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簡說(一九三):泰伯篇.第六章
●子圓


  泰伯第八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圖:宜倫

曾子說:「能託付無父的年少幼君,使他有所依靠;能夠託付國政,並輔佐幼君安邦定國;遇到國家安危存亡的大事時,不因富貴、威武而奪走忠貞的初衷。像這樣品德高尚、能力卓越的人,是一位『君子人』嗎?他正是一位『君子人」呀!」

「可以託六尺之孤」,「託」,委任。「六尺」,指年紀十五歲以下的孩子,「七尺」才算成人。「孤」,失去了父親。國君命終前,託付幼子給可靠的大臣,稱作「託孤」。例如:周武王託付幼子成王於周公,劉備託付阿斗於諸葛亮。

「可以寄百里之命」,「寄」,也是託的意思。「百里」,指諸侯國,古代諸侯封地大約百里見方。「命」,國家政令。託孤不僅誠心誠意保護幼君,更能輔助幼君將國政善加治理。這必須自勵成為「良相」,不負所託。無法勝任就以死殉主,這不足以稱作良相,只算是忠臣而已!

「臨大節而不可奪也」,「臨」,面對。「大節」,指國家安危存亡的大事。遭遇如此的大變故,難以克服,此時想辭職不幹,放棄所託,這是不可以的。因為時勢順利時,為何不辭?國難當前正需要幫忙,卻輕言離開逃避所託呢?「奪」,強取。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全始全終,忠貞心志不為所動。

「君子人與?君子人也。」「君子」,德學具備的人。能夠做到上面三句經文的人,須具有高尚的品德,以及卓越的治國大才。曾子最後提醒:這樣的人是「君子人」嗎?這的確是「君子人」呀!

三國時代,名垂宇宙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他四十三歲時,劉備將幼子阿斗託孤於他,並說:「丞相才能,高出曹操的兒子曹丕十倍,必能安定邦國,建立大業。阿斗可以輔佐就請協助,如果不行,你就自立為王吧!」諸葛亮拜倒於地,泣告:「臣怎敢不竭盡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乎!」之後,護持幼主治理蜀國,更為興復漢室,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最後鞠躬盡瘁,病死於北伐途中的五丈原,得年五十四歲。諸葛亮才幹宏偉,但漢朝國運已盡,忠貞的志向卻堅決不移,這正是仁人君子的風範!

【圖說】諸葛亮接受劉備的託孤,竭盡效忠,死而後已,正是仁人君子的風範。
【前期連結】論語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