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教觀略說講記(五十二)
●吳希仁講述 ●智光、淨業整理

(點選講表可放大)
別教十行位

接著介紹「十行」。十行,行就是再往前進行,再進行什麼呢?前面十住,大原則是觀空性,觀空;到了十行,那就往前加修觀假,偏重在照俗,即出假度化眾生。所以表的下面說,「修從空入假」,入假也行、出假也行,就是說從觀空證了真諦之理,然後入到假觀來,準備廣度眾生,所以他就得觀無量四諦。別教教道的重點就在無量四諦上,它可以「斷界外中品塵沙」;前面十住,是斷界內塵沙,即上品塵沙惑。

別教十行,也是配合十種波羅蜜來修持。第一行叫做「歡喜行」,即配合布施度,以「喜心」來「行施」,行布施時完全是一片的歡喜心,「亦令他喜」,志在度化眾生,所以也讓眾生歡喜。

如何能夠歡喜行施呢?經教上常常說「邪附法興」,當我們行正法時,往往很多的邪魔煩惱法就會跟著來。不做的時候還不會,一做的話就容易來。所以十行的菩薩必須要能觀我空、法空,能夠觀空就不會被邪魔障礙法所障礙了。比如說我們想要來聽課,一看天氣冷起來了,就會想今天要不要出門呢?如果沒有聽課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會有這個罣礙。要出門來上課,想到天氣這麼冷,可能又要下雨,這個就叫邪附法興,就附著正法興起來了。如果是精進的話,冷不冷、下雨不下雨都無所謂,我就是要聽課嘛!就不會被邪魔法所動。

十行的菩薩行布施時,若是不能體達法空,就容易受無常、苦等諸邪法所搖動,無法真正歡喜。因為能夠體達幻有本空,所以行布施做好事的時候,能夠三輪體空,完全不會被這些邪魔障礙法所搖動,所以他能夠真正的生起歡喜心來行施,也讓對方得到歡喜。

第二行是「饒益行」,指多多的利益眾生之行,這配合持戒度。「以持淨戒,饒益自他」。別教所持的是菩薩戒,屬於三聚淨戒。受菩薩戒以前,羯磨師常常會教導我們怎麼樣作觀想,所受的每一條戒,是根據什麼來受這條戒呢?這時要觀想緣著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情與無情的眾生,生起止惡修善的心來,對於他們絕不傷害。如此遍緣盡虛空遍法界,對於一切有情、無情都不殺害,這樣才叫做持菩薩的不殺生戒。

所以一動念頭,守住行持淨戒,所有的情與無情,盡虛空遍法界,都不怕你。因為他知道你是個菩薩,不會傷害他們。這就饒益了眾生,眾生對你都無所畏懼。我們現在是誰都怕誰,因為彼此都是爾虞我詐。而且持這個淨戒,具足三類,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以能多多饒益自他,自己得利益,他人也得利益。

第三是「無瞋恨行」,配合忍辱度。謂「常修忍法,遠離瞋恨」,常常修持忍辱度,對於一切的侮辱傷害,都能夠逆來順受,所以可以遠離瞋恨的煩惱。

第四「無盡行」,配合精進度,因為這時能「勤修精進,廣修諸善」。廣修諸善,度化眾生,而且不是只有了三界的分段生死而已,所謂「必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也就是希望眾生最後都能夠成佛,所以說是無盡行。「無盡」,指善行無有窮盡,不到究竟涅槃不停止。

第五是「離癡亂行」,配合禪定度,所以是「修定持心,離癡破亂」。癡就是昏沉,亂就是散亂,一有禪定功夫,就可以破除昏沉、破除散亂。

第六是「善現行」,配合般若度,所以說「心心慧照,常不離佛」,佛指中道佛性,心心念念觀照在中道佛性上,就等於是不離佛。因為中道佛性無時不現,所以說是善現行。

第七是「無著行」,配合方便度,所以說「二空方便,空諸執著」,二空是我空、法空,有這種方便就能夠對於四大假合的「我」,乃至於山河大地一切「我所有」,都加以空掉,這是十行的第七無著行。

唐朝有一個修禪的在家居士,叫龐大士,他一家四個人都學禪,各個生死自在,說走就走。龐大士是躺著走,他兒子站著走,他女兒坐著也可以走。他太太說:「你們有躺著走、有坐著走、有站著走,我偏不這樣。」最後竟然真的就不知所終,大家都不知道她是怎麼走的?龐大士有兩句名言:「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其所無。」這個境界就相似於無著行。「但願空諸所有」,有一點點的執著也要把它空掉;「切勿實其所無」,本來沒有的,你又想拿進來,那就不行。

第八就是「尊重行」,舊譯叫「難得行」,就是說能夠獲得值得尊重而難得的善根。這是因為菩薩能夠依「四弘誓願」,發大慈悲,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拔苦與樂,所以得到的「善根」特別「尊貴」。這一行即配合願度。

第九「善法行」,配合力度,因為有佛的加持力,所以「力行三軌,善成軌則」。《法華》有所謂說法三軌,謂一個真正的法師,要能夠說法,必須先「入佛的慈悲室」,能夠到佛的慈悲室裡面來,即內心要充滿慈悲胸懷;其次又要能「坐法空座」,即懂得法空的道理;最後還得「披忍辱衣」,說法要能經得起眾生的稱譏考驗,無論是譏笑、稱讚等等都要忍辱。這三方面具足了,才能夠弘法。如此力行《法華》三軌,「善成軌則」,軌則就是法。也就是能權巧說法,讓人信受奉行,所以說是善法行。

第十是「真實行」,配合智度。前面第六行配合慧度,慧是指根本實智。這一行配合智度,智是指方便的權智。「三業如智」,身口意三業,都能如智慧之行,也就是能夠巧把塵勞為佛事。「真實不虛」,說話真實,所說如所行,說得到也做得到,這才叫做真實行。經教上說,第十行的菩薩能夠成就第一誠實之語,因為真正能夠說得到做得到;若是我們一般凡夫,往往只是口中說空,而行仍然落在有中,哪有真實可言?

(待續)
(北宋‧李公麟〈丹霞訪龐居士〉)
【圖說】唐代的龐蘊,一家人都學禪,生死自在。龐大士云:「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其所無」,這個境界就相似於無著行。


【前期連結】天臺教觀略說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