生受業。及不定業。三世十二支。五蘊分位。若遠續者即前分位遠相續耳。順正理論言。遠續緣者。謂前後際。有順後受業。及不定業。無始流轉。如說無明有愛本際不可知等。連縛緣者。取相連接。相繫不斷。彼O釋言。遠續。唯隔越。連縛。唯無間也。皆是無常。此結一念破性實也。【備】天溪備簡補遺引妙玄二者文言。十二因緣支。二是過去。則止常。二是未來。則止斷。現在。則顯中道。推現在三因。則說未來二果。推現在五果。則說過去二因。三世皆有十二支。為推因果。故作如是說。又言。一剎那。十二緣者。若以貪心殺生。彼相應愚。是無明。相應思。是行。相應心。是識。起有作業。是名色。起有作業。必有六入。彼相應觸。為觸。彼相應受。為受。貪。即是愛。彼相應纏為取。彼身口作業。是有。如此諸法生。是生。此諸法變是老。此諸法壞。是死也。禪門三者文言。一明三世十二因緣善根發者。欲界未到定心中。忽然覺悟心生。推尋三世。過去無明以來。不見我人無明等法。不斷不常。能破六十二種諸邪見網。二明果報十二因緣善根發者。亦欲界未到定心中。忽覺識心明利。尋思我初生時。攬父母身分以為己有。名歌邏羅。名曰無明。歌邏羅時。但有三事和合。無人無我。三事不實。今無明等十二因緣諸法。竟何所依。若不見無明等諸法是有者。豈是無耶。如是念時。破有無二見。慧解開發。三明一念十二因緣善根發者。亦欲界未到定心中。忽覺剎那之心無人無我。性本無實。以一念起時。必藉因緣。言因緣者。即具十二因緣。緣無自性。一念起定有實。若不得一念之實。即破世性邪執。心與正定相應。智慧開發也。

【註】。然此三種因緣破愚癡者。著我在內。準大集禪經說。若毘曇大經。乃以界方便破著我。此皆隨機宜樂也。

【補】。大集云。十二因緣。能破愚癡。禪經云。佛所說緣起。令諸修行功德增益。滅除愚癡。觀察緣起。遠離斷常二邊諸想。輔行釋止觀曰。今準禪經因緣破我。大集亦以二世破我。【記】。毘曇以界方便者。雜阿毘曇云。以愚惑故。於緣起所作中計我作等諸邪見縛。或時修行。近善知識。得聞正法。起正思惟已。能於此身界方便。觀此身種種自性。種種業。種種相。謂地等六界。彼地界為水界潤。故不相離。水界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壞。風界動搖。故得增長。空界空故。食等入出。識界合故。有所造作。又觀此身。從足至頂。種種不淨。穢惡充滿。觀察此色。如猛風飄散積沙。於無色法。先後相續。異分觀察。如是觀者。得空解脫門種子。於彼生死。厭離不樂。得無願解脫種子。於生死不樂已。正向涅槃。得無相解脫門種子。若於此得不作想覺已。觀一切有為皆悉散壞。是名界方便滿。是即破著我文也。大經以界方便破著我者。經云。著我多者。則為分別十八界法是也。

【註】。若束十二為三道。輪轉相生者。俱舍云。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果。雖有十二而二三為性三謂惑業事二謂因果

【記】。性。類也。論云。無明愛取。煩惱為性。行及有支。以業為性。餘識等七以事為性。如是七事。即亦名果。義準餘五。即亦名因。以煩惱業為自性故。

【註】。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後際略果。前際略因。中間廣說。可比知也。此準俱舍缺略義。若準婆沙。前際略果。後際略因。乃全略義。補註十二引論具釋。

【記】。俱舍缺略義者。論言。由中際廣。可以比度前後二際。廣義已成。故不別說。意明現在既望過未成十二。當知過未。亦自相望。各有未過。故玄文云。推現三因。則說未來二果。推現五果。則說過去二因。三世推之。皆有十二支因果也。補註失詳。【補】前際但說無明行因。則略去果。後際但說生死果。則略去因。此是婆沙全略之義。

【註】。又云。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從事事惑生。有支理惟此。

【記】。此頌是論釋難。論先難言。若緣起支唯十二者。不說老死果。生死應有終。不說無明因。生死應有始。或應更立餘緣起支餘後更有餘支成無窮失。不應更立。然無前過。此中世尊由義已顯。云何已顯。故舉此頌明之。

十二因緣通名有支。道理惟若此也。此名束十二輪為三道。以能通義與輪轉義同。廣如輔行三下。十四。釋

【記】。論釋頌言。從惑生惑。謂愛生取。從惑生業。謂取生有。及無明生行。從業生事。謂行生識。及有生生。從事生事。謂從識生名色。觸生受。及生支生死。從事生惑。謂受生愛。由立有支。其理唯此。已顯老死。為事惑果。及顯無明。為事惑因。無明老死。事惑性故。豈假更立。餘緣起支。故經言。如是純大苦蘊集。若不爾者。此言何用。如輔行釋者。文云。束十二緣。以為三道。十二因緣。輪轉相生。是故三道。亦輪轉相生。大論十二因緣論。婆沙十地經等並同。餘俱舍及論釋。與此記錄是同。故不重記。

(第978~979頁圖表。)

【記】。束為三道者。從三煩惱。生於二業。謂從一無明。出行業。從愛取二。出有業。又從二業生七苦。謂從一行。出識等五。從一有。出生老死二也。七復生三者。識等五。出愛取二。生死二。出無明。淨意菩薩偈云。煩惱初八九。業二與十支。餘七說為苦。三攝十二法。從三故生二。從二故生七。從七復生三。是故如輪轉。一切世間法。惟因果無人。但從諸法空。還生於空法。名重城者。取困厄義。棘園。取難脫義。牽連。取繫縛義。十二苦事。取逼迫意。十二輪取流轉義也。三世十二因緣。詳釋六卷。

(第980頁圖表。)

【記】。三因四緣。出成實論二。釋籤中。但會通俱舍大論。以明成論三因四緣。此圖依釋籤立。【備】生因者。善惡報法生時。能與其善惡因。如業相應。故為報因。【補】習因者即自種因。如前念習善惡。後念善惡得相續起。依因者。如眼識必依九緣得生等。謂依第八識。依第七意根。六意識。五眼識。眼根。空。明。色。作意。解出唯識論。此中不明九緣。但依色香等。因緣者。具足生習依三因。若準唯識。彼局此寬。唯識但約親義。取種生種。種子生現。現行熏種。乃是因緣。今小乘因親緣O。親O合論。故三因皆名因緣。次第緣者。前心心所。開導於後。後心心所。即開處起。成論言。如以前心法滅。故後心法得次第生也。緣緣者。新譯為所緣緣。以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境引心生。心因境有。成論言。若從緣生法。如色能生眼識。大論言。心心數法。緣塵故生。是以境為所緣。此緣有為生識之緣。故名緣緣。增上緣者。有四。謂逆。順。親。O。泥水。為草木順增上。霜雪。為草木違增上。觀自己根塵而生眼識。為親。觀他人之根塵。為O。諸餘緣者。謂三緣之外。其餘皆屬增上攝。若俱舍中因緣五因性等。乃明成論三因四緣。即同毘曇六因四緣。但立下會通毘曇之名。有言報因等。此非會通。大論所立。記中誤也。以妙玄中。全無大論之語。籤內豈捨毘曇。而反會大論之名。然集註中具明因緣者。以因緣義佛法根本。故廣示會通。自分因。毘曇所立。即大論自種因。存參。【備】辨訛問言。大論俱舍俱六。何以成論立三。答。宗旨不同耳。當知成論不別立心數。但約前念起為心。後念起為數。故無相應。及行。。乃染心所攝。所作即增上緣。故只立三因。存考。

(第983~984,985頁圖表。)

【記】。輔行言。新譯次第緣。名等無間緣。緣緣。名所緣緣。餘二名同。然龍樹立名。什公翻譯。雖少不同。應非全失。以大論是一家承用。名字稍同。故且依之。然以四緣攝六因者。如俱舍頌曰。說有四種緣。因緣五因性。等無間非後。心心數已生。所緣一切法。增上即能作。所以輔行明之者。謂今明於事度事蔽。善惡相發。是六因中。四因所攝。四緣之中。多少不同。故略明四緣。及以六因也。而六因四緣名義。詳釋如論。今圖但會通俱舍成論義耳。【補】大論六因四緣者。所作因。謂能為一切所生法作因。不遮礙於他法。亦云能作因者。謂能為一切諸法作生起之因。即法生時。諸法於他不為障礙。且與其力。如眼根於識。飲食於身。佛於眾生等。皆是能作也。二相應因者。解言。心心數法。同相同緣。以心心數法。共相應故。如眼識心王。與受想等同一能緣行相。同一所緣塵境。以心王與心數法相應而起。王即以數為相應因。若心數法與心相因而起。數即以王為相應因。眼識既爾。餘耳識等亦然。此因惟屬心。心數法。不通餘法。如親友知識和合成事者。若依唯識。如眼識緣色。心王生起。定有五種行心所。五種別境心所。或善則有善十一種心所。或惡則有根隨二十六種煩惱心所。如此心心數法。同一能緣行相。同一所緣之境。善則同善。惡則同惡。必相應起。故如親友等和合成事也。三共因者。如眼識生起。必藉多緣。謂空。明。根。境。作意。分別依等。更相佐助而得生起。名共生因。俱舍亦名俱有因者。註言。一切有為法。名共生因。如四大種。更互相望。為俱有因。地大。待水火風等為因。乃至風大。待地水火等為因。此四大種。要異類和集。方有功能而造色故。有如受想等。與心王。決定同時而起。亦是更互為俱有因。又色心相依。亦是更互為俱有因。又生住異滅能相。與色心等所相。亦是更互為俱有因。故此俱有因。通一切法也。大論云。一切有為法。各有共生因。輔行云。一切有為法。各各共生因。是也。四自種因者。以一切法。皆從自種生故。如眼識生時。或善或惡。定從過去善惡親種子生起。善種。自生善心心所現行。惡種。自生惡心心所現行。至未來生起亦然。亦即習因者。謂過去所習善種。與現在善法為因。現在所習善種。與未來善法為因。不善無記亦如是。五行者。謂邪見所起身語意業。能招不可愛果。則此邪見。為染污業果之因。無明等亦爾。又如迷苦諦所起身見。為邪見等惑之因。又能引起餘諦下惑。則此身見。為五部煩惱之因。無明等亦爾。此是因也。六報因者。行善惡因。得善惡報名報因。俱舍名異熟因者。以因通善惡。果惟無記。異性而熟。名異熟也。四緣前解。【備】節義云。圖中二相應因下。心心數法以心相應為因句。第一心字。多贅。此句心數法作主。反去率彼心王同已作事。成相應因。凡成一事。決無不相應而能成就者。理之必然。故成論不立不對耳。註中善法惡無記法。法字。作種字解。因。乃利鈍使。亦遍諸法之中。故成論不立不對。

【註】。輔行引俱舍云。能作及俱有。同類與相應。行并異熟。許因為六種。今且依大論。略出六因相。以大論是一家承用。名字稍同。故且依之。

【記】。不依俱舍六因者。古有斥為異計故也。如無著菩薩顯揚論云。有一異計。立六種因。謂同類。遍行。俱有。相應。異熟。能作。如是六種。除異熟因。餘五因性。有三種過失。如同類因。有三過。若言同類之因。名同類因。有已成過。何以故。若善等法。善等體性。先已成就。彼何用因。若言同類即因。名同類因。是即無果。有不定過。何以故。不示其果。是誰因耶。又非決定因體同類。不相似法。亦為因故。若言非同類即因。亦非同類之固。是即名言。有虛設過。同類因言。無有所主。浪施設故。如是於餘四因。三種過失。亦應如理廣說。是則俱舍六因。雖可會通大論既為菩薩所斥。故今且依大論。略出六種因相。況大論是一家承用。又與俱舍立名稍同也。【備】辨訛曰。許因為六種。為字准論應唯字。私謂。今依大論。亦不因記中無著斥俱舍之故也。

【註】。乃至云。復次心。心數法。從四緣生。無想滅定從三緣生。除於緣緣。

【補】。二定除緣緣。非能緣故。由因緣者。謂由二因。一俱有因。謂生等相。二同類因。謂前已生同地善法。等無間緣。謂入定心及相應法。如是二定心等。引生礙心等起。故與心等。但為等無間。非等無間緣也。唯識以二定屬不相應。故不屬因緣。而此大論釋從三緣生。以知大論寬。唯識狹也。

【註】。諸餘心數不相應行。及色。從二緣生。

【補】。大論無數字。對前無想滅盡定。二不相應而論。【備】此中添數字亦無妨。意謂二定尚可許與心相應。其餘 心數不相應之諸行。及色等。但從二緣生也。心數下。不可逗斷讀。

【註】。除次第緣。及緣緣。餘有為法劣。故無有從於一緣生者。

【補】。如名句文等。依語音分位立。即以語音為因緣。以無障礙故。得成名句文。即增上緣。既非心之分位。則無漸次引起之力。除次第緣。以次第必約心法論故。又無緣境之能。除緣緣。色。可知。

【註】。報生心心數法。從五因生。除於因。

【補】。指一分無記異熟乃酬往業生。故曰報生。無記非善惡。故除染污之遍因。

【註】。無漏心心數法。從三因生。謂相應共。及無障礙。

【補】。無漏智起時。必王所相應而起。故從相應因。又無漏王所。生則共生。故從共因。又以無障礙故得生。故從無障礙之所作因。除自種因者。以未見道前所熏習者。但有漏善根。初見道時。所發無漏心心數。不可謂從自種因生。若修道中。亦有自種因也。此中三學是無漏。是淨。故除有漏之報因。染污之遍因。【記】。此引大論明四緣六因。具減生法。以論三十二言。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因緣者。相應共生。自種。遍。報。五因明因緣。又一切有為法。亦明因緣。次第緣者。除阿羅漢。過去現在末後心心數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數法。能與次第。名次第緣。緣緣。增上緣者。一切法。乃至是心。共生心數法。所謂受想思等。是心數法。同相同緣。故名為相應。心以心所法相應為因。心數法。以心相應為因。是名相應因。相應者。如親友知識和合成事。共生因者。一切有為法。各有共生因。以共生故。更相佐助。如兄弟共生。故互相成濟。自種因者。過去善種。為現未善法因。過現善種。為未來善法因。不善無記。亦如是遍因者。苦諦集諦所斷結使。一切垢法因。是名遍因。報因者。行業因緣。故得善惡果報。是五名因緣。心心數法。次第相續無間。故名次第緣。心心數法。緣塵故生。名緣緣。諸法生時。不相障礙。是增上緣。已上四緣六因名義。圖中已略點示。此中引論料簡。係與圖中一連之論。故此中於一切法下。以乃至二字接之。而具記之也。復次下。正示四緣具減生法。毘曇心論謂。心心數法四緣生者。謂心心數法。從自種子生。為因緣。前念開導力故生。是次第緣。境界。是彼緣緣。除其自已。餘一切法。是彼增上緣。無想。滅定。從三緣生者。於中入定心。是次第緣。於中自地前生功德。是因緣。及彼俱生。生住異滅。亦彼因緣。增上緣。如前。所謂二正受從三。離彼餘心所。諸餘心數不相應行。及色。從二緣生者。因緣。及增上緣。餘有為法劣。故無從一緣生者。次明六因從減生法。報生心心所法從五因生。除遍因者。大論言。以其不隱沒。無記。非垢法。故除遍因。論又明。諸煩惱。亦從五因生。除報因。何以故。諸煩惱是隱沒。報是不隱沒。故除報因。報生色及心不相應諸行。從四因生。非心心數。故除相應因。不隱沒無記。故除遍因。染污色及心不相應諸行。從四因生。非心心數法。故除相應因不隱沒無記。故除偏因。染污色及心不相應諸行。從四因生。非心心數法。故開相應因。垢故。除報因。諸餘心心數法。除初無漏心。皆從四因生。開報因。遍因。所以者何。非無記。故除報因。非垢故開遍因。諸餘不相應法。謂色心不相應諸行。若有自種因則從三因生。除相應因。報因遍因。若無自種因。則從二因生。共生因。無障因。今注並略之。無漏心心數法。從三因生者。相應因。共生因。無障因。又大論云。是初無漏心中。色及心不相應諸行。從二因生。共生因。無障因。無有法從一因生。若六因生。是名四緣生也。

【註】。淨名記云。十二秖是四六而已。故知但是離合說也。且如無明。秖是行家之能通也。即同類因。行必四相。即俱有也。行中五部。亦同類也。見歷四諦思歷一諦無明行中心心數法。共行共感。所作必同。行有必招識等異熟。此行必有行五部之惑。或四緣中。論云增上即能作因緣五因性。比六因說。可知。

【記】。荊溪淨名記云。十二因緣。秖是四緣六因。離之名十二因緣。合之名六因四緣。又離之名六因。合之名四緣也。且如下。會十二緣。只是俱舍六因。謂無明。既能通行。是同類。而行既有生住異滅四相是俱有。又行中既有歷苦集滅道見惑。及歷真諦一部思惑。亦同類因。又此無明及行二支中。心心數法。既皆共行共感。則其所作必同。是能作因。而行有支既屬業道。則業牽識走。故行有必招識等異熟。是異熟因。又此行中。既有行五部惑。即因也。若四緣下。會大論四緣。即俱舍六因。謂大論既以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即是能作。以能作因緣。不礙於他也。又大論以五因性。名為因緣。則因緣一種。即相應等五因。以上圖中示大論六因。會通俱舍六因。故言比說可知。【補】蓋以無明為因。而起染分思數。及諸邊邪等惑。而造於業。無明既能通行。是同類也。行與四相俱生。則以四相為因。而有於行。以行為因。而有四相。既同時有。即俱有也。行中所起五部惑同。染污為性。亦是同類。五部謂見歷四諦。思歷真諦。或隨立一諦。為一部也。共行即同類因。共感。即俱有因。所作必同。即能作因。又無明心數起時與染分心王相應而起是相應因。行中心心數法作業之時無有障礙。即所作因。異熟見前。【備】此節乃會四緣六因。合十二因緣也。辨訛曰。此節六行文未妥。今更釋之。且如無明起時。必有王所並起。是相應。無明與行。和合而起。即俱有。無明中思種引起行。即同類。起染污行。即行。行緣識等。即異熟。識緣名色。且屬能作。名色緣六入。亦同類。入緣觸。是所緣。觸緣受。是等無間。取緣有。亦同類。有緣生等。亦異熟。生緣老死。亦同類。增上。能作。支支皆具。略論如此。問。舊引論言。增上即能作。因緣五因性。二緣已會。餘二若何。答。如無明滅。引起行支。即等無間。行能反緣無明。是所緣緣也。餘例知。然十二支。但是有情相續。六因四緣。通一切法。私謂。辨訛意。以註未暢發。而更釋之。若果全未妥。應一一指出。至無明滅句。此中約三世果報言。無明屬癡。行是造作。當以心心不住。為等無間。無明托所行境為所緣。此行境又為生無明之緣。是緣緣義。辨訛又曰。此行必有行惑句。與論有礙。前言報生心心數法。從五因生。唯除因。此中明招異熟之行。而言必有行。又異熟即是報生。翻譯不同耳。又凡言行者。必須具善惡無記三種。若論惡行。容有遍因。於中含有善與無記豈可概言因耶。私謂。心境法。於四因六緣。有增減不同。四六合十二。未可支支全合。似不當以行招後識異熟。難行當分因也。至因。至見疑癡等。凡染污善法。凡外皆具足也。並存以俟後定。

【註】。輔行八上十一云大論問。佛說因緣。甚為難解。云何令於癡人觀耶。答。非如牛馬等。禪門但云聰明利根。分別籌量。不得正慧。邪心取理。名為愚癡。

【記】。大論云。愚癡者。非如牛馬等愚癡。是人欲求實道。邪心觀故。生種種邪見。是愚癡人。當觀因緣。名善治法。禪門下。重證。

【註】。此因緣觀。與支佛何異。今是助道破障。略論三世。支佛正觀破惑。必須逆順兩緣。百千萬世因緣等。

【記】。支佛逆順兩緣。至百千萬世因緣等者。四教義云。一觀屬愛十二因緣。二觀屬見十二因緣。初者即為二義。一推尋。二觀破。一推尋者。若聞正因緣生滅法。信解分別。覺一切屬愛煩惱。皆十二因緣。觀因緣入定。欲息心達本源。求自然慧。樂獨善寂。修習定心。得諸禪定。住此定中。知屬愛煩惱。即是無明。逆順推尋。即見十二因緣。云何逆推。此愛因何生。即知因受。受。因觸觸。因六入。六入因名色。名色。因識。識。因行。行。因無明。過去一切煩惱也。復順推此愛。愛能生取。因取。則有業。因有業。則有生。因生。有老死憂悲苦聚。輪轉無際。若因停心觀。入深禪定。如是逆推尋。或時見歌羅邏初受生。乃至見過去身起業煩惱。乃至二生。百生。千生也。順尋取有。若因禪定力。或見未來一生。二生。乃至百千生。若見過未事。其心悲感。道心轉增也。二觀破者。即性念處。歷別觀十二因緣也。性念處觀。略如前說。所以者何。若觀愛。即污穢五陰性四念處。若觀受。觸。六入。名色識。即觀果報無記五陰性四念處。若觀行。即善不善五陰性四念處。若觀無明。即過去污穢煩惱五陰性四念處。若觀取。即現在污穢五陰性四念處。若觀有。即善不善五陰性四念處。若觀未來生老死。即報生無記性四念處。是則用念處逆順觀察。破四顛倒。顛倒若滅。即無明一切煩惱滅。以無明滅。故行滅。乃至老死滅。是名性四念處歷別觀屬愛煩惱因緣觀也。次者亦二意。一推尋。二觀破。一推尋者。若見神我及世間。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是則現在生身邊四見。因此身邊四見。生十四難。六十二見。此身邊四見。即四取。逆順推尋。此取。因四愛。愛。因四受。乃至四行。因四無明。復順尋四取。能生四有。此有。即受一切二十五有。生老死憂悲苦惱。若因停心觀。得深禪定。或見過去未來生事。具如前說。觀二破。因性念處觀。觀四取身邊四見。如是次第。乃至無明。破過去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身邊二見。污穢五陰也。復順觀四取有。乃至生死。破未來。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身邊二見。污穢五陰也。若能如是用性念處。破三世身邊二見之四見。即破十四難。六十二見。一切屬見煩惱。一時皆滅。是名無明滅。即行滅。乃至老死滅。若屬見煩惱滅。即還用前觀愛十二因緣性念處觀。破欲色無色愛皆滅。是則三界煩惱業道滅者。名為有餘涅槃。若苦道滅者。即是無餘涅槃。是名因性念處智慧。觀十二因緣入涅槃也。乃至言共念處。緣念處。助觀十二因緣。類前可知。

 

亥。五治障觀法。

五多障眾生念佛觀。

【註】。止觀云。睡障念處。乃云逼迫障。禪門第四明三種障。念三身治。彼通大乘。今且明小乘助道。障。即惡業。三種者。一。昏沉暗塞障。昏睡無記念應身三十二相治。二。惡念思惟障。欲作五逆十惡等事念報身力無畏等治。三。境界逼迫障。身忽卒痛或見無手足火焚水溺等也。念法身空寂無為治。今明小乘助道。

【記】。睡障云。逼迫者。相宗明睡眠以昧略為性。障觀為業。念以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睡與念。體用相反。故念則睡破。睡強。則念障。應知昏睡強勝。如山麤重。壓逼身心。受逼難過。故曰逼迫障。今以念佛觀治之。禪門用三身治三障法。今具記之云。念應佛者。於三十二相中。隨取一相。或先取毫相。閉目而觀。若懸作不成。當對一端嚴形像。一心取相。緣之入定。若不明了。開眼更觀。復更閉目。如是取一相明了。次第觀眾相。使心眼開明。即破沉暗。念報佛者。以正念緣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一切種智圓照法界。常寂不動。普現色身。利益一切。功德無量。如是念時。即是對治。念法佛者。即觀法性平等。不生不滅。無有形色。空寂無為。無為之中。既無境界。何者是逼相。知境界空。即是對治。若念三十二相。即非對治。何以故。是人未緣相時。已為境界惱亂。而更取相者。多因此著魔狂亂。此乃通大乘觀。今是小乘助觀。唯念應身佛也。

【註】。據四教義云。破境界逼迫障。合念真空法身。

【記】。此出四教義念佛破逼迫障。然意與禪門較異也。【補】真空法身者。小乘所證真空五分法身也。阿含言。佛法身者即空。故約小乘當分言之。即以丈六相為應。從因感果為報。五分為法身也。

【註】。若以身對教。如輔行一下云。前之三教。各念一身。謂生。應。報。圓念法身。諸身具足。

【記】。藏。念劣應生身。通。念勝應應身。別。念報身。圓念法身。以法佛體圓。具足諸身。故念法身。即具足生應報也。

 

酉。二立觀定境法二。戌。初別。

二別相念處。如前四念處是

【註】。妙玄四二十三云。五障既除。觀慧諦當。能觀四諦。而正以苦諦為初門。作四念處觀。破四顛倒。

【記】。聲聞根鈍。正以苦諦為初門。觀不淨苦無常無我也。

【註】。二十云。別。謂各別。身受心法不同故。相。謂行相。觀此四法作不淨等行相故。言念觀者。然觀體非念。觀是其慧。推求觀察。知不淨等故。乃至處。謂處所。謂身受心法。是念所緣住止處故。

【記】。身。聚集義。受。領納義。心。了別義。法。有二。想。以取相為義。行。以遷流為義。今名念者。四念處言。為初學用念持慧。不妄受異緣。念為增上。故從念受名也。

【註】。於五陰境。修四念處。為破四倒。合五為四。受則六根對六塵。義兼內外。故獨為一。想行一向居內。故合為一。

【記】。四念處云。人於色。起淨倒。受。起樂倒。想行。起我倒。心。起常倒。破四倒故。合五為四也。若意根對法塵受。名內受。眼等五根對色等。名外受。然境雖內外。而領納非二。故受獨為一。而想則取相在心。行則念念不住。一向居內。合為一也。

【註】。又此念處。別名屬慧。通亦有定。輔行三下十七云。四境止心。故名為定。

 

戌。二總。

三總相念處。一觀身不淨。受心法皆不淨。乃至觀法無我。身受心亦無我。中間例知。已上三科名外凡亦名資糧位

【註】。此有四句。四念處云。一境別觀別。正是別相念處。二境別觀總。三境總觀別。此二是總相之方便。四境觀俱總。是總相念處。初則一藥對一倒。中間二句。觀心漸熟。或別於一境。總用四觀。或別用一觀。總觀四境。第四境觀純熟。舉一俱得也。

【記】。以不淨治身倒。乃至以無我破我倒。如上別念。是為境別觀別。或別於一境。總用四觀者。如觀身不淨。乃至以是苦。無常。無我。是為第二境別觀總也。或別用一觀總觀四境者。如舉一不淨觀。非但觀身。亦復觀受。觀心。觀法。皆是不淨。是為第三境總觀別也。第四舉一俱得者。如舉身念處一境。而受心法俱在其中。若舉不淨一觀。而苦無常無我皆在其中。是為第四境觀俱總也。

【註】。若準俱舍O。前三皆別相攝。第四句方是總相位。

【記】。陳譯俱舍O言。四中三種。唯不雜緣。第四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緣而觀察。名為雜緣。今此指之者。意在所揀也。

【註】。今依妙玄四念處。初句是別。後三皆總。今此正當境總觀別。謂別用一觀。總觀四境。

【記】。今依妙玄。判初為別。後三皆總。今此下。正判儀文是第三句。如言觀身不淨。受心法皆不淨。是也。

【註】。又上停心破障。四念處。惟觀苦諦。至內凡位。方觀四諦。妙玄四三十三云。七賢位人。明識四諦。此約解說。

【記】。惟觀苦諦。謂總別念處所觀身受心法。惟約苦諦也。如言正以苦諦為初門也。至妙玄云。天魔外道。愛見流轉。不識四諦。七位明識四諦者。此約解說。如大經言。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見四諦者。識屬愛四諦。識屬見四諦。皆能明了。若解四諦。則所見真正。無有邪曲。則知七賢但約解也。辨訛云。唯觀苦諦句太局。若言苦諦為初門。則可以念處所觀身受心法。即苦。所對破常樂我淨即集。念處觀即道。所滅。即滅諦。不可局言唯觀苦也。私謂唯觀者。乃專注在苦。非謂只觀苦諦。餘三諦便不觀也。詳論。見下圖中。

【註】。心行理外。名外凡。資糧者。從喻也。欲越三有。此為資糧。

【記】。莊子言。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資糧不充。罔克前進。欲越三有。非此不能發足前進。故名資糧。【補】妙玄言。前已別相念。破四倒。今深細觀慧總破。能生正勤。如意覺道。疾入後法也。

 

未。二明內凡。

二明內凡者有四。謂煖。頂。忍。世第一。此四位為內凡亦名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位

【註】。漸見法性。心遊理內。身居有漏。聖道未生。故名內凡。以定資慧。加功用行。故名加行。

【備】。法性指偏空理也。【記】。定慧缺一不可前進外凡有觀少定。今內凡勇猛增進。加以禪定資乎觀慧。名加行。

【註】。聖道根本。亦曰善根。

【記】。根有出生之義。此四能發覺支之華。聖道之果。四果善法。由此而生。又名善根。

【註】。煖從喻。妙玄四廿四云。以別總念處觀。緣四諦境。能發似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如鑽燧先煙。春陽煖發。以慧鑽境。發相似解。解。即喻煖。此喻慧行又如春夏積集花草。自有煖生。以四諦慧。習眾善法。善法熏積。慧解得起。故名煖也。此喻行行

【記】。大經O迦葉品。亦有此文義。釋名煖。

【註】。頂。妙玄四廿四云。似解轉增。得四如意定。十六諦觀。轉更分明。在煖之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法。

【記】。解慧增長。復加定持。處煖之極。所以喻登山頂。覺慧了了分明也。妙玄又言。如山頂之道。人不久住。若無難。必過此到彼。行者住頂不久。若無難。必到忍。若有難。退還於煖也。

【註】。忍。妙玄四廿四云。亦是似解增長。五種善法增進成根。於四諦中。堪忍樂欲。亦忍可義。

【記】。忍位復有似解根增。故所有煖位積集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法。增進成根。便能於四諦境中。堪忍樂欲。以是得名忍也。又忍者。以四諦境。忍可於心。心中了了。吐露不出。名忍。

【註】。世第一。釋籤四云。此是有漏。故名世間。於中最勝。故云第一。

【記】。玄文云。此心心所法。於餘法為最。為勝。為尊。為上。亦分勝。亦都勝。謂分勝彼煖頂忍法。分勝煖頂忍一切凡夫所得禪。無量。解脫。除入也。除入。即勝處。又都勝者。非謂都勝一切事業。但以能開聖道門故。彼見諦等。不能開聖道門。以世第一法。開聖道門。彼見諦等法得修。見諦等法得修者。皆世第一法功用。是知從功能立名也。是第一法名義者。最勝義。是第一義。得妙果。是第一義。如高幢頂。更無有上。是第一義也。

【註】。此四位觀行者。俱舍頌云。從此生煖法。從總相後生煖善根

【記】。論解云。修習總緣共相法念住。漸次成熟。乃至上上品。從此念住後。有順決擇分初善根生。此法如煖。立煖法名。是能燒惑薪。聖道火前相。如火前相。故名曰煖。

【註】。具觀四聖諦。修十六行觀。四諦為所緣十六行為能緣釋籤謂煖八諦十六行相有解八字字恐誤或約上二界四諦體同通解云八耳其實只觀欲界四諦此位有三品

【記】。論具釋云。此煖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十六行。如後解。三品者。妙玄云。煖有三。謂下下。下中。下上也。【備】辨訛云。遍觀上下四諦。故言具觀。及籤云八諦耳。非外凡唯觀苦。至煖位方具觀也。故荊溪特曰八諦。詳論見下。

【註】。次生頂亦然。用觀同前亦有三品

【記】。論曰。此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頂。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頂為最勝。如人頂故。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山頂故。說名為頂。此亦如煖。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妙玄云。頂有三種。謂中下。中中。中上。是也。

【註】。下中忍同頂。下忍觀八諦中忍縮觀明減緣行今皆云同頂者下忍雖上下觀不出四諦中忍雖減緣行約初觀說

【記】。論具云。此頂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忍。於諦理。能忍可中。此最勝故。又此位忍無退墮。故名忍。此忍善根。安足增進。皆法念住。與前有別。然此有上下。上中。上上。下中二忍與頂同。謂具觀四諦。及具修十六行相。上品有異。唯觀欲苦。與世第一相鄰接。故有此義。準煖等善根。皆能具緣三界苦等。義已成立。無簡別故。謂瑜伽師。於色無色。對治道等一一聖諦行相。所緣漸減。漸減。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 。欲界苦聖諦境齊此。以前名中忍位。【補】籤云。此中忍位。未減道時。雖減行相。未減道故。故得具觀四種諦也。頌云。下中忍同頂。約此而說。若此中忍減道諦時。但修十二行。既減彼道。心無欣慕。故彼道下四行。亦不得起。由此道理。減滅諦時。但修八行。除道滅下。各修四行故。減集諦時。但修四行。故中忍具修十六。十二。八。四行相。是也。

【註】。上惟觀欲苦。一行一剎那。此上忍合有一行二剎那心言一剎那此據滿說

【記】。論釋云。從此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補】籤謂上忍惟觀欲苦。及一行一剎那。名上忍。又云於上忍中亦修四行。雖起一行一剎那心。以觀苦故起。能得修彼苦下四行相故。問於上忍位減彼三行。何故修彼所減行耶。答。雖減彼行。不減諦故。欣慕心故。故得修彼所減行相。於中忍位。修所減行。準望可知。留苦下一行者。擬入見道。故須留也。

【註】。世第一亦然。上忍位中有二剎那一剎那盡餘一剎那在名上心滿即入世第一今一剎那引入無漏故云亦然也

【記】。釋論云。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緣欲界苦諦。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故名最勝。

(第1030~1031頁圖表。)

【備】。辨訛曰。圖中唯觀欲界苦句似局如修六妙發色定。即以色定為所觀。豈局在欲界。且俱舍二十六明四念具攝十智。豈但觀苦耶。又復但。觀欲界四諦句。亦似局。如新婆沙七明煖加行位中。即具觀上下八諦。俱舍二十三云。煖等善根。皆能具緣三界苦等之文。且煖善根多從色定發。下惑已伏。上方生。上定既生。上惑隨起。豈可有病無藥乎。釋籤四云。從煖善根去至世第一成。或遍觀上下。或捨上緣下。非但觀欲界也。私謂。俱舍論云。緣總雜法念住中。總觀所緣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修此觀已。生煖善根。又言。故唯有四。不增不減。集註據此。故判外凡。唯觀苦諦。論又云。傳說在定。以極微剎那。各別觀身。名身念住滿。雖不指定欲界。然外凡尚不暇觀欲界集等。似不及。於色苦。集註之說。非無因也。辨訛所引念攝十智。似不必引。立意不同。至煖頂能緣三界。玉師非不知之。而判觀欲界想。從多分言之。存俟後定。【記】。妙玄問。世第一有三品否。答。一人無。多人有。身子上。目連中。餘皆下。就佛。支佛。聲聞。為三品也。

【註】。中忍減緣行者。若遍觀八諦。修三十二行。名下忍位。若初依欲界苦。修四行。次例觀上二界苦。亦四行。又觀欲集四行。次上二界集四行。乃至上二界道下。不用最後乘之一行。名為一周減一行也。

【記】。此明一周。減上界道諦下乘之一行。

【註】。復從前觀。從後減。至第四番。減上二界道諦下道之一行。到此能緣之行既無。所緣之諦亦減。此道行與道緣同名。亦與緣同減。故云減緣必減行。據初一行減行未必減緣。據後三行

【記】。此明至四周緣行同減也。釋籤云。一一諦下。各有一行。與緣名同。亦與緣同減。是也。所言緣行同減。據初一行者。即指道減行。據後三行者。即指正S乘也。

【註】。第五番減欲界道諦下乘行。乃至最初欲界苦下空行。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皆名中忍。唯留一行。并所緣苦境。入上忍位。

【記】。釋籤云。緣之與行。皆從後減。故使欲界最後留苦行。都有三十一周。減緣減行。後但有一行二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中忍滿。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觀於欲苦。名上忍成就。是則能緣所緣。同一苦名。故同留之。入上忍位也。此位所留一行隨行者所宜如釋籤第四云云【記】。釋籤言。隨緣一行一剎那不住。故似見道。所以者何。行人有二種。一愛行。二見行。愛有二。一我慢。二懈怠。見亦有二。謂我。及我所。著我慢者。修無常入世第一法。懈怠增者。修苦入。著我者。修無我入。著我所者。修空入。故知所留一行。不必定之一種。但隨行人所宜一種。即當留之。以入世第一也。

【註】。是則上四下三七緣。與初行同名。行與緣同減。故釋籤四云。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

【記】。故釋籤下。示分周減緣行。謂上下八諦名緣。是所緣故。各十六行故。三十二名行。能緣行故。應知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謂一一諦下。各有三行。與緣名異。亦不與緣同減。從行為名。故三八二十四周減行。又一一諦下。各有一行與緣名同。亦與緣同減。但從緣為名。故名七周減緣。是則上界四諦。下界留苦。唯減三緣。上四下三。名七周也。

(第1036~1037頁圖表。)

【備】。辨訛曰。圖列空下不淨。準婆沙。俱舍。瑜伽。皆同列空。無不淨名。故知非新譯之不同。輔行中。荊溪一時便寫耳。準大論不淨觀。是初入門。淨顛倒故。生淫欲。為破淨故。言不淨。是得解脫。非實觀。故不淨。不入十六行數。存考。【記】。恐人不解從上例下。自前至後。順觀四諦。復自上還下。從後至前。逆次漸減緣行。故以圖示令易曉也。【補】俱舍言。如荷重擔故苦。內離士夫。故空。非究竟。故非常。不自在。故非我。又等現理。故集。如種理。故因。成辦理。故緣。相續理。故生。如泥團輪繩木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又牽引義。故因。出現義。故集。滋產義。故生。為依義。故緣。又不續相續斷。故滅。離三有為相。故靜。勝善義。故妙。極安穩。故離又言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

【註】。十六行義。如輔行三下十七析玄上具釋。

【記】。此釋十六行之義。如輔行云。苦下四行。無常苦空無我。觀因緣生。念念生滅。故無常。為無常所逼。故苦。一相異相不可得。故空。我我所不可得。故無我。集下四行。集因緣生。有漏和合能招苦果。名集。觀於六因能生苦果。名因。觀於四緣能生苦果名緣。還受後有苦名生滅下四行。滅盡妙離。諸煩惱滅。名滅。一切苦盡。名盡。一切第一。名妙。超過生死。名離。道下四行。道正S乘。能至涅槃。名道。非顛倒法。名正。聖人行處。名S。運至三脫。名乘。

【註】。又上二界合一四諦者。同一定地故。以欲界現前比上而觀故。析玄五義備釋。云云此則伏三界四諦下惑至發真時。故上二界同名比法忍智等。

【補】。析玄云。上二界四諦有五義同。故得合觀。一者同一天趣。二者。同一定地。三者。同一化生。四者。同一煩惱性。五者。同能引生無漏。

【註】。又十六行。只是觀門。涅槃O名十六諦者。取諦審觀察義故。

【記】。涅槃迦葉品云。十六行者。即十六諦。亦是苦法忍。苦法智。苦比忍。苦比智。等。此中既未斷惑。故知仍取諦審觀察之義。

【註】。又此減緣行。妙玄三合作八番者。以行從緣。但約八諦為八周也。四教義二十二云。中忍作十番縮觀者。約後七諦。以行從緣為七周。開欲界苦下所減三行。為三周。總為十番。妙玄八云。三番縮觀。進成上忍者。以三界不出四諦。亦以行從緣。減後三諦。故曰三番。諸文詳略不同。蓋赴機異耳。

【記】。妙玄八番者。文言。忍法觀者。正觀欲界苦。色無色苦。欲界行集。色無色行集。欲界行滅。色無色行滅。斷欲界行道。斷色無色行道。如是三十二心。名為下忍。行者後時。漸漸減損行及緣。復更正觀欲色無色苦。乃至觀斷欲界行道。除觀斷色無色行道。從是中。名中忍。復更正觀欲界苦。觀色無色苦。乃至觀色無色行滅。除道一切道。復正觀欲苦。色無色苦。乃至觀欲界行滅。除色無色行滅。復正觀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行集。除滅一切滅。并除欲界滅。復正觀欲苦。乃至觀欲界行集。除色無色行集。復正觀欲界色無色界苦。除一切集。復正觀欲界苦。除色無色苦。復正觀欲界苦。常。相續不斷。不遠離。如是觀時。深生厭患。復更減損。但作二心觀於一行。如是苦法忍。苦法智。如是中觀。名中忍。復以一心。觀欲界苦。名上忍。復次生世第一法後。次生苦法忍。今此以行從緣釋之。合作八番意也。四教義十番縮觀者。文云。下忍於十六行。作法諦觀。中忍十番縮觀。上忍但觀欲界苦下四行。今但明中忍也。又妙玄明中忍三番縮觀。今此亦以行從緣釋。明三番意也。

【註】。四善根勝利者。俱舍頌云。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釋籤四云。忍位是進。煖位是退。頂位是進退兩際猶如山頂。文四教義二云煖頂退者。何云性地。答。此人雖造惡墮地獄。一入受罪。不復重入。有性地善根故。能得聖果。文且必至涅槃。與終不斷善。有何異耶。蓋煖雖造惡入獄。終不久留。後必生人天。證涅槃果。若到頂位。雖退入惡。必不起大邪見。斷善根故。但有明昧淺深之殊。其善根一也。

【記】。四教義言。若通論四善根。亦名四忍。但忍法不退。別受忍名。若煖法。遇惡因緣退。能造五逆。謗方等經。作一闡提。墮無間獄。若頂法。遇惡因緣退。雖不斷善。猶作五逆等。故復有此問也。答意明雖造惡墮苦。後罪畢脫苦。不但不復造惡。又能承善證聖。且下。辨煖頂善根異相。答明二位雖同造惡墮苦。而有起見不起見。斷善不斷善異。論釋言。四善根中。若得煖法。雖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故。若爾。何須順解脫分。若無障礙去見諦近。此與見道行相同故。若得頂法。雖有退等惡增。畢竟不斷善根。【備】煖頂。是藏內凡。性地。是通內凡。以內凡位同。故煖頂判性地。性地。解見七卷。

【註】。忍不墮惡道。四教義二十二云。下中二忍。雖起煩惱惡業。而不受三途。猶生人天。百千萬生。若上忍成。但有人天七生業在

【記】。四教義云。於四諦堪忍欲樂。名忍位。於頂法位。用正方便。勤修增進頂法善根。依六地定。若頂法善根增進。即生柔順忍。亦緣四諦十六行。爾時信等五種善法。並得成根。以慧根故。於四聖諦堪忍樂欲。名忍法。今此智強惑弱。諸惡所不能動。以忍力大故。一切惡心。非數緣滅。如獅子王。餘獸遠避。故不墮惡道也。論釋云。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異生位。而進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然頌但說不墮趣。準義已知不造無間業。無間業者。必墮惡趣故。忍位無退。如前辨。此位不墮諸惡趣者。已遠趣彼業煩惱故。若至忍位。於少處生身。有惑中得不生法故。趣。謂諸惡趣。生。謂卵濕生。處。謂無想北俱盧大梵處。身。謂扇摑半擇迦二形身。有。謂第八等有。惑。謂見所斷惑。此於上下忍隨所應而得。謂下忍。得惡趣不生。所餘不生。至上忍方得。【補】扇摑者。生而男根不滿。半擇迦。翻變。今生變作。出法數。

【註】。第一入離生此一剎那即入見道故同見道離四趣生

【記】。論釋言。世第一法。雖住異生位。而能趣入正性離生。頌雖不言離命終捨。既無間入正性離生。準義已成無命終捨。何緣唯此能入離生。已得異生。非擇滅故。能知無間道。捨異生性。故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聲聞等種性別故。【補】婆沙云。世第一法。與苦法智忍作等無間緣。無有一法速疾迴轉過於心者。可與爾時能作障礙。令不得入聖諦現觀。是知此法決定不退。入於正性離四趣生。

【註】。問。前中忍中玄文云。但作二心。觀於一行。釋籤何云彼四心同一行一緣耶。答。中忍二心。似於忍智二心也。以由忍智二心。雖在世第一後心發真而得。今中忍位有此似解。故云如似。約一行說。但有二心。故云但作二心。觀於一行。若釋籤云四心者。緣行各二。故云彼四心同一行一緣也。

【記】。此料揀中忍位中觀心也。問以玄文二心觀一行。而。問釋籤四心同一緣行。答中先明玄文所言。如似苦法忍苦法智。如是正觀。是名中忍之意。故直以似於世第一法忍智二心。標答妙玄。此節全文。見本卷六十紙。以由下。出其如似之由。此問中未敘明。答中補出也。約一行說下。方示玄文言二心之意。若釋籤下。約緣行各二。以答四心同一行一緣意也。【補】四心同一行一緣者。婆沙云。減至苦法忍後心。得正決定。彼四心同一行一緣。所謂增上忍。如似世第一法中。苦法忍苦法智二心同緣。是也。又忍智二心。雖於世第一後心。引生無漏發真方得。今中忍位中。有此忍智二心相似之解。故玄文云。如似苦法忍苦法智也。【備】辨訛曰。緣行各二句。似不可能所分開。當知籤中云四心者是指中忍位中相似忍智二心。上忍位一剎那心世第一一剎那心也。存考。

【註】。釋籤四引論明修煖法。從欲界至無所有八地各九品。并一具縛。總七十三人。是則煖法通於三界。涅槃經何云如是煖法。是色界法非欲界有。須知能修之人通於三界。所發煖法依色界定發也。釋籤引評家云。盡是色界法住定地法。涅槃O作三義釋云。一多用定發煖法觀。從多為言。二據中間。三界皆能發於煖法。而色界居中。故言色有。三據處為語。色發煖法。易。欲界則難。

【記】。此明料揀煖法七十三人。涅槃O明三解。一莊嚴云。欲界十善相應心。名電光定。時得時失。故此人名具煩惱性。不開品數。若論方法。定有九品。惑亦九品。以九定。斷九惑。足電光一人。成十。色界四禪。無色三空。皆九品惑。九品定。七九六十三。足前十人。合七十三。二開善云。無別電光異方法。亦無方法異電光。只電光定。對九品惑成九定。初一品定。只是實法。未賴於假。猶是惑抗行。未能伏惑。第二品定。與初品作相續假共為力用。方伏初品惑。第三品定。伏第二品惑。乃至九品定。伏第八品惑。餘有欲界第九一品惑在。牽於初禪一品定起。共伏之。并四禪三空。一一皆九惑九定。乃至不用處九品定。伏八品惑。餘第九品惑在。更將非想定。伏不用處第九品惑。八九七十二。復將非想定足之合七十三。三數人解者。二不同。一事障未來者。分九品解。一品解。對斷一品惑。復有十善相應心。即具煩惱性人。足前成十也。具煩惱人與初品定。共斷一品惑。後去一品解。對斷一品惑。四禪三空一一九定九惑。成七十三。二性障根本者。未來禪九品定。斷欲界九品惑。取欲界具煩惱性一人。足此九品成十。如是十人。皆有未來禪。二禪未來定。斷初禪九品惑。三禪未來九品定。斷二禪九品惑。乃至非想未來定。斷不用處九品惑。亦七十三。故O問云。前明煖是色界法。何得通於三界。作七十三人。答。初學之人。須依四禪。據後利時。則通三界。又昔在凡外。曾得七十三定。今入佛法。作煖法觀。是也。涅槃經迦葉言。佛說壽煖識三法。和合名眾生。若從是義。眾生應先有煖。云何說煖法因善友生。佛言。如我今說煖法。要因方便乃得。本無今有。如是煖法。是色界法非欲界有。因善友者。依善友教示修行始得也。今註為別明煖法。所通界地。故引籤文中之問為問。答中謂據能修煖法之人。故言煖通三界。而所修煖法。必依色界定發也。引評家下。以玄文云。頂法者。色界善根。有動不動。住不住。難不難斷不斷。退不退。就動至退有二。下是煖。上是頂。彼不動至不退為二。下是忍。上是世第一。籤云。此文同論。以論云。有說欲界善根有二。下者煖。上者頂。色界善根有二。下是忍。上是世第一。評家曰。不應作是說。應曰。盡是色界法。住定地法。聖行法好。今依評家。故言色界。此等只是判四善根。以有動等之異。對四不同故也。動乃至退分二。不動至不退分二。雖同在色界。由善根深淺異故。致使差降不同。動。謂猶為外緣所動。住。謂久住煖頂。難。謂煖頂有難。斷。謂斷於善根。退。謂退為五逆等。不動等。反是。已上籤文。涅槃O。作三義釋。如文可知。【補】毘婆沙言。欲界十種。謂一具縛凡夫。二除一品結。乃至九品盡者。初禪有九。或有除一品結乃至九品。初禪無具縛人。即欲界說故。如是乃至無所有處九。雖頂忍世第一。亦如是。總七十三人。有言以非非想。著禪定最深。不能修煖法。故除非想一地。評家。清涼O鈔云。婆沙是諸羅漢集。而有四大羅漢。為評家正義。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數。四覺天。聖行法。即煖頂等。非凡夫行故。【備】辨訛曰。能修通三界等。大約發煖法。多分在欲界得上地定而發。註。引涅槃是色界法。當知是佛破迦葉難問壽煖識三。眾生有煖之辭。故佛答如是煖法等也。後言色發煖法易。欲界則難。正顯修欲界定。發煖法難。須修色界定。發煖法方易也。存考。

 

未。三結顯異名。

上來內凡外凡。總名凡位。亦名七方便位。

【註】。以此七位。為入聖道之方便。諸文或云五方便者。蓋停心破障。故不論。總別念處。但合為一。

【備】。以停心非正觀故。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五之下終。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六之上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臺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午。二聖三。未。初標科列位。

次明聖位。亦分三。一見道。初果二修道。二三果三無學道。四果

【註】。四教義云。通名聖者。聖。以正為義。捨凡性。入正性。

【記】。四教義云。苦忍真明。捨凡性得入聖性。真智見理。斷於同類之因。故名聖也。

【註】。初果見理破惑。名見道。二三果去重慮緣真。名修道。四果惑盡。名曰無學。文句八云。研真斷惑名為學。真窮惑盡名曰無學。

【記】。此明四果三道之義也。初果名見道者。謂初果人破八十八使見惑。最初見真諦偏空之理。故云見道也。二三果名修道者。謂二三果人重起緣慮。緣前所見之真。斷諸欲界思惑盡。進斷上地之思。是乃帶果修因。故名修道也。四果名無學道者。謂四果之人斷除三界惑盡。於諸所作。更無可學。故名無學道也。文句下。證釋無學。謂正在空觀研真。以一切智斷惑。正云斷妄。妄。猶惑也。真與妄有所未窮。名之為學。即前三果也。若其所研之真已窮所斷之惑已盡。於諸學事。更無可學。故名無學也。然此約當教以明學。若望後教。遠則遠矣。

【註】。然初果位。從世第一後心。苦忍真明。或云苦忍明發。即欲界苦諦下苦法忍也。明發。即苦法智也。謂真智明發也。於八諦下。發八忍八智。總十六心。有門以十五心名見道。為初果向。十六心是修道初果攝。玄空門。以十六心名見道。為初果。二果去方屬修道。宗計不同。不須和會。今家雖多用有門。高麗師欲令易解。且準空門。註見道是初果也。

【記】。此明初果對見之意也。初三句。明初果所從於諦。發十六心。而有二說。初謂苦忍真明者。即欲界苦諦下苦法忍也。次謂苦忍明發者。即欲界苦諦下苦法智也。然忍為因。智為果。此分忍智因果言之。謂世第一後心。真智明發也。【備】辨訛曰。二果去方屬修道句。當知空有二宗。只諍在一剎那間。而空宗雖以十六心為見道。當知過此十六心仍屬修道。豈二果去屬修道耶。私謂。註解本同。惟二果去字面稍晦。故辨明之也。辨訛又曰。且准空門句。當知觀師一往約果。判云初果。乃是見道。二果已去。乃是修道。非准空門也。私謂。此判既與空門同。謂之準空亦可。

【註】。八忍八智者。俱舍頌云。前十五見道。見未曾見故。世第一無間。即緣欲界苦。生無漏法忍。忍次生法智。次緣餘界苦。生類忍類智。緣集滅道諦。各生二亦然。

此明十五心見道。未曾見也。謂見道所見之理。名未曾見也。以從來不曾見。而今始見故也。若修道修見之理。則可謂見中曾見過也。言無間者。有二義。一者。以其剎那頃即入初果也。二者。唯繫緣于無漏真空之理。不令餘念間入。故云無間也。言忍次生智者。此十六心原在一時發起。有何次第。今言次者。以無次第中而論次第也。【備】辨訛曰。各生二亦然。準論二字。應四字。以苦諦下。有法忍智二。類忍智二。集滅道三諦下。四種亦然。私謂。二四字面雖異。而意則同。十五心見道者。論釋言。苦法智忍為初。道類智忍為後。其中總十五剎那。皆見道所攝。見未見諦。故至第十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習曾見。故修道攝。此二句頌。本在後。下世第一無間等句頌。本在前。無間者。論云。從世第一善根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諦境。有無漏攝法智忍生。又云。此忍無間。即緣欲苦。有法智生。如是復於法智無間。緣餘界苦。有類智忍生。最初證法真理。名法智。此後境智與前相似。故得類名。緣餘三諦。各四亦然。上皆論文。

(第1065~985頁圖表。)

世第一後心。任運緣於四諦。而生忍智。與前忍位中作意緣四諦不同。蓋十六心。雖一時頓發。然忍能斷惑。智能證理。亦必任運緣于四諦也。【補】言忍因智果者。謂忍能斷惑。智能證理。由惑斷而理方顯。故忍為因。智為果也。亦名無礙者。即無間道。謂初果依八忍。能斷八諦下迷理之惑。此八忍不被見惑之所間隔。名無間道。解脫道者。謂初果依八智。能證八諦下無為之理。此八智已離惑縛。名解脫道也。出玄記。【備】苦法忍者。苦。謂欲界生死苦。法。即真如理。忍。即忍可。亦印證義也。謂於煖頂忍世第一中。因觀欲界生死之苦。至世第一後心。真如理顯。生無漏法忍。是名苦法忍。苦類忍者。色無色苦。是欲界流類。又觀上二界苦。是欲界流類。又觀上二界苦。亦生無漏法忍。名苦類忍。苦法智者。智。是能證真如之智。謂欲界生死之苦。真智明發。證真如之理。名苦法智。苦類智者。又觀上二界諦。真智明發。是欲界苦法智之流類。名苦類智。下集等三諦可知。出三藏法數。苦法忍者。以行人迴光返照。的向苦上研求落處。但見其空。無常無我。安有苦相可得。即將不可得理。忍可於心。故名苦法忍也。苦法智者。即以空觀研之既深。則真如之理自得現前明了。故名苦法智也。上界言類忍類智者。類者。比也。謂行人欲觀上界之苦。當須以欲界之苦法。比類而知也。

【註】。七聖位。對三道四果及向。次第。超越。住果。勝進。委如妙玄四教義明。今圖示之。

【記】。下詳辨四果位次名義。入道功能。今欲易明。故先以圖示之。

(第1069~1070頁圖表。)

【記】。此圖但略示其對位名義。若欲具知。當閱玄文四下。及四教義三。今略錄四教義文。以明之。如四教義云。七聖位者。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七不時解脫。就此七聖位分為三道。所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也。一見道者。即是八正道見理。斷見諦惑。至十五心。如破石方便也。二修道者。即是七覺分。隨觀一諦。所斷思惟。如斷藕絲方便也。三無學道者。如前分別真智。見理既極。三界正使已盡。無惑可治。不須更學也。一明信行位者。即鈍根入見道名也。言鈍者。謂非自智熏。憑他生解故也。是在方便道。先雖有信。以未發真。不名為行。行。以進趣為義。從得苦忍真明。十五剎那進趣見真。名隨信行。乃至言是信行人見道。十五心。亦名八人地。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即是須陀洹向。亦名行中須陀洹也。二明法行位者。即利根入見道名也。言利者。自以智熏。見理斷結故也。本在方便道中。能自用觀智。觀四真諦法。但未發真。不名為行。因世第一法。發苦忍真明。十五剎那。進趣見真。故名法行。乃至云。但鈍根憑他生解。智少觀察。若利根以自智多。觀察為異耳。三明信解者。即信行入修道。轉名信解。鈍根憑他起信。進發真解。故名信解也。此信解人。證果有三。一證須陀洹果者。第十六道。比智相應即證也。若見使斷。略說三結盡。廣說八十八使盡。名須陀洹。受生死七返。終不至八生。二證斯陀含果者。有二種。一向。二果。一向者。從初果後心。更修十六諦觀。七覺支菩提。行現前。即此世無漏。斷於煩惱。一品無礙。斷欲界煩惱一品。二品無礙。斷煩惱二品。乃至五品。皆是斯陀含向。亦名勝進須陀洹。約此說家家也。二果者。若斷六品盡。證欲界第六品解脫。即斯陀含果。三證阿那含者。亦二種。一向。二果。一向者。若斷欲界七八品。皆名阿那含向。亦名勝進斯陀含。約此說一種子也。三果者。以九無礙。斷欲界結。證第九解脫。即阿那含果。復次須陀洹。有三種。一行中須陀洹。即是須陀洹向。二住果。正是須陀洹果。三勝進。即是勝進須陀洹。亦名家家。即斯陀含向也。斯陀含。但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斯陀含。亦名一種子。阿那含。亦二種。一住果。二勝進。勝進者。進斷上五分結。即阿羅漢向也。阿羅漢。但一住果。若據毘曇超越得果者。謂凡夫時。斷欲界六品。乃至八品盡來。入見諦道。後發苦忍真明。十五心中。是第二果向。十六心。即證第二果也。若在凡夫時。先斷欲界第九品。乃至無所有處盡。後入見諦十五心。名阿那含行。第十六心。即證三果。此是超越人。不證前二果也。四明見得者。法行轉入修道。是名見得。是人在思惟道中。次第證三果。超越得二果。亦如信解中分別。但以利根。不藉聞法。不假眾具。自能見法得理為異也。五明身證者。還是信解見得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五下分結。故發四禪四無色定。即用共念處。修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第定。三空定。事性兩障。先已斷盡。又斷非想事障。滅緣理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故。名身證阿那含也。所以者何。以入滅盡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內。息三界一切勞務。身證受想滅。故名身證也。若約初果解身證者。但以先於凡夫用等智斷結。得四禪四無色定後。得見諦第十六心。證第三果。即修共念處。還從欲界而修背捨。勝處。一切處。入九次第定。成身證也。是阿那含乃有二種。一住果。但是那含。二帶果行向。即是勝進阿那含也。猶名那含行向故。即是羅漢向攝。故智論言。那含有十一種。五種正是阿那含。六種阿羅漢向攝。當知此身證阿那含。即是勝進阿那含。阿羅漢向攝。五種般那含。七種般那含。皆但有上流般。八種般那含。但有現般無色般也。如是阿毘曇。約信解見得分別而數。乃至有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廢說本旨。豈煩分別。六明時解脫羅漢。即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方得解脫。名時解脫。而有五種不同。謂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必勝進法也。彼得二智。謂盡智。無學智等見也。若用金剛三昧。於非想第九品惑盡。次一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成盡智。次一剎那。得無學智等見也。彼或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此五種羅漢是信種性。根鈍。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處所。說法。及人隨順。善根增進。不能一切時所欲進也。是五種羅漢。各有二種。不得滅盡定。是慧解脫。得滅盡定。是俱解脫。若不得滅盡定。是人因中偏修性念處觀。不修共念處觀。若得滅盡定者。是人因中修性念處觀。亦修共念處觀。若證果時。三明八解一時俱得。故名俱解脫也。七明不時解脫阿羅漢者。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動法羅漢也。言不時解脫者。不動法人。一向利根。因中修道。能一切時中。隨其所欲。進修善業。不待眾具。故名不時解脫。是人不為煩惱所動。故名不動。是不退義。成就三智故。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智等見。能用重空三昧。擊聖善法。以定捨定。故言能擊也。【補】是不動阿羅漢。亦有二種不同。一。不得滅盡定。名慧解脫。二。得滅盡定。即俱解脫。若聞佛說三藏教門。修緣念處。即發四辯。名無疑解脫。是名波羅蜜聲聞。能究竟具足一切阿羅漢功德也。問。時不時二人利鈍不同。云何並得俱解脫耶。答。此簡鈍利明得有難易之殊。何關簡得與不得耶。此之七聖。名奠沙門。沙門有二種。一者。直言沙門。即因也。二者。沙門那即果也。沙門。有八十九。謂見諦八忍。思惟八十一無礙也。沙門那。亦八十九。謂見諦八智。思惟八十一解脫也。沙門那。復有二種。一有為果。八十九有為果也。二無為果。八十九無為果也。此二者約智斷而論也。約智德。明八十九有為果。約斷德。明八十九無為果也。

 

未。二斷惑階梯四。申。初預流果。

一須陀洹。此翻預流。此位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見真諦故。名為見道。又名聖位。

【註】。預流者。預入聖道法流。金剛云入流。或翻逆流。逆生死流也。玄下。。名抵債。不受三途業債故。

【記】。此釋預流之義也。謂斷三界等者。約逆流而言。即四流中逆見流也。得果證者。約入流而言。即入八正道流也。故有二義。一者。生死流。須陀洹人。即逆此流。惟眾生順之也。二者。道流。須陀洹人。順入此流。眾生逆之。而未入也。玄名抵債者。如羅漢先直取道。未遑償業。故名抵債。優婆塞戒經云。若負三寶物人。正事修道。欲求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者。則不須償也。不學道。應急償也。準此。則知見道聖人。了知業債本空。求其償處了不可得。故名抵債也。

【註】。斷三界八十八使者。何故婆沙論云。二十八使見道斷。餘六十使修道斷耶。先達云。有二種根性。若等觀四諦者。見道斷八十八使。若不等觀四諦者。見道中唯斷三界苦諦下二十八使。餘三諦下見。隨修道斷。乃是鈍根。

【記】。此釋斷見惑有二種不同也。註中舉婆沙意為問者。以婆沙問云。何故波羅伽那。作如是說。八十八是見道。十是修道斷。彼作是答。二十八決定是見道斷。十是修道斷。六十不定者。於見道中而有差別。波羅伽那說次第故。說八十八使是見道斷。十是修道斷。是則註中乃舉其答意而為問端也。今又舉古明有二種根性為答者。即二種根性。以鈍根隨修道斷餘三諦下見惑。釋論意。以利根等觀四諦。釋今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文也。【備】辨訛曰。先達言一節。據舊婆沙四十末九十八使。二十八使見道斷。十是修道斷。餘者。若凡夫修道斷。若內教弟子。是見道斷。又四卷言。二十八決定見道斷。六十不定。不定者。於見道中而有差別。既以凡夫對佛弟子說。則佛弟子於見道中。頓斷二十八使。修道斷餘六十也。舊婆沙指凡夫而說。信無疑矣。

 

申。二一來果。

二斯陀含此云一來。此位斷欲界九品。思中斷前六品盡。後三品猶在。故更一來。

【註】。此果斷欲界九品思惑前之六品。於初果之後此果之前。須論家家。今先明欲惑潤七番生死。次通示超次根性。後別釋家家之義。

【記】。此明二果所斷功行。名義不等。故須論之先定三意也。如金剛O。釋此人名為一來者。謂從此死後。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得盡眾苦。大論言。息忌伽彌。息忌。名一。伽彌。名來。四教義翻言薄。前斷已多。其未斷少。名薄。今文。釋此。名同大論。義合四教。儀註云。此果。斷欲界九品思中前之六品也。若準空門位次。則應於初果斷見惑之後。二果斷六品思之前。或斷四品。須三生二生家家。儀文雖略。今註補出。是以先則通明欲界九品思惑。共潤七翻生死。次則通示四果及佛。有超斷次斷之根性。然後別出二生三生家家之義也。此先略標。下文逐一解釋。

【註】。惑有麤細。故分九品。無漏智力。故經七生。所以須七生者。如輔行引成論云。於七世中。無漏智熟。如服酥法。七日病消。如歌羅邏。七日一變。如親族法。限至七代。如七步蛇。四大力故。行至七步。蛇毒力故。不至八步。惑力至七。道力非八。婆沙云。應云十四。何故云七。答。中有。本有。斷不出七。故但云七。乃至若總論生。應云七人。七天。十四中有。合二十八生。且依前說。不出七故。故但云七。

【記】。此釋上欲惑潤七番生死也。然惑潤多番生死者為細。少者為麤。故以惑麤細成九品。而潤生死成七番也。所以下出其須七生之故。輔行引成論文者。即成論分別賢聖品云。極七有者。是人於七世中。無漏智熟。如歌羅邏等。此言凝滑。狀如凝酥。七日變成。又如服酥等。極至七日堅病則消。如七步蛇者。心地觀經云。或有菩薩。以彼五欲。而為恐怖。譬七步蛇。當害人時。毒力熾盛。行過七步。即便命終也。婆沙答文中言中有本有者。如人現前之身。名本有身。死後即受中陰之身。名中有身。於中有身中。投托父母。或生人間天上鬼畜之中。名後有身也。

(第1088頁圖表。)

【補】。輔行云。初果生死極至於七。定不至八。故名七翻。不必一切盡至于七。楞伽云。下者至七。中者三五。上者即生。而入涅槃。四教義云。須陀洹受生死七返。終不至八生。集論云。極七返有者。謂即預流。於人天上生。往來雜受。極至七返。得盡苦際。

(第1089頁圖表。)

【補】。任斷下。即止觀引舊婆沙對超論次文。詳引在後。次斷解下。次斷內前任斷經生。謂經七番生死。而盡損惑。今次斷。則以一生中斷二必三。斷五必六。為斷惑損生也。【備】辨訛曰。任斷下引止觀對超所論之次句。當知是次斷。非關任斷也。詳論在後。

(第1090~1091頁圖表。)

【補】。此次斷超斷二圖。示上所言次通示超次根性之義也。本斷超下六行觀者。厭下苦麤障。欣上妙勝離也。隨其品數多少。至無成根緣者。謂隨其本在凡地時。以世智伏思惑品數或多或少。今入十六心。超果不同。若本斷五品四品。今但名初果。本斷六品。今但二果向。本斷七八品。今名二果。本斷九品。今超證三向。問。斷九品應證三果。何以只名三向耶。答。以彼在凡地。用有漏智。智弱故。須抑退一位。故但名三向也。雖本地斷上界惑得非想定。應超證四果向。今但極至三果也。既以有漏智斷惑。則無成根緣。以有漏智。不能成無漏根故。若無成根緣。容或退歸見道等位。則不止三生矣。故闕此緣。不論家家。【備】辨訛曰。斷超下無成根緣句。文中既說入十六心。超果不同。可知亦有從十六心後。緣四諦修。成無漏根。云何說無成根緣耶。私謂。外道本惟斷思後斷見。故入十六心時。即超證果時。似不論十六心後也。故言無成根緣。辨訛又曰。小超下乃至無學向果句。若超至無學。是大超。非小超也。論解見下節。

【註】。任斷者。此人非全無觀行。但不及次斷勤加功行耳。

【記】。此釋任斷名也。意明此任斷有少觀行。雖不及次斷加功斷惑。亦能依觀任運除妄。故名任斷也。

【註】。次斷者。雖異任斷。乃對超斷。越次得名。

【記】。此釋次斷名也。意謂此人異乎前之任運斷惑者。既然次斷之人。加功進行。斷惑損生。是乃對後超斷人斷見惑時。即超證二三果。乃至四果。超其次第。故今次斷人。得初果已。雖云起大加行。斷二必三。斷五必六。未能超越位次。故得次斷名也。

【註】。本斷超者。輔行六上。云。本得非想定。即是已斷下八地思。至十六心。應名阿羅漢向。但名阿那含者。以凡地時。有漏智弱。但名那含。若本斷九品。今名三向。若七八品。得名二果。斷六品等。名二果向。斷五四等。但名初果。。須抑退者。意令此人。此生必定起無漏聖道故。文出俱舍。

【記】。此釋本斷超名也。輔行下。引文釋明本斷超之義須抑退者下。出其抑退一位。所以意明抑之者。實進之也。文出俱舍者。陳本第十七卷頌云。利鈍根二人。于中信法行。若已滅修惑。于初果道向。乃至滅五品。向二滅九前。離欲上色界。則向第三果。【補】次斷與斷超何異。以次斷之人。斷見惑。得初果已後。次第進果。次第斷惑。三緣具足。論家家種子。斷超之人。在凡夫時。見思全伏。至十六心滿。超果不定。【備】有師標云既得非想定。何故但斷下八地思。不斷非想地思耶。以內弟子得其地定。即破其地惑。外道先得其定。未破其惑。故雖得無想。止破下地思也。又辦訛曰。此節文。雖出輔行。然違俱舍。當知論中未起勝進道。名住果非向。不論超證次斷。悉皆十五心名向。十六心名果。縱斷上地七十一品。十六心時。但名阿那含果。以未起勝進道故。是以止觀超次斷辨。則次斷名向。超斷不名向也。問。若住果不名為向。則輔行若本斷九。今名三向。斷六品等。名二果向。云何通。答。此是荊溪約抑退意立名。俱舍婆沙。無此名目。讀者幸勿以辭害意。私謂止觀超次對辨。專指小超。其判本斷超中。有隨以世智斷之多少句。則三向二向已含於中。故荊溪約意分判耳。

【註】。小超者。止觀六云。若凡夫地未得禪。十六心滿。超能兼除欲惑諸品。或三兩品。輔行云。應云三四。或恐文誤。或婆沙不同。即是家家一種子等。即是小超。及前文云。超斷至五品。名家家。乃至八品。名一種子。

【記】。此重引止觀超斷。以釋少超。前文即上所引釋少超之前文。【補】止觀中家家種子在前。故曰前文。會本六上二十如超次對辨後明小超。故下言下文。會本六上四十玉師。因宋代諸師錯執止觀中。小超與次斷對辨之文。將謂小超一類。只能超至一種子。故註家引輔行力辨小超。其類非一。亦有至無學果也。

【註】。輔行六上釋云。今文中言超斷者。只是下文小超之人。此定止觀超斷屬小超也

【記】。此引輔行釋明重引止觀之文。而有三節。此一節會超斷是小超。今文。即今重引止觀之文。下文。即指上所引止觀正釋小超。若凡地未得禪等文。以其在下。故指為下文。所以引輔行釋者。即釋超斷至五品名家家。乃至八品。名一種子之文。今文中言超斷者。即是下文明四超中小超之人也。下文者。以止觀中明超斷之文在前。小超之文在後故也。

【註】。本在凡地。未得色定。或修欲定。欲惑未斷。此人至十六心超斷五品。名為家家。此之五品。同四品故。此文別釋小超中斷五品惑論家家者。一種人也。不可據此之文。通定小超之人皆未得色定。如止觀云。若凡地未得禪。若已得禪。豈止三向。蓋小超人。其類非一

【記】。此一節文。輔行別釋小超中論家家。【備】五六共潤一生。故超斷五品。退一位同四品也。

【註】。隨其本斷品之多少。而得名為家家種子。及以無學向果等名。此文通釋少超。超果不定。蓋止觀文。明小超人至一種子義猶未盡。故此點云。隨其本斷等也。蓋隨其小超本位斷惑。品數多少。則斷五品名家家。多則乃至極果。則知小超。不可惟局三果向也。故止觀云。十六心後。即有一念超果至那含。或超至羅漢

【記】。此引輔行通釋小超超果不定意也。文中示其超果不定。推知不局三向。故止觀下。證明超果不定也。【備】辨訛曰。此引止觀文未恰。當知此論小超在十六心中。隨斷惑品多少論。不在十六心後。不可將十六心後答超斷思惑之文。來證十六心中也。私謂。此等超果之人。似應攝歸小超。否則遺漏。存俟後定。

【註】。問。小超若超至四果者。止觀何故但云。若凡地未得禪。超能兼除欲惑諸品。

【補】。除欲惑諸品。不過二三果而已。何能至四果耶。

【註】。答。此據小超中未得色定者而言。故云若凡地未得禪。超能兼除欲惑諸品。若之為言。乃不定之辭也。況諸品定言。豈惟八品。故下即云。一種子等。

【記】。此料簡小超有四番問答。問中舉止觀何故釋小超。只言超能兼除欲惑諸品。意明兼除欲惑諸品。但可名小超為家家。或種子。及三向而已。不得超名無學向果也。答中先約未得色定小超。以釋止觀之文。次以二意。釋推其辭。以明超得無學向果。先以不定之辭釋若字。意明若得色無色定者。則能超至無學向果。次以不一之義釋諸字。意明兼除多品者。則能超至無學向果也。

【註】。問。或謂小超只至三向。乃判輔行隨其本斷品之多少。謂雙點超次而得名為家家種子。乃別點小超。及以無學向果等名。乃別點次斷。如此可乎。答。止觀雖超次對辨。輔行唯指小超。如云今文中言超斷者。即是下文小超之人。乃至云此之五品。同四品故。隨其本斷品之多少等。乃釋小超一連之文。豈可分擘對當耶。

【記】。此料簡分文對當超次也。問中堅執已意。乃分輔行對當止觀超次。答中有縱有奪。縱之則明。止觀以超次對辨。奪之則顯。輔行唯指小超。如云下。示輔行唯指小超之文。豈可下。結責不應分文對當。【備】止觀超次對辨者。文言。今且依修道斷一品欲惑。次第至第五品盡。皆名斯陀含向。若超斷至五品。名家家。次斷六品盡。名斯陀含果。超斷至六品盡。名一往來。次斷第七品。至第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斷至第八品。名一種子。次斷第九品盡。名阿那含果。畢竟不復還來欲界。次斷初禪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羅漢向。六種那含。位在其中。第九無礙道。斷非想第九惑盡。第九解脫道證。名阿羅漢果是也。三緣具足。得論家家者。輔行註云。今文中言超斷者。即是下文小超之人。本在凡地。未得色定。或修欲定。欲惑未斷。此人至十六心。超斷五品。名為家家。此之五品。同四品故。隨其本斷品之多少。而得名為家家種子。及以無學向果等名也。辨訛曰此是紀要中語。其說本正。不應破。私謂。此是小超之文。豈可分擘對當二語。集註乃依文定斷。全不扭捏。可以依從。吾儕未具毫末熏修。判位之處。虛衷仰信而已。不敢以諍論見長也。

【註】。問。止觀超次對辨。何故小超只至一種子耶。答。小超一種子已前。與次斷異。

【補】。一種子以前。次斷必須得初果已後起加行。斷二必斷三。斷五必斷六等。若小超見思同斷。超至五品等。故異。

【註】。若三果後。與次斷同。故止觀不論也。

【補】。此料簡止觀超次對辨之意。謂斷欲界惑九品盡。若次若超。同名三果。進斷上八地七十一品思。若次若超。總名四向。七十二品斷盡。同名無學。【記】。答中有同有異。前異故。所以超次對辨。後同故。所以不論小超至無學果向也。

【註】。問。或謂十六心後。一念超果至那含。屬本斷超。超至羅漢。屬大超者。且小超何不預耶。答。本斷超人。豈止那含。

【記】。本斷超有至四果向者。故不止那含。【補】有但名那含向者。乃至斷欲三四品。但名初果者。豈止那含一種而已。【備】辨訛曰。既言十六心後。不在四超中攝。若欲攝者。超至那含。可攝屬小超。若至羅漢。或可附於大超。然與聞唱善來者不侔。當知凡言超者。皆在十心論。不在十六後。私謂。後字須活看。今言一念。時分甚促。未必經久方證也。且此等超果。既不在四超之中。此後又不別論。則義有遺漏。既與凡地聞唱者不同。則附入大超。亦非全合。莫若今註。依無學向果一連之說。攝歸小超為妥。至言超在十六心論者。則聞唱即證之流。何曾歷過煖頂等耶。存俟後定。又本斷超。係外道斷思不斷見。故極至非想。應名羅漢向。抑他一位。屬那含而止。記解為順。

【註】。若大超人。凡地聞唱善來。即證羅漢。何得云十六心後。

此料簡十六心後超果。是小超也。因有師謬將止觀文中十六心後。一念超果至那含。判屬本斷超。超至羅漢。判屬大超。故今問中舉他十六心後超果所屬。以問小超不預超果之故。然此問意。謂既有師如此之判。而小超不預十六心後超果之內矣。云何前引十六心後超果。以證小超耶。【記】。答中意明。止觀所云。十六心後。一念超果至阿那含。乃小超未得禪者。或至阿羅漢。即小超已得禪者。正屬小超證果不定。非屬本斷及大超也。

【註】。問。小超既至羅漢。與大超何別。答。以小超凡地修觀。伏於見思。至十六心。超果不定。若大超人。凡地一呼善來。直超四果。與小超自不侔矣。

【記】。此料簡大小二超遼然不同也。問中以小超超至羅漢而問。與大超直至羅漢何別。答中明小超在於凡夫地位。修觀之時。已得伏惑。至十六心後。或能超至羅漢。而與大超聞呼善來。即證羅漢迥然有別也。所言一呼即證者。如輔行云。佛言。善來比丘。自然得具足戒。當於言下。鬚髮自落。袈裟在身。盂在手。猶如五歲。知法比丘。如跋陀羅波楞伽者是。以上釋通辨超次根性也。

【註】。次釋家家之義。家家者。受生處不一也。人中三洲。張王不同。天上六欲。宮殿等別。故論天家家。人家家。不等家家。平等家家。輔行六上六云。家家者。有二不同。謂天。及人。天。謂欲天三二家生。而證圓寂。此天家家。人。謂人處或三二家。或三二洲。而證圓寂。此人家家。已上皆平等家家也。若天三生。天三。人二。若天二生。天二。人一。天不等家家。人生三二。反此可知。人不等家家。故天家家。先於人中得見道已。若超若次。進斷三四。後於天中三二處生。人中反此。天家家者。於最後生天中。餘殘結斷。名得圓寂。人中家家。準此可知。

【補】。此引輔行釋上人天以論家家也。謂三家生而證圓寂者。即是已斷欲惑三品。則損四生。即有三生在。故三生而證也。二家生而證圓寂者。乃欲惑已斷四品。則損五生。而有二生在。故二生而證也。或純天上。或純人間。此所謂平等者也。故天家家者。先於人中見道起生。最後於天上而證圓寂也。人家家者。先於天上得見道。最後於人中而證圓寂也。圓寂者。即小乘涅槃無為之理圓。見思之惑寂也。瑜伽論曰。天家家者。謂於天上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人家家者。謂於人間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是也。又天不平等者。天上起生。天三人二。最後天上而得圓寂。是也。人中反此。

然輔行云。三二生而證圓寂。即四果也。此是家家種性。不可作尋常斷九品惑。得三果釋也。

【記】。尋常釋。斷欲惑九品。只得三果。今證圓寂。指四果也。【備】辨訛曰。玉師意謂。家家種性。故不生上界。而得四果。若尋常次斷九品惑者。還生上二界。方證四果。故言不可作尋常等。不知欲界經生聖者。定不復生色無色界。以上二界。亦有長時之苦。同於欲界故也。私謂。俱舍論言。若在聖位。經欲界生。必不往生色無色界。由彼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故。若於色界經生聖者。容有上生無色界義。然集註尋常二字。乃指斷九品惑。只得三果者說。以明今證圓寂。是四果也。

【註】。俱舍頌云。欲斷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此二句正頌家家。斷三品。則損四生。後三生在。論三生家家。若斷四品。則損五生。後二生在。論二生家家

【記】。此兩行小註。以釋論家家也。而本論釋曰。然復應說三二生者。以有增進。於所受生。或少或無。或過此故。何緣此無斷五品者。以斷第五。必斷第六。非一品惑。能障得果。猶如一間。未越界故也。

【註】。斷五至二向。斷至五品。名二果向

【記】。論云即預流者。進斷欲界一品修惑。乃至五品。應知轉名一來向果。

【註】。斷六一來果。

【記】。論云。若斷第六。成一來果。彼在天上。一來人間。而般涅槃。名一來果。過此已後。更無生故。此惑名曰。薄貪嗔癡。唯餘下品貪嗔癡故。

【註】。斷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間。斷至七品或八品。猶有一生間隔。此據命終者

【記】。論云。即一來者。進斷餘惑。若三緣具。轉名一間。一由斷惑。斷欲修惑。七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無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餘一生故。頌中但說初後斷惑受生二緣。不說成根緣。如何一品惑。障得不還果。由彼若斷。便越界故。前說三時業極為障。應知煩惱亦與業同。越彼等流。異熟地故。間。謂間隔。彼餘一生為。間隔故。不得不還果。有一間者。說名一間。華嚴O言。有三緣具。名為一間。上之二句。即是二緣。更有第三。得無漏根。以為能治。易故不說。同前家家。以下三品。共潤一生。故斷七八。餘第九在。亦有一生。而為間隔。故名一間。有一品惑。不證不還。有一生在。不證圓寂。皆名一間。

【註】。此則第三向。此據不命終者。而向三果

【記】。本論言。即斷修惑七八品者。應知亦名不還果向。先斷三四七八品惑。入見諦者。後得果時。乃至未修後勝果道。仍不名曰家家。一間未成。治彼無漏根故。華嚴O言。即此一間。是不還向也。【備】辨訛曰。原註分命終不命終。準論並無此意。若命終名一間。不命終名向者。如得二果。名一往來。亦應約命終不命終論否。既二果可言現在。一間必定局指命終也。且頌本是一意。不當分屬兩意也。

【註】。斷九不還果。

【記】。論釋云。若斷第九成不還果。必不還來生欲界故。此惑名曰五下結斷。雖必先斷。或二或三。然於此時。總集斷故。依不還位。諸契經中。以種種門。建立差別。華嚴O言。九品全斷。更不還生欲界。故云不還果也。

【註】。已上論頌。正頌加行次斷。備乎九種根性。

【記】。言九種根性者。即色界九種般。謂於色般合五為三。謂有行。無行。皆生般攝。并中般。上流般。為三。即開三為九。見下文圖示九般也。【補】九種根性者。一。三生家家。二。二生家家。三。二果向。四。一來果。五。斷七品一間。六。斷八品一間。七。斷七品第三向。八。斷八品第三向。九。不還果。然一間之名者。集論言。謂即一來。或於天上惟受一有。得盡苦際。所以者何。即一來果。進至不還果向。或於天上。惟受一有。得般涅槃。故有一隙。容此一生。故名一間。約斷七品。或八品而命終者。為兩種一間。以同是一生。間隔故。約斷七品。或八品而不命終者。則為兩種三向。以同是近三果故。如四教義云。信解人證阿那含。亦有二種。一向。二果。一向者。若斷欲界七品或八品。皆是阿那含向。據此皆是之言。則斷七或八。為兩種一間。等無謬矣。是為備乎九種根性也。【備】節義曰。天平等家家。天不平等家家。人平等。不等。共四位。并後五。二向。一來。一間。三向。不還。為九種。集註問答解亦同宜依節義。

【註】。輔行問何緣無斷一品二品。及斷五品。名家家耶。答。加行次人。斷二必三。斷五必六。必無不斷大品惑盡。而命終者。輔行云。此次斷義與今文同。蓋指俱舍加行次斷。與止觀所引婆沙小超是同。

【記】。此料揀無斷一二及五品惑。名家家義。問中問其不名家家所以。答中約加行必斷大品惑盡命終。出其緣由。斷二必三。斷五必六者。謂由聖者。起大加行。必斷大品惑盡而命終者。如輔行云。大品者。謂三品。離三成九。故三名大。若斷二。必至于三。是斷初大品。若斷五。必六者。是第二大品。又無一品能障於果。是故斷五必至于六。所以無斷一二。及五品惑。名家家也。輔行云下。牒釋會文同義。俱舍加行次斷。即上文所引二頌。婆沙小超之文。止觀第六所引。此下註中有出。【補】與今文同者。玉師恐人錯認輔行義。謂與止觀超次對辨之次斷是同。故此牒而辨之。謂與今文超次對辨之超斷同。不與次斷同也。以玉師意。止觀次斷。是經生損惑。不論家家故。若超斷是斷惑損生。故論家家種子。而與俱舍明加行次斷之論家家種子。其意正同。但止觀中只云超斷五品名家家一句。輔行引俱舍次斷家家以釋之。故又會通云。此次斷文。與今文同。此會義同若爾。若會釋止觀。應云此次斷人。欲斷四品。名二生家家。與今超斷五品名家家是同。以超斷五品。功齊四品故。此止觀言超斷。即是小超。故註中言小超也。

【註】。問。次斷之人。必斷大品惑盡。何故斷四。不至五六。又斷八品。何不至九。答。斷初大品已。既有餘力。故更進斷第四也。不至九者。以有得果越界。二義故。六唯得果。無越界義。是故斷五。必至於六。

【補】。得果越界。有決定諸業為作留難。如婆沙四十二。然論謂得四果。今借言之。

【註】。二三品中。全無二義。斷二必三。於理無疑。

【記】。此料揀斷二必三。五必至六義也。如輔行云斷九二義異三品。一者得果。二者越界。第九一品。以有得果。及能越界。故斷至八有命終者。所以斷八不九也。

【註】。問。還有斷一二品。論五四生家家否。答。既斷二必三。豈惟一耶。

【記】。此料揀斷一二品不論家家也。問中由明斷欲三四品。三二論家家。故發此問。以初大品之初。一品潤二生。第二品潤一生。若斷此一二兩品。但損三生。故有此問。答中舉無不斷大品惑盡而命終之事。以顯斷二。既不論家家。惟斷一品。亦不論家家也。【備】既斷二必三。加行人無有不斷至三品而命終者。豈有斷一品而命終者乎。

【註】。問。還有斷六品論一生家家否。答家家者。受生處不一。既唯一生。則不論也。

【記】。此料簡斷六品不論家家也。問中由斷前六品損六生。後三品未斷。猶有一生在。故有此問也。答中舉受生不一。得名家家。既明一生。只一處。非家家之義。故不論也。

【註】。問。斷五至二向。還可於此論功齊四品。論家家否。答。加行次人。既斷五必六。不同小超也。

【備】。加行次人。雖有二向之名。然此生必證二果。故與小超異。

【註】。三緣具足。方論家家。俱舍云。即預流者。進斷修惑。若三緣具。轉名家家。一。斷惑緣。斷欲修惑。三四品故。此揀異任斷

【補】。自初果後。任運七生。

【註】。二。成根緣。得能治彼三四。成無漏根故。此揀異本斷超

【補】。在凡夫地。修四禪。用六行觀。以有漏智弱。不緣四諦而修。成無漏根。故無成根緣。

【註】。三。受生緣。更受欲有。三二生故。此揀異大超

【補】。大超之人。在凡夫地。聞唱善來。即證羅漢。故無受生緣。

【註】。頌中但說初後二緣者。斷欲三四品。即斷惑緣。三二生家家。即受生緣。論中既云預流果後。進斷修惑。即是治彼三四。成無漏根。義準已成。故不具說。

意謂。若在預流果前。或屬小超。或屬本斷超。猶未可定。今論既云。在預流果後。自屬加行次斷之人。成無漏根。三緣具足。其義自可準知也。故頌中不必具說也。

【註】。三緣缺一。非家家之義。若斷七八。亦具三緣。轉名一間。此約次斷。若小超人。既論家家。三緣必具。

【記】。此料簡次斷之人。五品不論功齊四品家家也。三緣具足下。示次斷之人論家家。俱舍下。引釋或難。俱舍但明前後二緣。不說無漏一緣。故以論中明指預流果後。則明屬加行次人。已成無漏根。非小超本斷超。可得混淆。不必更說也。若斷七八下。帶示一間。雖亦具三緣。轉名一間。無家家義。若小超下。兼示小超。若論家家。亦必具足三緣也。

【註】。輔行六上。若超若次。進斷三四。。得非小超亦至三四品耶。彼釋家家。三二處生故。以五品功齊四品。而總言耳。非謂小超至四品也。

【記】。此料簡小超。非止斷四品也。問中舉輔行。明超次進斷三四之文。以問小超之人。止超三四。答中約釋家家三二處義。申明輔行之文。乃釋超次。非連及小超。亦止超三四也。

【註】。又復小超至五品。而不至六者。由得果義故。

【記】。此揀小超。超五不六名家家。恐伏難言。次斷根性。斷五必六。得論斷第二大品惑盡。何故小超但至五。不至六耶。故註中牒而釋之。以明第六有得果義。若斷之。則成二果。不名家家也。今欲論家家。故小超但至五品也。

【註】。止觀六引婆沙云。次斷五品。名斯陀含向。超斷五品。名家家。次斷六品。名斯陀含果。超斷六品。名一往來。次斷七品八品。名阿那含向。超斷八品。名一種子。

【記】。此舉止觀所引。意取超斷五品名家家一句。證成上義。由上超次對明。謂超次之人。斷五必六。小超之人。斷五不六。故引而證之。然雖全舉所引。意取超斷五品名家家一句。證成上義。亦是起下文料簡也。【補】此中次斷一品。乃至五品。皆名斯陀含向者。以此是經生損惑。無斷惑緣。故斷三四品。不得論家家。斷七八品。不得論一間也。是知此次。即任斷之根性也。又云。此即止觀六上。超次對辨之文。由次斷中。不論家家一種子。故玉崗師意。以此中次斷為任斷也。俱舍論。以未起勝進道。名住果非向。不論超證。次證。悉皆十五心中名向。第十六心名果。縱斷上地七十一品。十六心時。皆但名阿那含果。未起勝進道故。故止觀超次對辨。以次斷名向。超斷不名為向。又。所云次斷。自屬加行次斷。玉崗師似作任斷釋之。若任斷者。何必更論。且任斷之人。至第七生中。得盡苦際。不往上二界受生。諸經論中。具有明文。何得云六種那含。位在其中。故知但約加行次斷說也。問。若云住果。不得名向。則輔行明本斷超中。若本斷九品。今名三向。斷六品等。名二果向。復云何通。答。此是荊溪大師。據抑退之意。約意立名也。俱舍婆沙。無此名目。讀者幸勿以辭害意也。【備】加行次斷。斷惑損生。勝於任斷。似不應反生上界。受長時苦。當以根性不同。有現般上流之異。仰信而已。至止觀引婆沙判超次文。輔行釋中有天家家。先於人中得見道已。若超若次。進斷三四等。此似指論家家之次斷。非任斷比。辨訛亦曰。註師以此中次斷為任斷。然此中次斷。玉崗師亦作加行次斷釋。唯前任斷圖中。所引對超論次句。作任斷釋讀下。若任斷人結句。玉師業經料簡。

【註】。問。次斷五品名二向。超斷五品名家家。又斯陀含與一往來。阿那含向與一種子。其義無別。何分超次。答。由命終不命終。經生不經生。異也。蓋次斷五品。名二向者。此人既不命終。向二果也。超斷五品名家家者。此既命終。雖斷五品。功齊四品以論家家。下二例說。故三緣具足。得受一間。正取命終一生間隔。三緣不具。不受一間之名。但名阿那含向。正取不經生者。向三果也。

【記】。此料揀超斷次斷兩名有異。蓋下。別釋超次五品異之所以。下二例說者。謂次斷六品名斯陀含果者。此人斷五必六。大品惑盡力亦盡。住二果也。超斷六品一往來者。此人雖超六品命終。猶須一番往來。據此立名也。又次斷七八品名阿那含向者。此人既不命終向三果也。超斷八品名一種子者。此既命終。雖斷八品。猶有一生間隔。名一種子也。上文引俱舍頌曰。斷七或八品。一生名一間。此則第三向。而原註中既以命終不命終分釋。故此結示之也。【補】此中次斷。皆約功立號。超斷。似約過立名。但在功過邊著眼。其義自分。問。且如斯陀含。與一往來。但唐梵不同。何分功過。答。名果名向。悉是從功立號。但言一往來。即約生死過邊立名。餘亦例爾。

【註】。然教門方便。論家家者。為令聖者。畏經生故。速得證果。若任斷人。既經生損惑。故不說也。

【記】。此釋論家家之所以。或謂。佛祖教門。施設種種方便論家家義。所以者何。故此釋云。為令超次聖人。怖畏生死。速取寂滅道果故也。任斷既不起加行。任運經于七生。故不論家家也。

 

申。三不還果。

三阿那含。此云不來。此位斷欲殘思盡。進斷上八地思。

【註】。此果斷欲界下三品思盡。進斷上八地思。取證四果。而般涅槃。此云滅度

【記】。此明儀文不來之義。如金剛O云。是人欲界中死。生色無色界。於彼漏盡。不復來生。大論名阿那伽彌。阿那。名不。伽彌。名來。四教義翻為不還。又經言。阿那含者。非數數來。又不還來二十五有。名阿那含也。若更受身。名那含。不受身者。名阿那含。有去來者。名曰那含。無去來者。名阿那含。今以斷惑釋立名者。蓋欲惑乃潤生之因。既無其因。亦無其果。故不還來欲界受生。名不來也。此三果人。已斷盡欲惑。更斷上二界惑。意在現生取證四果而般涅槃。何期不遂本意。即於勝進時命終。則論般那含也。

【註】。就此釋般那含。此名從略。乃是般涅槃之阿那含也。舊對家家。稱為般般。義無所準。

【補】。般者。取也。以進斷上惑。般取涅槃。故言般涅槃。但思惑未盡。仍屬勝進。故名阿那含。是知此般涅槃之阿那含。乃約功能立名也。若約行名勝進阿那含。約位。名阿羅漢向。雖有如此不同。只是那含斷惑之位也。舊對下。斥舊。蓋舊師謂二果向。既斷三四品。仍有三二處受生。可稱家家。今那含斷上界惑。既有六種九種。亦可對家家稱般般。然家家義。乃憑經論。今般般義。經論無憑。故言義無所準。

【註】。又此且論有餘涅槃。俱舍論云。般涅槃者。謂有餘依。有餘師說。亦無餘依。此不應理。彼應捨壽。無自在故。

【補】。若是無餘依者。即應自在捨壽入滅。今既果縛猶存。須待報盡。方入涅槃。故無自在。顯宗論云。彼捨壽中。無自在故。羅漢見思子縛已斷。報身猶存。為有餘。灰身滅智。為無餘。今仍有非想最後一品。故且一往論有餘。若再往。即有餘亦不許也。彼應捨壽。俱舍作彼於有餘依。即是有漏所依。八種依中名最後邊依。謂其最後身依有餘涅槃而住也。八種依。見法數。【備】辨訛曰。有餘涅槃的指無學。妙句解便有涅槃音。謂陳如初得見諦。即斷見惑。分證滅諦。亦是分得有餘涅槃等。此是今家順經意。非論意。

【註】。此觀六云。次斷初禪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羅漢向。六種那含。位在其中。

【記】。此引止觀明六種那含。在四向攝也。如釋論云。那含有十一種。五種正是阿那含。六種阿羅漢向攝。即今六種也。【補】任斷根性。而止觀名次斷者。如俱舍云。若在聖位。經欲界生。必不往生色無色界。由彼證得不還果已。定於現身般涅槃故。可見須陀洹人。至第七生。仍須先證三果。方證四果。故亦得論次斷也。又三果前。超次對辨。三果後。一切合論。故得論六種那含。若任斷人。既是現般。不得復論六種。

此是任斷根性。

【補】。此中次斷。與前所引次斷五品。名斯陀含向等。是止觀一連之文。故知是任斷根性。此玉師之意也。

【註】。輔行六上引大論七種。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般。四無行般。五上流般。色界六現般。欲界七無色般。俱舍七種。前五如大論。第六卻取無色般。輔行脫一無字。乃云但取色般。并五為六。第七方立現般。

【記】。然二論七般名同。但六七二般。列次先後互異也。【補】輔行脫一無字。今考輔行會。本六上二十二有無字。輔行云。無色般那含。於彼無色得有餘。名為羅漢。唯有心智。而無色身。據此得有餘涅槃者。名為羅漢。今言般那含者。仍舊名耳。

【註】。荊溪謂俱舍不立現般。指七種中。第六不立耳。非謂論文不明現般。據二論六種。一立一不立。對釋止觀六種那含。故有此言。

【記】。此明輔行荊溪所言不立現般之意。即輔行釋止觀文言。六種那含。位在其中者。大論明五那含。謂中。生。行。不行。上流。復有六種。五如上。加現般。復有七種。六如上。加無色般。俱舍不立現般。但取無色般并五為六。因有俱舍不立現般之言。今釋俱舍不立現般之言。而引二意釋之。一者。荊溪尊者。乃指七種中。第六不立現般。故言俱舍不立。非謂俱舍不明現般也。二者。乃據二論六種。一大論立。一俱舍不立。對釋止觀六種那含。故有此俱舍不立現般言也。【補】止觀六種。蓋準俱舍不立現般。而取無色般。彼下文云。斷非想第九惑業盡。名阿羅漢。現般。即屬四果中收。故不另立。

【註】。但諸文種數多少。今準俱舍三界七種圖示。然後對揀。

【記】。此標揀取。以定今文也。揀者。諸文五七八九至萬二千九百六十種。既多少不可定準。故當揀之。取者。俱舍三界七種。名義周足準定。故當取之。

【註】。頌云此中生有行。無行般涅槃。上流若雜修。能往色究竟。超半超遍沒。餘能往有頂。餘字。指不雜修。有頂。非非想處。行無色有四。住此般涅槃。

【記】。言住此者。即指欲界也。俱舍云。此不還者。總說有七。且行色界。差別有五。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四無行。五上流。中般者。謂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生般者。謂生色界已。不久便般涅槃。以具勤修速進道故。此中所說般涅槃者。謂有餘依。有餘師說。亦無餘依。此不應理。彼於捨壽無自在故。有行般者。謂往色界生已。長時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般涅槃。此唯有勤修。無速進道故。無行般者。謂往色界生已。經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便般涅槃。以缺勤修速進道故。有說。此二有差別者。由緣有為無為聖道。如其次第得涅槃故。然此說非理。大過失故。然契經中先說無行。後說有行。般涅槃者。如其次第與理相應。有速進道。無速進道。無行有行。而成辦故。不由功用得。由功用得。故生般涅槃。得最速進。最上品道。隨眠最劣。故生不久。便般涅槃。言上流者。是上行義。以流與行。其義一故。謂欲界沒。往色界生。未即於中能證圓寂。要轉生上。方般涅槃。即此上流。差別有二。由因及果有差別故。因差別者。此於靜慮。由有雜修。無雜修故。果差別者。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處故。謂若於靜慮樂慧有雜修者。能往色究竟方般涅槃。即此復有三種差別。全超。半超。遍沒。異故。全超者。謂在欲界。於色靜慮已具雜修。遇緣退失上三靜慮。以初靜慮愛味為緣。命終上生梵眾天處。由於先世慣習勢力。復能雜修第四靜慮。從彼處沒。生色究竟。於梵眾天。最初處沒。生色究竟。最後天中。頓越中間。是全超義。言半超者。從彼漸次生五淨居。即無煩天等。乃至中間能越一處。生色究竟。超非全故。名為半超。聖必不生大梵天處。僻見處故。一導師故。言遍沒者。從彼漸次。於一切處皆遍受生。最後方能生色究竟。一切處死。故名遍沒。無不還者。於已生處。受第二生。由彼於生。容求勝進。非等劣故。即由此故。不還義滿。必不還生。曾生處故。尚不生本處。況有生於下。應知此謂。二上流中。由有雜修。靜慮因故。往色究竟般涅槃者。餘於靜慮無雜修。即樂定不兼事而修者。能往有頂。方般涅槃。謂彼先無雜修靜慮。由於諸定。愛味為緣。此沒遍生色界諸處。唯不能往五淨居天。色界命終。於三無色次第生已。復生有頂。方般涅槃。二上流中。前是觀行。指有雜修。後是止行。指無雜修。樂慧樂定。有差別故。二上流者。於下地中。得般涅槃。見不違理。而言此往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處者。由此過彼無行處故。如預流者。極七返生。此五。名行色界者。若行無色界者。差別有四。謂在欲界。離色界貪。從此命終。生於無色。此中差別。唯有四種。由生般涅槃有差別故。此并前五。成六不還。復有不行。色無色界。即住於此。能般涅槃。名現般。并前六為七也。

輔行六上玄具釋。論頌七種。先色次無色。後欲般。今圖順三界次第。

【記】。此段小註指文釋頌。如輔行云。一。中般。謂欲界沒。於色中陰。而般涅槃。二生般。生色界已。而般涅槃。三。有行。生色界已。長時修行。方般涅槃。但有勤修。無速進道。四。無行。生色界已。不經久修。無功用行。而般涅槃。勤修速進。二道俱無。五。上流。於色界中。要轉經於四禪天處。方般涅槃。上流又二。一。雜修。即樂慧是。二。無雜修。即樂定是。有雜修者。往色究竟。無雜修者。往於有頂。頌中餘字。是不雜修。又有三種。一。全超者。謂在欲界於四禪中。已遍雜修。遇緣退失。從梵眾沒。生色究竟。中間盡越。名為全超。二者。半超。梵眾沒已。中間漸受十四天處。或超一二。乃至十三。後乃方生色究竟天。皆名十超。非全超故。通受半名。全不能超。名為遍沒。無雜修者生無色界。唯不能生。五淨居天。從廣果沒生三無色。後生有頂。方般涅槃。故此那含。縱生無色。猶屬色攝。若欲界沒生無色。即無色攝。析玄釋者。未詳。論頌下。明從列三界次序。今圖稍別。

(第1150~1151頁圖表。)

【記】。雜修者。以其有時。修初禪慧。或有時修四禪慧。交互修故。乃樂慧根性也。問。上流雜修何法。答。修夾熏禪。初以一念無漏。一念有漏。又一念無漏。以前後二念無漏。熏此一念有漏。共有三念。以為根本。第二翻以前三念為加行。更引起三念。則有六念。乃至第五色究竟天。則有十五心。由此有漏無漏間雜而修。名為雜修。亦名夾熏禪。不雜修者。不生五淨居也。以雜修者。修此夾熏禪故。故能生于淨居天中。不雜修者。不修此禪。是故不生。既無其因。云何有果。非唯全超。半超者不生。即遍沒者。亦不生也。雖往非想無色。只是色般根性者。輔行云。無雜修者。生無色界。唯不能生五淨居。從廣果沒。生三無色。復生有頂。方般涅槃。此猶屬色般攝也。【備】辨訛曰。雖言遍沒。不必遍生。以有可生之道。令人厭離。且作是說。但是具歷四禪。即可云遍沒也。故大經明上流中。若受二身。名利根。受四身。名鈍根也。

【註】。大論七種名同俱舍。列次小異。如下圖示。俱舍論云。行無色者。差別有四。謂在欲界。離色界貪。從此命終。生於無色。此并前五。成六不還。復有不行色無色界。即住於此。欲界惑盡。現般涅槃。并前六為七。全超者。謂在欲界於四禪中。已雜修。即可生於色究竟天。蓋由遇緣退失。故生梵眾。須從梵眾沒已。然後生于色究竟天。中間盡越。故名全超。

【補】。謂此人以初禪愛味為緣。故命終生梵眾。又由先世慣習勢力能雜修第四禪。所以從梵眾沒。生色究竟。名全超也。【備】集註問答。問。退失反得全超何耶。答。準俱舍意。以遇違緣退失。則生畏懼。起大加行。況在欲界先已修。故得全超。不退者。不爾。故但半超。及沒也。

【註】。半超者。謂自梵眾沒已。中間漸受梵輔。小光等不定。於此。十四天中。或超一二。乃至十三。後乃方生。色究竟天。皆名半超。非全超故。通受半名。

【補】。色界共十八天。梵眾。乃最初沒處。色究竟。乃最後生天。中間大梵。我慢。無想。外道。此二天。聖人不生。故言十四。於此中若超一天者。即超梵輔。超二天者。即梵輔少光。乃至十三者。即超至善見。若至十四。即是全超。故不論也。可見十四天中。如有一天不超。皆名半超也。

【註】。沒。全不能超。名為沒。色界沒。即十六天。大梵。是天主我慢。無想。是外道所居。聖者不生此二天也。

【備】。華嚴大梵天王。寄配十地。此言聖者不生。如何會通。須知大乘發明示現。當亦寄生。小乘實行聲聞。不生也。

【註】。俱舍復有九種。即於色般。合五為三。有行及無行。皆生般攝。即開三為九。頌云。行色界有九。謂三各分三。業惑根有殊。致成三九別。

【記】。此示俱舍九種。以有行無行為生般一種。并前中般。及後上流。是為合五為三也。論云。即行色界五種不還。總立為三。各分三種。故成九種。何等為三。謂中。生。上流。有差別故。云何三種。各分為三。且中般涅槃。分為三種。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由三火星喻所顯故。生般涅槃。亦分三種。生有行等。般涅槃故。此皆生已。得般涅槃。是故並應。名為生般於上流中。亦分三種。超半超等。有差別故。然諸三種。一切皆由速。非速。經久。得般涅槃。故更互相望。無雜亂故。如是三種九種不還。由業惑根。有差別故。有速。非速。經久。不同。且總成三。由造增長。順起後生後業差別故。如其次第下中上煩惱現行有差別故。及上中下根差別故。此三一一如其所應。亦業根有差別故。因各有三。故成九種。謂初二三。由惑根別。各成三種。非由業異後三。亦由順後受業有差別故。分成三種。故說如是行色不還。業惑根殊。成三九別。

(第1158~1159頁圖表。)

【記】。此圖示大論七種。名同俱舍。列次小異。【補】言六種那含位在其中者。意謂止觀六種那含。即同二論之七種。何者。以依大論明六種。即是一中二生。乃至第六現般。七種中。缺無色般也。若依俱舍明六種。即是一中二生。乃至第六無色般。乃七種具矣。故荊溪一立一不立。特指第六。以對止觀。則顯止觀雖曰六種。即是七種。

(第1159~1160頁圖表。)

【記】。此圖示俱舍九種般也。釋籤引論言。中般為三者。謂速。非速。久住。準俱舍論。總為九種。謂三各分三。即中生上流也。有行無行。生色界已。方般涅槃。並生般攝。言中三者。謂速。非速。經久。如迸火星。以喻三義。思之可知。並於中陰論速非速等。生有三者。一生。約速立。二有行。約非速立。三無行。約經久立。並生色界已。論速等也。上流三者。一全超。約速立。二半超。約非速立。三沒。約經久立。從初色至色末。始終有此三人不同。如是三九。由業惑根異。言業異者。造順現業。成中般。造順生業。成生般。造順後業。成上流般。言惑三者。下品惑。成中般。中品惑。成生般。上品惑。成上流般。言根別者。上根。中般。中根。生般。下根。上流般也。【補】中般速者。捨身未離欲界。非速者。離欲界已。經久者。至色界邊。生般速者。生色界即般涅槃。非速者。生四五天不等。經久者。至色究竟。上流速者。全超。非速者。半超。經久者。遍沒。順現者。此人厭苦心切。三界如牢獄。在欲即涅槃。順生者。其心O。至色界。順於後者又O。至色究竟天。下品惑輕。至色界。中品重。至三四天。上品又重。至色究竟天。上。謂中有。中。謂色界。下。至色究竟。此依大經釋。【備】辨訛曰。中般下順現。論是順起。所謂食香中有起。中有以香為食。故曰食香起。亦是中有。故言順起。荊谿恐人未曉。改現字耳。

【註】。諸文或云五種。獨指色般。或云八種。三界七中。加不定般。補

註十四初引婆沙三界般中。遍有不定。進老。示不定相。乃約期心欲界。便般涅槃。或未能克。卻生上界。而取證也。或期生上界。忽發宿習。欲界即證。色無色準說可知。

【記】。此釋不定般也。色無色準說者。謂期心色界。便般涅槃。或未能克。卻生無色取證。或期生無色。色界即證也。又期心無色。空處便般涅槃。或未能克。卻生識處。已上諸天取證。或期生非非想天。乃空處即證也。【補】進老。人名也。宋。崇進法師。有精英集行世。以年道相若。故稱進老。舜江紀要中。頻有進老之稱。

【註】。雜心論七種。妙玄所用。於色界五。初開中為三。速非速經久并後四成七。

【記】。雜心七般。謂速般。非速般。經久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也。

【註】。毘曇有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般。如釋籤第五具示。

【記】。釋籤引雜阿毘曇云。阿那含者。或五。或七。或八。五。謂中。生。有行。無行。上流。七。謂中般分三。如迸火星喻。八。謂五如上。加現。無色。及不定。且從五種說謂色五種。從根分十五。謂上中下。各五故。約地成二十。四禪各五故。約性有三十。謂退。思。護。住。進。不動。謂種性各五故。處有八十。梵眾至尼吒。十六處。各五故。每一種那含。有二千五百九十二。何者。約十六處。成十六人。約種性六。成六倍增之。合九十六。約根有三。三倍增之。成二百八十八。更以九離欲人。九倍增之。成二千五百九十二人。一人既爾。五種那含。又倍增之。成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也。九離欲人者。謂離欲界九品惑。以為九人也。

【註】。色界中般者。初離欲界。生色界時。厭苦心切。即在中有。而般涅槃。故屬色攝。

【補】。此簡明色界中有。論般涅槃也。如大經迦葉問。何故欲界有中般涅槃。佛言。善男子。是人觀欲界煩惱因緣有二。一內。二外。色界無內外因緣。欲界復有二種愛心。一欲。二食。觀是二愛。至心呵責。既呵責已。得入涅槃。是欲界中。能得呵責。諸麤煩惱。謂慳貪嫉妒。無慚無愧。以是因緣。能般涅槃。又欲界道。其性勇健。得向果故。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中無。善男子。涅槃有三種。上者捨身。未離欲界。便般涅槃。中者始離欲界。未至色界。便得涅槃下者離欲界已。至色界邊。乃得涅槃。又婆沙問。如色界有中般涅槃。欲界亦有耶。答。無。欲界是不定界。多諸過失留難。住本有時。尚難得果。況住中有微劣身耶。然大經言欲界有中般。婆沙云。欲界無中般者不同。何也。蓋經據欲界命終。即受中陰。故云欲界有。論據欲染。必進趣色界。方般涅槃。故云色界有。言雖有別。其義一也。故此中言中有。屬色攝也。

【註】。若至色界。上生餘天。雖有中有。不得論般。為無宿習厭苦力故。如玄下。

【記】。玄未詳。

【註】。無色不立中般者。指歸鈔十八云。經云。無色眾生。無有中陰者。毘曇法中說。除四空。餘一切處。定有中陰。以無色界。無處所故。

【記】。此簡明無色。不立中般。然鈔中指論釋經。無色無中陰者。如雜阿毘曇心論言。中陰五者。中陰五陰性有去來。故非雜色。有去來故。欲色界有中陰。非無色界。色非分故。故知無色無中陰。不立中般也。【補】淨覺師作彌陀O。名指歸鈔。無色界無處所者。顯揚論言。欲界居下方。色界居上方。無色界無方處。俱舍明無色界無方處。謂於是處得彼定者。命終即於是處生故。復從彼沒生欲色時。即於是處。中有起故。無色既無方處。命終生彼。當處即是。故無中陰。後來退墮。欲色界時。方有中陰現起。又云此釋四空天無中陰之故。蓋中陰屬色。托胎必假處所。四空天無有色陰。但依空等為處。依報之色既無。正報之質安有。是故無色界。無中陰也。

【註】。俱舍明隨於何處。得無色定。於命終時。即生無色。

【記】。此指論明以釋妨難。恐有難言。若無色界無中陰者。當云何知得生無色。故此釋之。以明隨處得定為因。命終即生無色為果。

【註】。圖中引五差者。指五不還天。因中。有五種差別。謂下。中。上。上勝。上極。輔行六上三玄下十三委釋行相。由此五禪。生五淨居。

【記】。此簡明圖引五差。初句標示。次指釋行相。輔行云生五含者。然由修熏禪。有五階差。大品九定。通熏九地。此中唯熏第四禪地。先修得已。更以多念無漏相續現起。從此引生多念有漏。從此復生多念無漏。如是後後漸漸減少。乃至最後二念無漏。次復引生二念有。漏。無間復生二念無漏。名熏加行成相。次唯一念無漏。次復唯有一念有漏。無間復生。一念無漏。名根本成。故俱舍云。成由一念雜。言五差者。謂下。中。上。上勝。上極。一品有三。後品兼前。故第五品。合成十五。如是五品。如其次第。三六九等。生五淨居。由此下。結釋引意。【補】圖中引五差者。指前俱舍三界。七種那含圖也。差。階級也。乃指圖中。所引雜修樂慧者。生五淨居天也。以未明雜修五差之相。故此釋之。謂雜修下品。生無煩。乃至雜修上極品。生色究竟。楞嚴文句云。初無煩天。即雜修下品。謂行人先練入四禪定已。於此定中。先起多念無漏心相續現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續現前。又起多念無漏心。相續現前。如是漸漸。減至二念無漏。二念有漏。復二念無漏時。名雜修加行成滿。次起一念無漏。一念有漏。一念無漏。至此名為根本成滿。由此有漏無漏間雜。故名雜修。亦名夾熏禪。以用無漏。夾熏有漏。色定轉明。果報轉勝。由此資其故業。故從廣果沒。生無煩也。次無熱天。即雜修中品。有六心。用前下三品心。為加行。更引三心。一念無漏。有漏。無漏。為根本。資其故業。從廣果沒。能超無煩。生無熱也。三善見天。即雜修上品。有九心。用前六心為加行。更起三心為根本。資其故業。從廣果沒。生善見也。四善現天。即雜修上勝品。有十二心。用前九心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資其故業。能超三天。生善現也。五色究竟天。即雜修上極品。有十五心。用前十二心為加行。更引三心為根本。資乎故業。能超四天。生色究竟也。無漏有漏者。如觀一切法。無實我無實法。直稱理而觀。即此可以資熏本有無漏種子發起。謂之無漏。若是不觀于理起。有執雜心。謂之有漏。蓋雜修亦爾。先起多念無漏。次起多念有漏。後又起多念無漏。如是乃至一念亦然。此但約定中而論。有漏無漏。有云在定是無漏。出定是有漏者。非也。所謂定中起有漏念者。即於定中貪著此為妙。是也。

【註】。又樂論議者。恐就下界修觀時說。非生淨居有論議也。以二禪上。無語言故。

【記】。此簡明淨居決無論議也。如相宗云。眼耳身三二地居。則初禪尚不起舌識。何況二禪。二禪尚不假語言。況五淨居。故知淨居必無議論。有謂那含樂議論者。乃就下地修觀時說耳。【補】大經云。上流般者。復有二種。一樂慧。二樂定。樂慧者。入五淨居。樂定者。入無色界。如是二人。一樂論議。二樂寂靜。樂寂靜者。入無色。樂論議者。生淨居。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六之上終。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六之下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臺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申。四無生果。

四阿羅漢。此云無學。又云無生。又云殺賊。又云應供。此位斷見思俱盡。子縛已斷。果縛猶在。名有餘涅槃。若灰身滅智。名無餘涅槃。又名孤調解脫。

【註】。此位斷上八地七十二品思俱盡。四智已圓。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無法可學。名無學果。亦名究竟。如玄下。

【記】。色無色八地。每各九品思。八九七十二品思惑。今此位淨盡無餘也。言智圓者。如大經云。一。我生已盡。羅漢斷見思惑盡。更不受三界生死。二。梵行已立。梵。即淨行。謂羅漢由戒定慧之行成就。得證此果。三。所作已辦。謂羅漢本求出離三界。今生死既盡。更不受後有之身。又戒師云。曠劫生死。於今始盡。故我生盡。無漏道品。已階不退。故梵行立。四沙門果。今已克證。故所作辦。灰身泯智。永無來報。故不受後有。又婆沙云。我生盡。說盡智。梵行立。說道智。所作辦。說滅智。不受後有。說無生智。又我生盡。是說集智。梵行立。說道智。所作辦。說滅智。不受後有。說苦智。是為四智已圓也。又此四句。亦名四諦下行。亦如婆沙云。我生盡。集下四行。梵行立。道下四行。所作辦。滅下四行。不受後有。苦下二行。謂無常及苦也。又準勝鬘經云。於二種死中。無分段死。故說阿羅漢辟支佛。我生已盡。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辦。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虛偽煩惱斷。說所作已辦。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也。故今以其智圓行滿。而釋其名。謂研真斷妄。為有學。真窮惑盡。名無學。又此無學。四智究竟圓。二惑究竟盡。名究竟也。玄未詳。【備】辨訛曰。儀文此云無學。應無著。以無學乃位次。非翻名也。存考。

【註】。阿羅漢者。文句一云。或言無翻。含三義故。淨名O十引智論釋云。一殺賊。從破惡以得名。二不生。從怖魔以受稱。三應供。因乞士以成德。文因果對釋多含不翻。乃今家正意。以三義翻之。乃順古耳。

【記】。此明翻為三義者。謂無明糠脫。後世田中不受生死果報。故曰不生。九十八使煩惱盡。故名殺賊。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言應供。含此三義。故存梵名。言無翻也。大論云。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故。復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之所供養。又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故。淨名O引而斷之也。因果對釋句。申論意。

【註】。若釋比丘因名乞士等。對舉果名。蓋欲顯大比丘之階位也。如法華文句及觀經O

【記】。此明諸O對果釋因之意。初二句。正明對果釋因。蓋欲下。申意。謂如諸O中。以釋比丘因名乞士。怖魔。破惡。必對果名應供。無生。殺賊。以名之者。蓋欲顯大比丘之階位。即是阿羅漢。故對果。以釋因也。文句云。比丘者。肇師云秦言淨命乞食。破煩惱。能持戒。怖魔等。天竺一名。含此四義。秦無以翻。故存本稱。什師云。始出妻子家。應以乞食。自資清淨活命。終出三界家。必須破煩惱。持戒自守。具此二義。天魔怖其出境也。釋論云。怖魔。破惡。乞士者。魔樂生死。其既出家。復化餘人。俱離三界。乖於魔意。魔用力制。翻被五繫。但愁懼而已。故名怖魔。出家人必破身口七惡。故言破惡。夫在家三種如法。一田。二商。三仕。用養身命。出家人。佛不許此。唯乞自濟。身安道存。福利檀越。三義相成。即比丘義也。涅槃寶梁。皆舉破惡名比丘者。不具說也。今明此三義。應通初後。如初出家時。白四羯磨。無作戒力。一切境。翻無作惡。初修禪定。發定共戒。防伏意地。貪嗔不起。初修觀慧。發相似道共戒。能伏煩惱初心。亦稱破惡。何獨後心耶。怖魔者。初剃髮稟戒。已令魔愁。修定。欲伏煩惱。修慧欲破煩惱。初心亦令魔怖。何獨後心耶。乞士者。初離邪命。以乞自活。修禪。歷境求定。修慧。緣理求無漏。皆是乞士。何況相應而非乞士。具此義故。通名比丘。依經家皆歎後心。比丘義必通初。證信必後。故今歎之。以通初後。此皆三藏意也。引文句竟。觀經O云。比丘者。因果六義。因名乞士。怖魔。破惡。果號應供。殺賊。無生。又O謂乞士名清淨食。鈔云。常行乞食名乞士。至果成應供德也。O謂。怖魔者。若發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飛行空中展轉乃至六天。魔王聞之。怖畏失人眾也。鈔云。出家離染。趨向無生。是故魔王聞之。心生恐怖。勤修三學。果證無生。O謂破惡者。九十八使悉皆破斷。鈔云修觀推窮。名為破惡。證智斷盡。名為殺賊。【補】翻無作惡者。境是五欲六塵。若極淫極殺。則時時淫殺現前。名無作惡。今受戒。翻淫殺等為持戒心。則戒相現前也。

【註】。又前標聲聞。通凡聖位。若阿羅漢。局第四果。此位修三昧。一名金剛。二名重空。三名電光。上二名如妙玄第四。電光如止觀第九。電光義通初果。金剛通前五種羅漢。重空別在不動羅漢所修。

【記】。此明阿羅漢所修三昧也。初列名。次指釋。末結名通位。如玄文云。時解脫羅漢。五種得盡智無學等見也。若用金剛三昧。於非想九品惑盡。次一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成盡智。次一剎那。得無學等見也。或彼遇違緣。有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又云不時解脫羅漢。名不動法。成就三智。謂盡智。無生智。無學等智。能用重空三昧。擊聖善法。以定捨定。故言能擊。籤云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空。是聖法。復修空。擊前聖法。名重空。然金剛三昧。通前五種羅漢。重空三昧。別在不動羅漢修也。止觀云。稱電光者。彼論云。七依定外。更有定發無漏否。答。有欲界定。能發無漏。B如電光。遺教經云。若見電光。暫得見道。如阿難策心不發放心取枕。即入電光。可見義通初果。【補】能斷非想難斷之惑。故曰金剛。

【註】。此果別號。二種三種。六種九種。及果性退。不退義。今歷示之。先明二種。

(第1187頁圖表。)

【補】。慧解脫。既云緣空直入。而又通九想八念十想者。如大論云。九想乃是得解觀。因修九想。生恐怖故。更修八念除之。由心安無障。復修十想。轉心轉想。以此為緣開三十七品。三十七品為緣。開涅槃門。故雖修九想等。仍是緣空直入也。俱解脫帶事兼修者。即指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等為事也。不壞法來住骨想。八色流光者。義O記云。即九想中。於第八白骨。修八色流光。八色者。見地色。如黃白淨潔之地。見水色。如深淵清澄之水。見火色。如無煙清淨之火。見風色。無塵迥淨之風見青。如金精山。見黃。如簷葡華。見赤。如春朝霞。見白。如珂貝雪。見色分明而無質礙是也。【記】。玄下未詳。圖中妙玄四云。時解脫者。是信行鈍根。待時及緣具。方得解脫。故名時也。不時解脫者。即是法行利根。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修善業。不待緣具。故名不時解脫。又云不得滅盡定者。但是時慧解脫。得滅盡定者。即是不時俱解脫也。止觀云。不淨禪發者。一壞法人修九想。此人但求斷苦。燒滅骨人。急取無學。不欣事觀。既無骨人可觀。便無神通變化。願智頂禪。雖然身滅。實有身在。乃至云即是世智斷惑慧解人。若不壞法人。修九想。從初脹想。來住第八骨想。不進第九燒想。得有流光。背捨。勝處。觀。練。熏。修神通變化。一切功德具足。成俱解脫人也。今準法界次第釋九想者。文云。六妙特勝通明等。但是實觀。未有得解之觀。九想已去。是得解觀。於對治煩惱重病。力用為強。此九名想者。能轉心轉想故。謂能轉不淨顛倒想。故此九法。皆名想也。詳解。見五卷不淨觀。八念者。文云。若修九想時。思惟死屍可惡。因此驚怖。#然毛#。由是惡魔惱亂。憂懼轉增。若存心八念。怖恐即除。言念者。內心存憶異名也。專心存憶。八種功德。故名八念。何者八念。謂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捨。六念天。七念阿那。八念死也。十想者。文云。九想如縛賊。十想如殺賊。大師云。若爾。即應次前九想。何在八念之後。但為修九想時。若恐怖等障。既修八念。離諸恐怖。則心安無障。是以於八念之後。當用十想也。通言想者。能轉心轉想也。能轉計常樂等諸顛倒等想。故名為想。前三想。為斷見諦惑說。中四想。為斷思惟惑說。後三想。為修無學道者說。是以壞法之人。修此十想。能斷三界結使。證無漏聖果也。何者十想。謂一無常想。二苦。三無我。四食不淨。五世間不可樂。六死。七不淨。八斷。九離想。十盡想也。八背捨者。文云。前九想十想心。既是壞法。對治觀門。則橫局而豎短。皆未具足。若證聖果。無三明八解。諸大功德。若修此觀練諸禪定。證聖果時。則成大力羅漢。具三明六通八解等諸功德。此八通名背捨者。大論云。背是潔淨五欲。捨是著心。故名背捨。若發真無漏慧。斷三界結業盡。即名解脫。詳解。見五卷不淨觀。八勝處。亦名八除人。亦見五卷。十一切處者。文云。從所觀境得名也。亦名十一切入。一青一切處。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風。九空。乃至第十識一切處。九次第定者。文云。若入禪時。深心智慧深利。能從一禪入一禪。心心相續。無異念間雜。故名次第。初禪次第定者。離諸欲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定時。是中初禪定觀均齊。自識其心。其心次第而入。無有剎那雜念間入初禪定。是為初禪次第定。二禪次第定者。若從初禪入二禪時。是中二禪定觀均齊。自識其心。其心次第而入。無有剎那雜念間。入二禪定。是為二禪次第定。三禪四禪次第定意。類如初二禪中明。五空處。六識處。七無所有處。八非有想非無想處次第定。俱如上初二禪中明。九滅受想次第定者。若從非有想非無想入滅受想定時。於是定前。自識其心。要期心利。心心次第而入。無有剎那雜念間。入滅受想定。是為滅受想次第定也。師子者。文云。菩薩依九次第。入師子奮迅三昧。所言師子奮迅者。潛譬以顯法也。如世師子奮迅。為二事故。一為奮卻塵土。二能前走卻走。捷疾異於諸獸。此三昧亦爾。一則奮除障定細微無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無間。異上所得禪定也。又有二義。一者。入禪奮迅。師子奮迅入三昧者。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入初禪。如是次第。入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滅受想定。是為奮迅入也。二者。出禪奮迅。師子奮迅出者。從滅受想定起。還入非有想非無想。從非有想非無想起。還入無所有處。如是識處。空處。四三二初禪。乃至出散心中。是為奮迅出也。超越者。文云。菩薩依師子奮迅三昧。入超越三昧。名超越者。能超過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亦有三義。一者超入三昧。云何名超入三昧。離諸欲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從初禪起。超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入初禪。從初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二禪。二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三禪。三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四禪。四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空處。空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識處。識處起。入滅受想。滅受想定起。入不用處。不用處起。入滅受想。滅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是為菩薩超入三昧相。若聲聞但能超入一。不能超入二。況能如上所明。自在超耶。是中明超入有三種。一順入超。二逆入超。三順逆入超。細心約義。自作可解。二者超出三昧。云何名超出三昧。從滅受想起。入散心中。散心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住散心中。散心起。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處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無所有處。無所有處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識處。識處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空處。空處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四禪。四禪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三禪。三禪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二禪。二禪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初禪。是為佛菩薩超出三昧相。若聲聞。但能超一禪出。而不能超二。何況能自在超出耶。是中超出有三種。一順超出。二逆超出。三順逆超出。足前三種超入。合為六種超越三昧。如來於此六種三昧。而入涅槃也。齊此明三乘行行共禪竟。觀練熏修者。止觀云。觀者。謂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通稱觀禪。九想。為破行人淫火。必須增想純熟。能除世間貪愛。破六種欲。此九既除於欲。亦薄嗔癡。九十八使山動。雖是不淨初門。能成大事。背捨者。背淨潔五欲。捨離著心。故名背捨。修者。持戒發誓端身正心。諦觀足大指黑脹﹖起。進觀從足至頭。唯見腫脹。心生厭離。復觀膿爛。次皮肉。諦觀白骨。八色流光。如是次第。乃至八背捨發相具如禪門。八勝處者。前背捨雖能背捨淨潔五欲。既是初觀緣中轉變。不得自在。若欲得觀心純熟。轉變自在。必須進修勝處。更深細觀察少多好醜。悉使勝知勝見。如快馬能破陣。亦能自制其馬。十一切處者。勝處雖能觀中轉變自在。而未普遍。今以八色兩心。更相涉入。廣普遍滿。轉變無礙。大論云。背捨。為初門。勝處。為中行。一切處。為成就。三種觀足。即是觀禪體成就。具如禪門。練者。即九次第定也。上來所明之禪。雖體用具足。並是觀禪。未明練熟調柔之相。今欲純熟。則從初淺。及至後深。次第而入。中間無有垢滓間穬。令不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亦是無漏練於有漏。除諸間穬。故名練禪。熏者。即師子奮迅三昧也。前是次第無間入。今亦是次第無間入。亦能次第無間出。除麤雜及法愛味塵。猶如師子能能進。奮諸塵土。修者。超越三昧也。近遠超入。近遠超出。近遠超住。是功德最深。故名頂禪。於諸法門。自在入出也。?音減。皮起也。穬音棍。芒粟也。八念等。法界初門備載。

【註】。初時不時。從緣得名。

【記】。言從緣得名者。謂須待時及緣具。方得解脫。名時。若能於一切時。隨所樂欲。進修善業。不待緣具。而得解脫名為不時。故以從緣得名也。

【註】。次慧俱。約觀立號。

【記】。言約觀者。謂因中修性念處。唯觀空理。果上只證偏真。名慧脫。因中修共念。兼觀於事。果具三明八解。名俱脫。

【註】。三壞不壞。依境受稱也。

【記】。言依境者。謂因中修九想燒。滅骨人。壞其觀境。名壞法。若修九想。不進燒骨人。不壞其境。名不壞法也。

【註】。或準正理論。以時不時敵對慧俱。

【記】。正理論云。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極圓滿者。名俱解脫阿羅漢果。若有五根漸劣。名慧解脫。當知論云根利者名俱。即是以不時對俱人也。根劣者名慧。即是以時對慧也。

【註】。若準妙玄四廿六及四教義二十六信行法行各二。不得滅盡定者。但是慧解脫。得滅盡定者。名俱解脫。

【記】。玄文明時解脫。即是信行鈍根。而有五種。謂。退思護住進。是也。是五種羅漢。各有二種。不得滅盡定者。但慧人。得滅盡定者。即俱人。不時解脫。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動羅漢。亦有二種。一。不得滅盡定但慧解脫。二。得滅盡定。即俱解脫也。四教義引雜心偈云。慧解脫當知不得滅盡定。若得滅盡定。當知俱解脫。則知時不時二種。各有慧俱二種也。

【註】。舊云。敵對。乃從正從多。各對。則旁正兼舉。以信行亦有帶事兼修。法行。亦有緣空直入。

【記】。此舉舊釋對敵二意。初句釋正理意。次句。釋妙玄四教義意。以下二句。釋旁正兼舉也。

【註】。若壞法不壞法。與慧俱同。

【記】。此明壞不壞敵對各對義。既與慧俱同。則當以意知。不必更論。故下但揀判慧俱二種也。謂以時不時。對壞不壞。亦可敵對各對慧俱相同也。

【註】。舊約五義。揀判慧俱。

【補】。此總標舊以五義。揀判慧俱。舊字。即指湛法師之假名集。以集中約十義揀判慧俱。謂十義。只成五義。以分之成十。合之成五。但有隻雙不同。故今引文曰五義。

【註】。一。約性共。慧人修性念處。俱人修共念處。四教義

【記】。此別示性共揀。四教義明別相四念處位。有三種根性不同。若慧解脫根性。於別相四念處。但修性念處。若俱解脫根性。亦修共念處。若無疑解脫。俱修三種念處。今但指揀慧俱二種也。

【註】。二。約正助。慧人正道斷結。俱人兼修助道。光明句中四教義二

【記】。此別示正助揀。光明句云。亦名慧行。行行。緣空直入。名慧行。帶事兼修。名行行。亦正道助道。小乘修正道。斷結。名慧脫。修助道斷結。名俱脫。四教義問。性念處但說慧數羸弱。云何能斷結。答。慧數不獨起。豈不能斷結。又問。若諸數隨起。即是共義。答。諸數隨起。有三種。一。但是緣理之慧。諸數任運隨起。此說性念處。二。修諸數作助道善法。故說共念處斷結。故佛說善法積聚屬共念處。助道與正道共斷結故。雜心偏說共念處能斷結。然利鈍根人。用性念處。非不斷結也。

【註】。三。約事理。直緣真理。名慧解脫。帶事兼修。名俱解脫。

【備】。此別示事理揀也。有師標曰。有二無漏。直緣理。名緣理無漏。觀等四。為對治無漏。出舊婆沙。

【註】。事者。一帶根本四禪。俱人亦依世禪。修六行觀故二帶無漏禪。慧人但至觀禪。俱人具修觀練薰修。止觀第九。婆沙亦有少分慧脫。全分慧脫。此有三根。全無四禪。下根也。能修一禪至四禪。中根也。能修無漏禪。至九想十想。上根也。俱人能修一二三禪。下根也。具足四禪。中根也。修觀練薰修。上根也。妙樂二云。四禪一切羅漢並得。次觀等四。俱解脫人方乃具足。三得滅盡定。如妙玄四廿六已上三事。俱人兼得也。

【記】。先以事理分約慧俱。事者下。轉釋。俱人所兼修事有三。一下。明兼修根本四禪。六行觀者。即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也。二下。明兼修無漏禪。意明慧人上根。但修九想八念十想之觀禪。若俱人上根。又能修九次第定之練禪。師子奮迅三昧熏禪。超越三昧修禪也。原註止觀第九者。即觀禪定境中。詳明此慧俱二種所修無漏禪也。婆沙少分全分者。第八十一之文云。若慧解脫阿羅漢。能起根本禪現在前者。云何經說。蘇尸摩問諸比丘。云何起諸禪現在前。諸比丘答。蘇尸摩。當知我等是慧解脫人耶。答曰。慧解脫有二種。一是少分。二是滿分。少分慧脫者。能起一禪二禪三禪現在前。滿分者。乃至不能起一禪現在前。此中說少分慧脫經中說滿分慧脫。是故二俱善通。此有三根下。釋明慧俱並有三根。先明慧人以修觀禪者為上根。俱人以具修觀練熏修者。為上根也。三下。明得滅盡定妙玄云。得滅盡定者。即俱解脫人。末結俱人兼得也。

【註】。四。約神變。慧人十四變化。俱人十八變。文句一。

【記】。此別示神變揀。言十四十八變者。如文句云。十四變化者。初禪二變化。一。初禪化。二。欲界化。二禪三變化。一。二禪化。二。初禪化。三。欲界化。三禪四變化。加一三禪化。四禪五變化。再加一四禪化。無而欻有。曰變。有而欻無。名化。四禪俱有上能化下。下不能化上。故至數增滅十四種色。謂五根。四大。五塵也。十八變化者。出彌勒瑜伽論。一震動。二熾然。三流布。四示現。五轉變。六往來。七卷。八舒。九眾像入身。十同類往趣。十一隱。十二顯。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辯才。十六能施憶念。十七能施安樂。十八放光普動一切界也。又有人註云。一普動一切界。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三流光遍照。四隨所欲示佛土惡趣。五於地起冰。解令成水。於火亦然。六山石中往來無礙。七八能舒卷雪山王等。九以現前大眾大地內己身中。十能往彼同其色類。十一十二或隱或顯皆不可得。十三往來去住無礙。十四他現通悉能制伏。十五能與一切有情辯才。十六有情於法失念者能與之。十七令聽法人身心安樂。十八身放光明作諸佛事。如此對之。依四禪十四變化。依觀練熏修十一切無漏事禪。能作十八變。又此十四變化。法界次第亦具明。十八變者。瑜伽論有頌。而以後三種為能變也。

【註】。五約三明八解。俱人則具。慧人則無。若輔行云。通通於六。明。唯局三。天眼。宿命。漏盡三也。諸羅漢皆能得之。此有闕具之義。婆沙云。若有一明二明。名慧解脫。準知俱人。三明具足。

【記】。此別示明解揀。言三明者。謂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然通大小乘。今是小乘三明。與大有異。大論云。三乘雖得三明。明不滿足。佛悉滿足。是為異也。言八解者。一。內有色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觀外色解脫。此二背。棄色愛心。三。淨勝解身作證具足住。此一背。棄不淨心。四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處具足住。此一背棄下地法。五。超一切空無邊處。入識無邊處定具足住。六。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處定具足住。七。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具足住。此三背棄下地法。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滅受想定具足住。此一背棄一切有緣心。是為八解也。今以此三明八解。揀判慧俱。謂俱人則具。以其因中具修性共念處。果上三明八解一時俱得。慧人則無者。以其因中但修性念處。果上唯證無學故也。若輔行下。恐謂慧人若無三明者。何以輔行說三明六通。諸羅漢皆能得耶。故此斷有闕具之義。意謂具足三明者。即俱人。其有缺者。乃慧人也。婆沙下。別證慧缺。又有三家贊定慧。第一家贊慧者。作如是說。若有三明。不具八解脫者。名三明。若有三明具八解脫者。亦名三明。具八解脫。無三明者。是名俱解脫。若有一二明者。是名慧解脫。所以者何。慧勝滅定故。第二家贊定者。作如是說。若具八解脫。無三明者。是名俱解脫。若具八解脫。 有三明者。亦名俱解脫。若有三明。不具解脫者。是名三明。若有一二明。名慧解脫。所以者何。滅定勝慧故。第三家云。此二所說。俱唐捐其功。於文義無益。以三明或得滅定。或不得滅定故。若得者。名俱脫三明。若不得者。名慧脫三明。今註引第二贊嘆定者之文。以證三明有缺者。是慧人。準之則知具足三明者。是俱人也。是則所謂慧人無三明者。亦據贊定者初意也。然上所出輔行文云。通。通於六。明。唯局三。蓋顯通明之用有異。如大論問。神通與明有何等異。答。直知過去宿命事。名宿命通。兼知過去因緣行業名明。直知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兼知行因緣際會不失。名明。直知盡結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漏盡通。若知漏盡更不復生。名明。則通明有淺深異也。又六通中三立明。餘三不立明者。婆沙云。身通是工巧法。天耳聞聲而已。他心緣別相法。此三明能隨順厭離法。能棄生死。隨順善法。能到涅槃。何者。以宿命念前世智證。明見過去世事。生大厭離。天眼觀生死智證。明見未來世事。生大厭離。以厭離故。漏盡智證明。能作正觀。斷煩惱故也。又天眼通。但知眾生死此生彼。明則兼知造業差別。宿命通。但知過去受生。明則兼知姓名差別。漏盡通。但知煩惱斷盡。明則兼知永不復生也。

【註】。次明三種。

(第1217頁圖表。)

【補】。緣理斷結者。謂緣無生空理。發真無漏智。斷見思之結惑也。除自性過者。謂除於身受心法之上。常樂我淨自性過也。又身受心法。其性本來是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不可改易。故名性也。【記】。四念處云。阿毘曇明三種念處。謂性。共。緣。對破三外道。有人釋性念處。謂觀無生淺。名為生。深細觀無生。見細法皆生死苦諦。名性念處。有人專用慧數。緣無生空理。發真斷結。得慧解脫羅漢。對破邪因緣。無因緣顛倒執性一切智外道也。共念處者。以禪定助道。正助合修。亦名事理共觀。發得無漏三明。六通。八解。成俱解脫羅漢。對破根本愛慢得五通外道也。緣念處者。緣佛三藏十二部文言。及一切世間名字。所緣處廣。了達根性。善知四辯。堪集法藏。成無疑大羅漢。對破世間韋陀。星文地理。文字鄙狹。當知邪正真偽。猶金比鐵。故大經云。於諸想中。無常為最。於諸耕中。秋耕為最。於諸跡中。象跡為最。無常譬性。耕譬神通。跡譬文字也。經云。諸優婆塞。善解諸法對治之門。所謂常無常等。故知心行理外。未入正真也。四教義云。三種念處成三羅漢者。性念處。即是緣理之智慧。念處相應。發真無漏。成慧解脫羅漢。共念處。共善五陰成就背捨。乃至超越三昧。願智頂禪。如此助道。共正道合。發真無漏。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脫。成俱解脫羅漢。若緣念處。即緣佛言教。所詮一切陰界入。性共二種念處。能觀所觀名義。若在禪定。觀此名義。即發四無礙辯。名無疑解脫大羅漢也。又云。所言自性念處者。說不顛倒慧也。如佛說修身觀。身觀者。是慧。念處者。所作事不妄受緣故。除自性過。故說念處。南嶽云亦名慧行。亦名實觀。緣理斷結之正要也。所言共念處者。與慧相共法。如佛說。此比丘善法積聚。謂四念處是為正說也。南嶽云。亦名行行。亦名得解脫。是對治事中善法。共正道斷結。色及諸數也。又能發諸禪神通也。所言緣念處者。一切法也。如佛所說。比丘一切法。四念處是為正攝受具足故。及略緣故。南嶽云。還是性共二種念處。能觀智。所觀境。合辨具一切法義也。若能分別觀察。即發四無礙辯也。又云。佛說四念處教。出過三種六師之說。故能破一切外道也。一切智六師者。初心見理。發於邪智。辯才無礙也。神通六師者。得世間禪定。發五神通。亦有慈悲忍力。刀割香塗。心無憎愛。皆是根本十二門禪力用也。韋陀六師者。即是博學多聞。通四韋陀。十八大經。世間吉凶。天文地理。醫方卜相。無所不知也。若此六師。內則有邪發一切慧。外則便能神通轉變。知世吉凶。通四韋陀。及十八大經。無不知曉。十六大國。敬之如佛。為欲破此三種六師。故說三種念處。一性念處破一切智者。外人皆依身邊二見。發一切智。謂得涅槃。常樂我淨。此則如蟲食木。偶得成字。蟲亦不知是字非字也。今性念處觀。破此身邊二見。不生四見。六十二見等顛倒。是故破一切智六師也。二共念處破神通者。外人但於根本四禪發五神通。定既淺近。兼無不淨觀。神力轉變。蓋不足言。今共念處。即能發背捨。勝處。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發諸神通。禪定既深觀行力大。所發神通。無礙。自在。變化無方。摧諸外道。易如反掌。是以身子降伏勞度差。目連。化河溺諸外道。皆是共念處觀所成神通也。次緣念處觀破韋陀外道者。四韋陀十八大經。皆明世間人天愛論。見論。淺近之論。佛說出世三藏。若名與義。而彼經書所不記。載佛說緣念處觀。緣佛所說三藏教門。出世名義。法門道理。相對比並。豈是外人之所聞見。故緣念處觀。破韋陀外道也。俱舍亦有三種羅漢。各論三念處者。即論明四念住體中云。此四念住。體各有三。自性相雜。所緣別故。自性念住。以慧為體。此慧有三種。謂聞思修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種念住。相雜念住。以慧所餘俱有為體。所緣念住。以慧所緣諸法為體。寧知自性。是慧非餘。經說於身住循身觀。名身念住。餘三亦然。諸循觀名唯自慧。非慧。無有循觀用故。何緣於慧立念住名。毘婆沙師說。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轉義。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實應言。慧令念住。是故於慧。立念住名。隨慧所觀。能明記故。由此無滅。作如是言。若有能於身住循身觀。緣身念得住。乃至廣說。世尊亦說。若有於身住循身觀者。念便住不謬。然有經言。此四念住。由何故集。由何故滅。食觸名色作意集故。如次令身受心法集。食觸名色作意滅故。如次令身受心法滅。應知彼說所緣念住。以念於彼得安住故。又念住別名隨所緣緣。自他共相續異故。一一念住。各有三種。【備】華藏說四念住。即身受心法四念處。於一念中。又具三種。謂自性相雜所緣。何以為自性念住。如觀身不淨。以觀不淨之慧數為體。內又分三。謂聞思修慧也。何以為相雜念住。如觀身不淨。是本慧。其受心法等。即其所餘。今觀受心法等。是謂所餘俱有為體也。何以為所緣念住。即指所緣之身受心法為體。食觸名色。推說諸法也。何以念住別名隨所緣緣。自緣。他緣。自他共相續之不同也。

【註】。慧俱略如上。

【記】。此指如上略釋慧俱得名。即所謂約觀立號也。

【註】。無疑者三藏教法。四韋陀典。天文地理。一切通達。故曰無疑。

【記】。此釋無疑名義也。三藏教法。即小乘經律論。言四韋陀典者。一。阿毘陀。此云方命。謂養生繕性。二。殊夜陀。謂祭祀祈禱。三。婆夜摩陀。謂禮義占卜。軍陣兵法。四。阿達婆陀。謂異能技數。禁咒醫方。摩登伽經載。初人。名梵天造一韋陀。次人名白淨。變一為四。謂讀誦。祭祀。歌詠。禳災也。廣而言之。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乃至一切五通仙。所有經書咒術。智慧技能。自然通達。所謂六鴦伽咒術。知日月五星經。原夢經。地動。鬼語。鳥語。獸語。四足獸鬼著人語。國王占相豐儉。日月五星。T相醫藥。章算數卜。歌舞妓樂。如是等工巧技術諸經。盡知明達。故得名為無疑也。

【註】。四教義二云。問。不應別說無疑。九種羅漢。無此名目。答。此出智度論明。欲結集法藏。集千羅漢。皆得共解脫。無疑解脫也。既是大論開出。在佛世時俱人所攝。佛世且明自行入道。是故諸文只云慧俱。

【記】。此明無疑之名有祖。故得別說成三種也。

六種九種。皆無此名。若集論明六種中有無疑法者。與不動法名異義一。非今無疑

【記】。此揀集論無疑也。集論謂利根不動。於法無疑。妙玄謂本住不動。不為煩惱所退動故。名雖異而義一也。

【註】。釋籤五十九云。得滅盡定。但名俱解脫人。以未修緣念處。終非無疑解脫也。故知無疑。乃俱人中勝者耳。小大言之。慧俱并小。無疑乃名大阿羅漢。妙樂一三十一引中阿含。舍利弗問。五百比丘。幾三明。幾俱解脫。幾慧解脫。佛言。九十人三明。九十三俱解脫。餘但慧解脫。荊谿云。三明者。即無疑解脫。須知三明。是俱人得。取其勝者。復云無疑也。

【記】。此證無疑。即三明中之勝人也。

【註】。後明六種。附揀七種。及列九種。然後約六種明果性退否。

(第1229~1230,1231頁圖表。)

【記】。第一退下云者。文雖失詳。準意乃釋退之所以得名也。籤云等者。釋所退法。婆沙云。經說尊者瞿醯迦。是時解脫阿羅漢。六返退失。第七返還得時解脫身作證。以刀自害而死。問。彼尊者瞿醯迦為是退性。為是憶性。若是退性者。何故以刀自害。若是憶性者。何故六返退耶。答。是退法性。以厭患退故。用刀自害若不退以刀自害者。是憶法性也。又新譯問。彼為是退。為是思耶。若是退法。何緣自害。若是思法。何故退耶。答。若退法彼厭故。以刀自害。又彼是退法。練成思法。仍恐退故。以刀自害。故知以刀自害。通二種也。思法下。婆沙亦云者。明六種羅漢中第二憶法。釋云。心生厭憶。持刀欲自害也。成論稱死法者。釋云。此死相者。根有小勝。深厭諸有。是人不得三昧。故無漏智慧。難得現前。設得善失。故求死也。論稱死相此謂死法也。舊婆沙云憶法者。即北涼時所譯之名也。舊俱舍名自害法者。即陳譯俱舍。釋論明六種羅漢。其第二種稱自害法也。集論名念法者。考唐譯論六。亦稱思法。不名念法。或舊有譯稱念法者。未可知也。然諸文名雖不同。其義一也。護法下。舊俱舍稱守護法者。陳本俱舍釋論六種中第三名守護法也。住法下。舊俱舍稱者。陳本六種中第四名住不動法也。顯揚云者。即第三卷中。明無學果中。第四種稱住不動。謂成就如是善根。雖不思自害。及行放逸。然皆不退。不能練根。不能發起勝品功德。是則非今六種中最後之不動明矣。進法下。新俱舍稱堪達法者。出唐譯。集論稱分別法者。唐本無此名。以六種中第五名堪達。或此準舊譯稱也。不動法下。舊俱舍稱不壞法者。亦即陳本。顯揚。第三稱不動法。謂從先來自性。成就利根。此人於諸善根。不為退法之所搖動。亦不為發勝功德。及上練根之動搖。故說名為不動法也。則註云不退法者。誤也。集論名無疑法者。唐本六種。亦無此名。以第六種同今名為不動法。或註準舊譯名也。【補】此六種皆前破七十一品思。後更斷最後一品。此處明重玄門。又果縛未亡。聖所難過。故六種生焉。

(第1234~1235頁圖表。)

【記】。北涼時譯婆沙明六種。謂退法。憶法。護法。等住法。能進法。不動法。於第六不動羅漢中。云有二種。謂有從時解脫至不動。有性不動。從時解脫至不動者。中上。本性不動者。上下也。正理論云。退法種性。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後得。謂有先來是思法性。乃至不動。有先退法。練根成思至不動等。多種差別。如理應思是。婆沙及正理。既皆開不動為二。足成七種。故此中釋之。以明七不出六。不復別示。但附明而已。

(第1236頁圖表。)

【記】。釋籤所引福田經九種。出中阿含三十卷。大品福田經。詳見五卷。輔行引成論九種無學者。謂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進相。不壞相。慧解脫相。俱解脫相。不退相。據今所記守相。即註是護。可進相。即註是思。是則名次有少未同。而思死原是為二。或註與今所記。有新舊譯異也。而經論次異。可會同也。【補】退者。退失三昧。智慧難得現前。守者。根少勝故。以守護三昧。不得退失。勝於退法。雖護亦退。故名為守。死者。無漏智難得現前。設得恐失。故求死也。住者。得三昧已。不進不退。進者。得三昧已。轉深增益。不壞者。得三昧已。無能敗壞。慧俱者。因滅盡定。故有二人。得滅盡名俱。未得名慧。不退者。所作功德無退失故。

【註】。六種。約根性。慧俱。約觀行。九種。乃根性觀行兼舉耳。

【記】。六種約根性者。釋籤云。盡智。有五種。無生。唯一種。即不動。此即從根。又云。以有五種性故羅漢有種。并法行一人名不動。共六種也。慧俱約觀行者如前釋云。慧人。緣空直入。俱人。帶事兼修。是也。九種。則雙約二義可知。

【註】。又九是空門二十七賢聖中之無學。為答福田長者所問。顯福田之多。赴機生善故。又六種明二加行差別。如下二十九。一者。畬犮[行。即勤修行。二者。尊重加行。即猛利修行。六種羅漢。前二種俱無加行。第三護法。惟有畬伂L尊重。第四住法。惟尊重無畬氶C第五第六。皆具二加行也

【補】。正理論云。初二闕畬伝L重。然至無學。思法少勤。護法。唯有畬犮[行。安住法。唯有尊重加行。堪達具二。而是鈍根。不動具二。而是利根。

【記】。此約兩種加行。揀分六種也。初一句標。次一句指載。小註中先列配二種加行。六種羅漢下。分四句料簡。以前二後二。各為一句。中間二種各為一句也。

【註】。果性退否者。俱舍頌云。阿羅漢有六。退法至不動。前五信解生。信行轉入修道名信解總名時解脫。後不時解脫。從前見至生。見得亦名見至亦是法行轉入之名

【記】。論釋云。經說有六種羅漢。一退法。遇少違緣。便退所得故。二思法。懼退失瓻鉿萛`故。三護法。於所得善。自防護故。四安住法。無勝退緣。雖不自護。亦能不退。無勝加行。亦不增故。五堪達法。堪能好修練根。速達不退故。六不動法。不為煩惱所退動故。前五動性。從於學位信解性生。總名時解脫。以要待時。方得入定。及心解脫。其所待時有六。一衣。二食三臥具。四處所。五好說法師。六好同學也。後不動性。名不時解脫者。謂是利根。以不待時。便能入定。及心解脫。故從於學位見至生也。然此從信解見至名者。論云。第十六心。隨三向住果。名信解見至。亦由鈍利有別。論者釋云。隨三向入而住三果。利鈍二根。得名不同。若鈍根。名信解。若利根。名見至。前隨信行。今名信解。謂由信故。勝解相顯。前隨法行。今名見至。謂由向見。得至果見。此二聖者。信慧互增。故有信解見至名別。

【註】。有是先種性。有後練根得。六種羅漢。有先世種性定者。有後來修練根性轉劣成勝者。如本是退法。練成思法。乃至不動。或思練成護。乃至進練成不動。唯初退法。是先種性。無練根者。又練根通資加修三位唯除見道。以時速。不能轉根故。

【記】。此釋先有後得二義。文中初二句標示先後二種。如本是下。釋練根。唯初下。釋先有。又練根下。明練根所通之位。唯除下。明練根不通之位。以見道第十六一剎那心速。不能轉劣成勝故也。然論文解頌有異。以論釋云。退法種性。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後得。謂有先來是思法性。有退法性。後練根成思。乃至不動。隨文當說。茲有具記。又云。退法種性。非定退也。乃至堪達。非必能達。但約容有建立此名。故六阿羅漢。通三界皆有。若執退者。必定應退。乃至堪達。必能達者。彼執欲界具足有六。色無色界中。唯安住不動。彼無退失自害自防及修練根故。唯此二句。知與此解頌有同異也。【備】小註中自六種羅漢至無練根者。與論正解全同。論解增出退非定退。及三界六種具缺。今小註中。增出練根。通資加修三位。皆增出意耳。【補】練根通三位者。正理云。非唯無學有增進根。有學異生亦有此義。唯見道位。無容起加行故。【備】辨訛曰。有先世種性。世字未協。按頌中先字。通指有學位中。頌中後字。須的無學果後。

【註】。四從種性退。第一退法。最下無處可退。第六利根不退。唯中間四種根性有退。如第二。退為第一。乃至第五。退為第四。又此退性。乃是練根。非先定根性也

【記】。此一句頌。明從種性退也。小註釋明。初二句。明初後不退之故。次三句。明中間四種有退。末二句。明練根有退也。然與論釋頌同。論云。不動種性。必無退理。前之五種。皆有退義。於中後四。有從性退。退法一種。無退性理。由此種性。最居下故。

【註】。五從果非先。前五種從無學果。退居學位。第六則不退也。亦是練根論退。非先種性也。非先二字。總頌果性二種退者

【補】。此一句頌。明前五種從果退也。非先二字。乃總頌前性退果退二種。以四從種性退者。乃謂練入根性有退。非先種性有退也。五從果退者。亦是先退法。及從退練入思等之果有退。非先思等種性有退也。若欲易明。非先之上應加一先字。如約性明先非先以論退不退。則先性不退。練入非先種性有退。若約果。明先非先論退不退。則先思性等不退。惟從退練入四位。及退一位論退也。以先種性。即先天根本。故不退。非先。乃今生學知工夫。故有退耳。【備】此有二種。謂性退果退也。性中論四。謂本是退法性羅漢。練成思法。退時。仍退至退法。或本是住法性。練成進法。退時。但退至住法。或是退法性。練成住法。進法退時。仍退至退法。是謂性退。以退性最下。無處可退。故不論之。若先是思護住進四種性。決不退至退法。故曰非先也。果退論五。其退法一種。本是退性。至思護住進四性。亦必須由退練入者。方從而并退。若先是思護住進四種性。決不退至有學果故。亦曰非先也。性退。單就五種無學四果論。果退。則從五種四果。退至有學。初二三果論。如此。庶與本論及析玄解稍合。後賢詳之。

析玄辨果退非先中云。如第三護法。若先是退法。至果練成護法。則有果退。若先是思法。後練成護法。則無果退。乃至結云。即知果退。惟約先是退法。若先是思法等四性。必無果退。文此似即就退法根性論之。

【記】。此段小註釋明前五從果退也。初二句。正釋前五果非六。次二句。重明是根非性退。次二句。明非先意含二退也。析玄下。辨果退非先義。此似下。註家斷意。然與論不無同異。論云。五種皆有從果退義。雖俱有退。然並非先。謂諸無學。先於學位中所住種性。彼從此性。必無退理。學無學道。所成堅故。若諸有學。先凡位中所住種性。彼從此性。亦無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堅故。若住此位。後修練根所得思等四種種性。彼從此性。容有退理。而先位中住四等性。必無退理。此所得果。先退法。有退果義。又。亦無退先所得果。後所得果。容有退義。是故定無退預流果。由此應知。果退法有三。一。增進根。二。退住學。三。住自位而般涅槃。思法有四。三如前說。更加一種退住性。餘三如次。有五六七。應知後一。後一增故。思法等四。退住學位時。還住退非餘。若異此者。得勝種性故。應是進非退。何緣定無退先果者。以見所斷。依無事故。謂有身見依我處轉。見所斷惑。此見為根。我體既無。名依無事。以無事故。必無退理等也。

【註】。非先有退者。但據餘四說。

【補】。此二句。是析玄釋。非論文。玉師引以解上二句義耳。

此釋伏疑也。蓋上云五從果非先。然於退法。本先種性。何故併云五從果非先。故即釋云。非先有退等也。則果退雖在前五。若論非先。唯中間四。第一退法。雖無練根。不論性退。亦論果退。思護住進。若退法練入。尚論果退。況本是退法。豈不退耶。

【記】。此段小註。明釋意也。初一句。斷文。蓋上云下。出伏疑意。故即下。出今釋辭。則果退下。明非退法論性退。第一下。明退法亦論果退。思護下。約中間四。例初退法有果退。

【註】。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

【補】。此二句頌。明第六羅漢起無生智也。盡智。是解脫道智。即我知苦已。我斷集已等。無生智。一切煩惱更不再生。即我知苦已。不復更知等。故前五雖得盡智已。或遇違緣即便退失。今煩惱永不復生無有退失。故曰不復更知更斷等。

第六於盡智後。能起無生智。所以果性皆不論退。餘五有退。以不起無生智故。本住不動。練根不動。皆無退義。

【記】。此段小註釋頌明不退義。先明第六不動義。次明前五有退義。後明第六本住練根皆無退義。論釋云。不動種性諸阿羅漢。盡智無間起無生智。非更有盡智無學正見生也。

【註】。餘盡或正見。五種盡智後。或但起正見。

【記】。此釋與論同。論云。除不動法。餘阿羅漢。盡智無間有盡智生。或即引生無學正見。非無生智後。容有退故。

【註】。此應果皆有。盡智後正見。六種應果皆有。

【記】。此釋與論。辭異義同。論云。前不動性。無正見生。即有正見生。而不說者。一切應果。皆有此故。謂不動法。無生智後。有無生智起。或無學正見前說四果。是誰果耶。應知此四。是沙門果也。【補】正見者。一切羅漢皆有。皆知我是羅漢。

【註】。已上頌語。取析玄意略註。且羅漢見思已盡。已證無學。所以有退者。考論祖誥。妙玄四十六止觀九上十二輔行九上十五

【記】。此考祖文明羅漢有退所以。妙玄云。隨信行。生退思護住升進等法。得盡智無學等見。若用金剛三昧。於非想九品惑盡。次一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成盡智。次一剎那。得無學等見。 或彼遇違緣有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此五種是信種性鈍根。因中修道。必假衣食等善根增進。不能一切時所欲進也。止觀云。初從麤住。訖至非想。 通有四分。謂退護住進。退。又二。一。任運退。二。緣觸退。緣有內外。外。諸方便二十五種吐納失所。是外緣觸退。內。於靜心中三障四魔。而生憂愛。是內緣觸退。後或更修得。或修不得。此人甚多。護分者。以內外方便。將護定心不令損失。住分者。或因守護安隱不失。或任運自住。即是住分。進分者。或任運進。或勤策進。各有橫豎。橫豎各有頓漸。若十二門一一而進。名漸進。若一時具足。名頓進。特勝通明品品而發。名橫漸。一時具發。名橫頓。又於四分。分分皆有四分。具如修證中說。輔行云。言退者。有因緣退。名緣觸退。無因緣退。名任運退。二十五種等吐納失所。即去取失宜。是外緣觸退。於靜心下。是內緣觸退。又云禪門謂退分中退分者。從九品至初品併失也。退住者。至初品便住也。退進者。至初品已。更能策進至二品。乃至九品。亦能更進。退護者。退已將護。使從初品。以至九品。弗使更退。餘之三分。例說可知。

【註】。蓋信行慧解脫人。不修事禪。不得滅盡定。或世智斷惑。但得盡智。不得無生智。遇著違緣。還起煩惱。故有退也。

違緣者。一長病。二遠行。三諫諍。四營事。五多讀誦。又大經明五緣。一樂多事。二樂說世事。三樂睡眠。四樂近在家。五樂多遊行。

【記】。此玉師出其退之所以。然取止觀文意釋也。如止觀云。一壞法人修九想。但求斷苦。燒滅骨人。急取無學。不欣事觀。既無骨人可觀。便無神通變化。願智頂禪。雖言燒滅。實有身在。例如滅受想。而身作證。此人好退。乃至云若然。即是世智斷惑。慧解脫人。故得有退。非無漏智。斷一品惑。進一品解。而有退也。【補】隨願而了。名為願智。

【註】。又析玄謂。非先種性者。但是無學一道所成。不得堅固。故有退。若是先種性。由學無學二道資持堅固故無退

【記】。一道所成。指緣空直入者。二道所成。指帶事兼修者。【補】一道所成者。或謂是本斷超人。初依有漏智。斷上八地思。至十六心滿。即超無學。不從二三果資加修而入者。名一道。若內弟子。必學無學二道入者。故堅固無退也。若準俱舍意。非先種性者。本是退法。至果練成護住等。此是無學一道所成。故有退。若先是護住等種性。或於學位練成護住等種性。此是學無學二道資持。故無退也。準俱舍及正理論。無學位中。所練根性。名一道所成。若先世所種。若有學位中。所練至無學位。皆名二道所成。正理云。無學位從退法種性。修練根行。轉成思等。此四皆有退性果義。退法種性。雖必先得而是退法。故容退果。諸學位中。從退法性。修練根行。轉成思等。及得學果。皆容退失。諸無學者。先學位中。所住種性。彼從此性。必無退理。學無學道。所成堅故。諸有學者。先凡位中。所住種性。彼從此性。亦無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堅故。

彼文更有果退性不退等四句分別。

【補】。析玄云。一。果退性不退。即先學位是退法。至果亦是退法是也。二。性退果不退。即練思成護。練護成住。練住成進者是也。三。性果俱退。即先是退法。後練成思等四法是也。四。果性俱不退。則前二道所成。及第六不動法是也。

(第1258頁圖表。)

【備】。有師標云。此六種中。約練性練果。云何分別。初時方始轉根。名練性。所修已成。名練果。以退法是先性。故不退。餘四是練性。故皆退。不動得無生智。性果俱不退。又云若據圖中論乎四句。於六種中退法。是果退性不退。如思練護。護練住。住練進。約性是退。約果是不退。是為性退果不退也。若退練為思。乃至退練成進。約性是退。約果亦退。則是性果俱退。若二不動。性果俱不退。顯揚論明前三退思。護。則有退失。四住進不動。則無退想。抑揚隨機也。

(第1260~1259頁圖表。)

【註】。然前五種。未必全退。有遇違緣者。故有退耳。故輔行九上十五云。然慧解脫。亦不併退。有退義故。故說有退。

【記】。此申五種不全果退也。然者。領上之詞。由上文明五從果退。故此領之。以明遇違緣者退。不遇者不退。輔行下。引證上義。

【註】。又退者。非久。輔行問。退經幾時。答。經少時。乃至自不知退。若自知退。當修勝進方便。復次彼煩惱現在前時。心生慚愧。速作方便。如明眼人。晝日平地顛蹶。尋即還起。釋籤云。此生之中。必得無疑。極至臨終。亦得無學故也。文五十九

【記】。此明退者不久。即還得果也。初一句標示退果不久。輔行下。引證。準阿含明三果人。退戒還家。毀失律儀。不失道共。俗人生謗。言無聖法。佛言欲飽起厭。不久當還更求出家。故知退即還起也。釋籤下。轉明退即還證道果。此是略引。今具記之。文云。若退果者。牽於斯那。二果亦失。至初果住。法爾然也。此生之中。必得無疑。猶如勝人。平地顛墜。四顧遙望。不有他人。見我倒否。即能自起。極至臨終。亦得無學也。

【註】。或曰。前時不時。各有慧俱。不動既從時解脫生。得非六種皆有退義耶。

【記】。此問意謂時慧兩種有退。既時不時。各有慧俱。則不時中。慧解脫人。應亦有退。練根不動。既從時解脫生。應亦不免于退也。豈非六種皆有退義耶。

【註】。答慧人未必一向論退。恐只鈍根有漏智斷。遇違緣者退。

【記】。此料簡利根不退也。問中舉前義。而問六當有退。答中指鈍者逢違緣有退。若無違緣。即鈍亦不退。況利者乎。況俱人不動者乎。如阿含中阿難問佛。大德。是學退。無學退。佛言。無學退。則知世智斷惑。慧解脫人。故得有退。非無漏智斷惑一品。進一品解。而有退也。【補】不動者。乃問練根不動。謂退法是時解脫。從退練成不動。亦時解脫。前五既有慧。後一亦應有慧。前五中慧解脫若退。則後一不動中慧解脫亦應有退。故問曰。得非六種皆有退義耶。然此由前釋退所以中云慧人有退。非先種性亦有退。故據此問曰練根不動中慧人應有退義耶。答中謂前五慧解脫人亦不一向必退。但有漏智遇緣方論果退耳。若五位慧人。無漏智亦不退矣。豈有不動慧人。尚論退哉。此斷定不動不退之義也。

【註】。今復圖示。

(第1265頁圖表。)

【補】。此點示六種羅漢各有慧俱。四教義明。唯退只是先種性。餘皆有練根性。故約性退。惟除退法。【記】。圖中以利鈍分判時不時者。且一往說。其實互有利鈍。止觀云。若論根利鈍者。法行利。內自觀法故。信行鈍。藉他聞法故。又信行利。一聞即悟故。法行鈍。歷法觀察故。或俱利俱鈍。信行聞慧利。修慧鈍。法行修慧利。聞慧鈍。是也。

【註】。六種論退。局第四果。通辨四果退不退者。析玄引三家。一薩婆多云。初果不退。後三果退。二。大眾部云。前三果退。第四不退。三。經部宗云。初四兩果不退。中間二果有退。廣如彼文

【記】。此通辨四果退不退義。析玄下。指所引宗計不同。

【註】。彼但註云。三師難定。今恐成諍。略為和融。輔行九上十五引婆沙云。阿羅漢退。牽二三果退。猶如井沙。上下有。中間唯沙。上若頹。從上至下。其中間沙。豈得不頹。四果如上磚。二果如中沙。初果如底下。乃至初果之前。更無有退。若彼退時。更無住處。不可聖退為凡夫也合彼初師。然見道既有不等觀四諦。如婆沙云。二十八使見道斷。餘六十使修道斷。先斷三界苦下見惑。見既分盡。果理未圓。例如身子六住尚退。又後三果中斷惑之智。通漏無漏。是則四果俱退俱不退。三師之說。皆無妨礙。

【記】。此約義融收三宗也。初二句。指析玄註辭。次二句。明今和融。輔行下。舉所引斷合。然茲略舉所引。今具記之。謂婆沙中問。阿羅漢退。不應二三果亦退。答云。羅漢退。牽二果退。猶如沙井。上下有。中間唯沙。上若頹。從上至下。其中間沙。豈得不頹。四果如上。二果如中沙。初果如底下。若至底竟不復得去。問。若至初果。亦應言退第二第三。答。如人墮於三層之屋。彼亦如是。雖不言退二三。二三實退。復次二三是第四因。其果既退。其因亦退。若爾。初果亦四果因。亦應說退。答。初果之前。更無有果。若彼退時。更無住處。若許初退。則有多妨。本是見諦。今非見諦。本是得果。今非得果。本是決定。今非決定。本是聖人。今非聖人。離如是過。故不說退。總而言之。不可以聖退為凡也。如金出。豈更為乎。則知此論。合彼薩婆多宗說也。然見道下。融初果亦有退義。如婆沙云者。如上註云。先達言。有二種根性。若等觀四諦者。見道斷八十八使。若不等觀四諦者。見道中唯斷三界苦諦下二十八使。餘三諦下之見。隨修道斷。乃鈍根也。見既分盡。果理未圓。猶鏡垢未盡去。光不全現也。例如身子六住尚退者。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薩道。證別六住。欲渡布施河時。有人乞眼。舍利弗言。眼無所用何以索之。若須我身及財物者。當以相與。答言。不須汝身及以財物。唯欲得眼。若汝實行檀者。以眼見與。時舍利弗出一眼與之。乞者得眼。于尊者前~之嫌臭。唾而棄地。又以腳踏。舍利弗思惟言。眼實無用。而強索之。既得而棄。又以腳踏。何弊之甚。如此人輩不可度也。不如自調。早脫生死。思惟是已。於菩薩道退。迴向小乘。是則身子尚退。況小乘初果聲聞。豈有觸違緣得不退乎。妙樂云。六心中退者。準纓絡意。身子於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爾前。見思俱斷。至六心時。見猶未盡。六心尚退。故云例如也。又後下。融後三果有退不退。如論家云。無漏不退。但禪定退。修得欲界電光之定。此定難捉。有時退失名退。無漏無退。又阿含云。世智斷惑。慧解脫人。故得有退。非無漏智。斷一品惑。進一品解。而有退也。是則下。結成四果退不退義。

【註】。予縛者。見思煩惱。果縛者。五陰報質也。灰身即滅戒身定身。解脫身。解脫知見中半分。滅智。即滅慧身。解脫知見中半分。則五分法身俱滅也。

【記】。此釋出有餘無餘二涅槃體。然就小乘宗。自有二義。一者有宗曰。涅槃體一。約時不同。得二名字。言體一者。於此宗中。煩惱業思。以道力故。應起不起。擇滅無為。是涅槃體。此體是一。約對身智。得二名字。身智未盡。說前涅槃。以為有餘。身智盡竟。向前涅槃。轉名無餘。非身智滅。即名涅槃。以此身智起已謝滅。是無常故。若斷因故。令後不起。是非擇滅。故非涅槃也。二依成實。涅槃體二。生死因盡。名一涅槃。生死果盡。名二涅槃。由有宗中。要道親斷。方稱擇滅。身口二業。及生死果。非道親斷。故不取之。成實。由斷煩惱。餘不起故。見道斷故。亦得擇滅。故名涅槃。今合有宗義也。【補】解脫者。於無明心俱解脫。無有餘習。永不退轉。故名解脫。解脫知見者。能於一切斷結道中。念念悉知。又知眾生。深心所念。如應說法。令得解脫。故能於一切眾生。一切解脫道中。知見具足。又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齊。法。謂戒定慧諸法。身者。聚也。聚集諸法。以成其身也。諸法指五陰。戒身。戒法成就。證得此身。因修無漏定禪。得定身。修無漏慧。得慧身。心智斷有漏煩惱。名有為解脫。煩惱滅盡。證得無為真理。名無為解脫。由二種解脫證得。名解脫身。知以智知。見以眼見。因此智眼。於一切法。知覺照了。當體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名解脫知見身。文出三藏法數。又戒身等者。光明記云。謂無學道共戒。滅盡定。無生慧。有餘解脫。照解脫智眼。知名為見。謂自知是初果。乃至四果也。是則前三。並在於果。方名法身。若入無餘。則五分滅。灰身。則戒定有餘解脫滅。滅智。則慧及知見滅也。又解脫者。肇云。縱任無礙。塵累不能拘。解脫也。釋云。變化如意。於法自在。解脫無礙故名解脫。又云。心得自在。不為不能所縛。故名解脫。淨名O云。一真性。二實慧。三方便。此當初真性也。解脫知見者。如大論問。但言知。何以復言見。答言知言見。事得牢固。譬如繩。二合為一。則得牢堅。復次若但說知。則不攝一切慧。如阿毘曇所說。慧有三種。一。有知非見。二。有見非知。三。有亦知亦見。有知非見者。盡智無生智。五識相應智。有見非知者。八忍世間正見。五邪見。有亦知亦見者。餘殘諸慧。若說知。則攝見。若說見。則不攝知。故說知見。則具足。【備】辨訛曰。將解脫知見分。半分屬身。半分屬智。據經論祖誥。並無此意。又解脫身。即盡智。解脫知見。即無生智。若論身者。五俱身。論智。五俱智。不可半半分對也。又灰身者。乃滅報質身。不可指五分法身。存考。

【註】。然身子入滅。而均提答佛。何云五分法身不滅耶。釋籤十云。無作之業。至未來世。名為不滅。非常住不滅也。無作業者。乃功勳耳。云云

【記】。此料簡五分法身滅義。問中舉事。以明滅而不滅。然均提乃身子弟子。身子既入涅槃。弟子均提攜師衣來至佛所。佛即問言。汝師五分法身滅耶。均提答佛。不滅。今釋無餘涅槃。五分法身俱滅故舉其事。問彼云何不滅。反明彼若不滅者為是。此則何以言俱滅耶。釋籤下。引答以明其不滅者。乃延留未來之不滅。非亙古今湛然常住之不滅也。蓋無作業。即小乘戒定慧也。所以但至未來世者。如律O云。無作之業。至未來世。戒是有為色法。定是有為心法。命朽之時。形俱無作。戒體雖謝。無作戒業得得不滅。以隨業道至未來故。由諸事定能伏結惑。如蟲殘藏。由伏故斷。如蟲害命。以無漏慧。得初果已。慧道勢分。流至未來。經於七生。以滅盡惑。是則均提所言不滅。終歸乎滅。以無作之業。乃功勳故耳。故此無餘涅槃。必須五分法身俱寂滅也。【補】若約凡夫及有學人。可云是業至未來。羅漢不受後有。只可作功勳邊論。

【註】。孤調解脫者。輔行三上十一云。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獨一解脫。故曰孤調。妙玄取獨滅義。亦名孤調。涅槃名獨滅者。輔行引大論云。小乘戒為自調。禪為自淨。慧為自度。

【記】。此釋孤調解脫義也。謂此小乘解脫。不同大乘必具身智。所謂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故也。小乘以身為大患。以智為勞形。故灰其身。滅其智。以取解脫。是無孤然一解脫也。輔行云。若入滅定等者。既有身在。名為法身。受想心所識智不行。名無般若。故云無智羅漢。在無色等者。無色般含。於彼無色。得有餘般。名為羅漢。唯有心智。而無色身。似有般若。而無法身。若入無餘等者。灰身。故無身。滅智。故無智。獨一解脫。故曰孤調。妙玄下。指義示明。輔行引大論釋妙玄獨滅名義者。謂是中說勝因緣。是二乘福德。皆為自調自淨自度。持戒是自調。修禪是自淨。修慧是自度。又自調者。正語。正業。正命。自淨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見。正思惟。正方便。此亦不出戒定慧意。今取自私自利之行。不行利他之業。以釋獨滅義也。【補】妙玄取獨滅義。應妙樂四卷二十九。

【註】。然斷欲九品。立二三果。上八地思惟一無學者。止觀六云。如險處多難。多須城壁欲界多難。多果休息也。故知上界定地少難。惟立一果。

【記】。此釋伏問也。或問教中依斷惑立果證。則應依品數寬狹立果位多少。何以欲界唯九品惑。多立二三兩果。而上界八地。有七十二品惑。唯立一果耶。故此牒而釋之。以明欲界多難。人有八苦。天有五衰。所具之惑。能潤七番生死。既有多種患難。故二三兩果與之休息。以下例上。則知定地。縱然有難。難亦不多。是故唯立一無學果也。

【註】。若爾。七聖中二為見道。信行法行二為修道。信解見得二為無學道。時解脫不時解脫復以身證對四果向者。何耶。有云。位鄰無學。將斷非非想惑。特立此位。如別圓之有等覺也。今謂空有二論。設位不等。教門方便。多少隨宜耳。

【記】。此釋躡問也。或躡上問云。若上界定地少難。惟立一果者。何以教門七聖對三道。復以身證對四果向耶。答中有二。初舉舊答。意明別人將斷十二品無明。證妙覺果時。必立一位等覺。圓人將斷四十二品證妙覺果時。亦立一位等覺。蓋以別圓兩教。意在等覺運起金剛觀智。斷盡一分障果無明。藏人亦然。欲運金剛觀智。斷盡非非想最下一品軟惑。故須立此身證一位也。今下。是註家融會。意明身證一位。成論所有。毘曇所無。且教門隨機施設。不必定執也。

【註】。妙玄明身證得滅盡定。約似證也。成論云。不得滅盡定名身證者。對四果真證。奪而言之。

【記】。此二文明身證滅定。有得不得之別。妙玄第四下。明身證云。入滅盡定者。身證此定。受想心滅。成論明若得滅盡。而不能入諸禪定。名慧脫。若能入諸禪定。而不得滅盡。名身證。若二俱得。名俱解脫。是則二文身證滅定。有得不得之別。故此釋明妙玄。乃約似證而與之。成論。乃對真證而奪之。【補】成論以滅盡定為羅漢果。引經若比丘能入滅定。一切事訖。若滅定非羅漢果。不應說一切事訖。經中說學人得九次第定。不說得滅盡。行者。若得滅盡。而不能入諸禪定。名慧解脫。若能入諸禪定。而不得滅盡。名身證。若二俱得名俱解脫。

 

未。三結明位竟。

略明聲聞位竟。

 

辰。二支佛三。巳。初合標。

次明緣覺。亦名獨覺。

【註】。輔行九下十五引大論二十一云。迦羅此翻緣覺。亦名獨覺。四教義二十八標云。辟支迦羅。此翻緣覺。釋中開二。謂緣覺。獨覺。

【記】。四教義云。辟支迦羅。此翻緣覺。此人宿世福德神根勝利。學十二因緣以悟道也。大論云。緣覺有二種。一。獨覺。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是人先世因緣。能獨出世。不從他聞。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獨覺。二名因緣覺者。是人道根淳熟。藉小因緣。而能覺悟。如見林壞。因此覺悟。成辟支佛。大論意似用此名因緣覺。是為標示華梵一名。而釋為二也。今明因緣覺者。因聞十二因緣以悟也。皆四教義文。

【註】。新譯華嚴音義云。二名各有梵語。畢勒支底迦。此名各各獨行。佛者覺也。羅底迦。此翻緣覺。翻譯名義亦開二名

【記】。此出靜苑師音義。又曰畢勒支底迦。舊翻獨覺。正得其義。或翻緣覺者。譯人之謬。以梵語羅底迦。此翻緣覺。故智論十八通上二類也。

【註】。辟支迦羅。名通二種。若畢勒支底迦。局在獨覺。此皆梵音賒切故也。賒通二名。切局獨覺。緣覺者。觀內因緣。稟佛教法。獨覺者。觀外因緣。無師自悟。文句四引大論云。獨覺者。出無佛世。緣覺者。願生佛世。

【記】。此正釋二名。言緣覺觀內者。如云。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又云。二因既非其業。五果之報何酬。愛取有既已無疵。生老死亦何所累。如此觀察十二因緣。流轉還滅。是出有佛世。稟佛教法者也。獨覺觀外者。如云。秋觀黃葉落。春見百花開。物變以悟無常。鑒時遷而入真道。是出無佛世。無師自悟者也。文句引大論。是證成意。

【註】。俱舍明獨覺。自有二種。一麟喻。二部行。析玄

【補】。一麟喻者。唯欲自度。全無度他之心。譬如麒麟。唯有一角。獨行無偶。二部行者。兼能利他。謂部黨共行。對前各各獨行而言。此人得初果已。未值佛世。七番生死後。證餘支佛。教中如鹿行走。亦能並馳並顧也。

【註】。已上名義各釋。

【記】。此結上文緣覺獨覺各釋名義也。自此以下。約名義通釋。

【註】。若集解云。慈恩基師。引仁王經列獨覺眾。又云釋迦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來。至於佛所。學者如何消釋此耶。

【記】。此引集解為通釋之本。集解神智義師。釋四教儀之書也。

【註】。補註六亦引而釋云。本是聲聞根性。以緣悟菩提。故名支佛。

【記】。此引補註以聲聞根性。通釋獨覺。補註神智義師釋三大部之書也。

【註】。然仁王經初。本無獨覺之名。但云復有八百萬億大仙緣覺。慈恩意以緣覺一眾。諸經兼聲聞而列之。若二乘別列。如仁王也。然經云緣覺。慈恩稱獨覺者。蓋根性不異名義互通。如緣覺稱獨覺者。雖值於佛。樂獨善寂故。即慈恩所云是也。獨覺稱緣覺者。雖無師教。觀外因緣故。如光明經云。或不恭敬。緣覺菩薩。智者科為懺無佛世。敬田惡業是也。

【記】。此會通基師。引經列眾之意。然仁王經下。領上列獨覺眾意來。謂經初本無其名。但有大仙緣覺之語。而基師列為獨覺者。意列諸經。以獨覺攝在聲聞眾中。乃以大仙緣覺之語。列為獨覺眾。所謂若聲聞獨覺。二乘別列。則如仁王經也。然經云下。釋明基師以經中緣覺稱獨覺意。謂根性不異。故同為小乘。而名義互通。故可交互相稱。雖值於佛下。示緣覺之名義通獨覺。謂值佛聞因緣入道。名緣覺。而志樂離群孤寂。故義通獨覺也。如慈恩所云一句。證慈恩所指獨覺是其人也。無師教示下。示獨覺名亦通緣覺。謂無師教示。而觀外因緣境悟道。故名通也。如光明經下。指證其人。即經懺悔品云。或不恭敬。緣覺菩薩。如是等罪。悉皆懺悔。而大師文句中。科為懺無佛世敬田惡業。是則科名無佛世敬田。即是獨覺。而經言緣覺者。當是獨覺名為緣覺也。【補】懺敬田惡業者。田有三種。一。卑田。亦名悲田。即眾生是。二。敬田。即父母佛菩薩是。謂緣覺菩薩。出無佛世。乃眾生之福田。既不恭敬福田。即成惡業矣。故當懺悔之。既無佛世。而有緣覺。則知獨覺。亦稱緣覺矣。若不孝養父母。則為恩田惡業。不濟貧苦眾生。則為悲田惡業。今不崇三寶。故云敬田惡業也。

【註】。又獨覺亦通見佛。文句四引華嚴等。獨覺有三類。一者知佛出世。即先入滅。或佛神力。徙於他土。二者出無佛世。三者雖生佛世。願見佛故。不即捨壽。亦不被移。文中義具此三五百獨覺從山來者。即第三類。

【記】。此即會通五百獨覺。來至佛所也。初一句。標。文句下。舉文證釋。一者下。即華嚴所云。菩薩下兜率。放光照之。覺即捨身。不覺。則佛以神力而徙之。二者下。即中論所云支佛出世。佛法已滅。此是獨覺人也。三者下。謂此人先得初果。十四生未滿。若值佛。即成羅漢。不值佛。即成獨覺。其既值佛。亦不捨壽。亦不被移。願見佛故。二果三果例然。文中義具此三者。此句指今儀文。通具三類獨覺。或是文句指經通具也。

【註】。通義雖爾。別釋如前。又二辟支。各有大小。準輔行九下十五。有三義。一具相名大。不具名小。二兩大中現通者大。無通者小。三現通中說法者大。不說者小。又四教義四。宿世偏修性念處者小。兼修共念處者大。又先達立漸頓二義。如輔行等。七生初果後方極證為小。頓證為大。

【記】。輔行三義者。引大論云。若七生初果。值無佛世。名小。百劫種相。名大。種相不同。或三十相。二十九八。乃至一相。此獨覺大小也。又七生盡。值佛出世。名小。種相修福。遇佛聞教。名大。此緣覺大小也。又兩大中。各有現通不現通。現通者大。不現通者小。現通說法者大。不說法者小也。四教義云。今此小大二種獨覺。辟支迦羅。宿植不同。或於前世。若偏修性念處。觀十二因緣。善根淳熟。生無佛世。因於遠離。自然獨覺。成小辟支迦羅也。若修性共二種念處。理事善根淳熟。獨覺自悟。具足三明八解脫。及六神通。成大辟支迦羅也又先達立頓漸指如輔行等者。【備】意謂七生方證辟支果。為漸為小。不待七生而證者。為頓為大。此以加行損生為大也。

【註】。若與聲聞對辨者。如文句七廿六云。二乘六義同。十義別。同出三界。同盡無生。同斷正使。同得有餘無餘。同得一切智。同名小乘。別開十義者。行因久近。六十劫百劫故。。根利鈍。。從緣獨悟。。無悲鹿羊。四聲聞如羊。驚絕奔走。支佛如鹿。並馳並顧。有相無相。。觀廣略。。能說得四果法。不能說法得煖法。七。有云支佛能說法。令人得四果。聲聞不能說法。不能令人得煖法。在佛世不在佛世。。頓證漸證。。多現通。少說法。聲聞不定。

【記】。此示聲聞與支佛對辨。而有六同十別之異。言二乘六同者。一同出三界。即梵行已立。二同盡無生。即我生已盡。三同斷正使。即所作已辦。四同得有餘無餘。即不受後有。五同得一切智。即人空般若。六同名小乘。即喻如羊鹿二車也。言十別者。一聲聞行因六十劫。支佛行因百劫。二支佛根利。聲聞根鈍。三聲聞從師。支佛獨悟。四聲聞如羊。驚絕奔走。支佛如鹿。並馳並顧。五支佛有相聲聞無相。六支佛廣觀內外因緣。聲聞略觀四諦。七支佛能說法。令人得四果。聲聞不能說法。不能令人得煖法。八聲聞在有佛世。支佛不在佛世。九支佛無分果。故能頓證。聲聞有分果。故但漸證。十支佛不樂說法。假神力以化他。聲聞或時現通。或時說法。之不定也。【補】言能說得四果法者。如本行經云。辟支佛者。理無說法。唯以神通。而用化物。不以餘法。四念處云。支佛出無佛世。不稟佛教。但作神通。以悅眾生。不能說法。此中小註有誤。當是聲聞能說。支佛不能說耳。縱能說法。既出無佛之世。安得有四果者乎。【備】上曰現通中說法者大。此中小註指支佛當能說法。令得四果者。似指支佛說法功用。顯其用勝也。

【註】。文中六十劫百劫者。析玄明修行。聲聞利者三生。鈍者六十劫。支佛利者四生。鈍者百劫。然則聲聞勝支佛耶。聲聞但入見道。支佛極證無學。還以支佛為勝。

【補】。此牒釋行因久近。意明二乘各有利鈍。而上文乃就二乘鈍者。論行因久近也。次料簡勝劣。問中舉行因久近。故以聲聞為勝。答中約所證淺深。故顯支佛為勝也。言三生者。聲聞順解脫分。外凡為一生。四善根順決擇分。內凡為一生。見道入聖位為一生。俱舍云。極速三生。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二生起順決擇分。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婆沙問。順解脫分善根。在有情身。其相微細。已種未種。云何可知。答。以相故知。彼有何相。謂聞善友說法。身毛為豎。悲泣流淚。厭離生死。欣樂涅槃。於法。法師。深生愛敬。當知決定已種順解脫分善根。若不爾者。當知未種也。支佛四生者。三生見道。得初果已。出無佛世。證無學果。故為四生。

【註】。又有相者支佛。無相者聲聞。分別功德論五卷。初謂字函云。身子有七相。目連有五相。阿難二十相。獨難陀有三十相。難陀金色。阿難銀色。是則聲聞亦有相耶。須知元是聲聞根性。不論種相。若是支佛轉為聲聞。不妨有相。四教義二云。迦葉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若文句解形色憔悴。謂二乘不修相好。此以大形小。不可為並。

【記】。此明有相無相義別。初二句。指釋。論下。引證可知。四教義下。指人顯根性也。如四教義云。若生佛世。聞生滅十二因緣教。即發四辯。還名羅漢。在聲聞數。如迦葉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亦名辟支佛。若不爾者。那得次為求支佛乘。說十二因緣。設不值佛。亦自得道。據此。則知身子等聲聞。是支佛根性。故亦有相也。

【註】。又根利鈍者。別對支佛是法行。聲聞是信行。通論各有信法二行。文句五三十一妙樂六二十八

【記】。文句云支佛求自然慧者。辟支是法行人。從他聞法少。自推義多。故取譬鹿。鹿不依人故也。自然慧者。從十二因緣門入。此門本自有之。非佛天人所作也。妙樂云。是法行人者。一往。且對聲聞憑教所以。支佛自思為法。然支佛必自證。聲聞信法。信法具如止觀第五記。引婆沙等文。聞法少者。支佛或聞教。墮在聲聞者。亦是因信。但云聞少。是則文句證成別對。妙樂證成通論。各有利鈍也。

【註】。諸文更有侵習不侵習。亦由根利鈍故。

【記】。此重約利鈍釋也。謂支佛根利。故斷正使更能侵習。而聲聞根鈍。故雖盡正使不能侵習也。

【註】。支佛不制分果。四教義二。釋小獨覺云。本是學人在人間生。或須陀洹。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悟成道。輔行亦云七生初果。此是聲聞根性。出無佛世。後證支佛。是故。云爾。非分果也。

【記】。此明支佛。不立分果也。初一句。直標。次四教義下。引示。文云。本是學人。在人間生。爾時無佛。佛法亦滅。或須陀洹。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悟成道。是人不名為佛。亦非羅漢。但名小辟支也。若論其道力。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羅漢也。輔行亦云。若七生初果。值無佛世。名小迦羅。此是下。釋非分果義也。

【註】。若般若經。明獨覺向。此則無妨。大乘同性經。明支佛十地。此乃兼說耳

【記】。如大品云。辟支佛辟支佛道。當知支佛道。即獨覺向也。無妨者。以獨覺向。但是伏惑之類。非是分斷惑果。故雖明。而不妨也。大乘同性經。明諸佛十地。聲聞十地已有菩薩。名海妙深持。問佛。支佛地復有幾許。佛言。支佛地。有十種。一。苦行具足地。二。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三。覺了四聖諦地。四。甚深利智地。五。八聖道地。六。覺了法界虛空界眾生界地。七。證寂滅定地。八。六通地。九。微秘密地。十。習氣漸薄地。是名十種支佛地。是知同性明支佛十地。乃因問之便兼說耳。言兼說者。謂此經正明菩薩聲聞十地。約行證境智。而明支佛十地者。乃兼說耳。

【註】。別行O云。支佛侵習為淺處。通教菩薩正習盡名彼岸。文。此以三藏支佛。與通菩薩共論O記上云。支佛修行。不立分果。深觀緣起。久種三多。作福。供佛。聞法。福慧既隆。預侵二習。預。進也。此釋支佛侵習之所以也。不可竟作斷習看。而連下文作難。雖未發真真無漏智。四流莫動。欲。有。見。無明。名得淺處。支佛向中伏惑。頓證極果。名到彼岸。此以支佛向。與支佛自論。通教菩薩。正盡。得淺處。習盡。到彼岸。文。此約通菩薩正盡習盡自論

【記】。此別行O明水難中文。O以三藏支佛。與通菩薩共論淺處彼岸。記中各論二人淺處彼岸。可解。二習。即煩惱習。業習。以其福隆。故進侵業習。以其慧隆。故進侵煩惱習也。與支佛自論者與。支佛果自論也。

舊謂支佛必須發真。方侵習氣。別行O記云。預侵二習。復云。雖未發真。此謂難也。須知O中以三藏支佛與通菩薩共論淺處彼岸。記中義開二人各論。不可謂記文正釋O中支佛侵習為淺處。以預侵二習連下雖未發真。而作難也。若如上註釋。則無妨矣。

【記】。此段小註。正上記文句義。先出引舊并O記文作難。次誡示O記共論各論義別。不可下。遮其以文作難。若如下。指依上釋為妥。

 

巳。二分釋二。午。初明緣覺稟教四。未。初正明所稟教法。

值佛出世。稟十二因緣教。所謂一無明。煩惱障煩惱道

【註】。過去一切煩惱。皆是無明。體。即是癡。迷闇為性。無所明了。故曰無明。

【記】。此指無明名體也。初二句。指名。如法界次第云。過去一切煩惱。通是無明。以過去未有智慧光明。則一切煩惱得起。是以過去煩惱。悉是無明也。次一句。出體。如唯識論云。癡惑於諸理事。迷闇為性。當知癡。即無明也。又云。我癡者。謂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癡。若敵體指之。亦如唯識云。此中無明。唯取能發。正惑後世善惡業者是也。末二句。謂無智照之明於諸事理。無所明了故。

【註】。注云煩惱障煩惱道者。輔行三下十四云。能蔽聖道。故名為障。展轉互通。故名為道。並從過患功能立名

【記】。此釋無明。即名障道。蓋障者。遮障遮蔽為義。道者道路能通為義。而此無明。能遮蔽聖道真明。能互通有漏業果。是故以三障論之。為煩惱障。以三道論之。為煩惱道也。

 

二行。業障。業道。此二支。屬過去

【註】。造作名行。於過去世。造作諸業也。

【記】。此釋行業名義。如法界云。從無明生業。業即是行。以善不善業。能作世界果故。故名為行。妙玄云。行時過去諸行時。唯識論云。即彼無明所發。名行也。既行以造作為義。能引為支。故於三障。為業障。於三道。為業道。此即過去二支因也。【備】辨訛曰。標記云。三障。與三道不同。數數現起者。名煩惱障。餘惑名煩惱道。五逆惡業。名業障。餘業但名業道。北洲無想及善惡趣名為報障。餘報。但名苦道。分道障者。修行之切要也。

 

三識。托胎一分氣息

【註】。既有惑業。以生垢心。故父母交會時。意識妄念投托母胎。一剎那間。有了別義。名之為識。

【記】。此釋識名惑業者。即無明與行。為能生垢心。即顛倒垢染之心為所生。由此所生垢心。於父母交會根境研磨之時而起妄念。或愛母而憎父。或愛父而憎母。認其所遺。以為已有。即此三緣和合。名為投胎。所謂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也。一剎那間有了別義名之為識者。法相宗以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蓋明八七六識次第得名也。今指第六名識支。又法界云。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識。即是父母交會托胎時名。

【註】。托胎一分氣息。止觀九廿一云。初托胎。名歌羅邏。此時即具三事。一命。二煖。三識。是中有報風。依風。名為命。精血不臭不爛。名為煖。是中心意。名為識。此時便隨母氣息上下出入也。

【記】。此引止觀之文釋托胎也。如輔行云。初入母胎如風雨入舍。入已。若不壞者。七日一變。初七名歌羅邏。此云凝滑。狀如薄酪。是中有報風依風名命者。輔行云。壽名風息。初投胎時。有一毫氣。但根未具時。隨母氣息。根具氣分。名為兒息。由有息故。連持此身。從能持說。故息名壽也。精血名煖者。輔行云。煖。即是身。以由煖故。精血不壞。從功能說也。心意名識者。輔行云。識。即是心。從當體說。【補】報風依風。亦名報息依息。依息者。依心而起。如嗔欲時。氣息隆盛。初入母胎。即有報息。隨母氣息。兒漸長成。風路滑成。兒息出入。不復隨母。生在異處。各各有息。名曰報息。

 

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質

【註】。從托胎後。五個七日。名形位。生諸根形。四支差別故。雖有身根。及意根。未有眼等餘四根故。六處未圓。皆是名色攝。

【記】。此釋名色也。初一句。示胎中第五位。以教中明初七名歌羅邏。翻凝滑。二七名頞部曇。翻皰。三七名蔽尸。翻凝結。四七名羯南。 翻凝厚。五七名羅奢佉。翻形位也。雖有下。明成及未成各根。妙玄云。已受生相續。未生四種色根也。

【註】。名是心色是質者。四蘊是心。一蘊是色。質礙曰色。心但有名也。

【記】。名者。緣慮之氣。但有其名。而無其實。法界云。從識生非色四陰。及所住色陰。是為名色也。

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

【註】。從名色後至第六七日。名髮毛爪齒位。七七日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故。

【記】。妙玄云。六入已生。四種色根具足也。法界云。從名色中生眼等六情。名六入。從五皰初開已來。即是六入名也。

【註】。六根成者。輔行四下廿一云。十九七日。諸根具足。此胎中總有名色六入。皆胎中位故。輔行云。三十八個七日。皆胎中位。

【記】。此結示胎中位也。初總示。次引證。輔行引阿難問經。佛為廣說胎相。初七名阿羅邏。如薄酪。二七名阿浮陀。如厚酪。三七名閉手。如短小藥杵。四七名伽那。如溫石。五七名波羅奢呵。五皰開張。六七現膝相。七七現手足相。八七手指相。九七眼耳鼻口。大小便道相。十七堅實有風門。吹胎如囊。十一七七孔開徹。母性改常。十二七生大小腸如絲綖。有三支節。一百孔穴。十三七生飢渴想。十四七生九脈交絡纏繞。十五七生二十脈派一邊各十。又四十脈派。八萬名。十六七氣息通。十七七眼得光。十八七諸根明。十九七諸根具。二十七生諸骨。二十一七生肉。二十二七生血。二十三七生皮。二十四七生膚。二十五七血肉長。二十六七生髮。二十七七以業力故。分別端醜。男居母左。女居母右。男面向內。女面向外。皆手掩面。蹲踞而坐。二十八七生八種想。謂床榻園林等。二十九七生光潤。五色別異。三十七長髮爪。三十一七至三十五七。人相具足。三十六七生厭離想不樂。三十七七生穢獄想。三十八七風力所轉。頭向產門。申兩臂。出產門。每於一七。各有一風。吹令變易。風各有名。具如彼經。生已。八萬戶蟲。從方而生。縱橫飲噉。左右各五百諸節。各有若干蟲戶。長大衰老。常與蟲居。是則乃至三十八七。計日成二百六十六。計成九月。所以少四日者。以半小月故也。問。世教及經並云十月。何故唯九。答九即十也。如月初一受胎者。定唯九月。二日已去。日數滿時。即跨至十。又羅云六年。脅尊者六十。亦有減者。乃至五月者。雖謂增減不同。而壽煖息必具。此不可以常論。

 

六觸。出胎

【註】。出胎已後。至三四歲。由根對塵。情塵識合。然於違順中庸差別境上。未能了知生苦樂捨。是名為觸。

【記】。此釋觸名體也。先出體。謂人生三四歲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中有識生。以此情塵識三。和合而成觸體。故法界云由入對塵。情塵識合。是名為觸。然於下。示觸名。謂一切境緣。並有媸妍。見有好醜。皆出自心。故人於違境生苦。順境生樂。非違順中庸境。生捨。今尚未起苦樂等見。名之為觸也。

 

七受。領納前境好惡等事。從識至受。名現在五果

【註】。從五六歲。至十三歲。因六塵。觸六根。即領納前境。於三受違順中庸境上。已能了別。然未能起淫貪之心。故名受也。

【記】。妙玄云。能分別苦樂。避危害事。能生貪愛。不起淫欲。於一切相。不生染著。是時名受。此上識等五。以三世因果言之。同是現果。即現在五支果也。

 

八愛愛色男女金銀錢物等事

【註】。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貪於種種勝妙資具。及淫欲等境。然猶未能廣遍追求。不名為取。皆是愛支所攝。

【記】。此釋愛名用也。先明業用。謂貪勝妙資具。乃愛資生塵境。及貪淫欲。乃愛男女情境。法界云。從受中心著。名愛。謂於領受中心心渴愛也。然未能廣遍追求。如衝虎穴。過龍津。不顧危亡。唯以欲求。乃名為取。今既未能。故是愛攝。

 

九取凡見一切境。皆生取著心。此二未來因皆屬煩惱。如過去無明

【註】。即從二十歲已後。貪欲轉盛。於五塵境。四方馳求。名之為取。

【記】。以釋取名也。謂二十已後。正當強壯。血氣方剛。較前淫欲。愈覺轉盛是以戴月披星。梯山航海。適越投楚。走北奔南。深染塵欲。名之為取。妙玄云。以貪境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也。此取與愛。以三世因果言之。同是未來生死因。以三障三道言之。如過去無明同煩惱障。煩惱道。即無明愛取三煩惱也。惟無明發業。愛取潤生。有殊耳。

 

十有業已成就。是未來因。屬業道。如過去行

【註】。體即是業。謂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當生三有果。故名為有。注云是未來因者。雖屬現在。卻為未來苦果之因也。

【記】。此釋有名體也。初指體次釋名。取為能起。善惡業為所起。即此所起善惡業為牽引因。成三有之異熟果。是則有因有果。因果不忘。名有。法界云。從取。則後世業因成。名有。又因能有果。故名為有。注指儀文原解。業已成就是未來因者。雖云現在三支因。實為未來苦果之因也。又以三道言之。而此有支。與過去行支。同是業道。即行有二支屬業道也。然有少別。以行惟善惡二性。有。通善無覆無記也。

 

十一生。未來受生事

【註】。從有還受後世五眾之身。是名生。所謂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記】。此釋生名也。初正釋名。謂由現在有支為正感生死之因。故受未來生身之果。五眾。即五蘊也。所謂下。示生處。先德云鑽馬腹。入驢胎。塗炭經曾幾度回。適從帝釋殿前過。又向閻君鍋堥荂C是也。四生六道。乃善惡者。受生之處也。

 

十二老死。

【註】。從五眾之身熟壞。是名老死。

【記】。此釋老死名也。如唯識云。老死。猶云衰變敗壞住世衰變。總為老名。身毀命終。最後敗壞。乃得死名也。而老死同一支者。唯識又云。老非定有。附死立支也。此老死支。與上生支。同為未來苦果。即未來二支果也。又此未來二果。及現在五果。於三道即苦道。於三障。即報障也。

 

此是所滅之境。

【註】。以能滅之觀。順推此境。故此十二。即所滅境也。

【記】。此釋結名也。言所滅之境者。如法界云。若正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皆盡。是為以觀順推。此境滅盡。名所滅境。

【註】。不立病支者。妙玄二十六云。問。何不說病為支。答。一切時。一切處。盡有者立支。自有人從生無病。如薄拘羅生來不識頭痛。況餘病也。是故不立。問。憂悲是支否。答。非也。以終顯始耳。如老死。必憂悲。

【記】。此節料簡有二。先明病不立支。問以生老病死為四大山。皆能逼害於人。既三種立支。何獨病不立支耶。答中不時處。故不立支。如瑜伽論云。十二有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而病不遍一切處。不定一切時。故不立支。又唯識論云。薄拘羅。年百六十歲。無病無夭。由昔持不殺戒。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昔施僧一訶黎勒果。故身常無病。欲界眾生尚有如薄拘羅者。況色無色。故不以病為支也。次明憂悲不立支。如有老死。必有憂悲。故婆沙云。老死有果。謂憂悲。老死為憂悲因。名始。憂悲為老死果名終。憂悲既苦。老死亦苦。故云以終顯始耳。

【註】。釋籤三云。問。愛取何別。答。愛增廣。名取。然上一往似論三世。在支佛逆順兩緣。百千萬世觀因緣等。

【記】。因緣有三世。二世。一念。三種。隨修一種。即證緣覺果故。今但論三世也。支佛逆順兩緣。百千萬世等觀。已記前。

 

未。二諦緣開合殊異三。申。初標顯殊異。

與前四諦開合之異耳。

【註】。止觀一十二云。總說名四諦。別說名十二因緣。

 

申。二徵釋開合。

云何開合。謂無明。行。愛。取。有。此之五支。合為集諦。餘七支。為苦諦也。

【註】。苦。是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集。是無明。行。愛。 取。有。五支。道。是對治因緣方便。滅。是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文。輔行一下云。離苦集為十二支。觀因緣智以為道諦。十二支滅。以為滅諦。文句七廿一云。十二因緣者。還是別相細觀四諦耳。約苦集。即有無明老死。約道滅。即有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

【備】。此對聲聞四諦判。

 

申。三殊異所以。

既名異義同。何故重說。為機宜不同故。

【註】。聲聞總觀四諦。緣覺別觀十二因緣。

【記】。根有鈍利。所謂機宜不同也。

 

未。三境觀逆順研推。

緣覺之人。先觀集諦。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此則生起。若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註】。緣覺之人。等者。此觀十二因緣生。若滅觀者等。此觀十二因緣滅。

【記】。此順推流轉還滅二門也。

【註】。諸文更有逆順等異。如阿含明始無明。終老死。名順觀。始老死。終無明。名逆觀。又止觀禪境。以有支在初。推因。知果也。釋籤先從受支起觀。此推果知因也。此如輔行。又四念處約十二支。觀愛觀見。明推尋觀破之義也。文

【記】。此指諸文推境推觀。阿含明逆順觀者。但作此觀自滅諸惑也止觀以有支在初者。文云。思惟心所緣處。或緣善心惡心。能緣所緣。即是有支。有能含果。此有由取。以取善惡。而得有有。若不取者。亦無此有。故知有從取生。復知取從愛起。如愛色故取。不愛。則不取。 愛因受生。由領受善惡。故愛生。若無領納。愛則不生。又觀受由觸。六塵來觸六根。故得有受。無觸。則無受。經云。六觸因緣生諸受。又知觸由入。若無六識統六根。則不能涉入諸塵而生觸。入由名色。色心合故。則有于入。當知入由名色。名色由初托胎識。故有凝酥薄酪。六皰開張。名色和合。當知名色由識。識由過去善惡業行。行由無明癡愛。造作眾行。使識流轉。從過去來今。從今愛取緣有。有能含果。招未來生死。是知以有支在初。以欲推因知果也。釋籤先從受支起觀者。文云如諸觀法。皆從受起。若支佛自起觀者。應如阿含。生滅各有逆順觀境。但作此觀。自滅諸惑。今大小偏圓。共為觀法。況四諦因緣。名異義同。四諦。觀苦為初門。故今觀因緣。亦初起苦道。如四四諦。苦並居初。故四觀緣。咸從受起。知苦斷集。次第不殊。用四種智。見理各異。須分此四也。是知從受支起觀。乃欲推果知因也。此如輔行者。文云觀十二緣。凡有二種。一。推果知因。如先推受。以至無明。既知無明。生於受等。則不起愛等。起於當果。具如玄文。釋因緣境。二推因知果。即如今文。文明發得。還寄修辯。於定心中。所緣善惡能所和合。得名為業。業必招果。故名為含。業即有因。故有能含果。次推此業。還由於取。取於善惡。乃至無明。故息現因。令滅當果也。四念處文。已記前五卷因緣觀中不錄。

 

未。四結顯悟理受名。

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言緣覺。

【註】。因觀十二等。以觀因緣生滅。覺悟真空。而結名也。

【記】。此釋結名也。意謂因緣和合。諸法有生。因緣別離。諸法有滅。是知生滅本自因緣。而諸法體寂然不動。真空之理。從茲別觀。細察自悟。是故得名因緣覺也。

 

午。二明獨覺自悟。

言獨覺者。出無佛世。獨宿孤峰。觀物變易。自覺無生。故名獨覺。

【註】。觀外因緣。無師自悟。未必一向。獨宿孤峰。如國王花飛釧動等。如釋籤七二十一云

【記】。此別釋獨覺也。花飛者。如大論云。有一國王。出國遊戲。清旦見樹林花果鬱茂。甚可愛樂。時王食已。即便偃臥。王諸婇女。採花毀樹。時王覺已。見林毀壞。思惟一切。悉皆無常。無漏開發。斷結成辟支佛果。釧動者。如禪經云。有國王。令宮女摩身。為鐶釧鬧。令漸漸減。乃至唯一。則不復聲。因思此聲。從因緣生。悟證辟支佛果。等者。如獼猴見支佛坐禪。後於餘處。見諸外道。種種苦行。乃教外道。跏趺而坐。捻其口。合其眼。外道歎云。必有勝法。外道受教。皆證支佛是也。

 

巳。三同異二。壬。初明兩種自揀行位無殊。

兩名不同。行位無別。

【註】。雖緣覺獨覺之異。而同修因緣之行。同證侵習之果。

 

午。二與聲聞對揀斷侵有異。

此人斷三界見思。與聲聞同。更侵習氣。故居聲聞上。

【註】。習氣者。慣習氣分。如器中香。其香雖盡。餘氣尚存。統論諸文。有三家二即。今是見思家習耳。

【記】。三家。謂見思塵沙無明三家習也。二即謂塵沙即習。無明即習。【補】無明亦分正習。而言即者。菩薩斷無明時。至等覺位。必斷其習。無留習者。故言無明即習。若聲聞但斷正使。則正習條然不同。故不即也。【備】集註問答云。通名三家。別稱二即。何耶。答。見思最麤。正使外別有習氣體。故聲聞斷正。支佛侵習不盡。菩薩方盡。塵沙無明惑細。習無別體。只附於正。正斷。習亦斷。是知二無別體。故即。三各不同稱家耳。

【註】。大經云。我衣我。見習也。舍利弗嗔。畢陵伽慢。思習也。

【記】。大經云。聲聞緣覺。有煩惱習氣。謂我身我衣等。又O云。二乘猶有我衣我。是見習也。大論佛言。舍利弗往昔為蛇。曾害國王。醫人收蛇。令吸毒氣。若不吸者。即須入火。蛇思之云。我毒已放。云何更吸。即入火死。以由善惡不相妨故。故得聖果。猶餘嗔也。又畢陵伽。一日渡河。因其水急。叱曰。小婢駐流。河神詣佛白言。畢陵慢我。佛令懺悔。畢陵喚云。小婢來。我與汝懺悔。眾笑。懺而更罵。佛問神。見畢陵合掌未。曰。見。佛言。懺已無慢。當知此人。五百世作婆羅門。又見河神。宿生曾為己婢。常自高傲口言而已。是思習也。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六之下終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七之上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臺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辰。三菩薩二。巳。初標人。

次明菩薩位者。

【註】。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舊翻大道心眾生。亦大道成眾生。新譯云覺有情。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故。此菩薩於當教內亦稱大乘。

【記】。此釋菩薩華梵名義也。初示具足梵語。次兩句出舊譯華言。舊翻大道心眾生者。如四教義云。菩提名道。薩埵名心。摩訶言大。是為大道心也。此似約自行翻名也。大道成眾生者。如智論云。菩提。翻佛道。薩埵。翻成眾生。摩訶。翻大。謂此人用諸佛之大道。以成就眾生也。此似約化他翻名也。舊譯者指秦晉而言。諸經多言菩薩摩訶薩者。什師以天竺語繁。兩句八字標名。故略三存五。合兩為一。云菩薩摩訶薩也。次二句。釋新譯。然唐譯有三釋。一者。覺。即是菩提之道。有情。即緣慮之情。謂自能覺悟菩提之道。猶有緣慮之情。為對迷眾生故稱覺有情也。二者。覺。即是菩提之行。有情。乃博地眾生。謂此人不但自行諸佛菩提之道。又能開覺一切有情。所謂吾將以斯道。覺斯民。故名覺有情也。三者。覺即所求佛果菩提。有情。即所度大地眾生。謂此人上求佛覺。下化有情。自利利人。故云覺有情。是則約上求下化一義而釋也。又起信O亦有三釋。一。約境。有所求所度。覺。即所求佛果菩提。有情。即所度大地眾生。謂此人以智上求佛覺。以悲下化有情。自利利人。故云覺有情。二約心。有覺悟之智。餘情慮之識。謂此人自能覺悟菩提之道。猶有緣慮之情。對全迷眾生。故稱覺有情。三。約能所。有能求所求。覺。即所求菩提之道。有情。即能求佛果之人。故稱覺有情。今則註云上求等者。乃約初義釋也。末句結成。言於當教內亦稱大乘者。謂此菩薩伏惑行因。望於後三。雖不名大乘。若對當教中下二乘。亦可稱為大乘也。

【註】。然此菩薩。全不斷惑。三祗百劫。伏惑行因。四教義三云。三藏正化二乘。傍化菩薩。若說菩薩斷惑受生。二乘即疑。若結盡而得受生者。諸聲聞人得羅漢果。將不更受生耶。是故不說菩薩斷結受生也。又妙玄五十二云。令生事善。故作是說。欲求佛者改惡從善。又四教義三云。雖修性念處。而不斷結。為生三界度眾生故。由教不詮中道應本。故留結惑受生利物。故三藏菩薩不斷惑明矣。此乃立權則有

【記】。此明菩薩伏惑行因所以也。初略指藏教菩薩不斷所以。次四教義下。引證。文有四節。初為斷二乘疑。如四教義問云。佛於三藏。初開三乘。大乘最勝。何不以大乘為正。小乘為傍。答。鹿苑初轉四諦法輪。拘鄰五人見諦成道。八萬諸天得法眼淨。但有得道之小乘。未有得道之大乘。故以小乘為正。大乘為傍也。二為逗機生善。如妙玄云。今明漸道之初。求佛當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百劫種相好因。乃可得佛。欲令生事善。故作是說。事善者。即有相之善。如行六度。而不能達三輪體空。故名事善也。故作是說者。謂即藏教求佛果人。當須三祗修福。百劫種相。乃可得佛之說也。欲求佛者。改六蔽惡。從六度善。則知為人生善。故不說菩薩斷惑也。三重引四教義為受生利物。文。云修性念處。為壞屬愛魔業。破屬見一切智六師。修共念處。欲壞愛結。破神通六師。修緣念處。為一切愛見眾生說法。屬愛壞。故一切天魔眷屬壞。見壞。故十八種六師及一切外道眷屬壞也。故用三種念處。行六波羅密。意欲降伏天魔外道也。又菩薩用三種念處。行六度時雖修性念處。而不斷結。為生三界。度眾生故。則知為受生利物。故不說菩薩斷結也。四約教及受生意。明不斷惑。蓋中道法身之理。乃起應之本。彼三藏教。既不詮顯。故於菩薩不論斷惑。又菩薩大悲憐憫。欲度一切受生死苦。教化眾生。眾生根熟。即便成道。說三乘教。共三乘人。同入涅槃。若因中斷結即不受生。豈能利物。故忍受生死。不斷結也。以是明之。則知不說菩薩斷結者。良有以也。原註。約權指明則有耳。

【註】。若大論云。聲聞人。言菩薩不斷使。乃至坐道場。然後斷者。是為大錯。又云。豈有菩薩。具足三毒能集佛法。此蓋龍樹申通摩訶衍義。以大破小。故作此說。當彼鹿苑稟教之時。雖謂實歷三祗百劫。伏惑不斷。若方等般若轉入衍中來至法華。會歸一實。定無始終三祗伏惑。故得大論約實斥權。此乃斥權則無

【記】。此言大論明菩薩無不斷惑之義。引論發明也。初句指聲聞言訛。次句指摩訶衍言錯。又云下。責詞。然是略引。若具記之。如文云。何以故。汝法中。說菩薩已滿三阿僧祗劫後。更有百劫中。常得宿命智。自憶迦葉佛時。作比丘。名鬱多羅。修行佛法。云何今六年苦行。修邪道法日食一麻一麥。後身菩薩一日尚不應謬。何況六年。瞋習亦然。從久遠世時。作毒蛇。獵者生剝其皮。猶尚不瞋云何最後身而嗔五人。以是知聲聞人受佛義亦錯。佛以方便欲破外道。故現六年苦行。汝言嗔五人者。是為方便。亦似嗔非嗔習也。又摩訶衍人言。得無生忍菩薩。一切煩惱及習都盡。亦是錯。若都盡與佛無異。亦不應受法性生身。以是故知菩薩得無生法忍。捨生身。得法性身。若言至坐道場一切煩惱及習俱斷。是語亦非。何以故。若菩薩具三毒者。云何能集無量佛法。譬如毒瓶。雖著甘露。皆不中食。菩薩集諸純淨功德。乃得作佛。若雜三毒。云何能具足清淨佛法是也。此蓋下。明論主破斥之意。如四教義問云。智論何意從始至終。一一彈破。答。龍樹為欲申通摩訶衍。明菩薩所行之道。以大破小。皆可破也。當彼下。轉明論意以實斥權。蓋阿含會上。但止保證真空。乃二乘所慕。而菩薩三祗修六度。百劫種相好。雖然歷劫伏惑修因。若至方等。受大聖之彈訶。般若。領二乘之轉教。則已轉入摩訶衍中。後來更至法華會上。聞三周說法。則三乘總是一乘。九界同歸佛界。豈有三祗百劫伏惑之事。是故論主得可以實斥權。以大破小也。末句原註指明約實斥權則無耳。

【註】。若釋迦果後權示利生。不妨自歷三祗百劫。故有尸棄然燈等事。今之所辨。且順立權義邊。故約鹿苑三藏。明不斷惑。如法華文句六廿七引阿含五佛子。釋更與作字名之為兒。四果支佛。名真佛子。菩薩不斷惑。子義未成。

【記】。此以菩薩權示。明所辨也。謂我釋迦如來。因成久遠之實修。果成久遠之實證。而有三祗百劫。伏惑行因。又有尸棄然燈。二佛授記等事。是皆如來果後權示利生之事。是故今文順權立義。以明三藏菩薩伏惑行因也。如法華下。引文句證菩薩不斷惑義。謂一往言之。凡夫為外子。二乘為庶子。菩薩為真子。玄文云。昔教五人得真無漏。名佛子。菩薩不發真。名外人。釋籤云。小乘以菩薩為似子。以聲聞為真子。是知子義未成。由不斷惑也。

【註】。妙樂七十七云。阿含至子義未成者。O引經既阿含中亦明不斷惑菩薩。而大論斥權。非謂全無。此會經論明破立意。謂非但婆沙明不斷惑菩薩。而阿含亦明。此對婆沙而云亦也。以阿含會同婆沙而判大論。則知大論斥權云無。非謂全無。乃立權則有

【記】。此以經論判明。含有菩薩少分不斷惑也。原註正出其意。文有四段。初斷文意。二釋亦字。三正會判。四推論文含有也。言立權則有者。別行玄記云。為逗衍機。須破三藏。非是廢彼教而作是說也。

【註】。論云迦旃延造者。從所造論及所計者說。

【記】。此出大論斥權之意。言所造論者。即迦旃延所作發智經八乾度初品。是世間第一法。後諸弟子。為後人不能盡解八乾度。故作鞞婆沙也。

此由上文阿含婆沙明不斷惑菩薩。則經論相符。而大論斥之者。蓋斥其執權之人耳。故曰論云迦旃延造者從所造論及所計者說。即出其斥權之意。蓋從其所造論及所計故。大論謂是迦旃延造。是則大論斥其計論執權之非也。

【記】。此段原註。釋妙樂出論斥權之意。初明論斥執權之人。蓋下。釋明大論斥權之意。是則下。結明論斥計執之非也。

【註】。豈以會二。還歸阿含。法華準舊。十二年前。一何可笑。

【備】。此因判藏菩薩之便。辯明菩薩當分大小也。【補】此斥古師。如妙樂十車之難。古師所立菩薩之位。全同阿含十二年前。又法華會三歸一。古師不知。但言會二。講時但辨清會二二字。大意自明。

此由他師不分大小菩薩之殊。及昧水牛白牛之異。謂法華會二乘。歸菩薩。故此破云。豈可會二乘斷惑之人還歸阿含不斷惑菩薩。若以會二乘還歸阿含。法華四十餘年之後開顯之教。還復準舊十二年前阿含之教。故云一何可笑。

【記】。此釋妙樂破古師謬說也。蓋以菩薩有大有小。若三藏中則小。而方等以後皆大也。故以水牛喻權小菩薩。白牛喻實大菩薩。而彼不知。謬謂法華會二乘歸菩薩也。

【註】。止觀三十六云。煩惱脂消者。名伏為消也。故別行下三云。但伏惑不斷。如無脂肥羊。取世智為般若。即此意也。

【記】。此會止觀煩惱脂消之意。先指文正釋。次引別行O證成。如觀音記言。無脂肥羊者。大論言。此菩薩雖有上妙五欲。不生貪著。以有無常等觀故。譬如有王。有一大臣。自覆其罪。王欲罰罪。語臣言。若得無脂肥羊。少赦汝罪。大臣有智。以索繫羊。養以水草。日日三時。以狼怖之。羊雖得養。肥而無脂。以獻於王。王見問言。云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爾。見無常空狼。令結使脂消。功德身肥也。是乃取世智為般若。即此以伏為消之意也。【補】取世智者。以未斷惑。真智不得現前。雖修六度。乃取有漏世智為般若。即此伏而不斷之意也。

【註】。又俱舍婆沙意云。下八地惑。初修禪時。先已斷竟。此有漏斷。亦是伏義。如輔行三下會釋云云

【記】。此會釋俱舍婆沙斷下八地惑也。蓋有漏智弱。雖然說斷。其實名伏。如輔行云。三十四心者。今取論意。與諸經論明斷少別。大論云。下地諸惑。因時未斷。至樹下時。乃以九地九品思惑。通名一九。故言三藏菩薩。位同凡夫。以九無礙九解脫。合為十八。見道中八忍八智。合為十六。并前共成三十四心。俱舍婆沙意云。下八地惑。修初禪時先已斷竟。唯非非想地九品見思全在。用九無礙九解脫。以根勝故。不復更修下八地定。不同聲聞。亦異緣覺。乃至云此與俱舍不同。什公翻譯。及龍樹意。俱舍應x不同意者。今且以一意消通。今二論理齊。俱舍取修禪時已斷惑竟。不復更斷。智論依餘部。雖有漏斷。未名為斷。至菩提樹下。但斷非想八地俱名無漏。但是從部得名不同。故使二論用義不等。

【註】。然不斷見思。還斷塵沙否。答。須知三祗百劫。亦但伏而不斷。故至樹王下斷見思時。於塵沙法上證四真諦。方斷塵沙也。

【記】。此料簡菩薩斷伏塵沙。問中承不斷見思而問斷塵沙者。蓋見思阻乎空寂。塵沙障乎化導。是則菩薩不斷見思則可。不斷塵沙則不可。故此問之。答中明修因時。伏而不斷。至成道時。與見思同斷。別行玄云。三十四心正習俱盡者。頓證羅漢。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無間而得。但不以此頓盡正習。一言於習。有見思習。塵沙習。菩薩修學塵沙法門。治其劣慧。於一一門用四諦觀。伏其正使。於一一門行六度行。熏見思習。故樹王下。三十四心。於塵沙法上。證四真諦。故令正使。及二習氣。俱時而盡。故能二諦皆究竟也。方異二乘弟子。偏障佛眼佛智也。

【註】。若止觀三十六云。得法眼。照俗諦。得相似法眼。有漏智照耳。

【記】。此釋止觀明菩薩法眼照俗也。先引文。次正釋。謂菩薩修因之時。所得法眼。雖非名字觀行。亦非分證究竟。但是相似法眼。於俗諦境上。只可依稀而見。彷彿而知。但是有漏智照。是故塵沙但言伏而非斷也。

 

巳。二明法二。午。初標。

從初發心。緣四諦境。發四弘願。修六度行。

【註】。生滅四諦。為所依境。弘者。大也。要制其心。志求滿足。名為誓願。

【記】。此釋所緣四諦境也。如前註云。苦則三相遷移。集則四心流動。滅則滅有還無。道則對治易奪。是名生滅四諦。此三藏菩薩依之而發弘願也。要。求也。世出世之願。無過此四。故謂之弘。願而加之以誓。所以堅其成也。

【註】。度者。越生死流。到彼岸也。誓若無境。名為狂願。不行六度。其願則虛。又此化他四門學。異乎二乘一門自行。

【記】。此明三乘廣狹。修行有異。謂菩薩乘人。心既廣大。故於有等四門一一遍學。不為自利。唯樂利人。而二乘之流。心既狹劣。行亦孤陋。但依空法。取證道果。唯求自度。不欲度人。自其所以有異乎此也。

【註】。又二乘雖無破戒。乃至愚癡。行非利生。不名六度。蓋奪而言之。

【記】。此明二乘。行非六度也。謂一往觀之。二乘競競守戒。似修戒度。乃至無愚癡行。似般若度。稱實言之。既是自私自利。而非利生行業。但名自行不名六度。六度者。度他六蔽也。是則與之則是。奪之則非也。

【註】。別對諦緣三祗百劫。名四階成道。

【記】。此對諦緣結名四階。謂聲聞人。修四諦行。緣覺人。修十二因緣行。菩薩人。修四階行。然此四階成道。名出楞伽。謂初僧祗。二僧祗。三僧祗。百劫種相好也。

 

午。二釋二。未。初發願修行二。申。初發願。

一未度者。令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此緣苦諦境。二未解者。令解。即煩惱無數誓願斷。此緣集諦境。三未安者。令安。即法門無量誓願學。此緣道諦境。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佛道無上誓願成。此緣滅諦境。

【註】。四教義三初云。一未度者令度。即是度天魔外道。愛見二種六道眾生。未度三界火宅之苦諦。令得度也。二未解者令解。即是愛見二種眾生。未解愛見二十五有業。令得解也。三未安者令安。即是愛見二種眾生未安三十七品一切諸道。令安道諦也。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是愛見二種眾生。未滅二十五有生死因果。皆令得滅諦涅槃也。

【記】。以上如文可知。

 

申。二修行二。酉。初結前生後。

既已發心。須行行填願。

【註】。觀音玄記上七云。若非行山。莫填願海。

【記】。此釋以行填願。蓋由觀音玄義云。欲滿此願。必須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於資導。以行順願。事理圓足。故記云。若非行山。莫填願海。行即福慧。義當六度。五資於慧。慧導於五。其猶目足。不可互缺。五除事障。慧除理障。此二功圓。悟理得事矣。

 

酉。二正明修行二。戌。初總標。

於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百劫種相好。

【補】。修六度行者。行施。乃盡命傾財。持戒。則防遮護性。忍辱則就刀割水。精進。則如救頭然。禪那。乃四儀湛寂。智慧。則一念圓明。大願之心普被。有作之道施。度生死流。登涅槃岸。故曰六度。第一名施度。梵語檀那。秦言施。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心生捨法。能破慳貪。是為檀那。布施有二。一。財施。謂飲食衣服。田宅六畜。奴婢珍寶。一切己之所有資生之具。以及妻子。乃至身命。悉屬他有。為他財物。故云猶屬財施。有所須者。能施與之。皆名財施也。二。法施。若從諸佛菩薩經論。及善知識。聞說世出世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皆名法施也。第二名戒度。梵語尸羅。此云戒。戒以防非止惡為義。謂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之惡也。大論云。云何為戒。若惡止更不作。若心生。若口言。若從他受。息身口惡。是為戒。又戒。訓警也。謂警策三業。遠離過非也。又戒名為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第三名忍辱。梵語羼提。此云忍辱。謂內心能安。忍外所辱之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一生忍。二法忍。生忍復二。一。於恭敬供養中。能忍不著。則不生憍逸也。二。於罵詈打害中能忍。則不生瞋恨怨惱也。二法忍亦二。一者非心法。謂寒熱風雨飢渴老病死等。二者心法。謂嗔恚憂愁。淫欲憍慢。諸邪見等。菩薩於此二法。皆能忍而不動。是名生法忍也。第四名精進。梵名毘梨耶。此云精進。欲樂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謂之精進。精進有二。一身精進。若身勤修善法。行道禮拜。講說勸助開化等。名身精進。二心精進。勤修忍辱禪定智慧等。是名心精進。大集經佛言。精進有二種。一始發精進。二終成精進。菩薩以始發精進。習成一切善法。以終成精進。分別一切法不得自性也。第五名禪度。梵名禪那。此言靜慮。禪亦有二種。一世間禪。謂根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等。是名凡夫所行禪。二出世間禪復二。一出世間禪者。謂六妙門。 十六特勝。觀練熏修等。二出世間上上禪。謂自性等九種大禪。今是事禪。非出世間上上禪也。第六名智度。梵語般若。此云智慧。三藏菩薩所有智慧。惟照生滅偏空之理也。

【註】。輔行三下初云。阿僧祗。此翻無數。劫。翻時。

【記】。此釋阿僧祗華梵名目也。梵語僧祗。秦言數。阿者。秦言無。問。幾時名阿僧祗。答。大論云。天人中能知算數者。極數不能知。名一阿僧祗。如十千名萬。十萬名億。千萬億名那由他。千萬那由他名頻婆。千萬頻婆名迦他。過迦他。名阿僧祗。或翻阿僧企耶。此云無央數。央。盡也。劫翻時者。大論言劫波。秦言分別時節。西域記云。時極短者。謂剎那。百二十剎那。為一呾剎那。六十呾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五十牟呼栗多。為一時。二六時合成一日一夜。云云俱舍言時之極少名剎那。時之極長名為劫。

【註】。俱舍云。八十中大劫。謂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增減為一中劫。今此一增一減亦名中劫。如劫章。其小劫名。自有十種當詳。大劫三無數。謂六十數中第五十二數。名阿僧祗。謂積此大劫成無數時。故云三阿僧祗。

【記】。此釋三阿僧祗數。乃至名三阿僧祗也。若此方數法。祗有十等。如黃帝算經云。億。兆。京。姊。i。壤。溝。澗。正。載。風俗通云。千生萬。萬生億。乃至正生載。載。地不能載也。億分四等。一以十萬為億。二以百萬為億。三以千萬為億。四以萬萬為億。縱至于載。猶可數而知。唯佛法中第五十二數。非心力能及。方名無數也。然六十數中。阿僧祗是五十二數。于六十忘失餘八。故但出五十二名耳。大中小劫。解見前三卷中。今以一增一減名中劫者。乃依劫章中義也。十種小劫名。詳法數云。一時。二年。三月。四半月。五日。六夜。七剎那。八怛剎那。九臘縛。十目呼剌多。是也。大劫三無數者。論釋云。劫性是何。謂唯五蘊經說。三劫阿僧祗耶精進修行。方得成佛。於前所說四種劫中。積何劫。成三劫無數。累前大劫為十百千。乃至積成三劫無數也。今註謂六十數中第五十二名阿僧祗者。翻譯名義中詳載。

【註】。俱舍問云。既積無數。何復言三。答。非無數言。顯不可數。

【記】。論云。解脫經言。六十數中。阿僧祗耶是其一數。云何六十。如彼經言。有一而無餘。數始為一。十一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乃至大跋羅欃為阿僧祗耶。于此六十數忘失餘八。若數大劫至此數中阿僧祗耶。名劫無數。此劫無數復積至三經中。說為三劫無數。非諸算計所能數知。故得說為三劫無數也。

【註】。諸經更有拂石劫。芥子劫。具如輔行一上六紙。

【記】。輔行引金光明經言。梵天三銖天衣。三年一拂。拂盡畟方四十里石。以為小劫。八十里盡。以為中劫。百二十里盡。以為大劫。不於如此劫修學。不名菩薩。又云。有一里劫。二里劫。乃至萬里劫。又云有大方城。周四十里。滿中芥子。百年取一芥。芥盡名為劫。經劫無數。名阿僧祗。畟。音出。利也。

【註】。若大乘亦有一百零三數。如華嚴

【記】。唐譯華嚴阿僧祗品。心王菩薩問佛。云何阿僧祗。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言。一百洛※。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乃至言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共有一百二十三數是也。若刊定記破經文。此又二字為長。而清涼師則開此又二字贊一不可說不可說。共有四不可說。而據刊定記。唯一百二十三數。據清涼O。則有一百二十四數也。

 

戌。二釋相三。亥。初三祗行因列數二。〡。初總標。

言三阿僧祗者。

此句儀文標徵可知。

 

〡。二示相三。〢。初初祗行行。

且約釋迦修菩薩道時論分限者。從古釋迦至尸棄佛。值七萬五千佛。名初阿僧祗。從此常離女身。及四惡趣。常修六度。然自不知當作佛。若望聲聞位即五停心。總別念處。外凡

【註】。輔行六上十三云。彼婆沙中。釋菩薩義。明因。則指釋迦三祗百劫。明果。則指彌勒當成。何故爾耶。釋迦果已成。是故指因行。為令慕果而行因故。彌勒因已滿。是故指當果。皆使觀因以知果故。故諸聖教。並明釋迦之因。如說菩薩昔苦行等。並明彌勒之果。如說彌勒下生經等。從古釋迦等者。發軫鈔云。釋迦。翻能仁。牟尼。翻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姓從慈悲利物。字取智慧冥理。以利物故。不住涅槃。以冥理故。不住生死。

【記】。此釋今佛修因。古佛姓字。發軫鈔。乃吳興所撰。以釋金剛O之書也。鈔云。釋迦翻能仁。準本起經。牟尼翻寂默。準本行經。能仁是姓者。長阿含云。昔有輪王。姓甘蔗氏。聽次妃譖。擯四太子。至雪山北。自立城居。以德歸人。鬱為強國。父王悔召。太子辭過不還。父王三歎。我子釋迦。因此命氏也。寂默是字者。本行經云。又諸釋種。性憍多言。及見太子。悉皆默然。王言。宜字牟尼也。從古釋迦者。婆沙云。過去久遠。人壽百歲。有佛出世。名釋迦牟尼。剎帝利姓。釋種中生。母名摩耶。父名淨飯。子名羅k羅。侍者。弟子。出五濁時。皆如今佛。時彼世尊。化導有情。痧A道路。為風所傷。肩背有疾。令阿難陀。往陶師家。求胡麻油。及以煖水。為吾塗洗。時彼侍者。至陶師家。廣贊佛德。求索油水。彼陶師者。名曰廣識。辦胡麻油。及以香水。為佛灌洗。風疾除愈。佛為說法。彼聞歡喜。即發願言。願我未來作佛。名號弟子眷屬時處。如今世尊等無有異。彼陶師者。即今釋迦。從古釋迦而發心也。

【註】。尸棄。此云寶髻。非七佛中第二尸棄也。緣載四教義三初。并大論第三。

【記】。翻譯名義云。罽那尸棄。名出俱舍。大論名刺那尸棄。此翻寶髻。亦言寶頂。吾佛世尊。初僧祗滿時。值此佛。與七佛中第二尸棄。隔二僧祗。先達謂同故今辨異也。所言七佛者。賢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毘婆尸。第三十一劫有二佛。一名尸棄。此云大。二名鞞恕婆。附是賢劫中有四佛。一名鳩陀。二名迦那伽牟尼。三名迦葉。四名釋迦牟尼。

【註】。從此常離女身者。妙玄四廿七釋籤三十五四教義三云。第三僧祗。始離五障。一惡道。二貧賤。三女身。四形殘。五喜忘。方乃不墮。如戒O上三云。初僧祗得五種功德。一生人天。二生富貴。三男身。四根具。五知宿命。舊云初僧祗有遇緣不遇緣異。不遇違緣。即離五障。如戒O。若遇違緣。至第三祗方離。如釋籤。又初僧祗離障。且約功能。三祗方離。乃據定位。

【記】。妙玄云。此菩薩從初發菩提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行六波羅蜜。從初釋迦。至罽那尸棄佛時。名第一阿僧祗。常離女身。釋籤科但曰於中分凡聖位。四教義云。從過去釋迦至尸棄佛。名一阿僧祗劫。從此常離女身。爾時不知當作佛不作佛。此初阿僧祗劫。即是得五停心別總相念之位。用性念處。共念處。緣念處。行六度。乃至云是初僧祗劫。修行六度。用四弘誓。安撫生死眾生心無怯弱。故壞女人之業。常受丈夫之身。爾時未發煖解。位在外凡。戒O云。初僧祗得五種功德。一不生惡道。二不生邊地。三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識宿命也。已上所記。皆據方冊明文而註出。四教義等說第三僧祗始離五障者。或依舊本亦未可知。又指釋戒O五種功德。與今所記前後辭異。然意是同也。舊云下。出舊會釋。又下。今註文會釋。【補】問。上引戒O云。初僧祗得五種功德。何故此又言離障。答。以離障即得功德故。如大論云。若離五法。得五法。是名菩薩。何謂五法。離三惡道。常生天上人間。離貧窮下賤。常得尊貴。離非男法。常得男子之身。離諸形殘醜陋。常得諸根具足。離喜捨忘。常憶宿命。得是宿命智慧。常離一切惡法。遠捨惡人。常求道法。攝取弟子。如是名為菩薩是也。離喜捨忘。謂離妄想分別。有了記心。而能知宿命也。【備】節義云。從此常離女身下。應言妙玄四教義勾斷。釋籤三應移在下。蓋釋五障文。原在釋籤三故。

【註】。又文句二十二云。不生三惡道。位不退。不生邊地。諸根完具。不受女身。即行不退。常識宿命。不起妄想分別。攀緣諸境。即念不退。妙樂二廿一云第三祗時。橫得三不退故。

【記】。此以五種功德。配三不退。乃至通是三不退也。文句云。約位行念論不退。應四句分別。不生三惡道。位不退。不生邊地。諸根完具。不受女身。即行不退。常識宿命。即念不退。具此名不退地三藏義也。妙樂云。第三祗。橫得三不退。故離五障時。三義俱得。即是第三僧祗通至百劫。通是三不退也。至此名為上忍故。今但取藏教初祗五功德。配三不退。

【註】。成論以念處為位不退。煖頂為行不退。忍為念不退。數論以下中上忍為三不退。淨名O以煖頂忍為三不退。各隨義對也。

【記】。此明諸文。賢位對三不退。可知。

【註】。然自不知作佛。四教義三云。爾時未發煖解。位在外凡。故不自知已身當作佛不作佛。

【記】。妙玄亦言。準望二乘。位在五停心別總相念處位中。故不自知當作佛也。

 

〢。二二祗行行。

次從尸棄至然燈佛。值七萬六千佛。名第二阿僧祗。此時用七莖蓮華供養。布髮掩泥。得授記。號釋迦文。爾時自知作佛。口未能說。若望聲聞位。即煖位。

【註】。梵語提洹竭。此云然燈大論云。太子生時。一切身邊。光如燈故。故云然燈。以至成佛。亦名然燈。瑞應翻為錠光。

【記】。大論如文。瑞應下。示別翻。有足曰錠。無足曰燈。故瑞應經翻為錠光。摭華言。錠。音定。燈屬也。古來翻譯。回文不同。語異義同。故須從金。

【註】。七莖華等者。初儒童為五百道士講論。得銀錢五百。後問王家女。名瞿夷。買得五華。并女寄二華。供養於佛。故云七莖。諸文但云摩納五華奉散也。如集解瑞應經。

【補】。因果經言。過去無數阿僧祗劫。有仙名善惠。時燈照王太子普光。啟父出家。成菩薩道。善惠初為五百外道講論道義。各以銀錢上之。當往普光佛所。欲施供養。見王家青衣。持七莖青蓮華過。問言。此華賣否。答言。當送宮內。願以上佛。善惠請以五百銀錢。雇五莖華供佛。青衣從命。并寄二華。以獻於佛。願我後來。常為君妻。時王及臣。禮佛散華。悉墮於地。善惠五華。皆住空中。化成金臺。後散二華。住佛二邊。佛讚言善惠。汝過阿僧祗劫。當得成佛。號釋迦牟尼。善惠見地濁濕。心自念言。云何令千輻輪足蹈此而過。即脫鹿皮衣以用布地。不足掩泥。又解髮以覆之。如來踐已。因記之曰。汝後得佛。當於五濁惡世。度諸天人。時善惠求佛出家。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娑著身。即成沙門。善惠命終之後。上生為四天王。下生為轉輪王。乃至上生第七為梵王。各三十六返。或為外道六師。婆羅門小王。各盡其壽。不可稱數。時善惠者。即我身是。青衣女者。即耶輸陀羅是也。

【註】。布髮掩泥。稽首佛足。見地濁濕。即解皮衣。欲以覆之。不足掩泥。乃解髮布地。令佛蹈而過。得受記等。瑞應經云。佛因記言。汝自是後。九十一劫。劫號為賢。汝當作佛。號釋迦文。菩薩已得訣言。疑解望止。然無想。寂而入定。便逮清淨。不起法忍。

【記】。禪書云。世尊因地。布髮掩泥獻華于然燈佛。佛見布髮處。遂約退眾。乃指地云。此一方地。當建一梵剎竟。時諸天散華相贊。是則布髮掩泥一行。最為希有供養也。瑞應經云。菩薩散五華。止空中。當佛上。散瞿夷所寄二華。挾佛肩上。佛知至意。贊言。汝無數劫。所學清淨心。棄命捨欲。守空不起。不滅無猗之慈。積德行願。今得之矣。因記云云。然劫號賢者。大悲經言。佛問阿難。何故名為賢劫。阿難。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時。盡為一水。淨居天子。見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枝諸妙蓮華。一一蓮華各有千葉。甚可愛樂。天子見華。心生歡喜。踴躍無量。而皆贊言。奇哉希有。奇哉希有。如此劫中。當有千佛出世。以是因緣。遂名為賢。是則然燈預記劫號良可驗也。佛號釋迦文者。淨名O云。天竺語釋迦為能。文為儒。義名能儒。

【註】。妙玄七十一既云斷惑。故知通佛行因之相也。釋籤八云。然燈授記。得無生忍。故知是通佛行因也。

【記】。此釋明不起法忍。決非藏教佛果行因之相明矣。妙玄明四教佛果行因之相云。S因多種。或言昔為陶師。值先釋迦佛。三事供養。藉草。然燈。石蜜漿。發口得記。父母名字。弟子侍人。皆如先佛。是初僧祗發心。既不明斷惑。知是三藏行因之相也。或言昔為摩納。值然燈佛。五華奉散。布髮掩泥。躍身虛空。得無生忍。佛與授記。號釋迦文。大品亦言。華嚴城內得記。義與此同。並言斷惑。故知通佛行因之相也。或言昔為寶海梵志。刪提嵐國。寶藏佛所。行大精進。於十方佛。送華供養。既為寶藏佛父。又是彌陀之師。稱其功德。不可思議。具在悲華經中。知是別圓行因之相也。今但明得忍。乃知是通佛行因之相無疑。問。瑞應經明摩納獻華。然燈諸文引此證二僧祗。何故妙玄證通佛行因耶。答。經中既言得不起法忍。三藏由伏惑故。無此法忍。故證通佛。而諸文證二僧祗者。以瑞應是三藏經故。淨名O以初祗為伏。二三祗為順。百劫為無生。三十四心為寂滅。故諸文中證二僧祗也。

【註】。發軫鈔據此。瑞應經屬方等攝。若明降生之相。蓋約三藏境本而言。

【記】。此節與上節皆帶辨藏通教相發軫問言。若通別圓。妙玄何故判為通教。答。非但通二。亦通三藏。隨教所說。淺深不同。一往。瑞應多屬通義。以得忍故。異前三藏。不說行因不思議相。異後別圓。況復若判屬通。必兼後二。又言。餘經說遇然燈是八地正是通教支佛地也。明降生之相者。瑞應言。自夫人懷妊。天為獻飲食。自然日至。夫人得而享之。不知所從來。不復王廚以為苦而且辛。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時。化從右脅生。墮地。即行七步。舉右手柱而言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三界皆苦。無可樂者。則知就三藏境本而言也。

【註】。此時自知等者。戒O云。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說。準位。在煖法性地。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修行六度。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說也。

【記】。四教義云。爾時菩薩。雖能自知我必作佛。口不稱說。謂此是用煖法智慧。修六度也。何者。因總相四念處初。所得善有漏五陰。即是性地順忍初心之位。既有證法之信。故必知作佛。而用煖解法修行六度。必未分明。不向他說也。【備】集註問答云。藏加行與通性地齊。煖在加行首。故約藏通對言耳。

 

〢。三三祗行行。

次從然燈佛。至毘婆尸佛。七萬七千佛。名第三阿僧祗滿。此時自知。亦向人說。必當作佛。自他不疑。若望聲聞位。即頂位。

【註】。毘婆尸。翻勝觀。亦云見。

【記】。華嚴O云。此翻有四。淨觀。勝觀。勝見。見。如月圓智滿。是見也。魄盡惑亡。是淨觀也。既圓且淨。是勝觀勝見也。名義云。毘婆尸。亦名維衛。此云勝觀。此由釋尊於毗婆尸佛初種相好。故為七佛之首。以贊弗沙精進力故。超九大劫。故至於今。過九十一大劫也。【補】七佛首之毘婆尸。居莊嚴劫末。只隔一劫。何有九十一劫。以義推之。應非七佛中也。準尸棄佛可知。

【註】。優婆塞戒經云。於迦葉佛滿三僧祗者。隨機異說耳。

【記】。此明戒經中三祗行滿不同。戒經第一修三十二相業品。佛為善生言。善男子。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第一阿僧祗。然燈佛所。滿第二阿僧祗。迦葉佛所。滿第三阿僧祗。當知此文隨機說耳。【補】統紀云。按戒經佛言。我於釋迦最初發心。於迦葉佛滿三僧祗。竊詳三祗滿時。正在毘婆尸。今言迦葉者。兼百劫種相好言耳。

【註】。此三祗等義。並出大論。俱舍。婆沙。

【記】。大論言。從過去釋迦文佛。到罽那尸棄佛。為初阿僧祗。至然燈佛。為二阿僧祗。至毘婆尸佛。為三阿僧祗。是中菩薩種三十二相業因緣也。俱舍云。第一僧祗滿。值寶髻佛。第二滿。值然燈佛。第三滿。值勝觀佛。是知大論名罽那尸棄毘婆尸者。或彼此音異也。

【註】。此時自知等者。戒O云。是時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準望位。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

【記】。四教義云。是時菩薩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無所畏難。我於來世。當得作佛。今謂此是頂法之位。行六度四諦。觀解分明。如登山頂。四顧分明。了了自知作佛。亦向他人說也。

【註】。觀音玄記下四云。聲聞但於一境一門修念處等。故易成就。菩薩於一切境界。一一四門。復加六度。久遠熏修使一一行。攝諸眾生。令種熟脫。故三祗內。凡化幾人。超凡入聖。自身此岸。度人彼岸。故經長劫。證位猶下。

【記】。此釋望聲聞頂位也。然此所引記文。乃是答辭。以前有問言。聲聞根鈍。尚能速入七賢四聖。菩薩智利。何故三祗猶居頂法。故今引聲聞但於一境一門等之答辭。以明菩薩望聲聞位頂法位也。

 

亥。二百劫種相好因二。〡。初結前生後。

經如許時。修六度竟。更住百劫種相好因。修百福。成一相。

【註】。輔行三下云。過三祗已。百福種相。種即修也。於欲界。人中。南洲。男身。佛出世時。能種相業也。前後不拘。

【記】。四教義問。菩薩幾時種三十二相。答。極疾九十一劫。極遲百劫也。而言於欲界人中等者。乃就迦旃延小乘而論也大論述其問云。三十二相業。向何處可種。答。欲界中種。非色無色界。於欲界五道中。在人道。於四洲中。在南洲。於人道中。在男身。於時中。在佛出世時種。何以故。緣佛身得種故。又問。於三業中。何業種。答。意業種。何以故。意業利故。意業有六識。何識種。答。意識種。何以故。五識不得分別故。前後不拘者。大論言何相初種答。有言足下安立相先種。何以故。先安立。前後能種餘相故。有言紺青眼相初種。得此眼相。以大悲觀察眾生故。今謂雖有此語。不必爾也。若相因緣和合時。便是初種也。【補】色界耽樂。無色住定。故不能種。欲界苦多樂少。能發大心。修行六度。餘三洲福報最勝唯南洲福壽俱微。善心易發。聖人化導。必生南洲。女人多障無智。故須男身。若非佛世。則無所緣。故佛出世時。能種相業也。

【註】。百福成一相者。四教義三云。修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以為三十二相之業因也。

【記】。此釋百福成相。乃相好之因緣也。大論云。復次有人布施。是三十二相之因緣。所以者何。施時與心堅固。得足下安立相。施時五事圍繞。受者是眷屬業因緣故。得足下輪相。大勇猛力施故。得足跟廣平相。施攝人故。得足下縵網相。美味飲食施故。得手足柔軟七處滿相。施以益命故。得長指身不曲大直相。施時言我當相與。施心轉增故。得足趺高毛上向相。施時受者求之。一心好聽。殷勤約敕。令必疾得故。得伊泥延膊相。不瞋不輕求者故。得臂長過膝相。如求者意。施不待言故。得陰藏相。好衣服臥具金銀珍寶施故。得金色身相。薄皮相。布施時。適可前人意。起自在業因緣故。得一一孔一毛生眉間白毫相。乞者求之。即言當與。以是業故。得上身如師子肩圓相。病者施藥。飢渴者與飲食。起少病業因緣故。得兩腋下滿相。最上味相。施時勸人行施而安慰之。開布施道故。得肉髻相。身圓如泥拘盧相。有乞求者意欲與時。柔軟實語。必與不虛故。得廣長舌相。梵音聲相如迦陵頻伽鳥聲相。施時如實語。利益語故。得師子頰相。施時供養受者。心清淨故。得牙白齒齊相。施時實語。和合語故。得齒密相。四十齒相。施時不瞋不著等心視彼故。得青眼相。眼如牛王相。是為種三十二相因緣也。然大論唯言布施。約意通六。以檀度能攝五度故。所謂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是也。問。何謂修六度。成百福。答。瑜伽論云。一少分離殺。乃至邪見為一福。二多分離殺等。三。全分離殺等。四。少時離。五。多時離。六。盡壽離。七。自離。八。教人離。九。以無量稱揚讚歎述離。十。見離殺等深心慶悅。大生歡喜。十門各十。總說為百福行。華嚴鈔言。少分者。經部許有分受。或多或全。由彼根生有劣中上差別。及時有多時少時等。少時從一日至十日。多時謂一年乃至命終。然其十種。分為四類。初三十據事以分。次三十依時有別。次二十約自他明。後二十約贊說立。正約行時。名為百行。約所生福。名為百福。依百福成一相也。

 

〡。二別示福相。

福義多途。難可定判。有云大千盲人治差。為一福等。

【註】。福義多途等者。輔行三下云。問幾許為一福。乃至菩薩修十善各有五心。謂下。中。上。上上。上中上。初發五心。乃至具足五心。如是百心。名為百福成於一相。如是至三十二。名身清淨。

【記】。此釋福義。然據文。是指廣示別。而註釋意。又似通明福量。今且福義多途者。大論問。幾許名一福德。答。有言業報轉輪聖王。於四天下受樂自在。名一福德。如是百福成一相。有言作釋提桓因。於二天中得自在。名一福德。有言作他化自在天王。於欲界中得自在。名為一福。有言除補處菩薩。餘一切眾生所得福報。是名一福。有言天地劫盡。一切眾生共福德故。三千大千世界報立。是名一福。有言是福不可量。不可以譬喻知。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皆盲無目。有人能治令差。是為一福。一切人皆被毒藥。一人能治令差。一切人應死。一人能救令脫。一切人破戒破正見。一人能教令得淨戒正見。如是等俱為一福。復有人言。是福不可量。不可以譬喻。是菩薩入第三阿僧祗中。心思大行。種是三十二相因緣。故知是福無能量。唯佛能知也。是為福義多途難可定判也。今儀文但舉一種而已。而註云。乃至修十善。名有五心等。通以百心釋百福義。乃準大經高貴德王品云。菩薩修清淨身者。菩薩修不殺戒。有五種心。謂下。中。上。上上。上中上。乃至正見亦如是。是五十心。名初發心具足。決定成五十心。是名滿足。如是百心。名百福德。具足百福。成於一相。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名清淨身也。又此百心。即是百思。謂菩薩先以五十思治身。謂修十善各五思。成五十思。後心復起五十思。令圓成百福。五思者。婆沙云。離殺思。勸導思。贊善思。隨喜思。回向思也。

【註】。觀音玄下云。凡用三千二百福。修成三十二大人相。現時。方稱菩薩摩訶薩。

【記】。三千二百福。即累上百福。而成因性。三十二相。即所成果相。大論第四問。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菩薩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別。答。菩薩相者。有七事勝轉輪聖王。一淨好。二分明。三不失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慧行。不隨世間。七隨遠離。輪王相不爾。又問。菩薩何以三十二相。不多不少。答。有言佛以三十二相莊嚴身者。端正不亂故。若少。身不端正。若多。佛身相亂。是三十二相端正不亂。不可益。不可減。猶如佛法。不可增減。身相亦如是。又問菩薩何故。以身相嚴身。答。有人見佛身相。得清淨信。是故以相嚴身。復次諸佛以一切事勝。故身色。威力。種相。家屬。智慧。禪定。解脫。眾事皆勝。若佛不莊嚴身相。是事便少。有言阿耨菩提住是身中。若身相不端嚴。阿耨菩提不住此身中。是故菩薩修三十二相自莊嚴身。為得阿耨菩提也。問。佛智慧無量。身相亦應無量。何以止同轉輪聖王三十二相耶。答。不多不少。義如前說。復有人言。佛菩薩相不定。如說隨眾生所好。可以引導其心者。故為現相。若眾生不貴金而貴餘色。琉璃玻璃金剛等。如此土世人者。佛則不現金色。觀其所好。則為現色。若眾生不貴纖長指。及網縵。以長指利爪。為羅剎相。以網縵為水鳥相。造事不便。如著手衣。何用是為。如罽賓國彌帝隸力利菩薩。手有網縵。父惡以為怪。以刀割之。言我子何緣如鳥。有不好肩圓。以為似腫。有以腹不現。無腹如餓鬼。有以青眼為不好。但好黑白分明。是故佛隨眾生所好。而為現相。如是等無有常定。有言此三十二相。實定以神通力。變化身。隨眾所好。而為現相。有言。佛有時神通變化。有時隨世界處生。當生處不得言神通變化。又於三千大千世界中。隨可度眾生處生。則為現相。如密S經說。或現金色。或現銀色。或現日月星宿色。或長或短。隨可引導眾生。則為現相。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謂眼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華。若貝。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者。令起恭敬心。有國土佛為現千萬相。或無量阿僧祗相。或五六三四。隨天竺所好。故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

 

亥。三特示六度滿相二。〡。初總牒。

修行六度。各有滿時。

【註】。六度滿文。在種相後者。蓋種相時。亦修六度也。

 

〡。二示相。

如尸毘王代鴿檀滿。普明王捨國尸滿。羼提仙人為歌利王割截無恨忍滿。大施太子抒海并七日翹足讚弗沙佛進滿。尚闍黎鵲巢頂上禪滿。劬嬪大臣分閻浮提七分息諍智滿。望初聲聞位。是下忍位。

【註】。觀音玄記下云。割截身肉。就鷹貿鴿。至盡一身。不惱不沒。自誓真實。感身平復是檀滿相。尸毘翻與。檀。翻施。

【記】。釋迦因地作王。名尸毘。得歸命救護陀羅尼。視諸眾生。如母愛子。是時天帝。知命將終。求佛問疑。求不得。卻還天宮。愁憂苦惱。時天巧師。名毘首羯磨。問天主言。何以悲惱。答言。我求一切智人。而不能得。毘首言。有大菩薩。滿足六度。不久成佛。天主以偈答曰。菩薩發大心。魚子菴羅華。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汝作鴿。我作鷹。汝便詐怖。入王腋下。當往試之。是菩薩否。毘首言。是大菩薩。云何以是事惱之。帝釋言。我無惡心。如金須試。即如所說。變入王腋。舉身戰懼。動目作聲。眾人言。是王大仁慈。一切宜救護。如是鴿小鳥。歸之如入舍。菩薩相如是。作佛必不久。鷹在近樹。而語王言。還我鴿來。王言。我前受此鴿。非是汝前受。我先發願。度一切眾生。鷹言。欲度一切眾生。我非一切眾生耶。何以奪我食。王言。汝須何食。答。我須新肉熱血。王言。無不由殺得之。我先作誓。若有眾生來歸我者。必救護之。云何殺一與一。思惟心定。而說偈言。是我此肉身。琩老病死。不久當臭爛。彼須我當與。持刀自割股肉。而授與之。鷹言。須逐道理。弗見欺也。令輕重等。王言。持秤稱之。鴿身轉重王身轉輕。乃至王身割盡。諸臣眷屬卻諸看人。王今如此。無可看也。王言。任看。若有成佛道。當忍此大事。王以血塗手。攀秤欲上。盡對于鴿。鷹言。何用如此。以鴿還我。王言。過去劫來。喪身無量。今是求易佛道之時。肉盡筋斷。欲上而墮。乃自責言。汝須堅固。勿得迷悶。眾生墮憂海。應救護之。何為懈怠。尚不及地獄之苦。十六分一。我特精進。猶患此苦。況地獄中。無智慧者。諸天贊言。為小鳥能爾。況其大者。時大地六動。海水揚波。枯木生花。天雨香水諸佛來贊。必成佛也。鷹與鴿言。是真菩薩。毘首言。天主。汝有神力。令彼平復。帝釋言。不須我也。王自作誓。感發一切。即語王言。心不惱耶。王言。我心歡喜。不惱不沒。帝釋言。誰當信汝。王作誓言。若心不惱。以求佛道者。使平復如故。語已平復。人天見之。皆大歡喜。嘆不曾有。必當作佛。我當供養。

【註】。如須陀摩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滿相。尸羅翻好善即戒善也

【記】。須陀摩王。有大精進。常依實語。欲入園遊戲。始出城門。有一婆羅門。來從王乞云。王是福德人。憫我貧窮。王言。須待我還。適至園中。有兩翅鳥王。名曰鹿足。向與山神共誓。取一千王。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唯少須陀摩王。從空飛來。捉將王去。諸女哀哭。號動一園。鹿足捉王。至所住處。置諸王中。須陀摩王涕霖如雨。鹿足言。大剎利。如何啼泣如小兒狀。人生有死。合會有離。須陀答言。我不畏死。自恨生來。未曾妄語。而今失信。是故懊惱。欲與婆羅門行施。辜負宿心。自招欺罪耳。鹿足言。放汝還去。七日行施竟。便來就死。汝若不來。我有力取。王還。恣心布施。立太子為王。大會人民。王乃謝言。我智不周。少不如法。便當嗔怒。我今身非已有。當去。人民留之。願王留意。垂蔭此國。勿以鹿足鬼王為慮也。當設鐵舍奇兵衛護。鹿足雖神。亦不畏之。王說偈言。實語第一戒。實語升天梯。實語小人大。妄語入地獄。我今守實語。甯失身壽命。於是發去。至鹿足所。見來歡喜。汝實語人。不失信要。人皆惜命。王何脫竟還來。汝是大人。時須陀王。廣讚實語。訶責妄語。鹿足聞之。信心清淨。語須陀言。汝能說此。今相放捨。各還本國。如是語已。爾時諸王各承不殺之恩。不忍相捨。共住於此。同立一城。即今王舍城也。是為尸滿相。【備】辨訛曰好善。應云性善。性者。習以成性。以秉受戒法。任運行持。故云性善。

【註】。如忍辱仙人。被歌利王。翻惡世無道割截身體。慈忍不動。作誓即感血化為乳。是羼提滿相。羼提翻忍辱

【記】。如昔忍辱仙人。在于林間。修行忍辱。時歌利王。將諸婇女。入園游戲。飲食訖已。王少睡息。諸女採華。于其林間。見此仙人。恭敬禮拜。在一面立。爾時仙人。為諸婇女。讚歎慈忍。其言美妙。聽者忘厭。久而忘去。王眠覺已。不見婇女。拔劍逐蹤。見女在於仙人前立。嫉妒隆盛。恚目奮劍。擬仙人言。汝作何事。答言。我修慈忍。王言。我今試汝。當以利劍。截其手足。及以耳鼻。若不瞋者。乃知修忍。仙言任意。王即拔劍試之如上。問言。汝心動否。答。心不動也。王言。汝一身在此。無有勢力。雖言不動。誰當信者。仙作誓言。若我實修慈忍者。血當為乳。誓已。即變為乳。王大驚走。將諸婇女而去。時林中龍神。為此仙人。雨雷電霹靂致王毒害。遂不還宮。是為忍滿相。羼。音產。

【註】。如大施太子。求如意珠。雨寶濟貧。得珠墮海。抒海取之。抒音汝酌取也筋骨斷壞。終不懈廢。諸天問之。云吾生生不休。故助抒海。海水減半。龍恐海乾。送珠與之。是毘離耶滿相。

【記】。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輔行云。得珠墜海者。海神惜珠。因睡以盜其珠。太子覺已。而抒大海。正使筋骨枯盡。終不懈廢。誓得如意以給眾生。濟其身苦。諸天問之。答言。生生不休。諸天見此精進。助抒海。水減半。龍恐海竭。送珠與之 。是為精進滿相。

【註】。尚闍黎。螺髻仙人名也。得第四禪。出入息斷。鳥謂為木。於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鳥母不來。即更入禪。鳥飛方起。是禪滿相。

【記】。如螺髻仙人。名尚闍黎。有人畫像作僧形者非。得第四禪。出入息斷。坐一樹下。寂然不動。鳥見不動。謂之為木。即於仙人髻中生卵。仙人起定。覺頂上有卵。即自思惟。我若起行。鳥母永不復來。鳥卵必壞。即重入禪。至飛去時。爾乃起行。是為禪滿相。

【註】。劬嬪大臣。分閻浮提七分。城邑山川均故。息諍。是般若滿相。

【記】。如劬嬪大臣。分閻浮提地。以為七分。城邑聚落皆使均等。大城小城及以人民。盡作七分。七國無諍。是為般若滿相。【備】節義云。長阿含五云。釋迦夙為慈悲王。有大臣之子。名大典尊。次補父相。時王有六剎利王。典尊分閻浮提水土等作七分。封六剎利及大王為七大國。有師言。此取世智為滿相。故大論破云。初地菩薩尚不知其邊涯。十地乃能知之。云何言分大地作七分為般若滿相。

【註】。所言滿者。度本治蔽。行期滿願。今蔽已離。與拔遂心。即知六度其功滿。七日翹足等者。觀音玄記下云。婆沙云。爾時有佛號曰底沙。有二弟子。一名釋迦。樂修利他行。二名慈氏樂修自利行。所化機在先熟。彼佛念曰。多人就一人難。一人就多人則易。欲令釋迦先成道故。於是捨二弟子。入至山中。時釋迦菩薩隨後入山。尋求本師。不見蹤蹟。正行之次。忽見彼佛在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弈。特異於常。行次忘下一足。經於七日。說於一偈。歎彼世尊云。天地此界多聞室。逝宮天處十方無。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因此精進。超於九劫。在彌勒前成佛。

【補】。大論言。弗沙佛欲觀釋迦菩薩心純淑未。即觀見之。知其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純淑。時弗沙佛。如是思惟。一人之心易可速化。眾人之心難可疾治。思惟已竟。欲使釋迦疾得成佛。上雪山上。于寶窟中。入火光定也。又言。釋迦菩薩作外道仙人。上山採藥。是弗沙佛。坐寶窟中。入火光定。放大光明。見已。心喜信敬。翹一足立。差手向佛。一心而觀。目示暫眴。七日七夜。一偈讚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於是超越九劫。故九十一劫得阿耨菩提也。

【註】。是下忍位者。戒O云。若過三阿僧祗。種三十二相業。準望此是下忍位。

【記】。三十二相。當檢法數自知。此三十二通云相者。於有所表。覽而可別。名之為相。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愛敬。知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中王。故現三十二相也。種相之業。如上。準位是下忍位者。如四教義四云。此皆下忍智慧。能調伏諸根。滿足六度也。所以者何。下忍智慧力強。煩惱力弱。用此智慧修行六度。能忍六蔽。不惜身命。成六度也。四波羅蜜滿。是性念處力。至下忍也。禪度滿。多是共念處力。至下忍也。智度滿。是緣念處力至下忍也。問。羅漢尚不能不惜身命修行六度。下忍智慧之力何能成六度耶。答。若無慈悲誓願。并積劫修行之力。羅漢智慧尚不能爾。何況下忍。今外緣慈悲誓願。久植熏修。內有法忍智慧。助破六蔽之力。故菩薩望彼聲聞是下忍位也。

【註】。大論云。三阿僧祗時六波羅蜜者。此乃事禪事智滿耳。俱舍云。道樹已前。四波羅蜜滿。至佛果位。二波羅蜜滿。此約緣理禪理智始滿。

【補】。輔行禪下無理字。【記】。此釋通二論六度滿義。輔行云。此中明三祗百劫。與俱舍小異。俱舍則道樹前四波羅蜜滿。至佛位二波羅蜜滿。頌云。但由悲普施。被折身無忿。讚歎底沙佛。次無上菩提。六波羅蜜多。於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圓滿。初一謂布施次二謂戒忍。次一謂精進。次二謂禪智。如次對四句。由讚歎底迦。其超九劫。故從毘婆尸佛九十一劫。禪智二波羅蜜滿。若準大論。三阿僧祗六波羅蜜滿。亦不相違。大論三阿僧祗但事禪智滿耳。若至樹王下。亦是緣理禪智始滿。

【註】。觀音玄下云。問。依三藏說。釋迦彌勒同時發心。一超九劫。何意二佛俱成賢劫中佛耶。答。釋迦值弗沙。促百劫。彌勒值諸佛。何必不促九十一劫耶。記下云。彌勒值佛必有超劫。恐梵文未至。

【記】。此引料簡二佛同成於賢劫也。且據釋尊超劫。而疑彌勒不超。何得同成一劫之所以也。答中舉釋尊因中值弗沙。得促百劫。以例慈氏值諸佛。亦當促九十一劫耳。記下明彌勒必有超劫。所以得同成於賢劫中也。

 

未。二果滿願遂四。申。初成道經時。

次入補處。生兜率。託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動。為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位。

【註】。補處者。前佛既滅。而此菩薩即補其處。故云補處。此下具八相。一從兜率天下。二託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摩。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然此八相通大小乘。舊謂大無降魔。了魔即法界故。小無住胎。不談常住故。且華嚴中列降魔相。豈小乘耶。故先達云。成道必降魔。託胎必住胎。若開住胎。即合降魔在成道內。若開降魔。即合住胎在託胎中。但存沒不同耳。

【記】。菩薩補處居兜率者。其猶儲君當紹九五之位。必先暫住東宮也。華嚴經云。菩提樹下。結跏趺坐。魔王軍眾。其數無邊。種種殊形。甚可怖畏。眾生見者。無不驚懾。悉發狂亂。或時致死。如是魔眾。滿虛空。如來見之。心無恐懼。容色不變。一毛不豎。不動不亂。無所分別。寂然清淨。住佛所住。具慈悲力。諸根調伏。心無所畏。非諸魔眾所能傾動。而能摧伏一切魔軍。皆使迴心。稽首皈依。然後復以三輪教化。令發道意。永不退轉。當知是文列降魔相。又離世間品亦有降魔文。若言大無降魔。小乘則有。而華嚴所列之文。豈是小乘教耶。所以古明大小八相之異。乃開合之殊耳。

【註】。若大小義。約真中分。以華嚴中所列八相。是大乘故。但小乘八相皆劣。大乘八相難思。若爾。別相亦難思耶。以同詮中故。證道同圓故。今是小乘八相也。

【記】。此明大小八相義別。謂大乘八相。依中道妙理而示。小乘八相。依偏真而示。故有勝劣之殊。釋籤云若權教中三藏佛。但云八相。相相皆劣。大乘八相。一一於中皆具八相也。問。若言大乘八相難思。則別教佛八相亦難思耶。答。別教所詮但中。圓教詮不但中。但不但雖殊。所詮之中不異。又別教登地與圓既同。佛示八相亦難思也。末句結今小乘八相。然此小乘八相中。前四相如初卷已見。後四相在下文釋。若欲具知。當閱四教義。【補】大乘一相具八相者。如華嚴云。菩薩於母胎中。示現住兜率初生。為童子出家。苦行。成道。轉法輪。般涅槃等是也。

【註】。降魔者。四教義三云。即於菩提樹下。破萬八千億魔兵魔眾。魔王敗績。魔兵退散。

【記】。此釋第五降魔相。如止觀云。三藏初伏四魔。坐道場得菩提道。破煩惱魔。得法性身。破陰入魔。此二共破死魔。道樹下得不動三昧。變三玉女。破八萬億兵冠劍皆墮者。是天子魔。輔行引大集云。天主初令諸軍。次遣太子。次遣三妃。皆不能壞。後自領軍。為佛所降。大軍退散。王顛倒墮。冠蓋劍三。各在一處。今更準瑞應經云。魔王見三玉女。不能嬈亂菩薩。且化老母。不能自復。益加忿怒。更召諸鬼神得一億八千萬眾。皆使變為獅子。熊罷。虎兕。象龍。牛馬犬豕。猿猴之形。不可稱言。蟲頭人軀。蚖蛇之身。黿之首而六目。或一頸而多頭。齒牙爪距。擔山吐火。雷電四遶。護持戈矛。菩薩慈心。不驚不怖。一毛不動。光顏益好。鬼兵退散。不能得近是也。

【註】。安坐不動等。四教義三云。魔眾散已。攝心端坐。於第四禪住中忍。修觀成。中忍一剎那。上忍一剎那。世第一法一剎那。

【記】。此釋安坐不動成世第一法。新婆沙云。魔王見菩薩坐菩提樹下。端身不動。誓取菩提。速自出宮至菩薩所。謂曰剎利子。可起此座。今五濁惡世眾生剛強。定不能證無上菩提。且應現受轉輪王位。我以七寶當相奉獻。菩薩曰。汝今所言。如誘童子。日月星辰可令墮落。山林大地可升虛空。若令我今不取大覺。起此座者。定無是處。後魔將三十六俱胝魔軍。各現種種可畏形狀。執持戰具。色類無邊。三十六踰繕那量。俱時奔趣道樹下。惱亂菩薩。皆不能得。身心不動。喻如蘇迷盧也。是則由是不動。而造成世第一法也。【補】修觀者。觀上下八諦之後。縮觀減緣減行。由此端坐修觀。成世第一。【備】辨訛曰。成中忍。是結文。再言一剎那上忍一剎那世第一法。準四教義有曰一剎那發真無漏。今既發真無漏。則最後一剎那三字是剩語。刻本似破句讀。

【註】。言剎那者。止觀三十六云。經云。一念六百生滅。成論師云一念六十剎那。俱舍云。壯士一彈指。六十五剎那。

【記】。經言者。即大涅槃經語也。又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俱舍云。時之極少名剎那。

 

申。二斷結成佛。

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坐木菩提樹下。生草為座。成劣應丈六身佛。

【註】。發真無漏等。輔行三下引大論云。下八地諸惑因時未斷。至樹王下時。乃以九地九品思惑通名一九。以九無礙九解脫。合為十八。見道中八忍八智。合為十六心。總前合成三十四心。

【補】。止觀明三十四心云。只是一念從假入空。得慧眼。照真諦。而得成佛。輔行云引經一念六百生滅等。只明一念。當具多念。以證無間三十四心。未足為妨。

【註】。聲聞見思前後各斷。支佛雖見思頓斷。習猶未盡。故皆不得論三十四心。三藏菩薩至樹王下正習俱盡。方得論也。

【記】。觀音玄記云。頓證羅漢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無間而得。但不以頓盡正習。一言於習。有見思習。塵沙習。菩薩修學塵沙法門。治其劣慧。於一一門用四諦觀。伏其正使。於一一門六度行。熏見思習。故樹王下三十四心。於塵沙法上證四真諦。故令正使及二習氣。俱時而盡。故能二諦皆究竟也。方異二乘弟子。獨彰佛眼佛智。【補】八忍八智者。以欲界四諦下各有一忍一智。謂苦法忍苦法智等。上二界四諦下亦各有一忍一智。謂苦類忍苦類智等。合為八忍八智也。言忍者。即無漏禪定。智。即無漏觀慧。無間道中三昧斷惑名忍。乃即慧之定。解脫道中觀慧證理名智。乃即定之慧。此忍智具足即斷見惑。即見真理。故云見道中八忍八智也。合成三十四心者。謂見道八忍八智名十六心。修道約三界九地。各有一無礙一解脫。名十八心。見修合論。共成三十四心。此之定慧。並從無始本具無漏種子所發現行。由此現行。能證真諦我空真如。故云發真無漏三十四心也。三大阿僧祗所修福智為增上緣。無始法爾無漏種子為親因緣。故得頓發頓斷頓證。然約所斷惑品。分三十四心。若約能斷能證。唯無漏定慧而已。所證即是我空真如。亦名擇滅無為。無為真如。不墮諸數。以無為而有差別。故名三十四心也。大論問。得何功德名為佛。答。得盡智無生智。故名為佛。有言得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達無礙。三意止。三意止者。一。受教敬重無喜。二。不敬重受教無憂。三。敬重不敬重心無異。大慈大悲。三十七道品。一切諸法。總相別相悉知。故名為佛。

 

申。三說法度生。

受梵王請。三轉法輪。度三根性。

【註】。受梵王請。正法念經云。昔有國王。有二夫人。第一夫人。生一千子。試當來成佛次第。釋迦探籌居第四。第二夫人。生二子。第一子願作梵王。請千兄轉法輪主。其次願為密蹟金剛。護千兄教。梵王通為一代請轉法輪主。今別在小。

【記】。大經云。如來既成道已。梵王勸請。唯願如來。當為眾生。廣開甘露。說無上法。佛言。梵王。一切眾生。常為煩惱之所覆障。不能受我正法之言。梵王復言。世尊。一切眾生凡有三種。所謂利根。中根。鈍根。利根能受。唯願為說。佛言梵王。我今當為一切眾生。開甘露門。即於波羅柰轉正法輪。密蹟金剛。內秘外現。執金剛杵。故以立名。世傳樓至佛非也。經惟一人。今於寺門為二像者或以應願無方。多亦無咎。有師標云。密蹟一青翌鬢。二樓至德。辨訛曰。受梵王請。正法念經不明。應寶積經。

【註】。三轉法輪者。淨名經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輪者。佛證四諦法。有可轉之義。故名為輪。又能壞煩惱。名之為輪。三轉者。一。示轉。謂此是苦等。二。勸轉。謂此是苦。汝應知等。三。證轉。謂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等。乃至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一一更生眼智明覺。三轉則成十二行法輪。如文句及記。釋化城喻品。云云

【記】。此釋三轉法輪。初一行示。即長者子寶積說偈。以歎如來清淨法施。謂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次一行半。釋輪義有二。初運轉義。如文句云。以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次摧碾義。如輔行云。以四諦法輪。度與他心。摧碾結惑也。三轉下。正明三轉法輪。一一下。結益成輪。如文句下。指文正明。今具記之。文句云。轉此法度入他心。令彼得悟。破六十二見。乃名轉法輪也。世間諸法。不離愛見。今此法輪。超愛見故。名為清淨。輔行云。輪具二義。一運轉義。二摧碾義。以四諦輪。轉度於他。摧彼結惑。如王輪寶。能壞能安。法輪亦爾。壞煩惱怨。安住諦理。故于大千轉此法輪。此四諦理。體無結惑。名四本淨。又本不可說。名為本淨。為破他惑。不得已而轉也。言示者。示其相狀。勸者。勸令修習。證者。引已證彼。十二行者。一約教。二約行。教十二者。即示勸證是也。行十二者。三轉皆生眼智明覺。教十二為能轉。行十二為所轉。十二行是輪。十二教。非輪。若作二輪義。眼智明覺者。約四十八法。開此四心成十六心。為苦法忍為眼。苦法智為智。比忍為明。比智為覺。餘三諦亦爾。成十六心。三根人各得十六心。成四十八行也。十二諦是教法輪。十二行是行輪。教輪。能轉唯一權智。所轉則有十二教也。行輪。能轉之教十二。所轉之行亦十二。或通三人。或約一人。今三道中。單就見諦道中三人。利根聞示轉即生眼智明覺。三人合舉。故言十二行也。記釋云。初文中云十二行者。四諦各用示等為教。一轉各生眼等為行。言能所者。四皆佛說曰能。度入彼心曰所。言是輪非輪者。輪以摧碾為義。唯教無行。豈能摧惑。若不摧惑。亦無輪名。佛知機知時。亦不無行而徒轉也。今言非者。教從化主。行從受者。是故行輪。從受者得。功歸化主。故從佛得。以未盡理。故重釋之。若作二輪教行相循。共能摧惑。況復教行俱從佛轉。是故教行俱得名輪。但眼智等無別體故。還指忍等。故眼等行。約於諦教而成十六。故三根人。聞三轉教。各生眼等成四十八。寬狹中。云教輪等者。是化他智。但屬一權。則能轉惟一。所轉十二。則能轉名狹體寬。所轉名寬體狹。行法輪者。教是能詮。行是所詮。故行隨教益有十二。雖俱十二。寬狹則異。教定十二。行生眼等。若以示等。生於眼等。數同名異次辨通別中。所言或者。不定辭也。或三人各聞三轉。或一人前後聞三。初雖別簡。今就下。正釋。初轉法輪得見諦解。三乘之人方有十二也。。【補】欲界親緣。曰眼曰智。上界比知。曰明曰覺。如因眼有明。因智有覺。

【註】。度三根性。文句七十二云。為聲聞三轉。為緣覺再轉。為菩薩一轉。何故爾。由根利鈍。此一往說耳。通云例皆三轉。諸佛語法。法至於三。為眾生有三根故。

【記】。記云。為眾生有三根者。聲聞乘中自有此三。故於鹿苑取悟不同。大論婆沙亦云三根。上根聞初轉。中下例知。文句問。初為五人。云何作三根耶。復有八萬諸夫。何故無三根。為生三慧。三根。三道故。記釋云。問初為等者。既曰聲聞自有三根。五人並是聲聞根性。既具三根。復有諸天何意無三。為生下。答。人天通有三義。謂慧。根。道。聞思修不同。是三慧。悟有前後。即三根。見修無學。即三道。色無色般。義準亦有。但非因法輪得耳。

 

申。四緣盡入滅。

住世八十年。現老比丘相。薪盡火滅。入無餘涅槃者。即三藏佛果也。

【註】。住世八十年。光句上廿一云。世壽有三品。下方四十。中方八十。上方百二十。下方少夭。上方太老。中方不老不少。表常。又中方。表中道。佛樂中道。為此義故。方八十年也。

【記】。下方。猶云下品。此釋住世八十年。初一行。明壽有三品。次二行。明佛取中品壽。統論諸佛示現壽量。修短不定。如佛名七云。梵聲佛壽十億歲。月面佛壽一日一夜。大論明須扇多佛朝現暮寂。阿彌陀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祗劫。而我釋迦如來壽命不滿百年。然世尊同人中壽。應滿百年。而今所以不滿者。為留二十年福以庇末法弟子。如大集月藏分十云。悲愍眾生故捨壽。華嚴O云。見其憍恣。示S涅槃。留餘福教。以濟危苦。是則世尊示現八十年。非惟表居中道第一義天。抑且留福以庇末法弟子也。

【註】。老比丘。妙樂一二十四云。老比丘者。從後異故。

【記】。四教各有身像。三藏丈六之身。不同後三。故言老以別之也。阿含云。佛臨涅槃。如老比丘。詣純陀舍。【補】從後異者。以通教帶比丘像。別教現尊特。故言老以甄別之。

【註】。薪盡火滅者。佛身名薪。智慧名火。身滅智亡。名無餘涅槃也。大乘則云機薪既盡。應火云亡。

【記】。佛於拘尸那城。入火光三昧。燒身滅度。唯留舍利。為人天福田。身智俱滅。然是小教果佛無餘涅槃相也。若大乘者。涅槃O云。四緣感佛。佛則興世。四機若息。佛則唱滅。

 

子。三結歸藏教。

上來所釋。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然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略明藏教竟。

【註】。妙玄一云。三因大異。三果小同。釋籤一十五云。諦緣度殊。故因大異。俱斷見思。三乘微異。故果小同。

【記】。聲聞。見思前後各斷。支佛。頓斷見思。習猶未盡。菩薩正習俱盡。故證果小同。

【註】。偏真望大說故。三百由旬。文句七廿七約三義明。一。約生死處。以三界果報處。為三百。二。約煩惱謂見思。三。約觀智。謂空觀。

【記】。文句云。三界果報處為三百。有餘國土為四百。實報國土為五百。見惑為一百。五下分為二百。五上分為三百。塵沙為四百。無明為五百。入空觀能過三百。入假觀過四百。入中觀過五百。則知小教望大乘中道五百由旬。而言三百也。【補】斷欲界使為一百。斷色界使為二百。斷無色界使為三百。

【註】。由旬。即踰繕那。此云限量。如此方之驛。大論云。由旬三別。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小者四十里。

【記】。此釋由旬之量。初二句。會梵名華。次句。舉況。大論下。引證發明限量。且有大中小之不同也。略明藏教竟。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七之上終。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卷七之下

高麗沙門諦觀錄 南天竺沙門蒙潤集註 清比丘性權彙補輔宏記

清三寶弟子錢※菴較訂 天臺嫡裔比丘諦閑編科參梓

癸。二通教三。子。初標。

次明通教者。

【註】。四教義一云。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也。遠通常住故正為菩薩。傍通二乘。通機故諸大乘方等。及諸般若。有二乘得道者。為同稟此教也。通部

【記】。此釋通教所通之義。如云因緣生法。我說即空。當體無生。而上通但不但中道理。乃此教所遠通也。菩薩二乘而分傍正。乃此教所通機也。此教正為菩薩學般若至佛地。遠通別圓。而有已辦支佛二乘之機。故曰傍為。方等般若有二乘稟教得道者。乃此教所通部也。大品云。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欲得緣覺乘。當學般若。欲得菩薩乘。當學般若。如曰三乘同稟般若。是此教所通部也。有師標云。華嚴不共。阿含唯藏。法華開顯。唯方等般若為共。節義云。因緣即空句。是傍影大論。無生四諦句。是傍影大經。四教皆先提此宗本。

【註】。問。何故不名共教。答。共名但得二乘近邊。不得遠邊。若立通名。遠近俱便。言遠便者。通別通圓也。

【記】。此亦四教義文。料簡立通教名之所以也。問中以三乘共學此教。故云何不立名為共。答中先明立共不便。次明立通之名俱便也。

 

子。二釋四。丑。初釋名二。寅。初互通前後。

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名通教。

【註】。此望前望後。獨就菩薩釋通教名。

【記】。此標釋立通教之名。獨就菩薩。通前所以對通後而立也。二乘雖有通前之義。而不通後。則無所望。故并不得名通前也。

【註】。釋籤九二十云。通近同三藏。通遠如別教。

【補】。然通教既是遠通常住。當云通遠如圓教。今籤曰如別教者。以別教證道同圓。體是同故。有師標曰。通前三藏。云何亦就菩薩釋名。答。正指當教佛。亦同三藏佛歸於灰斷。然此佛豈二乘所成耶。故就菩薩釋。

【註】。四念處二有三通義。一因果俱通。通當教是。二因通而果非通。即被接者是。三通別通圓。即藉通開導人是。謂別圓用通而為方便。但成別圓因果人也。此三通義。唯在菩薩。

【記】。此證釋獨就菩薩立名之所以也。如四念處云。通義有八。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教者。同稟無生之說。理者。同緣即色是空。智者。諸法不生般若生。斷者。須陀洹若斷。同是無生法忍。行者。同乘摩訶衍乘。位者。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因者。同學般若波羅蜜。果者。同到薩婆若海。三人八義不殊。故名通也。復次通有三義。一因果皆通者。如上八義。近通偏真四枯拙度。二因通果不通者。乃是別果來接通因。得見佛性。成四榮雙樹。三通別通圓者。別圓因果。皆與通異。藉通開導。得入別圓。因成非枯非榮雙樹之果也。然三通義。唯就菩薩而論。【補】如因果俱通一義。而二乘應有。唯在菩薩者。以二乘雖有前之一義。而無後之二義。故并不受因果之名也。

【註】。今文通後別圓者。下文釋出。雖但被接。意亦該於藉通開導也。

【記】。蓋通教機雜。若受別圓來接。欲成別圓之人。必當藉通開導。雖通人被別圓所接。但別圓亦藉通教預為開導。故通為大乘之初門者。良有以也。所言藉通開導者。拾遺記云。即於乾慧及性地中。聞體法空。不但空于二十五有。亦乃空於涅槃。此人須藉通教談空開導其心。而了此空體是中道。乃以別圓內外凡觀。同於二乘。歷乾慧地。及後諸地乃至十地。即成別圓初地初住八相之佛。是乃通教通別圓之義也。則知後文雖出被接之機。其意必該乎藉通開導也。

 

寅。二當教得名。

又從當教得名。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故名通教。

【註】。此通就三乘釋通教名。若三藏。諦緣度三法分三乘。今通教三乘。同觀無生四諦。同體假入空。觀十二因緣。同觀六波羅蜜見第一義。而分三乘之別者。但總相別相等智。斷結。侵習。自行化他。根性不同耳。言說是事。即空故無。

【記】。三人同以無言說道句。四教義。四念處。廣解。四教義問。菩薩可修六度。二乘何得同觀亦修六度耶。答。涅槃經云。福德莊嚴有為有漏。是聲聞法。何處有慳貪聲聞。破戒嗔恚放逸散亂愚癡羅漢辟支佛耶。但二乘不能行其事。成就眾生。何曾不同修六度。第一義諦。無言說道而斷結耶。而今所以分三乘之別者。四教義云。三乘同秉通教。見第一義諦。同斷三界見思。得一切智。同求有餘無餘涅槃。此義既同。而分三乘者。聲聞。總相體法入空。智慧力弱。但斷正使。根性不同。亦有慧俱二種解脫。如前三藏教中分別。緣覺。福德利根。能少分別相。體法入空。生無佛世。不因聞法。時至道熟。自然曉悟見第一義。斷三界結使盡。侵除習氣。是名辟支佛乘。根性不同。亦有二種。一者小辟支迦羅。二者大辟支迦羅。已如前說。若菩薩。具修總相別相智慧。體因緣即空。起大悲誓願。以修諸行見第一義。斷界內煩惱。用誓願扶習。還生三界。用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三乘善根淳熟。即坐道場。用一念相應慧。斷煩惱習盡。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轉生滅無生二種法輪。化三乘眾生。入無餘涅槃。是為大乘。則知分三乘之別者。但約總相。別相。等智。斷結。侵習。自行。化他。根性不同故耳。又妙玄云。通教聲聞。總相一門。達俗即真。緣覺能於一門總相別相。達俗即真。菩薩能於四門總相別相。達俗即真。又能遍四門出假。教化眾生。籤云。聲聞緣覺於一門總相別相者。總。謂但作苦集觀耳。別謂觀苦七支。集五支。以自行故。但依一門。菩薩為化他。故於四門。然七地前約自行邊。亦但一門。入假方便。亦須習。正此意也。所言總別相等智者。經云。初以分別諸法智慧。後用涅槃智慧。分別諸法。是別相。涅槃智慧是總相也。而三人隨力用之。末二句。釋無言說道。

【註】。輔行六上十六云。通人既觀諸法如幻幻本不生。今無所滅。名之為體。謂體六凡依正之色。如幻如化。當體即空。而入真理也。

【記】。體色入空者。四教義云。今約無生四諦。信無生苦諦者。信陰入界不生。如夢幻響化。水月鏡像。畢竟空無所有。解苦無苦。不為苦所苦。而有真諦。無生集者。了一切煩惱業行。如夢幻等。空無所有。無和合相。知無所有。不為結業流轉。解集無集。而有真諦。無生滅者。知一切生滅法不可得。設使有法過於涅槃。亦如夢幻。本自無生。今亦無滅。若不知無生無滅。生滅終不自滅。若知無生無滅。生滅自滅。而有真諦也。無生道者。信一切至涅槃道。皆如夢幻。無有二相。若見有二。有通不通。則成壅塞。若知不二。不見通與不通。任運虛通。入第一義。是則知道而有真諦也。釋當教得名竟。

 

丑。二顯位二。寅。初原當教因果列十階級四。卯。初略標。

依大品經乾慧等十地。即是此教位次也。

【記】。四教義四云。通教三乘。同觀二諦。二乘雖觀二諦。一向體假入空。用真斷結。至無學果。菩薩亦觀二諦。始從乾慧終至見地。多用從假入空觀。從薄地。學游戲神通。多修從空入假觀。從辟支佛地。學二觀淳熟雙照二諦。入菩薩地。自然流入薩婆若海。問。若爾。何得此中第九菩薩地。方云從空入假耶。此文亦與四教義同。蓋前之七地。但明三乘共意。未及別顯菩薩。第八支佛地。亦與緣覺共明。至此第九菩薩地。方別明菩薩事也。此乃總敘之詞。非謂菩薩至此方入假也。讀者詳之。先以圖示之。

(原文1468~1469頁圖表)

【記】。然支佛不立分果。此中何故亦有位次。蓋支佛雖無分果。而斷惑亦有次第。故有位次。斷惑修行。雖從淺至深。若證果位必至第八。是知前七祗屬於因。非分果也。又菩薩佛地名異二乘。而言共者。以名雖有異。同是無學應供。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是一故也。

【註】。此是三乘共位。

【記】。此判圖義。大品經文云。從乾慧地。至菩薩地。皆行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故知三乘共位也。止觀云。乾慧地。正是三賢位。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通是外凡。故言乾慧地也。性地者。即四善根位。以總相念處力。發善有漏五陰。名為煖。增進初中後心。得入頂忍世第一法。通名內凡。故言性地也。此二位。共伏見惑。八人者。八忍也。從世第一轉入無間三昧。故言八人也。見者。見真諦理。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皆盡也。薄者除欲界思惟六品也。離欲者。除欲界九品盡也。已辦者。除色無色七十二品盡。如火燒木為炭也。辟支佛者。福慧深利。功德力大。而除習未盡。故名為侵也。菩薩地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等。殘習將盡。如餘少灰也。佛地者。大功德力資利智慧。得一念相應慧。習氣永盡。如劫燒火。無炭無灰。此即三乘共十地而斷思惑之位也。或問。輔行謂通教二乘。七地已前與菩薩共。名共聲聞。若爾。八地以上過二乘地。何故亦名共菩薩耶。答。以初名後。從本立名。不同別圓始終別故。三藏教中。雖有二乘。菩薩行遠。始終伏惑。永異二乘。故不名共。不聞別理。復非不共。又問七地思惑已盡。何故六地名共聲聞。八名支佛地。何故七地名共支佛耶。答。通位從容故也。節義云。當教共位。出大品燈炬深奧品。大論七十五卷委明通十地行相。【備】集註問答。支佛八地所侵。乃見思家習。菩薩九地進侵。乃指出假塵沙家習。至佛十地。兩家習盡。

【註】。若明三借等義者。一三乘共借別教始終位次。二單借別教十地亦三乘共。三別為菩薩借別一教。又別為菩薩立忍名。別明菩薩燋炷十地。大品更說十地菩薩為如佛。併圖於後。

【備】。通教機廣。上明三乘共位。是通三乘總判。今所列三乘借別等。皆別判內三乘借別。及單借別地三者係三乘共。別為菩薩借別教。又別為菩薩立忍。菩薩燋炷十地。更說十地如佛。四者專指通菩薩論。止觀輔行六卷三卷中詳列。【補】十地菩薩如佛句出大品大論。

(原文1474~1475頁圖表)

【備】。今此一圖。與集註所列少異者。依辨訛改正。辨訛曰。圖中須將別歡喜地等置下。通乾慧地等列上方妥。如二果是薄地。二向豈亦可云薄地耶。若改轉。則不妨薄地中含有二向二果。餘可例知。【補】止觀云。借別教名。名通位者。外凡三賢是乾慧。名十信。內凡四善根是性地。名十住。十行。十向。八人見地是須陀洹。名歡喜地。薄地是斯陀含。有向有果。向為離垢地。果為明地離欲是阿那含。有向有果。向為炎地。果為難勝地。已辦是阿羅漢。有向有果。向為現前地。果為遠行地。辟支佛為不動地。菩薩地為善慧地。或以菩薩後心。為法雲地。或以佛地。為法雲地大品云。十地菩薩為如佛。得作此釋也。輔行釋云。通教地前。無位可論。故借別教內外凡位。但名通教初地二地。通教地後亦無復位故借別教法雲佛地。以名通教九地十地。從容不定。故有或言。大品既云十地如佛。當知即是別名名通。楞伽云。遠行善慧。法雲佛地。是佛種性。餘者悉是二乘種性。此亦別名名通位也。若是別位。豈遠行已前屬二乘耶。近代釋位。地前伏惑。正是此列。【記】。四教義云。約名別義通辨位者。即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鐵輪位。即乾慧地伏忍。三十心。即性地柔順忍。八人地。見地。即歡喜地得無生忍。大品云。須陀洹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薄地向果。向。即離垢地。果。即發光地。大品云。斯陀含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離欲地向果。向。即炎地。果。即難勝地。大品云。阿那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已辦地向果。向。即現前。果。是遠行大品云。阿羅漢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是第八不動地。侵除習氣也。大品云。辟支佛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菩薩地。即第九善慧地。佛地。即第十法雲地。當知如佛坐道場時。以一念相應慧。斷煩惱障法障習氣盡。化一切有緣眾生竟。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八相成道。是則用別教名。以辨通教位也。【補】通教名借位者。指南集云。初借位之意。佛教被機。機樂別位名通。佛說義通名別。旨蘊秘結。古執有情。勞我天 臺。申通經論。七地齊於羅漢。別義難收。四地斷惑證真。通無此語。四善屬於行向。伏惑在於地前。二教不收。諸部奚判。故立借別名通。以為通經法式。二借位所依。問。雖曰通經。憑於何典。答仁王四地斷見。大品十地如佛。楞伽種性有無輕毛六心退等。此等經文。位名在別。義乃屬通。若非借別名通。為何教收耶。集註問。藏通三乘。同斷見思。既可借別名通。安知非借別名藏耶。答。通屬大乘。原有通後之義。且三乘共行。故借於可借耳。藏一向是小。無通後義。三乘差別。而菩薩因不斷惑。何可借耶。

(第1480~1481頁圖表。)

【補】。若見此別名判三人通位者。初地斷見。二地斷欲一二品思。三地斷六品。四地斷七八品。五地斷九品。六地斷七十一品。七地斷七十二品思。八地已上。侵習斷無知等。例前支佛發真無漏。侵除習氣。如燒木成炭等是也。輔行釋云。單借別十地名通十地。則彼此地前通為伏惑。通雖無位。即未斷惑。以不入地故。此單借別十地。意在引通入別。與前共借不同。又初地斷見。三教不收。若說別。初地是破無明。若說圓。初住即證中道。若說藏。而無十地名目。所以三教不收。故用通教三義而收之。是故初地斷見。名乾慧地也。

(原文1482頁圖表)

【備】。辨訛曰。圖中八人。人字。當心字。以經中明三地四地斷見不同故。今文中開為多位。如仁王明四地斷見。故將此四忍對歡喜。四智對離垢。或有經中明三地斷見。則將四忍四智合為八心對於初地。故知是八心也。若八人乃是十五心。不當以十五心。更立十五心對於二地。豈非繁重。私謂。集註圖說。本於止觀。【記】。止觀云。四借別教名。名通教菩薩位。乾慧。是外凡。性地。是內凡。八人。為初地。十五心。為二地。十六心。為三地。此三皆不出觀。而斷見惑。四忍為初地。四智為二地。四比忍為三地。四比智為四地。此四皆不出觀而斷見惑。薄即五地斷六品思。離欲即六地斷九品思。已辦即七地斷色無色思盡。支佛即八地至十地斷習無知。玄義問。初地至七地對果。出何經論。答。經論非不對當。但高下不同。人師對之有異。或用見地。止對初地。如今所用。或向取初三地。併對初地。仁王明四地。併對初地。此難定判。但通教見地。本是無間之道。不出觀證須陀洹。豈得初地斷見。乃至三地或曰四地耶。若斷別惑。不共二乘。此義有之。又或言六地斷結齊羅漢。或曰七地。此乃定執。前後兩果。經論對皆不定。中間可以義得。今依義推。不可定執。【備】玄義問一節。本三乘共借別教圖下。今列於此者。以三四地斷見本圖下標故也。三四地不出觀斷見。解見下。【補】輔行云。此單約菩薩。故修觀斷惑不同。此中八忍為初地。不可曰八忍具足。當指初入無間三昧。忍智初發之時而言。若曰八忍具足。則是十五心為二地矣。既入無間三昧。從初忍乃至八忍。皆屬八人地故。又止觀中問。三乘共斷。其義已顯。用何為據。更獨開菩薩地耶。輔行云。問者三乘共位。借義已成。別立菩薩。恐無誠證。答。大論判三處燋炷。有三種菩薩斷惑。乾慧是伏惑。尚得為初炎。今取八人斷真為初炎。有何不可。荊溪釋答意。經論各有明文。並語菩薩智斷。初引大論三處燋炷者。意引乾慧別在菩薩斷惑之位。若共二乘。不名初炎初炎即是斷位故也。論別立菩薩。故以初地為斷位。故大論燈炷品十地有二。云云如後文引。

(原文1486頁圖表)

【記】。四教義引大論云。聲聞法中名乾慧地。於菩薩法即是伏忍。聲聞性地。菩薩柔順忍。聲聞八人地。菩薩無生忍。聲聞見地。菩薩亦無生忍。聲聞薄地菩薩遊戲神通。聲聞離欲地。菩薩名離欲清淨阿羅漢地。於聲聞法中即是佛地。而三藏佛三十四心發真無漏。斷三界結盡。與羅漢齊也。大品云。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乃至辟支佛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即對菩薩八地。侵除習氣。九過辟支佛地。入菩薩位者。即九地十地是。則十地菩薩當知如佛也。玄文云。初就三乘共位中菩薩別立忍名。而義通二。用別教名。名別義通。通義已如前說。別立者。別為菩薩立伏忍柔順忍無生忍之名也。乾慧地三人同伏見惑。而菩薩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薩信因緣即空。而於無生四諦降伏其心。起四弘誓願。雖知眾生如虛空。而發心度一切眾生。是菩薩欲度眾生。如欲度虛空。故金剛般若云。菩薩如是降伏其心。所謂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次三誓願降伏其心亦如是。是為菩薩在乾慧地。修停心別總相念處觀時。異於二乘。故別稱伏忍。復次三乘人同發善有漏五陰。生相似解。皆伏見惑。順第一義。而菩薩獨受柔順忍名者。菩薩非但伏結順理。又能為一切眾生伏心行六度。一切事中福慧皆令究竟。如三藏菩薩於中忍中三僧祗行六度。不惜身命。今菩薩亦如是。以空無相願。調伏諸根。為眾生故。滿足六度。故名順忍也。復次三乘人同發真無漏。若智若斷。同名無生。而菩薩獨受無生法忍名者。以其見諦理。斷結使。不生取證之心。故別受無生法忍之名也。所以者何。若生取證之心。即墮二乘之地。不得入菩薩第九地。而別為立忍名。良有以也。復次三乘人同得神通。二乘不能用神通成就眾生。淨佛國土。故不得游戲之名也。阿那含雖斷五下分結。不能捨深禪定。來生欲界。和光利物。而不同塵。故不得離欲清淨之名也。止觀問。三乘人智斷既齊。何故二乘名智斷。菩薩名法忍。答。忍。因也。智。果也。故十五心名忍。十六心名智。又二乘取證。宜判智斷。菩薩望佛猶居因位。但受忍名。又菩薩一品思盡。即一分自在生。品品死。品品生。能忍生死勞苦。不入涅槃。故名忍也。

【註】。別明菩薩燋炷十地。妙玄四三十一云。別圓各逗一種根性。故用發真為初焰別初地圓初住通教為逗多種根性。所謂別圓入通。故含容取乾慧耳。

【記】。通教機雜。而乾慧中尤雜。取多所含容之意。故以未發真為初焰。四念處云以相似燈炷為初焰耳。尋常謂別圓入通多約被接言之。今言別圓入通者。通之一字。指通教中當教之機。別圓入通。指通別通圓之機。故云三教含容通說。非秪約被接言也。

【註】。若鈍根者。八人見地是初焰。利者。於乾慧即能斷結即是初焰。已上皆妙玄之文

【記】。此上二節文。俱釋菩薩燋炷十地。初一句。牒前標示。妙玄下。明通教乾慧為菩薩初焰。然此所引。乃是答辭。因文前問。大論三處明初焰。約別圓。皆取發真為初焰。通教何意取乾慧為初焰耶。答。別圓各逗一種根性。如文云云又輔行云。大論三處燋炷者。意引乾慧別在菩薩斷惑之位。若共二乘。不名初焰。初焰即是斷位故也。論別立菩薩。故以初地而為斷位故大論七十八燈炷品云。十地有二。一菩薩初地為初焰。二聲聞見地為初焰。若獨菩薩地。即歡喜地為初焰。論文既以菩薩初地而為初焰。故今取之以為況釋。於共伏道尚得以為菩薩初焰。今但退取共斷位者為獨菩薩初焰。有何不可。故知此文別判通教菩薩位也。

大品云。初地燋炷。大論明三處初焰。焰約能照。譬智。炷約所照譬惑。三處者。通別圓也。三教含容通說。故曰別圓入通。非被接意。

【備】。此段小註本在儀文乾慧地耳下。因記文長。消釋未便。故列於後。【記】。此段小註。釋明含容取乾慧意。大品明第一地燋炷者。經深奧品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用初心得阿耨菩提。用後心得。世尊。是前心不至後心。後心不至前心。世尊。如是心心所法不俱。云何善根增益。若善根不增。云何當得菩提。佛告須菩提。譬如然燈。為用初焰燋炷。為用後焰燋炷。須菩提言。世尊。非初焰燋炷。亦非離初焰。非後焰燋炷。亦非離後焰。佛言須菩提。於意云何。炷為焦否。世尊。炷實焦。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如是不用初心得菩提。亦不離初心。不用後心得菩提。亦不離後心。菩薩始發意。行般若波羅蜜。具足十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論釋云。燈。譬菩薩道。炷。喻無明煩惱。焰。如初地相應智慧。乃至金剛三昧相應智慧。焦無明等煩惱炷。亦非初心智焰。亦非後心智焰。而無明等煩惱焦炷盡。得成無上菩提。是則以論中釋經。則知大品明初地焦炷意也。大論明三處初焰者。四念處云。大論釋燈炷品云。有人言。乾慧為初焰。佛地為後焰。有言歡喜地為初焰。佛地為後焰。如此解釋不同者。恐是諸大乘師釋滿字教門。三教名位不同。各取此意。以釋初後焰也。若言二地是菩薩斷道者。此取性地為斷道。至六地與羅漢齊。或取八人地是斷道。此以三地為斷道。七地齊羅漢。今不取二地三地。乃取乾慧者。故知是通三人之初。以似道為初焰耳。有言歡喜為初焰。佛地為後焰者。此約別教初地斷道為初焰。別教登地見常住理。斷無明。見中道。故以歡喜為初焰也。有言初住為初焰。佛地為後焰者。是圓教意。以圓教登住是中道佛性。斷一品無明故。此是通教通別通圓之義也。

【註】。且乾慧初焰。三通言之。是何根性。須知論釋焦炷。雖通三教。乾慧初焰。自是一途。不必三通收。以通教機雜故。

【記】。此揀明乾慧非三通也。先問。次答。如文可知。三通者。即上文所謂因果俱通。因通非果通。通別通圓是也。言不必三通收者。謂因果俱通之機。初地不能斷結。因通非果通之機。三地四地方能斷結。藉通開導之機。亦非能初心斷結。是故乾慧初焰。自是通之當教一途。不必三通收也。

【註】。又乾慧初焰。何位伏惑。例如單借十地。如輔行。或云利根。即伏即斷。

【記】。此料簡乾慧初焰伏惑也。問。乾慧初焰。既是斷惑。將何位而為伏惑耶。問中約位問伏惑。答中舉單借十地。意明乾慧如別教歡喜地斷見。則以地前為伏惑位也。如輔行者。如上圖中引文可知。或云下。更指一釋。【補】然此中論伏惑位者。若云逗多種根性。含容取乾慧為初焰。其意則寬。故得例前借十地。地前立伏惑位也。若云鈍根。八人見地是初焰。利根。於乾慧地即能斷結。即是初焰。此則地前不須更立。何以故。乾慧本是伏惑之位。但利根之人。即伏即斷。故以為初焰。若更立伏惑位。不名乾慧為初焰矣。良由前文單借十地。無論機之利鈍。但未斷惑。而不入位。故地前更須立地。即更立伏惑位。此中不然。故立為不立。意存兩向。

【註】。大品更說十地菩薩為如佛。輔行明通二種如佛。以釋大品。一別為菩薩立忍名。第十亦名菩薩地。對共佛地。故云如也。又被接人至十地破無明能八相作佛。似通教佛。故云如也。釋籤亦明圓教觀行如佛相似如佛。但非今通教所論。

【記】。此釋經說十地菩薩為如佛初一句。牒前標示。以大品經云。菩薩住十地中。當知如佛。謂若菩薩摩訶薩。具足六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具足圓滿。斷一切煩惱及習。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十地中當知如佛。論釋云。當知如佛者。菩薩坐菩提樹下。入第十地名法雲地。譬如大雲※雨連下無間。心自然生無量無邊清淨諸佛法。念念無間。爾時菩薩作是念。欲界魔王心未降伏。放眉間光。令百億魔宮。闇蔽不現。魔即嗔惱。集其兵眾來逼菩薩。菩薩降伏魔已。十方諸佛慶其功勳。皆放眉間光。從菩薩頂入。是時十地所得功德變為佛法。斷一切煩惱習。得無礙解脫。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等無量佛法。地六種動。天雨華香。諸菩薩天人。皆合掌讚歎。是時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無量世界。十方諸佛菩薩天人。大聲唱言。某方某國某甲菩薩。坐於道場。成具佛事。是其光明。是名十地當知如佛也。輔行下。引荊溪明通教二種如佛。以釋大品經十地如佛。初種可知。二種。如文云。若被接者至此既破一品無明。亦能八相。如彼八相。故云如佛也。對共佛地句。謂通教第十地。名為佛地。對三乘之共佛地。而曰如也似通佛句。謂被接之人。能破無明。無明破已。如彼通佛。同得八相。故名如也。釋籤下。明圓教亦有二種如佛。文云。若入圓教。假使住前。亦得通名坐道場也。即是相似如佛。觀行如佛。然彼文意。為異別教教道言耳。非今通教所論之如佛。

 

卯。二詳示二。辰。初因地列名八。巳。初名乾慧地

一乾慧地。未有理水。故得其名。即外凡位。與藏教五停心總別等三位齊。

【註】。三乘之初。同名乾慧。用體法念處等觀。雖未得煖法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故稱乾慧也。

【記】。此釋得名乾慧地者。謂雖有能觀之智。然所照之惑火未亡。真諦之理水未顯。既未有理水。乾有其慧。故得乾慧之名也。是知惑喻如火。理譬如水。惑亡理顯。猶水之火也。妙玄明三乘共十地。第一名乾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乾慧。即是體法五停心總相別相四念處觀。事相不異三藏。此三階法門。體陰入界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煖法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故。體法停心別總二相念處觀。出四教義二廣明。須者往檢。

 

巳。二明性地。

二性地。相似得法性水。伏見思惑。即內凡位。與藏教四善根齊。

【註】。性地中無生方便。解慧善巧。轉勝於前。得相似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記】。妙玄云。性地者。得過乾慧。得煖已。能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性地中無生方便解慧善巧轉勝於前。言勝前者。如解苦無苦。而有真諦。以陰入界不生。皆如夢幻響化。水月鏡像。畢竟空無所有故也。解集無集而有真諦。以了一切煩惱業行皆如夢幻等故。解滅本自不生。今亦無滅。而有真諦。以知一切生滅之法皆不可得。設使有法過於涅槃。亦如夢幻等故。知道有道而有真諦。信一切至涅槃道。皆如夢幻等無有二相。則任運虛通。入第一義。得相似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巳。三二地並明。言並明者。以此二位。同入無間三昧。同斷見惑。所以同為發明也。

三八人地四見地。此二位入無間三昧。斷三界八十八使見盡。發真無漏。見真諦理。與藏教初果齊。

【註】。三乘信法二行。體見假以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即八忍也。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也。

【補】。此明得名八人見地也。初三乘下。釋八人地。次三乘下。釋見地也。八人位中。只具八忍七智。但是十五心。少一道比智。故曰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即以具足立名。故名八人地。至十六心滿。即入見道名見地也。

【註】。無間三昧等者止觀六云。若言三地者。據斷見初。言四地者。據斷見後。皆不出觀。

【記】。此釋二位無間三昧斷見也。止觀云。別名名通家共位者。舊云三地斷見。或云四地斷見。或言六地斷思盡或言七地斷思盡。今覈此語。若云三地四地皆斷見者。此師不解通教義。三乘共位。同入無間三昧。不出入觀而斷見。那忽用三地四地斷見耶。若但取三地斷見者。四地應斷思。若但取四地斷見者。三地應未斷見。若用兩地斷見。為出入觀。為不出入觀。若不出入觀。則無兩地。若用兩地斷見。為出入觀。非斷見位。人師救云。經說如此。蓋由此師不解經意。今言經借別教之意。以顯通教耳。然別見義長。論三地四地。通見義短。不出入觀。但名可借別。義必依通。若作不出入觀釋者。如言三地者。據斷見初。言四地者。據斷見後。皆不出觀。例如十六心。或言是見道。或言是思道。是則無間三昧者。三四二地。以斷見初後分之。雖分二地。觀智無有間斷。故云無間也。

【註】。輔行六上云。通雖二地。斷時仍促。三乘共故。雖促復長。是故雖分三地四地。

【記】。此釋通教斷見須分三四兩地也。輔行問。當通教中。判斷見位。自分二地。何須破他。自立借別。立斷見位。還同通教。答。只緣同通。故得名通。通雖二地。斷時仍促。三乘共故。雖促復長。是故雖分三地四地。或時借別。別見更長。仍有二意。若約理說。通至佛地。若約教道。云三四地。雖二意殊。見義並長。以別長故。故借教道判兩地斷見之義無爽。若依通義。云不出觀。若依別義。地地皆能破見。以此為異。以別長故。故後兩番通用四地皆斷見位。人多不見。謂通義足。何須借別。

 

巳。四明薄地。

五薄地斷欲界九品思前六品。與藏教二果齊。

【註】。體愛假即真。發六品無礙。斷欲界六品。證第六解脫。欲界煩惱輕薄也。

【記】。此明得名薄地也。言薄者。厚之待也。以前三四二地。惟斷見惑。思惑全在。猶冰之堅厚也。至此第五地中。不但斷見。復能進斷欲界九品思惑中前之六品。正與藏教二果位等。以其欲界之煩惱輕微。猶冰之少薄。故名為薄地也。

 

巳。五明離欲地。

六離欲地。斷欲界九品思盡。與藏教三果齊。

【註】。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盡。離欲界煩惱也。

【記】。此明得名離欲也。言五下分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使。四貪使。五嗔使。是也。見四卷廣明。

 

巳。六明已辦地。

七已辦地。斷三界見思惑盡。但斷正使。不能侵習。如燒木成炭。與藏教四果齊。聲聞位。齊此。

【註】。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斷五上分結七十二品思盡也。斷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

【補】。此明得名已辦也。言已辦者。以三界事惑斷盡。無功可用。如云所作已辦也。見思曰事障。無明曰理障。以無明理障。對見思事障。故曰事惑。事惑者。即五上分也。五上分者。一掉舉。二慢。三無明。四色染。五無色染。斷此究竟。則名所作已辦也。

【註】。燒木成炭。四教義三十二引智論云。聲聞智慧力弱。如小火燒木。雖然。猶有炭在。

【記】。此釋斷正使不能侵習氣也。言習氣者。煩惱殘習也。如乳母衣。久故垢著。以灰淨浣。雖無有垢。垢氣猶在。衣如聖人心。垢如諸煩惱雖以智水浣。煩惱氣猶在。如難陀。淫習重故。雖得阿羅漢道。於男女大眾中坐。眼先視女眾。而與之言語說法。舍利弗。瞋習重故。聞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即便吐食。終不復受請。摩訶迦葉。瞋習重故。佛滅度後。集法之時。敕令阿難入突吉羅罪懺悔。而復自牽阿難手出。不共住。言汝漏未盡。不得以不淨人而集佛法。畢陵伽婆蹉。罵河神為小婢。慢習重也。摩頭婆私r。或時從衣架踔上樑。或樑至棚。或棚至閣等。掉戲習重也。如是等聖人。雖漏盡。尚有習在。如火焚薪。灰炭猶存也。

【註】。聲聞位齊此者。輔行六上云。通教二乘。七地已前與菩薩共。名共聲聞。若爾。八地已上。過二乘地。何故亦名共菩薩耶。答。以初名後。從本立名。不同別圓始終別故。

【記】。輔行又問。藏教亦共聲聞。何不立共名。答。三藏教中。雖有三乘。菩薩行遠。始終伏惑永異二乘。故不名共。不聞別理。復非不共。則顯通教菩薩斷盡正使。故與二乘齊。復聞別理。得受別接。共與不共。皆可以說。不同三藏也。

 

巳。七明支佛地。

八辟支佛地更侵習氣如燒炭成灰。

【註】。緣覺發真無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習氣也。

【記】。 侵者損也。習氣未盡。故但言侵之損之。而使之盡也。

【註】。燒炭成灰者。四教義三十二引大論云。緣覺智慧力勝。如大火燒木。木然炭盡。餘有灰在。

【記】。經云。譬如窮人。負他錢債。雖債欲畢。餘未畢故。猶繫在獄。而不得脫。聲聞緣覺。亦復如是。以有愛習餘氣。所以不得成菩提也。

 

巳。八明菩薩地。

九菩薩地。正使斷盡。與二乘同。扶習潤生。道觀雙流。游戲神通。淨佛國土。

【註】。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游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氣將盡也。

【記】。此明菩薩修學佛道。正習雙除。儼超二乘之像。乃三乘中之傑士。所謂出類拔萃者也。言。從空等者。二乘慧眼了空。惟觀真諦。菩薩法眼照假。能觀俗諦。所以從空。亦能入假也。道。謂化道。即慈悲利物。觀。謂空觀。即鑑理自利。所謂悲智雙融。真俗並運也。色心無知。即塵沙障習。五眼中。法眼能觀俗。三智中。道種能照俗。下別教住行向中解。通教菩薩。與別教菩薩。斷習及得眼智。有淺深麤細不同。然觀空自利。觀俗利他。亦能進斷塵沙。得法眼。證道種智也。成就眾生。即下以布施攝眾生來生其國等。佛十力者。法界次第云。此十通名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大菩薩亦分得此智力。比佛小劣。故不受名。十力者。是處非處力。業智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處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盡力。四無所畏者。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三說障道。四說盡苦道無所畏。此四通名無畏者。於大眾中廣說自他智斷。既決定無失。則無恐懼之相。故稱無所畏也。言斷習將盡者。既之曰將。當知未全盡也。須知此菩薩盡習。必在七寶菩提樹下。機緣熟時。以一念相應慧。而頓斷也。【備】問。藏通菩薩既同不見中。何以一留惑。一斷惑。答。藏通雖同不同中。藏則正化二乘。若云菩薩斷惑。二乘大恐。故須留也。通則正化菩薩。不妨明言斷惑。

【註】。扶習潤生者輔行五下廿四云。大品云。留餘殘習。以誓願力。及扶餘習。而生三界。利樂有情。此教亦無中道應本。以誓扶習。而生三界。

【記】。此明扶習潤生。初二行。舉輔行引經正釋。次一行。明扶習潤生之故。亦是兼藏教菩薩而言。妙記云。兩教入滅。無未來化。玄文云。藏通等聖。亦得有應。但是作意神通。譬如圖寫。作意乃成。覈論無本。何者。灰身泯智。無常住本。約何起應是也。【備】問。正使牽生死。習氣不牽生死。何以言扶習而潤生耶。答。菩薩生三界。當以誓願為正。扶習為傍。所以扶習者。不過為受生緣耳。不必定如凡夫以使為牽生。習不牽生為難也。若不留此殘習。便登佛地。何以長能出假度生耶。

【註】。道觀雙流者。道。謂化道。觀。謂空觀。帶空出假。故曰雙流。

【記】。化道。即修行六度。空觀。即體達法空。空假並行。故曰雙流也。

【註】。游戲神通者。游諸世間。譬如兒戲。亦如幻師。種種變現。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

【記】。此釋游戲神通。初二句。釋游戲義。諸世間。即器。有情。正覺。三世間也。菩薩游三世間。行來往返。其猶兒童嬉戲。不作意分別也。次二句。喻神通義。謂幻師以幻咒力。幻造種種之事。或拈莖草。幻成為人。或舉幅巾。變為匹馬。今菩薩承禪定力。種種變現。或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亦如幻師也。末四句。約法正釋。即瓔珞經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當知天然慧性。與六法相應。即能轉變自在。故曰神通也。

【註】。淨佛國土者。一切諸行。無非菩薩淨土之行。如以布施攝眾生。菩薩成佛時。布施眾生來生其國等是也。

【記】。淨名經云。佛為寶積。廣明眾行。為淨土因。如云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成佛時行十善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淨土。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淨土。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淨土。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淨土。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四無量。四攝法。一切方便。三十七道品。回向心。說除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闕十善法等。皆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乃至命終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是也。輔行云。淨佛國土者。通教出假菩薩。亦為眾生作淨土因處處結緣。眾生機熟。斷習成佛。名淨佛土。結緣之時。名淨土行。故淨名經云。菩薩取於淨土。皆為饒益諸眾生故。乃至布施是淨土。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結緣時。以布施攝。成佛時。地多珍寶。諸所捨者。同生其土。而受五種布施化益。由攝生有五差故。所謂人天及以四教。一切諸行無非菩薩淨土之行。故有四土橫豎攝物。是則淨土義通諸教。今文且依通教菩薩斷餘殘習。為淨土果。但是異于二乘而已。

 

辰。二果地顯義三。巳。初明成佛。

十佛地。機緣若熟。以一念相應慧。頓斷殘習。坐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成佛。

【註】。上釋諸位具如妙玄四廿八

【記】。妙玄云。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究竟。如劫火燒木。無復炭灰。喻習究竟。如象渡河。到於邊底。喻真究竟。雖菩薩佛。名異二乘。俱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得一涅槃。共歸灰斷。證果處一。故稱為通也。

【註】。過菩薩地。則入佛地。用誓扶餘習。生閻浮提八相成道。五相同三藏。唯六成道樹下。得一念相應慧。與無生四諦理相應。斷一切煩惱習盡。具足力無畏等。名之為佛。

【記】。一念相應者。眾生機緣既熟。即一念空慧與無生理相應。習盡成佛。妙玄云。藏佛因伏果斷。通佛因果俱斷。藏佛一日三時照機。通佛即俗而真照不須入。

【註】。頓斷殘習者。觀音玄記下云。前斷正使。今侵二習。至於佛地。見思習盡。真諦究竟。塵沙習盡。俗諦究竟。

【記】。此菩薩從已辦地。留習潤生。用慈悲道。與真空觀。雙行化物。造到佛位。頓斷殘習也。

【註】。七寶天衣者。表殊勝自然也。

【記】。大品云。我當於菩提樹下。從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膩吒天。以天衣為座。當學般若。大論申明生身佛把草樹下。法性生身佛天衣為座。成佛時。諸天龍等各以妙衣為座。欲界天衣。從樹邊生。無縷無織。譬如薄冰。光曜明淨。有種種色。色界天衣。純金色光明。如是等寶衣敷座。菩薩坐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寶樹。表殊勝。天衣。表自然也。

【註】。現帶劣勝應者。通佛亦是丈六之身。或十里。百億。神通變現耳。住空故劣。住中故勝。以通教有合身義。故云帶劣勝應。

【記】。仁王O云。帶丈六像。現尊特身。樹下一念相應。斷餘殘習。即通教佛自覺覺他。則神通變現。有十里百億神通身量也。金光明O云。丈六身佛。住真諦。丈六尊特合身佛。雙住真中。尊特身佛。雙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此依二理。故有二佛。則知通佛住空故劣。住中故勝也。然通佛有合身佛義者。神寶記云。即三藏佛。示成道相。帶丈六像。現尊特身者。通被衍門。有利鈍二機。故所見相。勝劣不同。所謂合身尊特者是也。而實一佛。機見有異。非謂大邊存小名為帶也。言合言共。亦義云爾。舊多錯解。故略示之。【補】光明記云。通教觀既體法。顯二種空。謂但不但。鈍根菩薩同二乘人。唯見但空。無中實故。非色心本。故佛元由誓扶殘習。幻出身智。終歸灰斷。色有分齊。故曰丈六。利根受別圓接。解不但空。空是本覺中實之體。是妙色身。佛慧證得。所有身智。稱體無邊。故名尊特。尊重奇特。亦名根身。只一佛身。由利鈍機見二種狀。故曰合身。通教佛身。須作此辯。應了利根見佛。縱高十里乃至百億。以依但空。亦非尊特。有分齊故。若利人見。丈六八尺。既依中道。亦無分齊也。

【註】。舊問。別圓成道。在初寂場。鹿苑。唯明三藏成佛。今通教佛。於何處成。如法師云。只一金剛土臺成道。四機所見不同。若寂場鹿苑。自論大小兩始。轉法輪處。不可以難成道也。

【記】。此料簡通佛成道處。初行半。舉舊難。如法師下。正示釋。像法決疑經云。一切大眾所見不同。或見娑羅林地。悉是土沙草木石壁。或見七寶清淨莊嚴。或見此林是諸佛游行處。或見此林即諸佛境界。真實法體。例知此義。四見不同。以證四教佛成道處。無別約機見有異也。【補】金剛土臺。大論云。菩薩成佛時。實於智慧身。是時坐處。變為金剛。有言。土在金輪上。金輪在金剛上。從金剛際出。如蓮臺直上。持菩薩坐處。令不陷沒。名為金剛。有師標四機所見不同者。大經O云。勝天中王。初坐樹下。有四種相。或見坐吉祥草。或見坐天衣。或見坐七寶。或見坐虛空。

 

巳。二明說法。

為三乘根性。轉無生四諦法輪。

【註】。然通教佛。合明八相。今但明成道等者。以由此三。稍異三藏。前五不異。故略不論。

【記】。此節註文。雖明前之五相。與三藏同。後之三相。與三藏異。亦可且作別釋說法相。不然。應在釋涅槃相後通明也。故今權作說法一相而釋焉。文句云。成道如上註。涅槃如後文。七轉法輪者。權智。開三藏生滅四諦法輪。實智。說摩訶衍無生四諦法輪。被通教三乘人也。

 

巳。三明涅槃。

緣盡入滅。正習俱除。如炭灰俱盡。

【註】。緣盡入滅者。第八涅槃相。妙玄四三十云。雙樹入無餘涅槃。薪盡火滅。留舍利為一切人天福田也。

【補】。緣盡入滅者。則同大乘機薪既盡。應火云亡之義。此約利根所見也。又緣盡入滅。亦可約兩意釋。若言機緣未熟。故扶習潤生。機緣熟已。斷餘殘習。今緣盡入滅。仍屬當教鈍根所見。若知中道應本。屬利根所見也。所言雙樹者。林中。四方。方各雙樹。四方共有四雙八株。樹曰娑羅。如來於此入涅槃已。東西二雙。南北二雙。合為一樹。垂蔭寶床。蓋於如來。慘然變白。猶如白鶴。既八隻合為二樹。故云雙樹入無餘涅槃也。薪盡火滅者。謂如來之身。既入七寶金棺。四天王各持天上旃檀沉水。各五百根。乃至第六諸天。世間大眾。各持旃檀沉水。至荼毘所。以妙香木。成大香樓。舉棺樓上。直至迦葉禮讚竟。從心腦中。火湧棺外。漸漸荼毘。經于七日。香樓乃盡。即是薪盡火滅之相。若鈍根所見。乃身滅智亡。若利根所見。是機薪既盡。應火云亡也。留舍利為人天福田者。梵語舍利。此云骨身。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究其為義。別有生。法。全。碎。之辯。如云我不滅度常在靈山。此非法身全身乎。今論涅槃之後。八萬四千。則唯示生碎二身爾。故如來荼毘。始經七日。帝釋開棺取佛右牙。天上起塔。有二疾捷羅剎。盜取佛牙一雙。時城內大眾。收取舍利滿八金。入拘尸城七日供養。時八國王。共來爭求舍利。有大臣。優波吉。諫八國王。時帝釋化作人語。我等諸天。亦應有分。若不見與。力足於敵。時優波吉告言。諸君且止。此舍利宜共分之。何須見諍。即分舍利為三分。一分諸天。一分八王。一分龍王。於是各還本國。起塔供養。

【註】。正習俱除。兼前總舉。

【記】。此釋正習俱除。蓋前七地。已斷正使。八地。更侵習氣。九地。進斷習氣。并斷色心無知。則此十地。只是頓斷。而留餘殘習氣。而言正習俱除者。乃兼前而總舉也。

【註】。炭灰俱盡。四教義三十三云。諸佛智慧力大。如劫燒火炭灰俱盡。

【記】。以炭喻正使。灰喻習氣。謂佛正習永盡無餘。譬如劫火燒須彌山。一切大地都盡。無炭無煙。

 

卯。三引證。

經云。三獸渡河。謂象馬兔也。喻斷惑不同故。又經云。諸法實相。三乘皆得。亦不名佛。即此教也。

【註】。河喻空理。菩薩正習俱盡。如象得底。支佛侵習。如馬次深。聲聞斷正使。如兔最淺。如涅槃經。

【記】。大經云。是實相法界究竟智。第一義諦。第一義空。下智觀。聲聞得。中智觀。緣覺得。上智觀。無上菩提得。O云。古來有解。謂三乘觀異。今明三乘同觀第一義空。但智有上中下成三乘別。例如三獸渡河。得水深淺。三乘同觀中道。深智。即得無上菩提。淺智。但得支佛聲聞菩提。輔行云。三乘如獸。真空如水底。象雖得底。仍分二別。小象得泥。通菩薩也。大象得底。即見不空。不空。復有二種。謂但不但也。又戒經云。如琲e水。三獸皆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至底。即十二因緣河也。聲聞如兔。緣覺如馬。如來猶象。今借此意。證成通教三乘同稟。同作是解。解有淺深。故成三乘也。

【註】。又經云者。文出華嚴。彼云諸法實性相。三乘亦皆得。而不名為佛。幻有之俗。名為諸法。即空之理。名為實相。乃真空實相也。菩薩至果名佛。言不名佛者。以中奪偏耳。

【記】。此釋華嚴文也。初一行引文。次二行釋義。然是晉譯之文也。若唐譯第八地四勸文。則云善男子。此諸法之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頌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當知二譯。文異義同。皆以中奪偏也。

【註】。彼經不共二乘。那作此說。如拾遺記云。彼部雖無小機稟教。何妨說於三乘麤淺。顯圓佛乘。。彼後分經明四乘品。故斥三乘非佛乘也。

【記】。此料簡引結也。初二句。約意推經不斥三乘非佛為簡。如拾遺下。引釋。以明不妨說小以顯佛乘。彼後分下。結明華嚴斥三非佛。四乘者。四聖法界也。

 

卯。四會同。

此教三乘。因同果異。證果雖異。同斷見思。同出分段。同證偏真。

【註】。三因大同。三果小異。異則習盡不等。同乃共觀即空。不同三藏諦緣度別。

【記】。此料簡同異也。初二句。泛釋。次二句轉釋。謂聲聞果。但斷見思正使。支佛果。更能侵除習氣。菩薩果。斷盡正習。更破塵沙。如斯不等。此其所以果有小異也。共觀即空者。而此三乘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故云同也。

【註】。分段者支分形段。三界生死也。

【記】。支形者。他非我身。我非他身。彼此各別也。分段者。即分限也。如欲界分限。不過百歲。乃至非非想天壽。縱饒八萬四千大劫。亦是分限。下界以年計。上界以劫計。既墮於數。奚嘗越限。故曰分段也。

 

寅。二因根機利鈍前後互通二。卯。初略標。

然於菩薩中。有二種。謂利。鈍。

【註】。此約接不接。而分利鈍。

【記】。此總明根有利鈍。所以有接與不接之殊。以此教乃大乘之初門。接者引也。其間最利一類。受圓人接。引入於圓。其稍利者。受別人接。引入於別其鈍根人。不能受接。故云不接也。

 

卯。二詳示二。辰。初鈍通三藏。

鈍則但見偏空。不見不空。止成當教果頭佛。行因雖殊。果與藏教齊。故言通前。

【註】。修因克果。果在於上。故曰果頭。通教菩薩。扶習潤生。雖異藏教。伏惑行因。斷惑證理不別。故言通前。結釋前文。通前藏教也。

【記】。此明結釋通前。文並可知。言行因殊者。通教扶習潤生。藏教伏惑行因故。至於果上。斷惑證理。藏通無二。故得通前也。

 

辰。二利通別圓二。巳。初正釋。

若利根菩薩。非但見空。兼見不空。不空即中道。分二種。謂但。不但。若見但中。別教來接。若見不但中。圓教來接。故言通後。

【註】。利根被接。被字去聲。如來被下之義。此約應說。如云說圓中道。被而覆之也。若上聲呼。此就機論。如云通教利根。被別圓接。接。即點示。接入也。

【記】。此釋利根被接之義有二。一者。約佛加被論。二者。約機可被論。加被者。如來蒙覆被接。引導一切眾生。至但不但二種中道之中。不令沉滯於偏真也。可被者。眾生根利。始可受接於別圓也。

【註】。然被接義。散出諸經。大品八地聞中。大經空不空。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楞伽三種意生身。大經三十六文末。一生二生等。若具明者。謂大經十二。明四諦後。列八二諦。章安作七二諦消之。初一是總。餘七是別。此於四正。復論三接。故名七種二諦。

【記】。此示明諸經。被接之義。大品八地聞中者。此的示般若經被接義。問。從七地八地。觀常住。破無明。是何教之位。答。非通非別。是別接通。何者。以通教始終不明常。何得中間而破無明。別教初心知常。初地破無明。云何八地始破無明。既八地聞中道。始破無明。則知是通下根被接之義也。止觀云。初空假二觀。破俗上惑。方聞中道。仍須修觀破無明。能八相作佛。此佛是果。仍前二觀為因。故言以別接通耳。輔行云。若初後不聞中。全屬前二。若從初即聞。全屬後兩。復有一人破二惑盡。至八地方聞中道。聞已修觀破無明。得法身本。八相作佛。雖見中道。必假通教空假二觀為前方便。待別理接之方聞。此乃別接通意也。大經空不空。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者。此撮示經文被接義。詳解見下節記中妙玄云。其相云何。至所聞不同止。乃明別圓接通意也。楞伽三種意生身者。經云。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法數釋云。通教菩薩得如幻三昧。隨意無礙。意欲至。身亦至。名意生。一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者。三昧。翻正受。異苦樂受故。通教三四五地菩薩。得真空寂滅樂。普入一切佛剎。隨意無礙也。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者。八地菩薩。覺了一切諸法自性之性。如幻如化。悉無所有。以無量神力。普入一切佛剎。迅疾如意。自在無礙也。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者。九地十地菩薩。覺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一身無量身。一時普現。如鏡中像。隨諸種類而得俱生。雖現眾像。而無作為也。按釋中一身無量身。即種類意。普現。即俱生意。又輔行云。一三昧樂意成身。即三四五地。心寂不動也。二覺法自性意成身。即八地。普入佛剎。故以法為自性。三種類俱生無作意成身。謂了佛證法。成之與生。並從果說。此約通教。及以接別。初文雖云五地。亦兼七地。即入空位也。八地當入假位。種類俱生者。了佛證法。即是入中。屬佛種類。未必自證。若接入別。七地已前。入別十住。八地已去。接入十行。知佛證法。入十回向。並非證道。故名意生也。大經一生二生者。此的示經文被接義。經中佛為須跋那言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實相。是名法界等。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無上菩提。說是法時。十千菩薩。得一生實相。萬五千菩薩。得二生法界。O曰。一生實相二生法界者。謂十地補處大士為一生。九地則二生也。亦如法華損生義意。章安云。三乘同觀第一義。智解不同。一生二生。是破無明一品二品。實相。是別理。法界。是圓理。即利根接入別圓也。若具明下。具指大經及O三接義。經明四諦後列八二諦者。聖行品佛為迦葉菩薩廣明四諦已。又為文殊菩薩說八種二諦。謂隨順眾生。說有二諦。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善男子。為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世諦。善男子。五陰和合。稱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陰無某甲名字。離陰亦無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復次善男子。或復有法。有名無實者。即是世諦。有名有實者。即第一義諦。善男子。如我眾生。壽命知見。養育丈夫。作者受者。熱時之焰。乾闥婆城。龜毛兔角。旋火之輪。諸陰界入。是名世諦。苦集滅道。名第一義諦。善男子。世法有五。一名世。二句世。三縛世。四法世。五執著世。善男子。男女瓶衣。車乘屋舍。如是等物。是名名世。四句一偈。如是等偈。名為句世。捲合繫結。束縛合掌。名為縛世。鳴椎集僧。嚴鼓誡兵。吹貝知時。名為法世。如望遠人。有染衣者。生想執著。言是沙門。非婆羅門。見有結繩。橫佩身上。便生念言。是婆羅門。非沙門也。是名執著世。如是五種。是為世法。善男子。若有眾生。於如是五法。心無煩惱。如實而知。是名第一義諦。復次善男子。若燒若割。若死若壞。是名世諦。無燒無割。無死無壞。是則名為第一義諦。復次有八苦相。名為世諦。無生老病死。無愛別離。無怨憎會。無求不得。無五陰盛。名第一義諦。復次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時。則名走者。或收刈時。復名刈者。或作飲食。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則名工匠。鍛金銀時。名金銀師。如是一人。有多名字。法亦如是。其實是一。而有多名。依因父母和合而生。是名世諦而知十二因緣和合生者。名第一義。是為經列八二諦也。章安作七二諦消者。涅槃O云。若隨言說。凡有八種。一世出世。二名無名。三實不實。四定不定。五法不法。六燒不燒。七苦不苦。八和合也。今明大師有七二諦。名雖不同。其義可會。一生滅。二無生。三單俗複真。四單俗單中。五複俗單中。六複俗複中。七圓二諦。若依法華玄文。名相稍別。義意必同。讀者應知。就一種中。復各三種。謂隨情。隨智隨情智。今欲以彼七種二諦。求釋此文。佛旨難知。且出一師之見。八種不同。即名八文。初約世出世兩人判二諦者。通冠下七。一一二諦。各有此意。世情多想。束為世諦。聖智多知。束為真諦。此即隨情智判二諦也。二約名無名判。五陰和合。攬陰名生。即世諦。即陰離陰。如性知之性。即真諦。此約有作四諦立也。三或復有法有名無實者。他曰世諦。有名名名。於體物應。於名真諦。但有名無實。今文反此。世但虛名無實。不生不滅。與法相稱。即是真諦。不能即色是空。故有名無實。能即色名空。故有實有名。此約無生四諦立也。四眾生壽命。如旋火輪。此單俗複真以論二諦。假名幻化。熱焰火輪。但有其名。而無其實。稱世流布。即是世諦。真與中合。共為真諦。若單以真為第一義者。不得言苦集滅道。是第一義。俱指四諦。即真中合。此名無量四諦中若真若中。同為第一義諦。前文曰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說也。五世法五種去。此約單俗單中以明二諦。上以熱焰火輪五譬。以譬人我為世諦。今以五法為世諦。五法如焰輪。焰輪譬法。法譬互舉。同是單俗。心無顛倒。如實知之。即單指中道以為如實。此名有作無生等苦集為俗。指下文一實諦為真也。六若燒若割去。此約複俗單中以明二諦。若燒若死。此明體法始終。若割若壞。此明析法始終。即以兩始為有。兩終為無。此之有無合之為俗。即是複俗。單指中道非有非無。故無燒割。即第一義。此明上有作無生之真俗。同名為俗。指下文一實諦。以為真也。七有八苦去。此約複俗複中以明二諦。複俗。如向言。複中者。非單指理。即事而理。法界圓備為複中。此合上來有作無生真之與俗。皆名為俗。指下一實不可思議。而為真諦。文雖不顯。義推自成。然此一番。猶是複俗複中二諦也。八復次下。先譬。次合。明圓二諦。真俗相即。皆不可思議。譬如父母和合生子。一人多能。以譬圓俗。十二因緣和合三道。即是三德第一義。以顯圓真。是名不可思議二諦。一切二諦。悉入此中。方便隨俗。說諸二諦。無量無邊。止論七種。何足驚怪。能如是知。名慧聖行。古來皆悉此二諦文。今用天 臺七種二諦。來釋八番。義則相應。真順聖慧也。由是故釋籤云。若欲憑教者。然此七文。散在諸經。無一處具出。唯大經十二。列八二諦。章安作七二諦消之。初一是總。餘七是別。初曰如出世人。心所見者。名第一義。世人心所見者。名世諦。O曰。總冠諸諦。世情多種。束為世諦。聖智多知。束為第一義諦。即是諸教隨情智說也。經云五陰和合稱某甲。名世諦。解陰無陰。亦無名字。離陰亦無名第一義。陰是實法。某甲是假名。即實有俗諦也。無陰無名。即假實空。若離陰者。名太虛空。是故離陰。亦無某甲及二諦名。O云名無名二諦也。世諦有名。真諦無名。即生滅二諦也。又經云。或有法有名有實。是第一義。或有法有名無實。是名世諦。幻化假名。即空故實。即真諦也。只指幻化但有假名。故名世諦。故O云實不實二諦也。真實幻化不實也。即無生二諦也。經云。如我人眾生壽命知見。乃至如龜毛兔角等。陰界入名世諦。苦集滅道名真諦。兔角之俗。與前不殊。故成單俗。四諦義含。共為真諦。即是含中真諦也。故O云。定不定二諦也。即單俗複真。俗是不定。中道是定。又經云。名世句世等五法。是名世諦。於五法中心無顛倒。是第一義諦。五種世法。名與前異。大意不別。亦是單俗。於世無倒。謂見實相。教道但中。雖未究竟。此中究竟。望前故實。故O云。法不法二諦也。法謂實相。不法謂俗。亦是含中二諦也。又經云。燒割死壞是世諦。無燒割等是第一義地前方便皆屬無常。故可燒。登地見常。故無燒等。故O云。燒不燒二諦也。無常可燒。常不可燒。複俗單中二諦也。經云。有八種苦。是名世諦。無八種苦。故是第一義。八苦無常。同前燒義。無八苦真。即是實相。故O云苦不苦二諦也。亦是複俗單中。教道有苦。圓中無苦。經云。如一人有多名字。依父母生。名世諦。依十二因緣和合生者。名第一義諦。依父母生。即十二緣。而分二者。以大經明十二緣即佛性故。且據顯說。即以佛性而為真諦。依父母生。即是無明。名為世諦。故O云和合二諦。真俗不二。故名和合。複俗複中二諦也。此於四正。復論三接。故名七種二諦者。四正。即一藏。二通。五別。七圓。四種。正明藏通別圓四教二諦。三接。即三四六三種。三是別接通。四是圓接通。六是圓接別。如妙玄云。一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二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三幻有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為真。四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五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六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七幻有。幻有即空皆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也。一實有二諦者。一切依正色心陰界入等。皆是實法。實法所成森羅萬品。皆名為俗。方便修道滅此俗已。乃得會真。乃至云病中無藥。文字中無菩提。皆此意也。二幻有空二諦者。斥前意也。何者。實有時無真。滅有時無俗。二諦義不成。若明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乃至云是名幻有無二諦也。通人隨智照真。與前不異。隨智照俗不同。何者。通教觀巧。復局照俗亦巧。卻尋本俗。名為復局。析空體空。觀門各異。故稱局也。三幻有空不空二諦者。俗不異前。真則三種不同。一俗隨三真。即成三種二諦。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無漏等。大經明空不空等。復次約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等。解見下節記中其相云何起。至具一切法也止。是故說此一俗。隨三真轉。或對單真。或對複真。或對不思議真。乃至云若隨智證。俗隨智轉。智證偏真。即成通教二諦。智證不空真。即成別入通二諦。智證一切法趣不空真。即成圓入通二諦。三人入真之智不同。復局照俗亦異也。四一切法趣空不空二諦。并入此文中釋。即圓入通二諦也。五幻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有無二。故為俗。中道不有不無不二為真。六圓入別二諦者。俗與別同。同觀幻有之俗。真諦則異。謂一邊但中。一邊不但中。故云異也。別人謂不空。但理而已。欲顯此理。地前先修諸行。登地方顯中道。雖緣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圓人聞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無有缺減。故言一切法趣不空也。七圓教二諦者。直說不思議二諦也。言直說者。即事顯理。三千歸于一念。即理明事。三千性相宛然是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如如意珠。珠體本空。即是真諦。而能雨寶。即俗諦也。珠以譬真。用以譬俗。即珠是用。即用是珠。不二而二。分真俗耳。已上撮略妙玄之文。是為七種二諦四為正。三論接也。

【註】。古來二十三家明乎二諦。唯莊嚴。開善。擅風流之名。莊嚴謂佛果出二諦外。即今被接開善謂佛果不出二諦。通當教佛吾祖曲盡如來逗機設化之相。故明被接。則於諸經無所壅矣。

【記】。此示古今諸師發明二諦之義。有所未盡善矣。初一句。通示。次一句。別美。莊嚴下。出二師義之所歸也。然莊嚴立義。乃據利根。即今被接者也。開善立義。乃就鈍根。故是通教佛果也。吾祖下。明天 臺智眼。卓越古今。為判教之獨步也。是故二諦被接。義合佛經。如止觀三云。通教三乘。二乘體假入空。只入但空。不能從但空入假。無化他用。菩薩體假入但空。能從但空入假。化度眾生。上根菩薩體假入空。前入但空。次入不但空。則破無明。見佛性。與前真永別。豈可用為一真諦也。莊嚴師謂三界集諦。是招依正色心有漏之俗。佛果無漏。不招依正色心。出俗諦外。而有真諦。一見。不復更見。故出二諦之外。今云此義但得片意。而作義不成。不知佛智別照何境。別斷何惑。若得今義。出外意則成。開善師謂體見思之俗。當俗即空之真。是故佛果不出二諦外也。今云此義若不能動。則異二乘作意復不成。若得此意。不出義亦成矣。古來名此為風流二諦。義在此但空不但空。合時祗是一真諦。離時卻成兩真諦。與三藏家異。彼三藏第三諦。但有中道名。無別有體。眼無別見。智無別知。今則不爾。但三諦亦名真諦。亦名中道第一義諦。有別體。別見。別知。是為通教二諦三諦合離之相也。輔行云。莊嚴云出。開善云不出。此由三乘共學菩薩有但不但。古人不曉利鈍兩根。但諍佛果出與不出。終未見今開合之意。故使二家各明已計。今文並破。是故皆云作意不成。故知二家。各得今文利鈍一邊。所以云片意也。又不能知出外。別照中道之境。用中道智進破無明。故云片意。若不能知鈍根依教。與二乘同證真諦。是亦但得片意。若全得今意。出與不出義悉成矣。是故古人雙美二家。目此二諦而曰風流。言風流者。動止合儀。出入無失也。若依今用含中二諦。進退咸美。風流有餘。故云吾祖曲盡如來逗機設化之相者。良有以也。【補】涅槃玄云莊嚴謂。佛果出二諦外。非真俗攝。凡夫以惑因感果。是虛浮世諦。假體即空。故是真諦。佛果非惑因所感。故非世諦。不可復空。故非真諦。引仁王經云。超度世諦第一義諦。住第十一薩雲若地是也。開善謂。佛果不出二諦。佛果涅槃還為二諦所攝。體是續待二假。故是世諦。即此二假可空。故是真諦。佛果靈智。亦復冥真也。

【註】。古明被接。不出三義。以含中為發源。點示為機要。發習為根性。以通教巧故。一真含二中。利根菩薩纔證真空。即為點示。如妙玄明別接通中寄三法以示三根解源。謂非漏非無漏。空不空。一切法趣。如釋籤三十九具釋。然由利根發昔所習。方可點示。若鈍根菩薩。同二乘人。直至法華。方乃被會。

【記】。此示古明被接而有三義也。初句。總標三義。次三句。別列三義。次五行。貫釋三義也。言一真含二中者。如云幻有即空不空共為真。此真含但中也。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此真含不但中。是為通教一真含二中為發源也。利根纔證真空即為點示者。此釋點示為機要。不使利根耽著真空。令成別圓中聖人也。如妙玄下。引證點示。妙玄云。一俗隨三真轉。即成三種。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無漏。初人謂非漏。是非俗。非無漏。是遣著。何者。緣無漏生著。如緣滅生使。破著還入無漏。此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漏非無漏。謂非二邊別顯中理。中理為真。又是一番二諦也。後人聞非漏非無漏。即知雙非。正顯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廣大。與虛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此又一番二諦也。初番即單真單俗通二諦也。二番即別接通 含中入真二諦也。三番即圓接通含不思議中入真二諦也。大經云。聲聞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即是此意。二乘謂著此空。破著空。故言不空。空著若破。但見空。不見不空也。利人謂不空即妙有。故言不空。利利人聞不空。謂是如來藏。一切法趣如來藏。還約空不空。即有三種。復次約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顯三種異者。初人聞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者。謂諸法不離空。周行十方界。還如瓶中如。瓶喻於人。人中之空。不異十方之空。十方之空。不異瓶內之空。故十方空。皆趣瓶空也。次人聞趣。知此中理。須一切行來趣發之。一切行者。即是方便之空假。要知地前之行。而趣發此中道。乃是緣修。以顯真修。所謂緣修滿時。真修自顯也。後人聞一切法趣。即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也。如釋籤具釋者。文云。通寄三法。以辨其相。漏無漏。本是通法。為成接義。故立雙非。空不空。本是別法。一切法趣。本是圓法。於一一法。各有三人取解不同者。良由機發有異。故所聞不同。乃至別圓機發。對鈍住空。故成三別。是以釋後二接。須對通鈍。共成三人同聽異聞。此言是證。何言聞耶。以利根隨聞隨證故。故約漏等以示解源。若得此意。於一切法自在無礙。是為點示機要義也。然由下。釋發習為根性。籤云。通教菩薩。由根利鈍。發習不同。若發昔生所習別解。能解但中。方可點示受別教接。或發昔生所習圓解。能解不但中者。方可點示受圓教接。此是利根雖同觀幻有之俗。而契真各異。故爾前接入中道。但鈍根同於二乘。直至法華會上方乃被會。是為以發習為根性也。

【註】。非但見空等者。止觀三十六引大經云。二乘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非但見空。能見不空。不空。即大涅槃。

【記】。輔行云。智者。即是利根。見中。名見不空。不空。即是不但空也。三德具足。名大涅槃。

【註】。離邊名但。即邊名不但。

【記】。此釋但中不但中之異。言但中者。必離二邊之空有。獨顯一中。假喻發明。如離卻虛空。別指一月也。言不但中者。不須離二邊空有。別顯中道。當須指邊即中。離邊空有。中亦不可得也。如離卻虛空。何處更有月可指示。此明別人入中。但解自性清淨真如不具諸法。故云但中。圓人不然。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譬如食蜜。中邊皆甜。故曰不但中也。

 

巳。二揀位二。午。初問。

問。何位受接。接入何位。

【註】。初問所接。次問能接。

【記】。此釋問意。言所接者。指通教利根人也。能接者。指如來以圓別二法接引通教二種利人也。何位者。意謂但不知何位之人。可以受上二教之所接引耶。設蒙接入。又不知於二教中可居何位耶。

 

午。二答二。未。初答通定三根。

答。受接人三根不同。若上根三地四地被接。中根之人五地六地。下根之人七地八地。

【註】。答中就被接機。發習遲速。以論三根。輔行以四地為上。六七為中。八九為下。今進一位者。教位從容。文或進退故。此答初問。

【補】。此明以答初問也。初三句。釋三根意。輔行下。對明今文三根。末句。結答。三四地者。即八人見地也。此位斷見惑盡。見真空理。但利者。於十五心即得見道。鈍者。待十六心滿。方能見道。故成二位。然此二地所以被接者。蓋上根一見一切見。非但見空。亦見不空。既見不空。故能被接也五地斷欲六品思。六地斷下九品思盡。既斷欲思。或始見不空而受接。故判屬中根也。七地斷思盡。八地侵習氣。此既待見思盡。方解不空。故是下根也。止觀云。破見思惑盡。到八地。方為說真內之中。故云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被接方聞。輔行云八地方接者。此據下根。問。何故須知第八方接。答。為欲示真內之中故。故待證空。方為點示。令深觀空。即見不空。若爾。中上二根。其義云何。答。中上二根。亦見真已方示中空。但前二根真空尚淺。是故說教多附下根也。

 

未。二答入位真似。

所接之教。真似不同。若似位被接。別十回向。圓十信位。若真位受接。別初地。圓初住。

【註】。所接之教等者。答次問也。所。即語辭。

【記】。此明以答次問也。然上所之一字。是語助辭。非能所之所也。

【註】。別向圓信。按位接也。別地圓住。勝進接也。

【補】。此明所接之教。有似位真位之不同。似位者。相似之位也。謂通斷見思。被別十向所接。乃至修中道。伏無明。被圓十信所接。以別十向。圓十信。俱為相似。皆斷見思之位。今欲接斷見思之人。故以別向圓信之教被而覆之。則所接者。按其位而成別圓中人。故曰按位接也。真位者。分真之位也。謂通教斷惑。但斷見思。若與後二教按而論之。但是相似以其根利能見不空。今欲接引。而以別地圓住之教被而覆之。則所接者。隨其勝進而成別圓中人。蓋別教登地已上。圓入初住已去。皆屬分真。俱是破無明之位。以破無明之深位。而接斷見思之淺位。故云勝進接也。

【註】。據上似位被接。真位受接。應作被字。蓋以能從所也。

【記】。此釋真位受接之受字。依義當用被字為妥。何者。謂上似位被接。乃覆被之被而為能接。故下真位受接之受字。亦應作覆被之被字。方得同為能接。而儀文云受接者。蓋以能接之位次。從所接之三根也。

【註】。輔行三下云。若接入教道。在回向中。若接入證道。即在初地。若接入圓。亦分教證。比說可知。

【記】。 言教道證道者。能詮之教。為教道。以言說有次第故。所證之理。為證道。以真理無二故。別教三賢位中。未破無明。還須修證。修必次第修。證必次第證。故屬教道。一登初地。已破無明。親證真如。故屬證道。若接入圓亦分教證者。蓋圓教本無教證之別。設欲分之。則比別教之說可知。例謂。接入教道在六根清淨中。接入證道。即在初住。故云比說可知。

【註】。又別圓接通。接聖不接賢。接真不接俗。若圓接別。接俗不接真。接賢不接聖。

【記】。此料簡圓接通別。各有當接不接之殊也。且如通教三地四地已後。既得斷惑。故稱為聖。初地二地。全不斷惑。僅能稱賢。見尚不斷。安論被接。故云接聖不接賢也。前二地為俗。後七地為真。惟除佛地。前二既不被接。故曰接真不接俗也。別教前四十位。無明未破總名為俗。登地已後。分破無明俱名為真。言接俗不接真者。真是證道同圓。故不須接。故其所接者。唯俗而已。俗即賢。真即聖也。別教亦有三根不同。上根。信住便能被接。中根十行方堪被接。下根。必待十向纔可被接。此則約教分齊。得受接義。故圓來接。而聖真位。則如初地。已破無明。已成真因。任運流入。何須更接。是故圓所不接也。

【註】。又妙玄順能詮教。約教道邊。具明三接。止觀為成觀故。從所詮理。約證道邊。唯明一接。

【記】。此明二部論接。三一不同也。止觀問。何以別接通。而不云接藏耶。答。由別教初修空假二觀。破真俗二諦惑盡。方聞中道仍須修觀破無明八相作佛。此佛是果。仍須前觀為因。故言以別接通耳。輔行釋問意云。何獨接通。而不云接藏。何獨別接。而不云圓接。答意云。通須別接。以機別故。若初後不聞。全屬前二。若從初即聞。全屬後兩。復有一人。破二惑盡。至八地方聞中修觀。進破無明。得法身本。八相作佛。雖見中道。必借通教空假二觀。為前進之方便。亦必待別教之理接之方聞。今言別接者。應具二義。一別教。教鄰近故。二別理。理異真故。輔行又云。玄文以圓接通別者。分為教證。行位別故。今不云者。約證道故。但約觀故。釋籤云。若止觀中。為成理觀。但以界外理。接界內理。通別兩教。是明二理之交際。故明別接通耳。今玄文前六重。仍存教道。故有圓接通別二意。實道只因圓理接權。故釋今文應須教道。復以圓中接但中也。六重者。一藏。二通。三別接通。四圓接通。五別。六圓接別。止觀輔行會三。更有明不接藏。圓不接之文。須者檢詳可也。

【註】。然圓頓止觀。亦明被接者。為知通塞。復以思議。顯不思議也。如輔行三十七

【記】。此點示圓頓止觀明接。另有一意。非可與前節同年語也。蓋此圓頓止觀。曾經法華開顯。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有何接與不接。以前之三教有隔礙取捨。今之法門。唯觀吾人一念之心。亡能所。絕對待。能所不二。理智一如。反觀山河大地。猶如大圓鏡智。以已心所。名之曰通。內心少有絲毫隔礙。名之為塞。故此法門不可思議。只此一念原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上與諸佛平等。下與眾生一如。如心亦復爾如佛眾生然。故名不可思議也。又修止觀時。於真生著名塞。能達於中名通。真是界內權理。名可思議。中是界外實理。名不可思議也。輔行問。玄文云接非會義。今約法華。只應論會。何故論接。答。前後諸文。會義非一。今論修觀。亦可重述法華前教。以例行人通塞之相。論於教門有通塞相。故須明之。如此明接。未妨於會。況接在菩薩與會不殊。又前後文處處皆明可思議等。但為顯於不思議故。前待後絕。次第應然。何須問言。不應論接。

 

丑。三揀異藏通二。寅。初問。

問。此藏通二教。同是三乘。同斷四住。止出三界。同證偏真。同行三百由旬。同入化城。何故分二。

 

寅。二答二。卯。初縱許。

答。誠如所問。

 

卯。二裁奪二。辰。初辨析同中有異。

然同而不同。所證雖同。大小巧拙永異。此之二教。是界內教。

 

辰。二正釋異之所以二。巳。初明藏教之拙。

藏是界內小拙。不通於大。故小。析色入空。故拙。此教三人。雖當教內有上中下異。望通三人。則一概鈍根。故須析破也。

【註】。然藏通三乘。斷惑。出界。證理。雖同。教行有異。大小。約小衍。巧拙。論體析。對界外方便等土。名界內教。以此二教化界內也。不通於大。故小。不能遠通常住故。析色入空者。外計鄰虛。不出斷常。今總觀色心生滅。非斷非常。對破外道。汝析非正。如止觀三廿六輔行三下。廿四

【記】。此明藏通鈍者似同。利者碩異也。然藏教教是生滅。通教教是無生。藏教觀是析空。通教觀是體空。故云教行有異也。大小約小衍者。是轉釋教異。謂藏是小教。通是衍門。是為教之大小有異也。巧拙論體析者。是轉釋行異。謂藏人析色明空。通人體色明空。是為行之巧拙有異也。言對界外名界內教者。蓋四土言之。藏通二教。但化凡聖同居土六凡法界也。別圓二教。兼化方便。實報。寂光。三土四聖法界也。故知藏通對別圓界外教。而名界內教也。言不能遠通常住者。常住。乃大乘中道妙理。有五百由旬之遠。而藏乘界內之教既不能通。故是小也。析色入空一節。正明藏人觀行之拙。初二句。出外計。今總下。明藏行雖拙。亦能破邪。末二句。引證。如止觀破外鄰虛云。此塵為有為無。若有極微色。則有十方分。若無極微色。則無十方分。若析極微色不盡。則成常見有見。若析盡。則成斷見無見。此外道析色也。析心亦如是。若有若無。皆墮斷常也。三藏析法觀云。色若麤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我。以色從無明生。無明不實。麤細皆假。假故。無常無性。即得入空。又介爾心起。必藉根塵。無一法不從緣生。從緣生者。皆悉無常。或言一念六十剎那。或言百億剎那。剎那不住。念念無常。乃至云是名析色觀意也。析名。本於外道。對破邪析。而名正析。何但外邪。應須正析。乃至圓教四門生著。亦須析破也。輔行釋云。方分者。無塵而已。有必是色。色必有方。方必有分。有十方分。次破其更析極微。析故則盡。若一塵可盡。諸塵皆可盡。若可盡者。如何和合而成於身。若不盡者。一塵是常。諸塵皆常。若是常者。身不應滅。故非佛法正析相也。析心亦爾。若一剎那心不可盡者。如何後剎那生。後剎那生。前心必滅。若永滅者。如何復有後心而生。故知剎那念念生滅。非斷非常。今三藏析法。亦先觀色。次觀心。觀色心時。但觀麤細無常無我。不須云盡及以不盡。謂從過去一念無明。而生諸行。復由至中陰時。我無明心。復與父母無明心合。生於色身。依報亦由共無明業同感。是故依正。莫不皆由無明而生。無明之體。從因緣有。故使造色。亦從因緣。當知因果。皆是無常。如何計之為盡不盡。觀心亦爾。過去剎那。感今剎那。況今剎那。復對外境因緣故有。是故念念皆悉無常。如是推時。何但識與色心無常。進推心念本來非有。乃見法性真如常住。然此析名。本於外道。今觀無常。亦名析者。已上俱是輔行之文。原是對破外道。汝析非正。

 

巳。二明通教之巧二。午。初正明巧大。

通教。則界內大巧。大。謂大乘初門故。巧謂體色入空故。雖當教中三人。有上中下異。若望藏教。則一概為利。

【註】。通後別圓。故是初門。了知諸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

【記】。此明通人之巧。故能為大乘之初門也。以其能了達諸法。如夢幻泡影。鏡像水月。竟無所得。當體全空。是故別圓藉此開導。

 

午。二兼容攝小二。未。初疑問。

問。教既大乘。何故有二乘之人。

【記】。問意通教既稱大乘初門。其所被之機。必然自他雙利之大士。何以而有聲聞緣覺獨善之流耶。

 

未。二釋答。

答朱雀門中。何妨庶民出入。故人雖有小。教定是大。大乘兼小。漸引入實。豈不巧哉。

【註】。天子南門。謂之朱雀。漸引入實。明佛意也。

【記】。此以佛意釋明漸引入實。如云先以欲j牽。後令入佛智之意。如止觀云。如朱雀門。天子所立。正通王事。不妨群小出入。雖是小人。終是天子門也。今摩訶衍。亦復如是。正為菩薩體法入空。雖有小乘。終名為大也。當知大乘教門有小人出入者。蓋在轉小成大也。漸引入實者。謂漸次接引。令其造詣入於圓實之地。是則雖小是大。故其通教二乘人之所修行。亦得名為巧度也。言天子南門謂之朱雀者。國王而曰天子。言非凡品也。以有覆護之德。仁育之恩。正如天之子也。故諺云。萬靈振護者。聖天子也。以所居之都。四方四門。各有其名。東曰青龍。西曰白虎。南曰朱雀。北曰玄武。今舉正陽之南門。況通教大乘之初門。而有大小同出入也。

 

丑。 四結所屬文。

般若方等。部內共般若等。即此教也。

【註】。釋籤四十九云。不同三藏四阿含等別有部帙。今以諸部方等諸般若中。但是三乘共行。即判屬通。今文通指般若方等下但云共般若等。蓋方等彈斥。共義稍O故。

【記】。儀文云般若方等部內共般若等者。非是局指般若中三乘共聞者為共般若。意取方等般若二時部內。三乘共聞者俱名共般若耳。如輔行云。雖無別部共般若文。但取方等般若中。或一時。一會。一章。獨明共意。其流亦多。今觀此文。則知方等部內。亦有共般若者。即此教所屬之文也。註。中引釋籤以證成。言不同三藏等者。以三藏之教。有四阿含等為部帙。今此通教無別部帙。是故於二時中三乘共聞者。判屬於通。而今不曰共方等。而曰共般若者。蓋方等重在彈斥。共義稍O。而般若之空宗。正當教之妙旨。以是則曰共般若者。盡善也已。

 

子。三結。

略明通教竟。

【記】。此句總結通教全文。言略明者。以通教前後融通。大小不壅。焉能盡剖其奧。亦不過略為消顯而已。

天臺四教儀註彙補輔宏記七之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