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教觀略說講記(四十四)
●吳希仁講述 ●智光 懷德整理

(點選講表可放大)
別教理即

「亦於當教自論六即」,「當教」指別教自身,以此來論六即位。真正「六即」其實必須到圓教,因為「六」也講得上,「即」也講得上。而在藏、通、別三教中,只有「六」的意義(可分為六個階段),「即」其實稱不上。何謂「即」?「即」是「即佛」(就是佛),這連別教尚且都稱不上,更何況是藏、通二教呢?

先看第一「理即」。《綱宗》文:「理即者,但中也」。別教所詮釋的最高諦理是但中。「中」是中道,藏、通二教也講中道,只不過內容僅限於離斷、常二種邊見,尚未涉及佛性。唯有別、圓大教才論佛性,將佛性作為中道。然而,別、圓二教所詮釋的中道佛性也不一樣。別教的中道,為但中道,只有中道的理性,它超出一切法之上,不具亦不即。而圓教的中道是「圓中道」,中道的理性具足一切法,甚至中道佛性即是一切法,一切法與中道理性一而不二。

但中佛性

這裡的「理即」指的是「但中佛性」。但中佛性是甚麼樣子呢?《教觀綱宗》云:「真如法性,不變隨緣」,真如法性即是真如佛性。賢首國師在《起信論義記》中,主張真如在眾生邊上,應名「真如佛性」,在山河大地諸法邊上,應名「真如法性」;天臺家則認為真如盡虛空遍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真如法性即是真如佛性。

真如法性是宇宙萬有的真實本體,一切宇宙萬有都由真如法性來。何以言之?因為它能「不變、隨緣」。請參考(乙)表,真如法性具有兩種德,一是「不變之德」,一是「隨緣之德」。這是根據《大乘起信論》的義理來加以詮釋的。

不變而隨緣

何謂「不變」?一切法皆是無常、虛妄不實,唯有此法既真實、且如如不動,不為一切法所改變,故名「真如」;但是它又可以「隨緣」而變造諸法。隨什麼緣呢?造什麼法呢?能隨一切染淨諸緣,遍造一切染淨諸法,所謂隨染緣而遍造九法界諸法,隨淨緣而成就佛法界諸法,可見世界一切法都是真如法性隨緣所造。

《華嚴經》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心所造的「心」,就是講吾人的真如本性。

會通賢首、唯識

然而,唯識宗的《成唯識論》卻說「真如不隨緣」,彼主張真如本身不受熏,只有真如迷了之後的「阿賴耶識」(第八識)才「受熏」。所以《成唯識論》裡所說的真如,與別教的真如又不相同。何以如此?我們知道法相唯識學是後來唐朝玄奘大師方從印度帶回,隋朝時候的智者大師當時尚未及見到這些法相宗的經論,所以不在他的判釋範圍內。但在藏、通、別、圓四教當中,也總要留給它一個位置,所以後來就有人(如牟宗三先生)再判定,即在別教中又分「始別教」和「終別教」。

像《大乘起信論》所講的真如,便判屬於「終別教」,也就是賢首宗「小、始、終、頓、圓」五教中的「終教」;而「始別教」就是來收攝唯識經論所講的真如。這是屬於會通的問題,把賢首、唯識跟天臺會通來看,就是在別教中再分「始別教」和「終別教」,其中講能夠隨緣真如的,即是「終別教」;講不隨緣真如的,便屬於「始別教」。

其次,如(乙)表,再看但中佛性的「不變」。真如雖隨緣,卻仍維持其不變的佛性,怎麼不變法呢?曰:「在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也就是真如隨緣而變造九法界的生死法,但不被生死法所污染。譬如吾人雖然一直在生死法中打滾,但仍保有純然的真如佛性,否則迷則永迷,便無成佛的可能。

唯識家稱真如為「凝然不變」,謂如鐵石般堅固,不受諸法改變。所以真如能變造生死法,但本身「非生死」;其次,真如雖隨淨緣而變造佛法界之涅槃法,而本身也不是清淨的涅槃法。

緣真如理 斷九界迷

那麼,別教人要如何證得涅槃法呢?須知別教人若欲成佛,證得佛法界的清淨法,就得「緣理斷九」,「理」指「但中佛性」之理,必得緣著真如法性之但中理,而斷除九法界的迷染法,如此即能證得佛法界的清淨涅槃。可見中道佛性變造了佛法界的涅槃淨法,但中道佛性還是中道佛性,不因吾人證得涅槃就增加一點淨法,所謂「在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即在闡明真如的「不變」之理。表下曰「不具諸法,但名中道」,意謂此但中理在十法界之上,不具諸法,就只是一個中道理體而已。

因此別教人所講的的真如,是「迥超二邊,不即諸法」,即遠遠的超出空(淨法)、有(染法)二邊之外,本身並不是這些諸法;當知,正因為不具,所以不即。若是圓教所講的真如,則因為具足諸法,所以真如與諸法二者相即,「真如即諸法,諸法即真如。」圓教與別教的差異就在這裡。

或問:既然相即,如何斷呢?圓教的辦法是「不斷而斷」,不斷那個法,只破那個迷;而別教就得緣著但中佛性之理而「斷九」,把九法界的見思、塵沙、根本無明諸惑斷除盡淨,這是別、圓二教的區別。「故依圓教,判曰但中」,所以根據圓教所詮釋的真如,判別教為但名中道,只是一個空空洞洞的法性理體而已,簡稱為「但中」。

(待續)
【圖說】《華嚴經》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心所造的「心」,就是講吾人的真如本性。

【前期連結】天臺教觀略說講記(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