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小刺蝟
●吳孟昌

孩子年幼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覺得他們是天使,因為大多乖巧可愛、言聽計從。然而慢慢長大後,當他們開始表達反對意見,甚至出言不遜,面對這樣的情境,為人父母者若是心臟不夠強大,玻璃心往往都會碎滿地。

當發現孩子像隻「小刺蝟」,常常在家中出現挑釁的言語或行為時,可以觀察一下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三角關係」,是否出了狀況。

所謂的「三角關係」,若以一家四口為例(如:父、母、兒子、女兒),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有十二種組合(如:以父親為核心,就有「父–母–兒子」、「父–母–女兒」、「父–兒子–女兒」三種組合。同理,以其他三人為核心,亦分別各有三種組合)。家庭中的每個人要面對的互動網絡其實頗為複雜,也往往由於無法面面俱到,同時關顧好每一層關係,因此「三角」便極易形成親子關係緊張的地雷區。

比如最近我便發現女兒似乎跟以前溫順的感覺有些不同,常常與媽媽有些言語的衝撞,甚至在媽媽訓話時擺出了不願聆聽的姿態。細細觀察,才知道原來最近哥哥忙著準備國中的入學考,媽媽花較多時間與心力在督促哥哥的課業,她失去了關注,覺得被冷落了。加上媽媽在陪伴哥哥的過程中耗費相當多心神,等到回過頭來關注她的時候,已經疲憊萬分,若她的表現無法馬上符合媽媽的期待,往往淪為被指責的下場居多,日積月累,言行上的「刺」便長出來了。

這個「刺」是一種防衛機制,要保護的是自己的低價值感。因為女兒在與媽媽、哥哥的三角關係中,感覺到自己被邊緣化,因而陷入失落與無助的狀態。面對三角關係,處於「第三方」的那個人,通常有三種應對方式:一是破壞它,以奪取被關注的機會。二是支持它,讓自己變成「潤滑」的角色,使三人的關係更為穩固、和諧。三是成為完全的旁觀者,面對三人關係中,另外兩人較為緊密,不為所動,怡然自得。

對於未成年的孩子而言,要做到後二者,十分困難,因為自身的存在與價值感尚未完全建立,還需要父母、師長的多方陪伴。因此,變成一個看似破壞者的「小刺蝟」,就成了大多數孩子在面對家中三角關係的不平衡時,常常會出現的狀態。

我知道媽媽需要協助,也看到了女兒因失落與無助而豎起的尖刺,因此主動介入他們和哥哥的三角關係中。在媽媽專心與哥哥討論功課時,我對坐在一旁,感覺自己被「放生」的女兒說:「我們到隔壁房間,我陪你寫功課。」在媽媽忙著督促哥哥的課業進度,而無暇周到關顧她的生活細節時,我對自己獨立去洗澡的她說:「等一下我幫你吹頭髮,特別為你服務喔!」在送她去上自然實作課時,面對因媽媽和哥哥不在場,而顯得落落寡歡的她,我在教室門口,蹲低身子笑著對她說:「我會在附近的咖啡館看書,等你下課,待會兒我們一起回家!」

我想讓她知道:媽媽並不是不關心妳,只是忙不過來。爸爸在這裡,可以幫忙,妳並不孤單,家人們依然都愛妳。

對於親子關係有了這層覺察,調整互動的姿態,並試行一段時間之後,女兒的笑容多了,可愛的模樣似乎又回來了。記得有天我問她:「今天妳的火山有爆發嗎?」她靦腆笑著說:「沒有喔!」我說:「太好了!記得讓它長滿青草樹木,這樣動物們才會喜歡靠近並且棲息。」她點點頭回道:「沒問題!」




【前期連結】陪伴