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簡說(一九一):泰伯篇.第四章 ●子圓

  泰伯第八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圖:宜倫

曾子得了重病,魯國大夫孟敬子前來慰問。曾子對孟敬子說:「鳥兒將死,鳴叫聲總是悲哀而害怕;人臨死前也應該要說些善言,對人有所幫助呀!身為執政大夫,應注重三件事。首先,舉止行動必須注重儀容外表,做到齊整有秩序,這樣就能遠離別人粗暴傲慢的態度。其次臉色要端正,不要脅肩諂笑,這樣就能得到別人的信賴。最後說話的言辭口氣要適當、清楚、安定,這樣就能遠離別人的鄙視和背叛。至於祭祀的禮器及行禮事宜,已有主事負責的人在,就不用過度苛求。」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孟敬子」,魯國大夫仲孫捷,「敬」是諡號,是孟武伯的兒子。「問」,慰問曾子的病情。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言」,直言,曾子主動贈言,希望掌權的孟敬子有所改變。「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曾子殷切勸誡有權有勢的孟敬子。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 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此處雖是曾子勸告孟敬子的話,也是我們應該要學習改進的。「貴」,注重。「容貌」,儀容外表,一切舉止行動,甚至包括一切事情,都要整齊有秩序。只要觀察一個人的外在容貌,就能知道他內心的思想。所以個人平時居家的衣著、擺設物品,都要有一定的秩序,不可凌亂。假使凌亂不堪,那內心豈能清明一心,又怎能修道、成就事業?

「正顏色,斯近信矣」,其次再觀察臉色。臉色要溫和而且端正莊重,如果喜怒無常、輕佻隨便,別人看了莫知所從,豈能產生信賴?這與辦事大有關係。

「出辭氣,斯遠鄙倍矣」,「辭氣」,言辭內容以及說話的口氣。說話的時機要恰當,該說話卻不肯說,這是「傲慢」;不該說話,卻搶先說,這是「急躁」;話太多,廢話連篇;辭不達意,別人聽不懂……這些都是應該避免的毛病。「鄙」,鄙陋,讓人輕視、看不起。「倍」,背叛的意思。說話任性隨便,容易讓人看不起。或者傷人無形,遭來背叛,甚至殺身之禍。所以說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要有次序,口氣安定才能開口。這與領導大有關係。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籩」,竹子做成的禮器。「豆」,木頭做成的禮器。籩豆之事,代表祭祀的一切事宜。「司」,主事負責的人。「存」,在的意思。孟敬子在祭祀的禮器及事宜過分要求,近於苛求繁瑣,卻因小失大,忽視了祭禮的根本「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整肅自己言行內心的大事,豈能誠敬感動鬼神,得到賜福?

「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宗聖曾子所重視而勸誡奉行之,學為君子於此三事,當勉勵之!


(清代祭孔圖)
【圖說】為政者參與祭禮,在整肅自己的言行內心,這才是為政者該注意的大事。
【前期連結】論語簡說(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