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德潤身學論語(中)
●三學

二、養生有術

(一)邊友誠以《論語》養生

明朝邊友誠先生,科舉考試不順利,改做買賣,他做生意不喜歡巧詐。邊友誠喜讀《論語》,讀到契合處,終身披翫,目昏不輟。他說:「《論語》一書無非養生法,何以他為?」邊友誠先生平生少怒,愈老愈不發怒。他說:「從《論語》學到顏回『不遷怒,不貳過』這章經文後,愈老愈不發脾氣。」許多疾病就是因生氣引起的,不怒則生病的機會減少。

(二)楊引以鄉黨篇養生

楊引是明太祖駙馬的老師。明太祖看到駙馬舉止彬彬有禮,非常喜歡,問是誰教的?駙馬說是楊引。楊引曾對人說:「在《論語.鄉黨篇》,吾教自有養生術,安事偃仰吐納?」〈鄉黨篇〉是儒家的養生術,何必去學道家吐納?如《論語.鄉黨篇》云:「不時不食」,楊引平時節制飲食,動息有致,直到老年視力聽力都沒有衰退。

《論語.鄉黨篇》記載孔子的食衣住行育樂,如孔子生活習慣是「食不語,寢不言」,吃東西時不說話,睡覺躺下去就不發言,怕會傷氣。動作舉止都有節度,如「迅雷、風烈,必變」,突然打雷、刮大風,就要改變舉止,以符合天象變化。

邊友誠與楊引先生,從《論語》學到養生術。吾人若能學到飲食節制,動息有致,定有受益。

三、撫平心靈

(一)呂伯恭遠怨法

南宋呂祖謙先生,年少時,見到家裡使喚的奴婢,稍有不如他的意,便暴躁發怒,後來讀到《論語.衛靈公篇》,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遇到不如意之事,要對自己厚厚責備。看到別人有過失,則輕輕責備。懂得厚責自己,薄責於人,自能遠離怨言,少有牢騷。另一書記載,呂祖謙只將一冊《論語》,早也看,晚也看,看得心情平平靜靜,終生不暴怒。這就是有德可治忿怒。

【圖說】呂祖謙將一冊《論語》,早也看,晚也看,看得心情平平靜靜,終生不暴怒。
(二)胡祇遹《論語》耕心

元朝胡祇遹有一篇《讀論語自警》詩,他讀《論語》是給自己警醒,其中有幾句說:「《論語》書一編,我將類町畦。各人言行下,病藥兩相隨。一一反自省,有無此欠虧。一言即一藥,服之有餘師。」

他把《論語》當做生活的規矩、尺度,每章經文有問答,有病有藥,故每章經文都像一帖藥,治一種病。自己一一反省有沒有這種病,有病就要服藥。一言即一藥,一句話就是一帖藥,一輩子都服不完。

心裡生了病,都可以在《論語》當中找到藥方,例如:冉求曾向孔子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說:「若覺得學習的力量不夠,會努力學,學到力盡了才停下來。而你還沒有著手學,怎麼就說學不會?」孔子點出冉求的病灶,在「今汝畫」。冉求認為自己只適合學六藝,太高的道學不來,這是畫地自限。

孔子云:「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胡祇遹認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沒有作為,也不必害怕,「果能立志,只活到七十歲,亦有二十歲月日,何事不可學? 」如果能勵志,還有二十年可活,有什麼東西不能學?他舉個例子說:「《易經》有六十四卦,每天讀一個卦,兩個月即可讀一遍,一年可讀六遍。離七十歲還有二十年,韋編百絕都可以。」他就是由《論語》經文來治自己的病。

四、不改其樂

(一)楊挺顯學「盍徹」章

有德者在貧乏當中,不改其樂。

南宋楊簡的父親楊挺顯,年幼時常為生計不足而憂慮,更憂心長大後要靠什麼維生?他想起古代貧而樂的士君子,安於貧乏的生活,必有道理。有一天,他讀到《論語.顏淵篇》:「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哀公問孔子弟子有若,今年欠收,國庫不夠用,該怎麼辦?有若恭敬回答:「何不恢復十分取一的『徹』稅制度?」哀公說:十分取二尚且不足,如何恢復十分取一呢?有若說:百姓足,君那有不足?百姓不足,君那裡能足?

楊父讀到這裡,念念不忘,有一天忽然有所得:「徹」制是天下通行的古制,只要走正道,行得正就可以了,還怕什麼窮苦?於是憂愁一天天消減,舉止動作愈覺輕快清爽。因為理字站得住腳,一切作為無所不利,這還有什麼可憂呢?

貧窮是苦難,富貴看福報,貧賤並不可怕,學了《論語》,有德者則貧不改其樂。


(二)袁燮讀「浮雲」章

一個人地位高高在上,有朝一日從高位掉下來,有誰能適應?有德者,即使地位沒有了,身分卑賤也不改其樂。

宋朝袁燮,讀到《論語.述而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有很大的啟示。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吃得好,睡得好,而是別有樂處。簡單的疏食飲水,樂在其中,因為學道有得,獲得心靈的快樂,不會隨物質變化而起落。不合正義取得的財富,對我如天上的浮雲,易來易去,所謂「貨悖而入,亦悖而出」。袁燮以這樣的心境從政,曾感慨歎息說:「一位知所輕重的士君子,就應當如此。」道德為「重」,不義而富且貴是「輕」,君子應當追尋重如泰山的道德。不論辭官受職,或是進升退隱,袁燮一切惟「義」是從,心志堅定有如金石,未曾改變。

據歷史記載,袁燮勸宋寧宗進賢退奸,不要進用史彌遠。他又勸宋寧宗應勤於好問,宋寧宗同意說:「問則明」。袁燮觀察了皇帝約一百天,發現宋寧宗都不曾發問,就直問皇帝,何以百日來都不問?袁燮就是秉持「辭受惟義」以從政。寧波家鄉有一個慈湖,鄉人懷念他,在慈湖建了一個「師古亭」,紀念袁燮。

(待續)
【圖說】在寧波的慈湖(德潤湖)上,鄉人懷念袁燮,建了「師古亭」紀念他。

〈八十四歲讀論語〉
          南宋‧陸游

壯歲貪求未見書,歸常充棟出連車;
晚窺闕里親傳妙,數簡方知已有餘。




【前期連結】植德潤身學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