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教觀略說講記(五十四)
●吳希仁講述 ●智光、淨業整理

(點選講表可放大)
別教十地位

「相似即」接著是「分證即」,包括別教十地位及等覺位。

《教觀綱宗》云:「分證即佛者」,在這之前都只是講「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沒有說「即佛」的。因為之前只是仿效圓教六即佛,自論六即,事實上只有「六」義,並無「即」義,並非即是佛。到了別教十地則是「分證即佛」,因為已經是登地的菩薩。別教的登地就證了中道佛性,也就是破一品的無明、證一分的中道,而「證道同圓」,其證性之道跟圓教一樣。

天臺宗講四教之間有「轉、接、同、會、借」等錯綜關係,這就是屬於「同」,別教的登地菩薩所證的道,同圓教一樣,所以就「即佛」了,也就是分證到這十地的果位,當下就是佛。例如初地的菩薩,就可以分身百界作佛,到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去示現八相成道作佛,度化眾生。所以初地的菩薩就是佛,是分證即佛。

這是指「十地聖種性,及等覺性也」,聖種性,後面第二十七表會特別說明。根據《瓔珞本業經》,列別教菩薩為六種性。種就是種子,有這個種子就能生果;性是講性分,就是這種的質地。現在這十地是屬於六種種性中之「聖種性」,屬於得了聖道,證到聖果的種性,他已經破了一品的根本無明,證到聖果了。「及等覺性」,以及包括等覺菩薩,共十一個階位,都是屬於分證即佛。

請看﹙甲﹚表,先介紹十地的名義。十地,地就是大地,以大地來比喻十地的菩薩。《易經》講「天」是乾道,第一卦就是乾卦。接著坤卦,「地」就是坤卦,講坤道。比喻為大地是什麼意思呢?有兩層意義:一者能生義,大地能夠生長萬物,比喻十地的菩薩能夠生成佛智,分證佛果;二者能持義,大地能夠承載萬物,所有的萬物都是被大地所承載,比喻十地的菩薩能夠荷負眾生,他真正有能力廣度眾生。

歡喜地

《綱宗》本文說:「初歡喜地」,第一個階位就叫歡喜地。其實這十地也是配合十種波羅蜜來講,初歡喜地即配合布施度。「名見道位」,見什麼道呢?不是見真諦之道了,也不是見俗諦之道,而是見中諦之道,見到了中道本性。所以同樣是道,別、圓二教之道,和藏、通二教之道不同;佛家之道和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亦不同,所以講佛法必得依義不依語。

見道位就是破一品的無明、證一分的法身,所以是「以中道觀,見第一義諦」,中道觀就是指圓中觀,因為他證道同圓,經過十回向的學習,到了登地菩薩是用圓中觀。見第一義諦,第一義就是最勝、最上,再沒有超過這個了,那就是中諦,也就是指中道法性、中道佛性。

「開佛眼」,開發五眼中最後的佛眼。「成一切種智」,成就了佛的智慧。「行五百由旬」,在《法華經.化城喻品》,比喻學佛修行走到了底,到了最後目的地了。「初入實報無障礙土」,踏進四種佛土裡頭第三實報無障礙土。已經得到真實的果報,因為是行真實法,感得的殊勝果報,所以名實報。

真實的果報是無有障礙,怎麼無礙法呢?《華嚴經》上講四無礙:事無礙、理無礙、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尤其是事事無礙,色心不二,毛剎相容,小可以入大,大可以入小,彼此沒有障礙,所謂「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初到寶所」,寶所是比喻「常寂光土」,是佛最後所證,這裡是說同時也分證常寂光土。「證念不退」,證到三種不退的念不退,因為他念念能夠流入薩婆若海,即佛的果海,念念跟佛性相應。所以「得無功用道」,在十地以前,凡夫地修行,包括外凡、內凡,都還是有相行,到這裡登地則是無相行,所以說是無功用。

「隨可化機緣,百界作佛」,佛性既顯,有感斯應。百界就是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去示現作佛,也就是「八相成道」,像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多年前,到我們這娑婆世界來示現成佛一樣,「利益眾生」,講經說法度化眾生。初地是百界作佛,二地就是千界,三地就是萬界。如此十倍、十倍往上遞增。

再看﹙甲﹚表補充說明:為什麼初地名歡喜地呢?他這個時候「捨凡入聖,到有無邊」,別圓大教都必須破無明、證法身,方可稱聖。有邊、無邊的最邊際,就是中道,來到這裡雙照兩邊,宛然中道,所以「自利利他,真實大慶」,可以自在地自度度他,初破一品無明,證得中道實相,是真實值得大慶之事,故名歡喜地。初地,是見道位;第二地到第六地,則屬於修道位。

借藏明別

在天臺的教部中,講到修行所斷的三種惑:見思惑、塵沙惑、根本無明惑,有時根本無明惑也可以叫見思惑。二者的區別在哪裡呢?前面的見思惑叫做「通見思」,三乘人都要斷;後面的根本無明惑是「別見思」,只有別圓二教的人才斷。再者,別見思又名界外同體見思惑,是由一念不覺所起,與無明法性同體之見思惑,這也就是《起信論》所言之三細惑;通見思又名界內見思惑,也就是《起信論》所講的六粗惑。古德所謂「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其粗細的分別在此。這裡的見道,就是斷界外的同體見惑;修道就是斷界外的同體思惑,這又可依三界名再細分。到了後面的「無學道」,更進一步斷界外的無色界不可思議六塵,不可思議六塵等於界外的法執。這也可以說是「借藏明別」善巧方便的詮釋法。

研究唯識經論,見思惑是從我執生,所以貪、瞋、癡是我貪、我瞋、我癡。唯識經論中不叫做根本無明惑,叫做煩惱障、所知障,所知障主要就是根本無明惑。所知障則是從法執生,叫法貪、法瞋、法癡。同樣是那些名相的煩惱,但是一個是從我執生,一個是從法執生,其中粗細不同。別見思就是以根本無明惑為主,這個與法性同體,所以叫做界外同體見思。平常所講的通見思,就是貪染外面五欲六塵的境界,所起的見惑思惑,所以叫界內見思惑。先了解這些分齊,才不至於被名相混淆。

十地的內容只能介紹個大概,不能一一細講,細講則需根據《華嚴經‧十地品》說。這裡也需要配合《仁王經》的五忍位來說明,五忍分: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順忍上中下、無生忍上中下;在《仁王經》只配四十一位,所以最後寂滅忍只分上下品,配對第十地與佛地,少了一個中品,若是依義例推也可以分上中下。在說明十地時,如果沒有配合五忍來解釋,有時候會分不清勝劣。

接著介紹第二地,《綱宗》文:「二離垢地,乃至十法雲地,各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中道」,既然證到中道法性,就可以得到法身,而以法身為本,就可以隨緣現報身和應化身度化眾生。

(待續)
【圖說】歡喜地菩薩,可以百界作佛,像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娑婆世界示現成佛一樣。


【前期連結】天臺教觀略說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