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教觀略說講記(四十二)
●吳希仁講述 ●智光 懷德整理

(點選講表可放大)
圓入別二諦

第二是「圓入別二諦」。當別教人悟到中道時,其利根之人就同時能悟到圓教的中道,如此就被圓教所接,故有圓入別二諦。其內容為何?曰「幻有、幻有即空為俗」,此與「顯中二諦」相同,俗諦指的是幻有、以及幻有即空的空理;真諦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為真」,這個真諦與前面顯中二諦略有不同,它所講的已是圓融的中道佛性,所以加了一句「一切法趣」,意謂這個不有不空的真諦(中道佛性),不是純粹的法性理體而已,而是所有十法界的諸法,都趣入到中道佛性來。可見俗諦尚屬別義,真諦則已成圓義了。

針對「一切法趣」,《大智度論》中又加了一句「是趣不過」,謂趣入中道佛性時,一切法都趣入,沒有一法遺漏,也就是說中道佛性裡面具足一切法。所以別教的但中佛性與圓教的中諦佛性,一個是「但中」,一個是「圓中」,而即以具或不具一切法,來分辨二者所說的佛性。

天臺宗所以又名「性具宗」,主要就在於圓教所講的真如法性具足一切法。而徹證了此法性的佛,因為具足一切的善法,所以可以正面的行六度萬行、廣度眾生;同時也具足一切的惡法,所以也可以反面的示現病行、嬰兒行,去度化其他惡質的眾生。

一般大家都說真如本性中具足一切善法,至於也同時具足一切惡法的部分,大家都不敢講,只有天臺宗敢大膽地說,而且特別標榜「性惡」的理論。因為性惡,本性具足一切惡法的關係,就特別突顯出佛性裡具足一切法,這是圓教之理。

因此「圓入別二諦」,其俗諦還是別教之理,但真諦已經入了圓教之理,一半是別教之理,一半是圓教之理,故名「圓入別二諦」。或問:「此與圓教的『不思議二諦』有何不同?」答曰:「不思議二諦」的俗諦是「幻有、幻有即空」,且「一切法趣為俗」,俗諦也具足一切法。所講的真諦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真諦也同樣具足一切法。所以統合起來看,俗諦就是真諦,真諦就是俗諦,真俗不二,故名「不思議二諦」。

古來最難的就在分辨別圓二諦與別圓三諦的義理上,尤其在宋朝初年,天臺教部因為毀於兵燹,眾人當時還沒有智者大師的著作可以依憑,所以一個人說一套,又不免羼雜了其他宗,像華嚴、禪宗的學說,一下子就弄不清楚了,之後才有幾十年「山家」、「山外」的義理之諍,此點大家可以進一步再去研究。

圓入別三諦

知道別教二諦以後,三諦就容易明白了。前面「顯中二諦」,是合「幻有、幻有即空為俗」,而以「不有不空為真」;現在「別三諦」,則是分俗諦為二,即「幻有」是俗,「幻有即空」為真,而另外取原來的真諦「不有不空」為中,這就是別教本身教道上所講的三諦。

至於「圓入別三諦」,即「幻有為俗」、「幻有即空為真」,真諦和俗諦,仍屬別教義;中諦則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即一切法趣入「不有不空」之中道法性,這已經是圓教的圓融中諦,本身具足一切法了,所以稱之為「圓入別三諦」。

若是後面的圓教有所謂「圓妙三諦」,則以「幻有為俗」,又說「一切法趣俗」,即俗諦具足一切法;又以「幻有即空為真」,又說「一切法趣真」,真諦也具足一切法。而以「不有不空為中」,又說「一切法趣中」,中諦也是具足一切法。所以三諦其實就是一諦,一諦就是三諦,故名「圓妙三諦」。由此可知天臺宗何以講「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因為三諦即是一諦,一諦即是三諦。現代街上有廣告術語曰「一即一切」,這是什麼意思?若是未聽聞過佛法,不知別圓教的妙理,恐怕很難去理解吧!

以上也順便把圓教略說了一下,因為有圓入別二諦、圓入別三諦,所以別教利根之人,在修學別教的過程中,當他見到中道佛性時,有可能不但見到但中諦,還能見到圓中諦;一見到圓中諦,就可轉入圓教、或被接入圓教。所以佛在說別教的教理時,為了契這類眾生的根機,就得事先埋伏擬宜,做了這樣的施設安排。

(待續)
(圖說:天臺宗說的圓教,三諦即是一諦,一諦即是三諦。現代街上有廣告術語曰「一即一切」,這是什麼意思?這須知別圓教的妙理。)

【前期連結】天臺教觀略說講記(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